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电图 ppt课件
浅谈肌电图
O 肌电图检查概述。
O 肌电图检测方法及一些异常的表现。
O 几种常见病的肌电图表现。 O 本科室正常值范围及影响肌电图的因素
概述
肌电图适应症:用于下 运动神经元疾病(定位) O 前角细胞病(运动神经元) O 神经根病(颈、腰间盘突出)
O 神经丛病变(臂丛神经)
O 各种周围神经病(多神经、单神经) O 神经-肌肉接头病(重症肌无力) O 各种肌肉病(肌营养不良等)
干扰相
单纯相 (神经源性损害)
病理干扰相 (肌源性损害)
几种常见疾病的肌电图表现
O 1.神经根性病变 O 2.前角细胞病变 O 3.格林巴利综合征
O 4.多灶性运动神经病
O 5.重症肌无力 O 6.肌炎等
O 神经根性病(与神经根支配范围有关例C8-T1)
神经传导检测:感觉神经传导正常;(尺神经)
用于 检查神经-肌肉接头的功能 神经肌肉传递障碍性疾病可分为三种不同类型: 1.突触后异常;重症肌无力,乙酰胆碱受体减 少所致.以骨骼肌易疲劳为特征 2.突触前异常;肌无力综合症,突触前膜中乙 酰胆碱释放不足,易疲劳和近端肢体力
弱.肉毒中毒
3.既有突触后又有突触前混合性异常。其作用
机制是乙酰胆碱受到抑制。最常见的是
减(?为主),高频递减(?)或正常。
肌无力综合症(突触前膜异常) 重复频率电刺激,低频递减,高频递增。
22
针极肌电图
O 观察肌肉的运动单位在静息状态、轻收缩状态、重收缩状态下的电活 动情况 O 用于鉴别肌肉是神经源性损害,还是肌原性损害
同心圆型针电极
肌电图检查评价指标
O O O
(针电极)插入活动及静息电位(未附图) (肌肉)轻收缩时的运动单位电位 (肌肉)大力收缩时的募集电位
正中神经MNCV
11
“复合肌肉动作电位 波幅减低”(双侧对
复合肌肉动作电位 (全程)波幅减低
1.部分轴索损伤 2.所支配肌肉萎缩
波幅反应的是参与动作电位的肌纤维的数量
“复合肌肉动作电位 近端波幅下降”
局灶性严重脱髓鞘
传导阻滞 波幅降低50%
“复合肌肉动作电位 波形离散、 波幅降低、 下肢 ……
“6+3”
“8+5” “糖尿病”
6根神经+3块肌肉 8根神经+5块肌肉
四肢+胸锁乳突肌 臂丛神经
8根神经
糖尿病四肢
“重复频率电刺激”等
报告内容
O 肌电图检测分为: O 1.神经传导检测:电刺激神经诱发的反应 O O O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运动神经传导(潜伏期、速度、波幅、波形) F波及H反射,重复频率电刺激
MCV :患者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通常维持正常,仅是波幅极低时才轻度下降,但一般 不低于正常值 的 70% (快传导纤维轴突丧失)。疾病晚期,运动神经元大量死亡, CAMP波幅可降至极低甚至无法测出。
O 2. EMG: O 神经源性损害 O 大力募集差。 O 失神经现象:纤颤电位和正锐波。(轴索损伤活动期。失神经支配2W后,肌纤维兴奋 性增高)疾病的进展情况和严重程度??? O 慢性神经再生现象:2月后。进展缓慢,功能好:宽时限、高波幅运动单位电位。
正常肌肉轻收缩——时限、波幅
O 神经源性损害:神经支配比例增大,运动单位的范围增加 O 肌源性损害:运动单位中肌纤维损害,运动单位的范围减小,神经支 配的比例减低
宽时限大于20% 高波幅大于100% (神经源性损害)
正常时限 正常波幅
28
短时限 低波幅 (肌源性损害)
正常时限 正常波幅
常见大力收缩募集电位相
不均匀节段性脱髓鞘
GBS?
O 脱髓鞘典型改变:远端潜伏期明显延长,神经传导阻滞及神经传导速 度减慢。 O 轴索病变:肌肉动作电位波幅明显降低,末端潜伏期正常或稍微延长 (一般不超过正常上线 130%)。损害严重时,才会出现传导速度减 慢(一般不低于正常下限75%)。为什么?快纤维!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常见异常
O 2.肌电图:肌肉在放松与收缩时的电活动
O
O O
(针电极)插入活动及静息电位
(肌肉)轻收缩时的运动单位电位 (肌肉)大力收缩时的募集电位
感觉神经传导测定
O 常规肌电图检测的感觉神经为粗大的有髓神经。 O 直径较小的有髓神经及无髓的 C 类神经不能通过常规肌电图检查。 (可以通过“感觉定量”检测,南湖院区) O 正常人感觉神经传导随距离延长而出现波形离散,所以不用感觉神经 评价传导阻滞及轴索损害。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引起的肌无力综合征。
19
重复频率电刺激
O 用于检测神经-肌肉接头功能。 O 检测神经:面神经、尺神经。 O 检查方法:分别给予1、3、5、10、20、50Hz电刺激,判断递减或递 增。
两类疾病的肌电图
重症肌无力(突触后膜异常)
重复频率电刺激(释放的乙酰胆碱量子数逐渐减
少,导致最初的终板电位波幅减低),低频递
运动神经传导测定
O O O O 潜伏期:神经轴索中快传导纤维到达肌肉的时间 传导速度:计算方法? 波幅、波形、曲线下面积(参与混合神经肌肉动作电位的肌纤维数量) 时程(每个单个肌纤维是否在同一时间被兴奋)脱髓鞘病变时,每个神经干传导速度不一样,导致每个肌纤维不能在同一时间兴奋,造成 时程延长,波形离散
运动传导正常或轻度减慢。波幅可以降低。 H反射或F波改变。 肌电图检测: 沿损害神经根分布的肌肉呈 神经源性损害。
32
腰痛伴双下肢无力 3 年,无明显肌肉萎 缩。
肌电图异常按神经 根分布。
腰骶神经根性病变
33
前角细胞病变的肌电图表现(运动神经元病或脊髓灰质炎)
O 1.神经传导:
O
O
SCV:感觉神经正常,低运动-正常感觉型
O 神经失用:即传导阻滞,局灶性严重脱髓鞘,不伴轴索 损伤。去除病因后数天到数周可恢复。
O 脱髓鞘:传导速度减慢、远端潜伏期延长,动作电位波 形离散,继发波幅降低。
O 轴索损伤:全程动作电位波幅降低,传导速度轻度降低 或正常。
注意除外肌肉萎缩
F波和H反射
O 怀疑根性或近神经根损害。
H反射
F波
重复频率电刺激(RNS)
正中神经SNCV
1.远端刺激来记录感觉神经电位,记录点,皮肤感受器,感觉神经末 梢。2.正常范围时,双侧相差50%也有意义
感觉神经传导 速度=距离/时间(只反映快传导有髓纤维)
影响感觉神经传导的因素
O 局部皮肤不干净或肌肉紧张 O 肢体水肿、局部皮肤增厚、肥胖 O 局部温度
O 身高
O 近远端比较 O 年龄,60岁以上,双侧腓浅神经及腓肠神经可以引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