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差异是教育的财富

差异是教育的财富

差异是教育的财富
——读《教师成长在课堂内外》一得
文家市镇里仁学校:杨艳
教师的成长是教育职业与事业中永不衰落的话题。

教师的成长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发展及教育成果,因此,关注教师的成长是保证教育事业成功发展的前提。

可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总是单纯地过多关注教师为教学、为学生倾注了多少,而忽略了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岂知,没有良师指导,何来桃李成蹊?暑假里,捧起《教师成长在课堂内外》这本书,让我如饥似渴,它为我在课堂中遇到的迷惑指明了方向,它让我对“教师成长”有了更深的认识。

其中“教贵有别——差异是教育的财富”这一章节令我感触颇多。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只要千篇一律地对待儿童,就不可能建立一个真正科学的教与学。

”在全日制的学校教育的教育模式下,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进行着相同的教育行为。

从理论上讲,相同学校、班级和课堂,可以培养出技能和思想相同的新产品学生。

但是,横向发展的个体学生自我发展,却充分体现出学生之间的差异。

要使学生的花园姹紫嫣红,我们必须尊重差异,因材施教,让不同的学生在学校中感受到不同的幸福。

差异,是一种教学资源。

但在教学中,优生可能更得到老师们的宠爱,他们的优点总是那么耀眼,而那些学困生就没那么幸运了。

其实,正因为学生之间的差异,才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具有生机和活力,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富于变化;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差异共享,还可丰富学生的经验,拓展学生的视野。

肖伯纳曾经说过这样一个比喻:假如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如果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各有一个苹果。

但是,假如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会各有两种思想。

多么鲜明的比喻,它非常形象地说明了差异共享在促进个体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如何使学生的差异变成教育财富,其中我们最应该做到但有时却最难做到的就是“面向全体,关心尊重每个学生”。

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教育,关心尊重每一个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

”“天赋为每一个正常的头脑打下了必要的、充足的根基,使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创造者。

”每一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

花有花的香,树有树的美,晴有晴的丽,雨有雨的趣。

学生作为被教育的对象,更是如此。

当每个教师都能从内心欣赏每个学生,关心每个学生,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不同闪光点,注重其个性发展。

那么,学生花园将变得更加群花妍秀、绚丽多彩。

关心尊重学生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是风平浪静的日子里的一种扬帆远航的动力。

常言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月有圆缺,学有迟速。

学生的差异性必然存在,教师必须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使各种类型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在优秀教师的眼中,学校没有“差生”,只有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这样的学生要特别地关心尊重。

如果像一块用旧了的抹布放在一边,置之不理,那就是用错误对待错误了。

“差异在一定意义上是教育的财富而不是包袱”。

我认真咀嚼着这一句话。

感触颇深: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富有个性的个体,我们不能要求他们整齐划一地发展。

孩子的调皮行为同样蕴涵着智慧。

只要通过和谐的教育手段,就能使孩子的调皮好动变为智慧发展的动力。

正如陶行知所说:“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要同园丁一样”,“需要因材施教”,“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施以适宜之肥料、水分、太阳光,并须除害虫,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