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定价与风险管理》结课论文论文题目:浅谈国内金融工程的发展年级专业: 2014级应用统计目录一、引言 (3)二、金融工程的含义 (3)三、我国金融工程的发展 (4)四、我国金融工程发展的主要阻碍 (5)(一)不发达的金融市场 (5)(二)不成熟的金融监管体系 (5)(三)不合理的运作基础 (5)(四)落后的基础设施、技术障碍 (6)(五)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 (6)五、我国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6)(一)分阶段逐步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6)(二)建立合理、高效的金融监管体系 (6)(三)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和金融改革 (7)(四)加大对金融工程的创新力度 (7)浅谈我国金融工程的发展摘要:金融工程是随着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全球金融的创新发展起来的。
当前,我国金融工程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本文通过对金融工程的筒单概述,以及金融工程在我国的发展。
阐明其在我国金融行业应用中的重要性,从而引出下面对金融工程在我国所面临的阻碍。
最后对我国金融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金融工程;发展现状;金融创新;风险管理一、引言20世纪80年代以来,公司理财、商业银行和投资机构业务的迅猛变化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产生了一个新的学术概念——金融工程。
投资基金、金融衍生工具等风险管理技术的爆炸式发展使金融业发生深刻变化,使金融科学从传统的描述性和分析性的阶段转移到工程化阶段,这种金融创新大规模地创造出经济和社会效益。
金融工程是伴随着30年来世界经济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以及风靡全球的金融创新发展起来的。
同时,信息技术的进步对金融工程的发展起到了物质上的支撑作用,并为金融工程的研究和其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和手段。
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金融创新的变革、信息技术的进步、市场追求效率的结果都对金融工程化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到20世纪90年代,大规模、大范围运用金融工程技术、方法和手段来解决日益复杂的金融、财务问题的趋势不断强化,金融科学已经从传统的描述性和分析性的阶段逐步过渡到了新型的使用技术方法的工程化阶段,使整个金融行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规模地创造出经济和社会效益,对全球的金融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金融工程的含义金融工程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金融技术和金融学科,它是现代金融学、信息技术和工程化方法相结合的交叉科学,是金融科学的产品化和工程化。
“金融工程”一词最早是由美国金融学家约翰·芬尼迪于1988年在其发表的论文《公司理财中的金融工程纵观》中提出的,他将金融工程的概念界定为:“金融工程就是资本市场参与者运用现代金融经济理论和现代数学分析原理、工具和方法,在现有的金融产品、金融工具和金融方法的基础上,不断地创造及发展新的金融产品、金融工具和金融方法,为金融市场参与者发现金融资本价格和规避风险,发掘新的金融机会,以实现投资者预期经济目的、增进金融市场效率和保持金融秩序稳定的一项应用性的技术工程。
”约翰·芬尼迪(1998)认为,“金融工程包括创新型金融工具与金融手段的设计、开发与实施,以及对金融问题给予创造性的解决。
”芬尼迪对金融工程的定义被金融业内认为是最恰当的。
金融工程的另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定义是由英国金融学家洛伦兹·格利茨提出的,他在其著作《金融工程学:管理金融风险的工具和技巧》一书中给出了一个定义:“金融工程是应用金融工具,将现有的金融结构进行重组以获得人们所希望的结果。
”洛伦兹·格利茨(1998)认为,金融工程的目标是重组金融结构以获得所希望的结果。
例如:对于投资者来说,金融工程能够使其在风险一定的情况下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对于公司财务人员来说,金融工程可以帮助他们消除目前尚处于投标阶段的项目风险;对于筹资者来说,金融工程可以帮助他们获得更低利率的资金。
金融工程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的金融工程是指一切利用工程化手段来解决金融问题的技术开发,它不仅包括金融产品设计,还包括金融产品定价、交易策略设计、金融风险管理等各个方面。
而狭义上的金融工程则主要是指利用先进的数学及通讯工具,在各种现有基本金融产品的基础上,进行不同形式的组合分解,以设计出符合客户需要并具有特定属性的新的金融产品。
这里采用的是广义的金融工程概念。
标准的金融工程一般包括三个步骤。
一是目标分析。
识别客户所要达到的特定目标,详细分析目标实现过程中将要面临的各种障碍。
二是金融产品开发。
根据现有的制度环境、市场状况,运用现代金融理论和技术,设计相关分散或转移风险的方案,并据此来为客户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并用科学的方法定价。
三是后续管理工作。
金融产品开发成功以后,尚有大量的后续管理工作,如密切观察金融产品的运行状况、分析客户所承担的风险、根据市场整体情况对金融产品进行调整。
三、我国金融工程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通过金融机构多样化,确定央行体制和外汇改革等措施,初步确立了我国的金融市场。
1993年以来,先后成立三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发展了十几家股份制银行和数百家城市商业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统一银行间货币市场,建立了两个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三个期货市场(上海期货交易所、①郑州商品交易所、②大连商品交易所③),我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发展完善。
同时,金融衍生工具有了初步发育,可转换债券、国债买断式回购有一定规模,第一支可转换债券基金———兴业可转换债券混合型基金于2004年4月2日发行,上证50ETF(Exchange Traded Fund,即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于2005年2月23日成功上市,外汇期货、股指期货、认股凭证、国债期货曾小有规模,外汇远期、货币互换也曾在小范围试验,目前股指期货呼之欲出,金融工程初见端倪。
在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同时,2005年5月推出银行间货币买卖业务。
2005年7月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蓝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2005年8月推出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
2005年11月上海国利货币经纪有限公司正式筹建,出现了第一个非银行金融机构。
金融工程基于现代科学理论特别是系统工程理论,吸收金融学、运筹学、会计学等学科的内容,把复杂精密的数理分析、计算机技术等导入到金融领域的方方面面,持续地进行金融创新,为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提供了全新的金融产品和工具用于规避市场风险和资本价格发现,极大程度地提高了金融市场的效率,但同时在金融创新的过程中也带来了无法消除的系统性风险,其双刃剑的特点让这门学科在资本市场还未完全开放的我国的发展如履薄冰。
从宏观层面来看,金融工程促进了我国金融体系的深化改革和创新、为我国政府提供了一系列新型金融监管手段,保证国家宏观经济的安全,巩固了金融市场在配置市场资源过程中的核心地位。
从微观层面来看,利用金融工程可以更好的满足金融市场交易双方的需求,满足不同客户对各具特色的金融产品的需求,扩大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的选择范围以维持金融市场的稳定、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
虽然我国金融工程发展很快,但目前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当落后,更是滞后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质量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可以说金融业发展落后直接导致了我国宏观经济高速稳定发展和微观产业升级困难之间的矛盾。
金融工程为我国金融交易、市场、体系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但在我国现阶段的金融环境下,金融工程在我国进一步深层次的发展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阻碍。
四、我国金融工程发展的主要阻碍(一)不发达的金融市场我国目前基本的金融工具如股票、债券等规模较小且不规范,金融价格市场化进程也较为缓慢,导致我国金融资产市场定价机制不够健全,虽然汇率已经并轨,但现阶段汇率水平仍然不能准确地反映外汇市场资金的供求状况体现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浓厚的行政色彩。
除此之外,国家“抓大放小”的政策以及商业银行防范风险的目的使得银行特别是全国性的大银行大多把国有大型企业视为主要对象,使得银行和国有企业长期以来彼此严重依赖,全国银行贷款总规模中的85%贷给了国有企业,这一事实使得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对金融工程欠缺利益驱动,做出不符合市场竞争原则的交易行为,从而限制了金融工程甚至整个金融体系的发展。
(二)不成熟的金融监管体系我国目前实行分业监管体制,在加入WTO后,我国境内的外资金融机构实行混业经营,为了提高自我的竞争力,中资银行也需要从分业经营转变为混业经营,这一金融创新使得我国金融机构的界限日益模糊,现存的金融监管体制也面临了全新的挑战,历史告诉我们如果在这一变化过程中不能有效地把金融工程的发展控制合理的限度内,将削弱政策效果甚至引发金融危机。
同时,完善的法律的缺失使得某些企业、金融机构存在着严重的道德风险,直接导致金融市场受到各种不规范交易行为的冲击,破坏金融市场的稳定。
(三)不合理的运作基础落后的风险意识造成金融市场参与者的短视行为。
由于金融工程理论尚未普及,甚至受到高等教育的金融人才也只是封闭在象牙塔中而与实践脱节,导致金融工程理论传播受阻,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利用金融工程进行风险管理、投资运的意识不够成熟,他们的非理性行为进而造成了无序低效和扭曲的市场运作。
另外,改革滞后的国企和责权利不统一的金融机构缺乏内在的风险防范需求,在这些因素的共同驱动下部分国企和金融机构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内幕交易、寻租等行为严重地阻碍了市场发展进程。
在这样的金融大环境下很难有金融工程技术的用武之地。
(四)落后的基础设施、技术障碍金融工程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设施和先进的技术,它要求金融业基本普及电子计算机技术和先进的通讯技术,实现信息处理和传输的电子化,使资金划拨、金融产品交易等金融业务的开发能高效、快捷、安全地进行。
当前,尽管我国金融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较快,技术水平也有大幅度提高,金融业务电子化已经初见成效,但我国当前金融业中的信息基础设施还不健全,金融电子化、网络化的水平还较低,而且还未能在金融市场中的各个领域中广泛推广,距离一体化、快捷、高效、安全的信息传输网络建设还有很大的距离。
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金融工程的正常发展。
(五)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从理论来源上讲,金融工程应属于交叉学科,它一方面吸收了经济学、金融学和投资学的基本原理,另一方面又融入了运筹学、工程学、物理学等学科的精华。
这就要求金融工程的从业人员不仅要掌握经济学、金融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还要懂得数学建模等方面的知识,而且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
目前,我国的金融业从业人员存在着两种极端的现象:大部分从业人员虽然对金融理论的基本知识掌握得较好,但缺乏金融数学等理工方面的知识;另一部分人员则与之恰好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