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开放
各国对海约翰照会的反应
英国:是英国的一贯政策 法国:接受租借地实行平等待遇 日本:以其他国家接受为前提 俄国:认为辽东半岛已实行,回避东北 意大利:无条件接受 德国:实际上就是门户开放政策 俄国声明遵循类似原则,英 、德签定扬子协定,加以声 明,俄、日、法、美作出回 应。
“门户开放”政策的由来
现实背景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后, 伍廷芳对这一作法 极力拥护, 称赞说:“近日外部大臣辟画精说, 照 会各国共保中国洞辟门户, 不许欺凌, 各国相率 允从, 以其不背华盛顿公正和平之宗旨也” 革命派和维新派持批评态度. “保全云者、开放 云者,皆经济上之侵略”,”灭国新法“, “其为祸乃更烈也”; “无形瓜分更惨于有形 瓜分”
英国因素?
1894—1897年,英国在华势力受到俄法北南两方面的夹击,加之 德、日两国的中间渗透,英国政府感到,要阻止其他列强侵犯英 国在华权益,唯有寻求伙伴并打出保持中国领土完整的招牌。 1898年春,英国首选俄国,外交大臣沙利斯伯里指示驻俄大使与俄 国实力派人物维特商谈共同提出在华门户开放问题,但遭到拒绝。 1898年2月3日,英国首相张伯伦向美国代理国务卿巴尔弗尔以秘 密备忘录的方式提出与美国共同发表对华门户开放问题的看法, 后来,英国驻美大使又两次提出同一问题。但是,由于美国当时 正忙于美西战争,无暇顾及此事,所以拒绝了英国的建议。 此后,英国又与日本、德国接触,也没有得到响应。最后,英国 人又回到美国方面。
迟到说: 1895-98瓜分狂潮 美国在华利益受到威胁 实力说: —门户开放 大政策: 经济发展 孤立主义受到冲击 借用说: 英国的门户开放建议 柔克义(William Rockhill)和贺壁理(A Hippisley)
John Hay and William Rockhill
“门户开放”政策的发展
认同:从英美到各国到中国
1902英日同盟条约、1902俄法宣言、1905第二次英日同盟条约、 1905日俄和约、1907法日协定、1908罗脱-高平协定等; 1921华盛顿会议 中国接受
内容:从贸易、关税和领土行政—投资和实业—主权 不同总统任内的侧重
麦金莱(Mckinley)时期:摇摆 罗斯福(T Roosevolt)时期:强调内部改良 玩弄势力均衡 塔夫脱(Taft)时期:金元外交 威尔逊(Wilson)时期:向美国观念开放
美国的评价
强调“门户开放”政策对中国有利的美国学者们把“门户开放主义”作 为一 种正义的象征,认为这种政策的提出是为了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这个政 策不是纸上空文,实际上已经产生实际效果。如果这个政策还没有能尽力 发挥它的作用、产生应有的效用,那不是这个政策本身的问题,而是因为日 本违反了这个政策,英国没有坚定地和美国共同执行这个政策,而中国还没 , , 有坚强统一的政府。美国提出这个政策,单靠美国去执行还不够,一定要靠 国际合作,特别是在中国具有最大利益的英国和有坚强统一政府的中国的 合作。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都曾作过评价,称“美国大谈要在中国实行‘门户 开放’,但它只要求中国人做到,而不要求美国人做些什么”美国舆论称 “我们要中国对美国的商人、铁路建筑者、矿业主、传教士‘门户开 放’,但同时,我们却把中国商人、旅行者和学生关闭在美国大门之外”。 所以,如果“门户开放”政策在客观上真的起过维护中国领土主权完整的 某些作用,那它只能是在实现美国利己主义动机之前,在美国同列强争夺在 华利权相互妥协后产生连带反应。
“门户开放”与中美关系
“门户开放”政策的缘起 “门户开放”政策的发展 对“门户开放”政策的评价
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
海约翰(John hay )的两次照会
1899年9月的第一次照会 在势力范围和租借地口岸实现平等的关税、入港 税和铁路运费---贸易机会均等(Principle of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1900年7月的第二次照会 在此危急之际,寻求一种解决,使中国获得永久 安全与和平,保持中国的领土和行政完整---保全中国(the Preservation of the Territorial and Political Integrity of Chinese Empire)
日后的评价
以复旦大学汪熙教授为一方,认为:“门户开放政策从本质上说 是美国谋求保障和扩大其在华经济和政治利益的政策,从来就不 像有些美国历史学家所宣称的那么‘公正’‘无私’和‘利他’。 但也应该承认这个政策也包含着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列强在 远东利益相对抗的一面。它在客观上对抑制和延缓帝国主义对我 国的侵略也起过一定作用。” 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丁铭楠教授为另一方提出针锋相 对的观点:“门户开放政策是帝国主义强权外交的体现”“是彻 头彻尾的帝国主义性的政策”,丝毫没有起到“抑制和延缓”帝 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作用“ 门户开放原则以及美国依此建立的远东国际秩序与中国的国家利 益有很多汇合之处。其一,这一秩序试图反对和阻止日本对中国 的政治干涉与军事侵略。其二,大国合作机制虽然有列强共同宰 制中国的嫌疑,但它却给予中国一个比较有利的国际环境。
门户开放的针对性
1899年9月—1900年7月,即第一、二次门户 开放照会,是针对列强各国的; 从1900年10月—1909年11月,即第三次门户 开放照会和“诺克斯计划”发表以前,主要是 针对俄国的; 从1909年11月—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主要是针对日本的。 革命和排外民族主义
清朝野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