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养生理论和常用方法

中医养生理论和常用方法


2000年WHO提出健康新准则:
合理膳食、戒烟、心理健康、克服紧张压力、体育锻炼。
衡量人体健康的具体标志:
比体 抵对 应 善 担处 常精
例重 抗一 变 于 任事 生力
协适 力般 能 休 务乐 活充
调当 ;感 力 息 而观 和沛
, 冒 强 , 不, 工,
体 和 , 睡 挑态 作能
形 传 能 眠 剔度 ;从
象的生长期为25年 象的寿命=25X(5~7)=125~175年 猿的生长期为12年 猿的寿命=12X(5~7)=60~80年 人的生长期为25年 人的寿命=25X(5~7)=125~175年
科学家也指出;哺乳动物的寿命=性 成熟期X(8~10)
人类的性成熟期为14岁 人类的寿命=14X(8~10)=112~140
寿命系数
法国博物学家蒲丰提出“寿命系数”学说哺乳动物的自 然寿命,相当于其生长期的 5~7 倍,系数为5~7
哺乳动物寿命(年)〓生长期X寿命系数
动物寿命举例
马的生长期为5年 马的寿命=5年X( 5~7)=25~35年 犬生长期为2年 犬的寿命=2年X (5~7) =10~14年
动物寿命举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匀 染 适 良 ;积 容
称 病应好 极 不
, 有各; , 迫
头 一种
乐应
臂 定环
于付
臀 的境
承日

衡量人体健康的具体标志:
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 头发光泽,无头皮屑; 肌肉皮肤有弹性,走路轻松。
“五快 ”“ 三良好”
五快 1、吃得快,进餐时,有良好的食欲,不挑剔食物,并能很快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性调查表明:
真正健康的人——5% 患有疾病的人——20% 亚健康状态的人——75%
疾病的定义
在一定病因作用下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 程,并引发一系列代谢、功能、结构的变化,表现为症状、 体征和行为的异常。 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受病因 损害作用后,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白寿 一百零八岁称为茶寿
现代对老年的认识
60-70岁为准老年 75-80岁为老年 90岁以上为长寿
人类对天年的认识
天年的概念 天年指天赋的年寿,即自然寿命。 人的寿命有一定的期限, 我国古代养生家认为: 人的自
然寿命在 100 岁~120 岁之间。 《素问·上古天真论》“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尚书·洪范篇》“寿,百二十岁也。
世界上的高龄寿星
英国的弗姆﹒卡因:209岁,经历了英国的12个朝代 南美妇人玛卡兰珠:203岁 匈牙利的约翰:173岁,其妻子164岁 西汉音乐家窦公:180岁
世界的高龄寿星
东汉养生家封君达“年百岁,视之如三十人” 东汉黄甫隆“年出百岁,而体力不衰,耳目聪明,颜色和
悦” 唐 孙思邈 101岁 当代原佛教长老吴青云 142岁骑自行车
人类对天年的认识
人类潜在的生命期限,有一定的幅度,应有一个上下限。 115—120是十分符合其真实上限的。 ——V﹒VFrolKis
美国学者海弗里克的研究
人体大约由500亿个细胞组成,这些细胞大部分从胚胎开始 分裂50次后停止正规分裂。每分裂一次平均需要2.4年,细胞
死亡从这个角度推算人类的寿命是120岁左右
健康——亚健康——疾病——死亡
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连续的过程,从健康到疾病的过渡状 态是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状态
即指非病非健康状态,这是一类次等健康状态(亚即次等 之意),是界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故又有“次健 康”、“第三状态”、“中间状态”、“游移状态”、 “灰色状态”等的称谓。 世界卫生组织将机体无器质性病 变,但是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我国 称为“亚健康状态”。中医称为“未病”
吃完一餐饭。 2、便得快,一旦有便意,能很快排泄完大小便,而且感觉
良好。 3、睡得快,有睡意,上床后能很快入睡,而且睡得好,醒
后头脑清醒,精神饱满。
“五快 ”“ 三良好”
4、说得快,思维敏捷,口齿伶俐 5、走得快,行走自如,步履轻盈
三良好
1、良好的个性人格,情绪稳定,性格温和;意志坚强,感情 丰富;胸怀坦荡,豁达乐观
2、良好的处世能力,观察问题客观现实,具有较好自控能 力,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
3、良好的人际关系,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对人际关系充 满热情
上述健康标志反映了医学模式从生物 医学模式转变为
生物 ——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其特征 是四个扩大: 从治疗→预防;从心理→心理; 从医院→社会;从个体→群体。
中医养生理论和常用方法
健康的定义:(WHO1984《宪章》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身体、心理和社会处 于完全的完美状态”
健康——从躯体、心理、社会三方面均正常的理想状态。
1990年,WHO增加了道德健康
道德健康:指不损害他人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能按照 社会认可的道德行为规范准则约束自己及支配自己的思维 和行为,具有辨别真伪、善恶、荣辱的是非观念的能力。
主要表现
精神不振,情绪低落,抑郁寡欢或急躁易怒,反应 迟钝,失眠多梦或嗜睡,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 中,烦躁焦虑,头昏,头重,头痛,心律不齐,心 慌心悸胸闷,乏力疲惫,出汗短气,食欲不振,腰 腿酸软,性欲减退,手足发凉或麻木,易感冒等
社会表现:不能较好的承担相应的社会角色、工作 学习困难,人际关系紧张,家庭关系不和睦,难以 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等
人能够健康长寿吗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 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 百岁乃去
——《黄帝内经》
中医对寿、夭、天年的认识
“老的年限” “人年五十已上为老,三十已上为壮,十八已上为少,六岁
已上为小” ——《灵柩 卫气失常》
寿
六十岁称为初寿, 八十岁称为中寿、 百岁则称为高寿。 又如七十七岁称为喜寿,八十八称为米寿、九十九则称为
养生 的概念
养生就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 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
养生——简单地说就是通过系统安排的生活方式来保养生 命
生活方式——指饮食起居、运动作息、情绪调节、休闲娱 乐等日常生活中的一切行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