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漫衍生产品调查报告

动漫衍生产品调查报告

动漫衍生产品调查报告篇一:XX-4-30 动漫产业及衍生品市场调查报告(定稿) 动漫产品及衍生品市场调研报告目录前言................................................. ...........................02 第一部分漫画出版行业发展情况一、漫画期刊杂志销售情况...........................................03 二、动漫产业链价值分布情况........................................05 三、动漫产业传播情况分析...........................................06 第二部分动漫形象授权发展情况一、动漫形象授权市场规模...........................................14 二、动漫形象授权市场优势...........................................15 三、动漫形象授权购买方式...........................................16 第三部分动漫衍生品市场发展情况一、动漫衍生品概况................................................. ....17 二、动漫衍生品经营模式. (18)三、各国动漫产业链及衍生品市场.................................21 总结................................................. ............................24 附件一:动漫产业相关企业和公司 (25)动漫产业及衍生品市场调研报告前言一个成熟的动漫产业市场必须有一条完整紧密的产业价值链,这条产业链基本包括这样一系列环节:动漫影视片的创作生产→电视台和电影院等媒体的播出和放映→动漫图书出版发行→音像制品的发行→形成版权与商标权的授权代理→衍生产品内容开发、渠道传播和策划营销。

在这些环节中,内容为根本,创意为核心,市场化为导向,制作是龙头,衍生品开发,销售渠道和策划营销是收入的保障。

越来越多的动漫衍生产品出现在了人们的生活当中,其中就包括与动漫相关的游戏、服装、玩具、小家电、食品、文具用品、主题公园、游乐场、日用品、装饰品,产品种类丰富。

动漫产业的核心是创意内容,而动漫产业70%的利润是通过衍生品实现的,而授权衍生品的开发又是动漫产业成本回收的主要途径。

第一部分漫画出版行业发展情况一、漫画期刊杂志销售情况漫画是整个动漫产业链的源头,而期刊在漫画产业链中担任最前沿的角色。

新的出版集团尝试进入杂志出版领域,例如现代出版社推出的《现代派?中国成人漫画志》等,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也联合日本的讲谈社,共同推出《劲漫画》杂志。

在纸质媒体整体下滑的今天,漫画类型杂志却吸引了更多投资者目光。

北京、上海、广州和杭州四大城市漫画杂志销售指数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在漫画杂志占所有市场化杂志(以广告为主和以发行为主)的比例方面,除了广州与去年持平之外,其他三大城市该数值同比也都在走低。

以上两个数据的小幅下降都属于正常范围之内的起伏,与当地市场所有市场化杂志销指变化基本成正比,因此不能将数据的下降等同于漫画杂志的销售遇阻。

动漫品牌效应进一步显现,其漫画杂志销售指数反超去年的榜眼北京位居次席,成为仅次于广州的全国第二大漫画市场。

在漫画杂志运营方面,《知音漫客》、《幽默大师》和《漫画世界》逐渐与其他漫画杂志拉开距离,形成了漫画杂志的第一集团,在XX年,这种趋势则更加明显。

表1:XX年中国四大城市漫画杂志销售情况(注:红色字为比去年数值增长)表2:四大城市漫画杂志综合市场成长价值指数在北、上、广、杭四大城市杂志总体零售市场中,共有2种漫画杂志入围所有市场化杂志销售指数排名前三十,分别是排在18位的《知音漫客》和排在第29位的《漫画世界》,其中去年位第三的《知音漫客》更是以8.7的销售指数一跃成为漫画类杂志状元;在十五地杂志总体零售市场中,《知音漫客》继承了去年的发展态势,高居所有市场化杂志销售指数的第7位,将众多时尚大刊甩在身后。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幽默漫画类杂志已经成为漫画市场的主流,其在覆盖率上已经可以媲美《故事会》等众多通俗大刊,但在零售价格和广告收入方面却依然相差甚远,如果在未来能向产业链其他方面加强辐射,其综合竞争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二、动漫产业链价值点分布情况动漫产业一系列的产业链的建立对于满足国内动漫市场需求非常的重要。

像美国迪斯尼,依靠产业链。

年销售额可以达到220亿美元。

但是国内动漫企业在这些方面差距依然很大。

XX年,动漫产业总产值达到470.84亿元,相比XX年增长27.8%,其中广东省以168.67亿元排名第一,上海、湖南分别以50.90亿元、46.55亿元名列二、三位。

从细分市场来看:XX年,全国制作完成的国产电视动画片共385部220530分钟,同比增长19.57%和28.35%。

XX年,网络动漫市场规模已从XX年的1000万元增长到7900万元,增长率由25%攀升至93%。

以动漫衍生品作为动漫经济发展的动力,带动了动漫的发展,可以使我们看到更多的动漫新作品,另外还可以看到更多的动漫玩具出现。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20几个省市将动漫作为新兴产业大力扶持,北京、上海、苏州、广州、深圳、大连等地相继出台优惠政策,建立了动漫产业基地;动画节、动漫展、动漫论坛、动漫培训班也层出不穷。

目前我国有大约30个动漫产业基地,大多数正在搭建框架。

在美国、日本等动画制作强国,漫画、动画、电影、图书、音篇二:动漫调查报告关于中国大学生动漫观的调查报告一、前言动漫,顾名思义,就是动画和漫画的简称。

无可否认,中国动漫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

首先,中国动漫的起步早,国际影响大。

如果将漫画创作视为动漫艺术发端的话,中国大陆的漫画创作最早可推至清朝末年。

当时,陈师曾在上海的《太平洋报》上发表过一些即兴随意之作。

1925年,丰子恺在《文学周报》上发表作品,编者将他的作品称为“漫画”,中国开始有了自己的漫画艺术。

如果将动画片制作视为动漫起点的话,1926年,万氏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拍摄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

1940年,万氏兄弟又完成了中国的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仅比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动画片《白雪公主》晚一年时间。

可以说中国动漫和世界动漫的发展几乎是同时起步的。

《铁扇公主》不仅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日本也广受欢迎。

日本动漫大师手冢治虫就是因为童年时看过这部影片,后来才走上动漫创作的道路,并创作出如《铁臂阿童木》、《怪医秦博士》、《火鸟》这样的经典作品。

其次,中国美术片的品种多、品质优。

世界上很少有哪个国家的美术片品种可以和中国美术片的品种相匹敌。

中国美术片除了动画片以外,还有木偶片(如《阿凡提》)、真人和木偶合成的木偶片(如《小梅的梦》)、折纸片(如《聪明的鸭子》)、剪纸片(如《猪八戒吃西瓜》)、水墨动画片(如《小蝌蚪找妈妈》)等等。

这些动画片的作者,都是在影视和文学领域造诣都相当高的著名艺术家,如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钱家骏、虞哲光、章超群、雷雨、金近、马国良、包蕾??这些作品无论在形式上,还是美感上,其品质都在动画的各个领域达到了顶尖水平。

另外,中国动画形成了独步天下的“中国动画学派”。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动画形成了举世曙目、独具风格的“中国动画学派”。

1961年至1964年,由万籁鸣导演、美影厂拍摄的大型动画片《大闹天宫》(上、下集)创造了中国美术片一个时代的辉煌。

该作品取材神话小说《西游记》,想象力丰富,在造型艺术和动画技巧都达到很高水平,并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全世界因此而知道中国有一个"Mongkey King"。

1979年,为庆祝建国30周年而摄制的宽银幕动画长片《哪吒闹海》以浓重壮美的表现形式焕发出民族风格的光彩;动画片《三个和尚》的篇幅虽短,但寓意深刻,它既继承了传统的艺术形式,又吸收了外国现代的表现手法,是发展民族风格的一次新尝试。

木偶片《阿凡提的故事》的造型夸张、语言幽默,生动地刻画了新疆维吾尔民族的传奇智慧人物阿凡提。

剪纸片在美术形式上也丰富多彩:《南郭先生》表现了汉代的艺术风格、格调古雅;《猴子捞月》使剪纸片造型产生毛茸茸的质感。

水墨画风格的剪纸片《鹬蚌相争》,形式优美、内容诙谐,动作细腻生动,丰富了剪纸片的艺术风格;水墨动画《鹿铃》抒发了友爱之情。

另外,中国美术片在中国各类影片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它是中国影片在国际上获奖最多的一个片种。

至1986年止,有29部影片在国内获奖37次;31部影片在各种国际电影节上获奖46次。

国外舆论界曾经赞扬中国美术片在艺术上“已达到世界第一流水平”可以说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许多中国动画片在艺术上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是难得的文化瑰宝,也是我们用来教育后代最佳的精神食粮。

二、中国动漫现状中国原创动漫曲曲折折地走过了10年的发展道路,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春天。

政策大力支持,动漫制作公司和动漫创作人不断涌现,动漫节此起彼伏,动漫作品纷纷面世,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但目前中国的原创动漫依然存在着几个误区。

误区一:重技术,轻人文。

由于现在很多动漫画面都是由电脑程序写出来的,所以很多动漫人,尤其是年轻的动漫人,认为中国的原创动漫要赶上日本、欧美的动漫,必须有先进的动漫技术,要在技术上达到与其同等的水平。

其实,动漫技术与动漫艺术是并行的,动漫发展离开技术发展是不可能的,但没有艺术的动漫是没有灵魂的动漫,也不具有生命力。

技术只是一种工具,就像不同的人拿着同样的相机,但由于文化背景、素质不同,拍出来的东西就可能完全不一样。

比如美国人拍的《花木兰》,美国人有他们自己对“花木兰”的理解和创作,相信如果是中国人来创作,从造型、音乐,到对人性的理解等都会不一样,这就是文化背景的差别。

误区二:重画面,轻情节。

现在不论翻开漫画书,登录动漫网站,还是参加动漫节,你都可以看到很多炫目的贴图,画面绚丽多彩,画工精细完美。

大家争相炫耀画一幅漂亮的画,这是对动漫的一种误解。

作为真正严格意义上的动漫,画面只是动漫的肌肤表象,情节才是动漫的骨骼灵魂。

目前很多国内动漫作品都存在着剧情薄弱的问题,很多人误以为动漫就是给孩子们看的,甚至包括一些儿童心理学家,都认为孩子是一块白板,给什么学什么,不存在特别的欣赏兴趣,这使得中国原创动漫的创作走入了另一个误区——对情节的忽视。

而日本、欧美的动漫,尤其是有长久生命力的,如《猫和老鼠》、《机器猫》、《米老鼠》等,其构成故事主角的线条都非常简单,画面也非常朴实,但无不是以生动有趣的情节吸引观众,历经数十年依然经久不衰,这是非常值得我们中国动漫人学习的地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