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制造工程学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工程学课程设计.

3.
确定并标注有关尺寸和夹具的技术要求 (参考 教材或指导书)
实例:如果实际加工的状态如右图,则在工序卡 的图框中 要画成左图的形式。 需要标出的要素有:定位基准,夹紧力方向和 作用点,被加工面用粗线条标出,工序尺寸(从 基准面标起)。
填写相 关内容
继续填写其他内容
八. 任务图纸
以学号尾数为依据,尾数为: (1、5、9)(2、6、0)(3、7)(4、8) 的同学分别作图纸编号为 831001,831002,831003,831004 的零件。
1. 2. 3.
定位基准的选取。 加工方法的选择。 加工阶段的划分、工序内容的确定和工 序顺序的安排。
4. 加工余量的确定及工序尺寸、上下偏差的确定。具体 包括:
1. 毛坯尺寸确定。
2. 确定工序余量、确定工序尺寸及上下偏差。
5. 查表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6. 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7. 设计并绘制专用夹具装配图。具体包括:
CA6140后托架三维模型
铣削两侧边时需 要圆周定位; 部分表面需要安 排抛光,因为是 外露表面。
CA6140 法兰盘三维模型
CA6140 拨叉三维模型


形状像一个长方体,标准六点定位后先加工左面, 再钻花键底孔,于是有了可以限制五个自由度的粗 基准。 注意配钻的小孔不加工。

1. 2. 3. 4. 5. 6.
确定定位基准及定位方案。 分析定位误差。(选作) 计算切削力与夹紧力。(选作) 设计夹紧装置。
夹具操作说明。
绘制夹具3.
4.
5.
6.
7.
8.
《机床夹具设计手册》 《机械加工工艺手册》 《机械制造工艺及专用夹具》.孙丽媛主编,雒运强、张嘉 钰副主编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简明设计手册》.叶伟昌主编,谢家 瀛、林岗副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李益民主编. 北京.机械 工业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由艾兴、肖诗刚编写的《切削用量 手册》。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王绍俊主编的《机械制造 工艺设计于册》。 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等。
设计某一工序专用夹具装配图。 绘制夹具图中的某一零件的零件图(夹具体)。 编写设计说明书(内容包括工艺规程编制、夹 具设计)。
4. 5. 6.
四.设计内容及步骤
1. 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及工艺审查。 2. 选择毛坯并绘制毛坯图。 3. 拟定工艺方案(加工路线/规程),要求 提出两套方案,比较优、缺点,选择最佳 方案。具体包括:
铸造时就是半个圆环; 圆环两侧面同时铣削 (用两个盘铣刀)以平 衡切削力。
CA6140 拨叉三维模型
机械制造工程学课程设计
一.设计题目
XX零件机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 及其钻(铣)工序的专用夹具的设计
二.设计参数(原始数据)
1. 生产类型:中批或大批生产。
2. 零件图。
三.课程设计的组成
1. 2.
绘制设计零件图一张。 绘制零件毛坯图一张。
3.
编写零件机械加工工艺文件(包括工序目录卡、 工序卡、检验卡)。

2.绘制夹具总图 c.绘制总图的顺序是:
先用双点划线绘出工件的轮廓外形,并显示 出加工余量;
把工件轮廓线视为透明体,然后按照工件的 形状及位置依次绘出定位、导向、夹紧及其他元 件或装置的具体结构;
最后绘制夹具体,形成一个夹具整体。
d.总图上除应标出夹具名称、加工零件编号、填写 明细表和标题栏等和其他机械装配图相同的内容外, 还应标注夹具的轮廓尺寸、必要的装配和检验尺寸 及公差、主要元件与装置之间的相互位置要求等。 精度要求较高的夹具,应进行精度分析与计算。
七. 注意事项

本次课程设计需用图板绘制所有零件图、 毛坯图、工序卡及装配图等。


说明书使用学校统一的纸张,用手书写。
按照时间安排的每个节点完成任务,教师 定时答疑、检查。
绘图

1.零件毛坯图 毛坯图中要求用双点划线画出加工零 件的轮廓。

2.绘制夹具总图 a.夹具总图应按照国家标准绘制,图形大小的 比例尽量取1:1,使所绘的夹具总图有良好的直 观性。如工件过大时可用1:2或1:5的比例,过 小时可用2:l的比例。 b.总图中的视图应尽量少.但必须能够清楚地 表示出夹具的工作原理和构造,表示各种装置或 元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等。主视图应取操作者实际 工作的位置,以作为装配夹具的依据并供使用时 参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