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域映射
从映射方式出发:色域裁剪、色域压缩
色域裁剪:
S:源色域;D:目标色域; GDmin:目标色域的最小值, GDm持原稿图像颜色饱和度,但是目标色域之外的图 像颜色细节信息丢失较多。此外,还会引进不必要的图像噪声, 使裁切的“痕迹”明显。
色域裁剪的代表算法
HPMinΔE(Hue-Preserving MinimumΔE) SCLIP (Clipping toward 50% greypoint of L*)
在实际应用中,HPMinΔE 算法和SGCK算法被CIE推荐为评价色域映射新算 法时的比较对象。
• 以上算法大多属于设备到设备之间的映射,也是逐点色域映射(PGMA),它
追求像素点的准确性,但是没有考虑到图像内容和像素点空间位置关系在映射 过程中带来的影响。
• 根据Stone 提出的色域映射准则:色貌之间的关系远比准确性更重要,注重图
补偿算法、优化算法
谢谢!
色域压缩的算法分类:
根据映射顺序,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顺序压缩(先压缩明度后映射彩度)、 同时压缩(明度和彩度同时压缩)和自适应压缩。
(1)顺序压缩
代表算法: LLIN、LNLIN、LSLIN 和 LCLIP
(2)同时压缩:代表算法SLIN 、Cusp
朝着明度轴 L*=50 的中心点的线 性压缩
向着目标色域彩度最大(CUSP) 对应的亮度点进行压缩
在视觉评价实验中,总体效果同时压缩要比顺序压缩好。但深色区域和消色轴 上同时压缩对明度压缩过度,则会导致该区域颜色信息丢失过多,导致复制效 果相对较差。 (3)自适应压缩:自适应算法结合上述两类算法的特点和优势,在深色和 消色区域,采用明度线性压缩,防止过多的压缩该区域颜色明度,在高彩度 区域采用同时压缩算法映射彩度和明度,以保持大部分的彩度信息。 SGCK、 GCUSP、CLLIN 和 CARISMA 等为代表
CUSP (Clipping toward the point on lightness axis with the lightness of the Cusp)
色域压缩:
主要特点:一定程度保证颜色之间的相互关系,保持图像细节部分,对 于色域差异较大的源色域和目标色域来讲,色域映射的效果较好。但由 于所有的颜色都进行了压缩,导致部分颜色饱和度降低。
像整体色貌而忽略个别颜色是可取的。
• 所以基于图像-设备的色域映射算法被提出,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一种新的色域
映射算法,即空间域色域映射算法(SGMA)。
空间域色域映射算法:源图像分解为低频图像和高频图像,经过色域裁切或 色域压缩方法将低频图像/高频图像映射到目标色域之内,然后将源图像的 高频细节部分叠加到映射图像上。如果叠加后的图像又超出目标色域边界, 则通过上述步骤实施迭代方式将源图像内所有像素对应的颜色都映射到目 标色域之内。
色域映射算法介绍
刘攀 132342091
概念:(1)色域(图像色域、设备色域、色空间色域) (2)色域边界 (3)色域映射 背景: 目的: 准则:(1)ManDonald 提出的色域映射准则 (2)Stone 提出的色域映射准则 分类:从人眼视觉感受出发:相对色度、绝度色度、饱和度优先、感 知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