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精品课程课件
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精品课程课件
Company Logo
《经济法总论》课程设置的目的
Company Logo
经济法在中国法学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1、经济法研究 例如:在德国1906年创刊的《世界经济年鉴》 中,使用了“经济的法”,一词;其后,德国学者赫 德曼和其他一些学者发表了关于经济法的论文,用 “经济法”来表达有关经济统制和保护、监督卡特尔 的法律法规。(金泽良雄:《经济法概论》第2 页;[德]《布罗克豪斯百科全书》第20卷第401 页)
《经济法总论》课程设置的目的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
Company Logo
近些年房价上涨成为老百姓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中 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多项宏观调控措施。主要包括: 第一,加强房地产市场供求双向调控 第二,健全房地产市场体系 第三,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 有学者指出,今后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应该是提供多 层次的住房保障体制,按个人收入将保障目标分为三个层 级:第一层级是不足10%的极低收入的家庭 由政府提供 廉租屋或公屋, 保证最弱势民众的居住权。第二层级是 70%的中低收入民众,在政府各种帮助下,通过市场来 解决住房。第三层级是20%的中高收入者,他们的住房 完全由市场决定,不纳入住房保障体系。
Company Logo
一、经济法调整对象概述 1、经济法调整对象研究现状:关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一 、经济法调整对象研究现状: 直是诸论并存,既有“旧诸论” 综合经济法论、 直是诸论并存,既有“旧诸论”——综合经济法论、纵 综合经济法论 向经济法论、经济行政法论、 向经济法论、经济行政法论、纵横经济法和学科经济法 也有“新诸论” 协调关系说、 论,也有“新诸论”——协调关系说、国家调节说、需 协调关系说 国家调节说、 要干预说、管理经营说等。 要干预说、管理经营说等。这说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依 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2、经济法所要调整的社会关系:要确定经济法的调整对 、经济法所要调整的社会关系: 关键是研究经济法所立足的社会基础关系,在当下, 象,关键是研究经济法所立足的社会基础关系,在当下, 这个基础关系就是市场经济关系。所以, 这个基础关系就是市场经济关系。所以,研究经济法的 调整对象应从分析市场经济的属性开始。 市场经济的属性开始 调整对象应从分析市场经济的属性开始。
《经济法总论》课程设置的目的
Company Logo
例2:消费者运动 :
19世纪工业发达、产品消费引发的消费者人身及财产 损害,导致市场经济国家的消费者运动:1881年的《美 国消费者同盟》;二战后日本的《消费者同盟》。产生 了一类新的法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质量法, 确立了许多新制度: 消法中的双倍赔偿 经营着和销售者的连带责任 产品法中的特殊、危险产品的生产许可(药品、食品) 质量监督制度(抽查)
Company Logo
绪 论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是经济法的学科地位、《经济法 总论》的基本内容、课程设置目的;教学难 点是《经济法总论》的学习方法。
Company Lo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o
《经济法总论》课程设置的目的
Company Logo
《经济法总论》课程设置的目的 经济法总论课程的开设及教学目标
总论:
——概念与特性 ——基本原则 ——价值理念 ——法律关系
Company Logo
分论:
——宏观调控——财政税收 ——货币银行 ——资源管理 ——外贸管制 ——产业政策 ——市场监管——反垄断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 ——金融市场监管法 ——消费者保护法 ——国有资产保护法
《经济法总论》课程设置的目的
Company Logo
由上述案件的审理,我们了解美国的反垄断法: 1890年的《谢尔曼反托拉斯法》 1890年的《谢尔曼反托拉斯法》 年的 1914年的《克莱顿法》 1914年的《克莱顿法》及其修正案 年的 1914年的《联邦贸易委员会法》 1914年的《联邦贸易委员会法》 年的
例4: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节和控制
从上个世纪30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开始 政府运用积极财政政策,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增加就业、 拉动消费、刺激经济增长; 政府运用货币政策调节控制资金市场的货币供应量(利 息率的调整,央行对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 政府综合运用税收、信贷政策及相应的法律来调节社会 资源在不同行业的配置; 例如:2005-2006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
经 济 法 总 论
Company
LOGO
主要内容
1 2 3 4 5
绪 论
Company Logo
课程设置的目的
课程学习方法
教学环节及课程考核体系
阅读文献目录
绪 论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绪论的教学,初步了解经济法的学科 地位、《经济法总论》的基本内容、课程设 置目的以及学习方法。奠定本课程学习的基 础。
考核与评价
本课程考核全部采用期末考试与平时成绩结合的评价方式, 本课程考核全部采用期末考试与平时成绩结合的评价方式, 平时成绩为专题讨论、作业或读书笔记,占30%, 平时成绩为专题讨论、作业或读书笔记, 30%, 期末成绩为闭卷笔试, 70%。 期末成绩为闭卷笔试,占70%。
《经济法总论》的学习方法
Company Logo
勤于思考,勇于开拓创新; 扎实地掌握并灵活运用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源于实践、高于实践并服务 于实践
《经济法总论》的学习方法
勤于思考,勇于开拓创新 1、勤于思考,勇于开拓创新的学习方法是 由《经济法总论》课程的内容所决定的 2、勤于思考并勇于开拓创新是我们在大学 本科阶段应当培养的一种重要意识和精神
Company Logo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及其与相邻部 门法的关系
Company
LOGO
主要内容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及其与相邻部门法的关系
Company Logo
1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2
经济法与相邻法律部门之间的关系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法现象 经济法在中国法学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经济法总论课程的开设及教学目标
《经济法总论》课程设置的目的
Company Logo
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法现象
例1:近年来微软遭遇反垄断诉讼 2004年3月,欧盟委员会反垄断机构做出历史性裁决,认定微软利 用其操作系统的垄断地位打压REALNETWORKS等其他软件厂 商,并对微软处以高达4.97亿欧元的罚款。不过,微软对此裁决提出 上诉,欧洲初审法院正在受理此案。 2007年,在微软VISTA操作系统发售之际,由IBM、诺基亚、SUN 和甲骨文等公司组成的一个名为ECIS的联盟指责说,VISTA是微软企 图将其市场垄断地位扩展到互联网领域的第一步。 该联盟称,微软试图以自己的计算机语言格式取代现行的HTML作为 互联网文档的标准,而这一语言格式依赖于微软的操作系统,从而对别 的操作系统造成歧视。此外,微软还发布了一个新的平台文件格式,而 这种文件格式只能在微软的OFFICE平台上无缝运行。
《经济法总论》课程设置的目的
Company Logo
结论
开设《经济法总论》课程的目的在于:使 本科生从总体认识经济法的基本规律,认识 经济法的基本精神,认识经济法的科学性, 从基本原理的角度提升本科生对具体经济法 律和法规的理解和认识,适应经济立法及司 法实践的需求。
《经济法总论》基本教学环节及课程考核体系
Company Logo
教学环节 1、多采用随堂讨论的方式,加强教师和学生的互动 2、重点部分安排专题讨论并纳入考核 3、指定阅读文献
《经济法总论》基本教学环节及课程考核体系
Company Logo
本课程阅读文献目录
丹宗昭信: 现代经济法入门》 1、[日] 厚谷襄儿 丹宗昭信:《现代经济法入门》,李锡忠等 群众出版社1985年版。 1985年版 译,群众出版社1985年版。 拉德布鲁赫: 法学导论》 米健、朱林译, 2、[德]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米健、朱林译,中国大百 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1997年版 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金泽良雄: 经济法概论》 满达人译, 3、[日]金泽良雄:《经济法概论》,满达人译,甘肃人民出版 1985年版 年版。 社1985年版。 阿莱克西. 居伊.施朗斯: 经济法》 4、[法]阿莱克西.雅克曼 居伊.施朗斯:《经济法》,宇泉 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997年版 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漆多俊: 经济法基础理论》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000年版 5、漆多俊:《经济法基础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李昌麒: 经济法-----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 -----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 6、李昌麒:《经济法-----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995年版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潘静成、刘文华主编: 经济法》 7、潘静成、刘文华主编:《经济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年版。 1999年版。 史际春主编: 经济法总论教学参考书》 法律出版社2000 8、史际春主编:《经济法总论教学参考书》,法律出版社2000 年版。 年版。
Company Logo
《经济法总论》的学习方法
Company Logo
扎实地掌握并灵活运用其他法学学科以及相关的 非法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经济法作为产生在民商法之后、与其并行, 经济法作为产生在民商法之后、与其并行,共同维 护现代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部门, 护现代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部门,对其规律性的认识 首先,依赖于我们对既有法律知识和理论体系的掌 依赖于我们对既有法律知识和理论体系的掌 握和理解 其次,在既有法律知识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还 在既有法律知识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 在既有法律知识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 应当借助其他相关的非法学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