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厂实习报告院系:化学与环境保护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化学工程与工艺1班学生姓名:李婷学号: 201131204016 指导教师:陈晓、程昌敬、冉茂飞实习时段:2014.04.15--2014.04.18 实习地点:川化集团有限公司目录1 实习目的与要求 (3)2 实习工厂——川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习主要内容 (5)4 三聚氰胺 (6)4.1三聚氰胺概述 (6)4.2常压法生产三聚氰胺工艺简介及流程框图 (7)4.3高压法生产三聚氰胺工艺简介及流程框图 (10)5合成氨及尿素 (12)5.1 合成氨概述及工艺简介 (12)5.2合成氨流程方框图 (13)5.3尿素合成概述及工艺简介 (14)5.4尿素合成流程框图 (17)6硝酸生产工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硝酸生产概述及工艺简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一硝车间综合法稀硝酸生产工艺流程 (20)6.3一硝车间稀硝酸生产工艺流程框图 (21)6.4一硝车间稀硝酸-硝酸铵生产工艺流程框图 (22)6.5二硝车间中压法稀硝酸生产工艺流程 (23)7 实习总结 (24)7.1实习心得 (24)1.了解社会,学习工人阶级的优秀品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培养热爱劳动、自觉遵守劳动纪律的良好习惯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学习工厂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对生产的高度责任感,对工作尽职尽责,勇于改革,不断进取创新的奉献精神。
2.巩固、验证所学书本知识;在工厂技术人员、工人师傅和带队老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生产中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丰富专业知识,并为后续课程打好基础,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3.参加现场生产活动,学习一定的专业生产技能,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确本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范围、内容及职责4.了解和学习工业生产的组织管理、劳动保护、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5.通过实习了解一般化工产品生产的基本原理和特点(物料、设备的特性,实现生产过程的特点。
)6.深入了解各个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特点、生产方案、工艺流程、单元操作、主要设备以及操作控制要点。
7.了解各个分车间的生产管理以及技术进步措施。
8.深入学习了解川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主要生产产品,加工成型工艺及其应用领域和其不同领域的不同特性要求。
川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四川化工厂)始建于1956年,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一个以生产化肥和化工原料为主的综合性特大型化工企业,是全国18个大型化工基地之一。
公司地处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距成都市区约30公里,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约60公里,均高速公路直达。
厂区专用铁道与宝成铁路青白江站接轨,厂区公路与成绵高速公路、川陕公路接道。
公司拥有川化股份有限公司、川化永达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川化润嘉置业有限责任公司、成都望江化工厂、深圳荣生化工有限公司等5家全资、控股子公司和中外合资企业川化味之素有限公司、川化青上有限公司。
公司现有在册职工7350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20余人),资产总额25亿元,占地220公顷,生产57种100多个型号的产品,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合成氨、氮肥生产企业之一及最大的三聚氰胺和赖氨酸生产企业。
公司以其规模优势、技术优势、管理优势、人才优势和地域优势,在全国化工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
"川化"(scw)这一企业品牌和"天府牌"商标,在国内外享有较好知名度和声誉,产品畅销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部分产品还远销国外。
公司先后荣获"全国产品质量优秀企业"、"全国环保先进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企业管理杰出贡献奖"、“全国环保先进企业”、“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产品质量优秀企业”、“中国企业管理杰出管理贡献奖”等称号。
公司有用出口权,产品畅销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部分产品还远销日、韩、俄、美等20多个国家。
1.了解川化集团有限公司经营发展情况、远景规划、技术进步、重要措施以及企业文化。
2.掌握分厂的各车间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原理、特点、方法、工艺流程等,会绘制各工段或总的工艺流程图。
3.掌握生产过程的主要工艺指标以及生产方法。
4.掌握川化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工艺,特点,方法及工艺流程。
5. 学习和掌握实习各岗位及各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
6.了解车间的生产组织管理情况、生产经验、技术改革成果和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7.了解主要设备类型、结构特点、尺寸、材料以及保温防腐措施以及物料的毒性和爆炸范围。
8.了解工厂水、电、气供应情况及工厂车间“三废”处理及利用情况。
9.画出参观的各个生产工艺方框图及流程图,并作必要的介绍;清楚了解各个生产工艺的原理。
10.实习期间,学生应严格遵守工厂各项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虚心向工人师傅、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做好笔记,实习结束时,写出实习报告,并选出一套自己最喜欢的流程图用软件画出。
11.以日记的形式记录每天参观工艺设备后的感想。
12.最重要的是注意安全,听从老师和工人师傅的指挥。
川化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38万吨三聚氰胺装置技术源于意大利欧洲技术公司,属于高压法生产工艺,川化集团于1998年9月1日与意大利欧洲技术公司签订技术合同,1999年3月5日破土动工,2000年4月30日建成投产,2000年5月30日顺利通过装置的连续72小时性能考核。
创造了“合同周期最短、建设周期最短、试车投产周期最短”三项世界纪录。
装置交付生产后,装置运行指标接近理论值,装置运行最长周期246天,产品质量稳定有着极高的信誉,创造出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聚氰胺(Melamine)(化学式:C3H6N6),俗称密胺、蛋白精,IUPAC命名为“1,3,5-三嗪-2,4,6-三氨基”,是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被用作化工原料。
它是白色单斜晶体,几乎无味,微溶于水(3.1g/L常温),可溶于甲醇、甲醛、乙酸、热乙二醇、甘油、吡啶等,不溶于丙酮、醚类、对身体有害,不可用于食品加工或食品添加物。
三聚氰胺是氨基氰的三聚体,由它制成的树脂加热分解时会释放出大量氮气,因此可用作阻燃剂。
化学性质:不可燃,在常温下性质稳定。
水溶液呈弱碱性(pH值=8),与盐酸、硫酸、硝酸、乙酸、草酸等都能形成三聚氰胺盐。
在中性或微碱性情况下,与甲醛缩合而成各种羟甲基三聚氰胺,但在微酸性中(pH值5.5~6.5)与羟甲基的衍生物进行缩聚反应而生成树脂产物。
遇强酸或强碱水溶液水解,胺基逐步被羟基取代,先生成三聚氰酸二酰胺,进一步水解生成三聚氰酸一酰胺,最后生成三聚氰酸。
基本用途:与甲醛缩合聚合可制得三聚氰胺树脂,可用于塑料及涂料工业,也可作纺织物防摺、防缩处理剂。
其改性树脂可做色泽鲜艳、耐久、硬度好的金属涂料。
其还可用于坚固、耐热装饰薄板,防潮纸及灰色皮革鞣皮剂,合成防火层板的粘接剂,防水剂的固定剂或硬化剂等。
由三聚氰胺、甲醛、丁醇为原料制得的582三聚氰胺树脂。
用作溶剂型聚氨酯涂料的流平剂,效果特佳。
4.1三聚氰胺概述三聚氰胺分子式三聚氰胺主要由尿素通过热分解制得生产原理如下:6O=C工艺简介:以尿素为原料,以氨为载气、三氧化二铝为催化剂,在常压和380~400℃的温度下,催化缩合成三聚氰胺。
常压法工艺过程分为粗制工段和精制工段两部分,粗制工段工艺过程为:已脱除二氧化碳的干燥氨气,经氨预热器加热后送入流化床底部,通过弯形管预分布,再经分布板上锥形泡罩的缝隙均匀吹入床内,使床内催化剂呈流化态。
原料尿素经计量过筛后以压缩空气压送至尿素罐,通过加料管用稍高于床内压力的冷氨气,定量地吹入流化床内进行反应。
反应生成的三聚氰胺和副产物由进床氨气携带,经旋风分离器回收夹带的部分催化剂后进入热气过滤器,滤除催化剂细粉和副产物,再经干捕器降温,三聚氰胺凝华为固体粉末,沉降在干捕器底部。
定期出料,即为三聚氰胺粗品,作为精制原料。
已分离出三聚氰胺的循环气体经洗塔除二氧化碳并降温除湿、干燥,再经氨压缩机升压后导至氨气柜。
洗塔底部碳铵含量达规定浓度时,送碳铵贮槽。
三聚氰胺合成过程中主要的副反应:(1)由尿素生成缩二脲NH2NH3(2)尿素水解2O 2NH3 + CO2NH2(4)12将加压至9.8MPa的熔融尿素送入压缩骤冷器中,经骤冷后进入合成反应器;另将液氨加压至9.8MPa,在预热器中加热至400℃气化后送入反应器中,反应器用熔盐加热。
生成的三聚氰胺在加压淬冷器中用液氨冷却,再在氨气提塔中分离出氨气,然后送入结晶器,残留的氨气去氨吸收塔。
三聚氰胺在离心机中与浆液分离,母液作为氨吸收塔吸收剂,吸收后在氨蒸馏塔与气提塔中分离的氨一起精馏,在大气压下返回,作为液氨循环使用。
分离后的三聚氰胺经干燥在粉碎机中制成粉末,即成为精制三聚氰胺成品。
合成氨的原料包括氮气、氢气,氮气从空气中获取,氢气来源较广。
川化合成氨工艺的氢气来源是天然气。
合成氨中经历了由天然气(CH4)转换为合成气(H2+CO+CO2)、将CO转化为CO2、脱CO2,N2+H2合成氨气,然后氨气冷凝为液氨,其中包括原料天然气的压缩和脱硫、粗合成气的制备、合成气的净化、2套尿素生产装置,其中一尿素装置采用传统氺溶液全循环法工艺,主要包括合成、两段分解、三段吸收、两段蒸发和自然通风造粒等工序,生产能力为160kt/a;二尿装置原采用日本东洋工程公司水溶液全循环改良C法工艺,2003年采用该公司的ACES21工艺进行增产、节能技术改造,改造后设计生产能力为720kt/a.全循环法存在一次通过的尿素合成率低等诸多缺点,目前大多厂家采用汽提法生产尿素。
汽提法是水溶液全循环法的一项重要改进类型。
其实质是在与合成反应相等压力的条件下,利用一种气体通过反应物系(同时伴有加热),使未反应的氨和二氧化碳通过汽提法合成。
尿素是由碳、氮、氧和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又称脲(与尿同音)。
其化学公式为CON2H4、(NH2)2CO 或CN2H4O,分子质量60,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为Carbamide。
外观是白色晶体或粉末。
它是动物蛋白质代谢后的产物,通常用作植物的氮肥。
尿素在肝合成,是哺乳类动物排出的体内含氮代谢物。
这代谢过程称为尿素循环。
尿素是第一种以人工合成无机物质而得到的有机化合物。
基本用途:医学应用:皮肤科以含有尿素的某些药剂来提高皮肤的湿度。
非手术摘除的指甲使用的封闭敷料中,含有40%的尿素。
测试幽门螺杆菌存在的碳-14-呼气试验,使用了含有碳14或碳13标记的尿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