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设施开放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学校卫生工作和校园规范化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创文明校园,构建和谐教育”的思想,促进校园达到净化、绿化、美化要求,充分体现管理育人和环境育人的效果,增强做好学校校园环境和卫生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二、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校园环境常规管理活动,建立良好的卫生环境、绿化环境、安全环境、校园周边环境等,促进全体入校人员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全面提升校园环境常规管理水平。
三、主要措施
1、突出重点。
要把“讲文明树新风”与学校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建立校园环境卫生整治规范化管理的长效机制,精心组织开展活动。
要把做好学校校园环境和卫生工作作为构建和谐校园的“爱心”工程摆上重要
位置,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改善学校卫生条件和校园环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2、加强领导。
要把卫生工作的责任分解落实到人,建立校长总体抓,总务主任重点抓,值班人员具体抓,入校锻炼人员自我管理的分级管理体系。
五、具体要求
1、校园格局错落有致。
教学区、体育活动区分开,布局基本合理,避免相互干扰。
2、加强设备设施的管理维修。
学校各种教学设施按规定加强管理和维修。
3、创设良好德育环境。
校园设置的宣传设施醒目大方、美观牢固,体现校风和办学特色,有催人上进和陶冶情操的效果。
4、保持校园整洁、美观。
场地、草坪、通道等无垃圾,无果皮纸屑,地上无痰迹,墙上无印迹,天棚、门窗无蜘蛛网,水沟通畅,垃圾坑位置合理,垃圾无外泄。
校内及周边道路平整、畅通。
5、因地制宜,有计划地实施校园绿化工程。
校园
内花草、树木有专人管理,长势良好,形状美观。
草坪无杂草、杂物,校园绿化基本达到绿荫花香、清新怡人的效果。
6、完善落实公共卫生制度。
严格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建立公共卫生制度,落实卫生工作责任制,保持校园整洁。
7、不断完善安全保卫制度。
建立岗位责任制门岗,有专人值班、护校。
未经许可和登记外来车辆和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校园。
体育活动设施要经常检查安全性,确保活动安全。
8、保证校园周边环境安全、稳定。
严格执行文化部、公安部的规定,不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学校门前和两侧摆摊设点、堆放杂物。
不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学校周围从事有毒、有害、有污、易燃易爆和有噪声环境的生产经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