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分离工程知识点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1.什么叫相平衡?相平衡常数的定义是什么?由混合物或溶液形成若干相,这些相保持物理平衡而共存状态。
热力学上看物系的自由焓最小;动力学上看相间表观传递速率为零。
Ki=yi/xi2.简述分离过程的特征?什么是分离因子,叙述分离因子的特征和用途。
答:分离过程的特征:分离某种混合物成为不同产品的过程,是个熵减小的过程,不能自发进行,因此需要外界对系统作功(或输入能量)方能进行。
分离因子表示任一分离过程所达到的分离程度。
定义式:i j ij i jy y x x α=3.请推导活度系数法计算汽液相平衡常数的关系式。
汽液相平衡关系:L i V i f f ˆˆ= 汽相:P y f i V i V i φˆˆ= 液相:OL ii i L i f x f γ=ˆ 相平衡常数:P f x y K V iOLi i i i i φγˆ==4.请写出活度系数法计算汽液相平衡常数的关系式,并指出关系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5.什么是设计变量,如何通过各单元设计变量确定装置的设计变量。
在设计时所需要指定的独立变量的数目,即设计变量。
)2(+-+∑-∑=∴C n N N N N r ec e v u i①在装置中某一单元以串联的形式被重复使用,则用r N 以区别于一个这种单元于其他种单元的联结情况,每一个重复单元增加一个变量。
②各个单元是依靠单元之间的物流而联结成一个装置,因此必须从总变量中减去那些多余的相互关联的物流变量数,或者是每一单元间物流附加(C+2)个等式。
6. 什么叫清晰分割法,什么叫非清晰分割法?什么是分配组分与非分配组分?非关键组分是否就一定是非分配组分?答:清晰分割法指的是多组分精馏中馏出液中除了重关键组分(HK)之外,没有其它重组分;釜液中除了轻关键组分(LK)之外,没有其它轻组分。
非清晰分割表明各组分在顶釜均可能存在。
在顶釜同时出现的组分为分配组分;只在顶或釜出现的组分为非分配组分。
一般情况下,LK 、HK 和中间组分为分配组分;非关键组分可以是分配组分,也可以是非分配组分,所以非关键组分不一定是非分配组分。
7.叙述用简捷法作普通精馏过程理论板数的步骤。
简捷法计算理论板数步骤①根据工艺条件及工艺要求,找出一对关键组分。
②由清晰分割估算塔顶、塔釜产物的量及组成。
③根据塔顶塔釜组成计算相应的温度、求出平均相对挥发度。
④用Fenske 公式计算m N 。
⑤用Underwood 法计算m R ,并选适宜的操作回流比R 。
⑥确定适宜的进料位置。
根据m m N R R ,,,用Gilliland 图求理论板数N 。
8.萃取精馏中,萃取剂在何处加入?为何?答:在萃取精馏塔顶下几块理论板、进料板以上几块理论板处加入,在进料板以上几块板加入可以使全塔范围内保持较高的溶剂浓度,在塔顶下保留几块理论板是为了防止萃取剂从萃取精馏塔顶带出,起到回收溶剂的作用。
9.简述萃取精馏过程中塔内流率分布特点。
答:萃取精馏塔内由于大量溶剂的存在,影响塔内汽液流率分布。
大量溶剂温升导致塔内汽相流率越往上走愈小,液相流率越往下流越大。
对于溶剂而言,各板下流的溶剂液相流率大于其进料流率,且溶剂挥发性越大,两者差值越大。
10.萃取精馏和共沸精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答:相同点:都是加入溶剂改变原溶液的相对挥发度,使其可以用精馏方法分离。
不同点:1)可供选择的共沸剂数目远不及萃取剂多,且萃取剂用量不像共沸剂受限制;2)共沸剂从塔顶蒸出,萃取剂从塔底出,因此消耗能量多;3)共沸精馏受组成限制,操作条件比较苛刻,萃取精馏可在较大范围变化,操作比较容易,流程较简单,只用于连续操作; 4)同样压力下共沸精馏温度低,适于热敏性物料。
11.吸收的有利条件是什么?低温、高压、高的气相浓度、低的液相浓度、高的用量、低的气相量。
试分板吸收因子对吸收过程的影响吸收因子A=L/(VKi ),吸收因子越大对吸收有利,所需的理论板数越少,反之亦然。
12.13. 逐级计算法的起点如何确定?适宜的进料板位置如何确定? 计算起点的确定对于只有轻非关键组分的物系,馏出液的组成可以准确估计,计算应该从塔顶开始。
对于只有重非关键组分的物系,塔釜液的浓度可以准确估计,计算应该从塔底开始。
如果进料中既有轻非关键组分,又有重非关键组分,则无论是馏出液或釜液的组成都不容易准确估计。
可以分别从两端开始往进料级计算 适宜进料位置确定方法之二:适宜进料位置的近似确定方法是以轻,重关键组分的浓度之比作为精馏效果的准则,当逐级从上向下计算时,要求轻、重关键组分汽相浓度比值降低越快越好,如果满足:Sj HK j LK R j Hk j LK y y y y ⎪⎪⎭⎫ ⎝⎛>⎪⎪⎭⎫ ⎝⎛++++1,1,1,1,则第j 级为进料级 从下往上计算时,要求轻、重关键组分液相浓度比值增加越快越好,如果满足:Sj HK j LK R j Hk j LK Sj HK j LK R j Hk j LK x x x x x x x x ⎪⎪⎭⎫ ⎝⎛>⎪⎪⎭⎫ ⎝⎛⎪⎪⎭⎫⎝⎛<⎪⎪⎭⎫ ⎝⎛++++1,1,1,1,,,,,则第j 级为进料级14.影响气液传质设备的生产能力的因素有哪些?液泛 雾沫夹带 压力降 停留时间15.实际板和理论板的差异表现在那些地方,这些差异的影响应用什么方法来处理?实际板和理论板的差异1)理论板假定离开该板的汽、液两相达到平衡;2)理论板上相互接触的汽液两相完全混合,板上液相浓度均一,等于离开该板溢流液的浓度;3)实际板上汽液两相存在不均匀流动,停留时间有明显差异; 4)实际板存在雾沫夹带、漏液和液相夹带泡沫现象。
为考虑上述各种差异的影响,引进了几种效率 1)全塔效率,又称为总板效率 2)Murphree 板效率,又称干板效率 3)点效率4)理论板当量高度(HETP )5)传质单元高度16.目前常用的效率有哪几种?影响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全塔效率 默弗里板效率 点效率 填料塔的等板高度影响因素:传质速率 流型和混合效应 雾沫夹带 物性的影响17.精馏过程的不可逆性表现在那些方面,节省精馏过程能耗有哪些措施。
精馏过程的不可逆性1)流体流动,在流体流动时有压力降,当塔板数较多时,压力降也要加大,同时塔顶釜的温差也会加大,亦即净W 增大2)传热(1)一定温度梯度的热量传递塔再沸器和冷凝器中介质存在温差,因温差传热过程而引起的有效能损失为)(0LH LH T T T T QT D -= (2)不同温度物流的直接混合,塔内上升蒸汽与下流液体直接接触产生热交换时的温差,是使精馏过程热力学下降的重要因素 3)传质通过一定浓度梯度的质量传递或不同化学位物流的直接混合。
即上升蒸汽与下流液体进行传质过程时,两相浓度与平衡浓度的差别。
节省精馏过程能耗的一些措施:1)有效能的充分回收及利用;2)减少过程的净耗功;3)减少质量传递中的浓度梯度(y );4)多效精馏;5)热泵精馏设计一个脱乙烷塔,从含有6个轻烃的混合物中回收乙烷,进料组成、各组分的相对挥发度和对产物的分离要求见设计条件表。
试求所需最少理论板数及全回流条件下馏出液和釜液的组成。
脱乙烷塔设计条件馏出液中C3H6浓度 ≤ % 釜液中C2H6浓度 ≤ %解:根据题意,组分2(乙烷)是轻关键组分,组分3(丙烯)是重关键组分,而组分1(甲烷)是轻组分,组分4(丙烷)、组分5(异丁烷)和组分6(正丁烷)是重组分。
要用芬斯克公式求解最少理论板数需要知道馏出液和釜液中轻、重关键组分的浓度,即必须先由物料衡算求出D x ,2及W x ,3。
取100摩尔进料为基准。
假定为清晰分割,即0,4≈D x ,0,5≈D x ,0,6≈D x ,0,1≈W x ,则根据物料衡算关系列出下表:编号 组分 进料,f i馏出液,d i釜液,w i 1 CH 4 - 2 C 2H 6(LK ) 3 C 3H 6(HK ) 4 C 3H 8 - 5 i-C 4H 10 - 6n-C 4H 10-用式(3-11)计算最少理论板数:79.6091.2lg 05.1495.011.389.31lg =⎥⎦⎤⎢⎣⎡⎪⎭⎫ ⎝⎛⎪⎭⎫ ⎝⎛=m N为核实清晰分割的假设是否合理,计算塔釜液重CH 4的摩尔数和浓度: 000096.0356.705.1495.01579.6=⎪⎭⎫ ⎝⎛+=i w61,1105.1/-⨯==W w x W (摩尔分率) 同理可计算出组分4,5,6在馏出液中的摩尔数和浓度: 6448.04=d ,0067.05=d ,0022.06=d 017.0,4=D x ,4,51077.1-⨯=D x ,5,6108.5-⨯=D x 可见,CH 4、i-C 4H 10和n -C 4H 10按清晰分割是合理的。
C 3H 8按清晰分割略有误差应再行试差。
其方法为将d 4的第一次计算值作为初值重新做物料衡算列表求解如下:编号 组分 进料,f i馏出液,d i釜液,w i 1 CH 4 - 2 C 2H 6(LK ) - 3 C 3H 6(HK ) 15- 4 C 3H 8 5 i-C 4H 10 - 6 n-C 4H 10 -DW解D 和W 完成物料衡算如下: 编号 组分 进料,f i馏出液,d i釜液,w i 1 CH 4 - 2 C 2H 6(LK ) 3C 3H 6(HK )4 C 3H 8 * *5 i-C 4H 10 -6 n-C 4H 10 -*需核实的数据 再用式(3-11)求N m :805.6091.2lg 0366.149634.00733.39267.31lg =⎥⎦⎤⎢⎣⎡⎪⎭⎫ ⎝⎛⎪⎭⎫ ⎝⎛=m N校核d 4:653.0901.00366.149634.01901.00366.149634.020805.6805.64=⨯⎪⎭⎫ ⎝⎛+⨯⎪⎭⎫ ⎝⎛⨯=d 由于d 4的初值和校核值基本相同,故物料分配合理。
1.某原料气组成如下:组分CH 4C 2H 6 C 3H 8 i-C 4H 10 n-C 4H 10 i-C 5H 12n-C 5H 12 n-C 6H 14y 0(摩尔分率)先拟用不挥发的烃类液体为吸收剂在板式塔吸收塔中进行吸收,平均吸收温度为38℃,压力为,如果要求将i-C 4H 10回收90%。
试求: (1) 为完成此吸收任务所需的最小液气比。
(2) 操作液气比为组小液气比的倍时,为完成此吸收任务所需理论板数。
(3) 各组分的吸收分率和离塔尾气的组成。
(4)求塔底的吸收液量解:由题意知,i-C 4H 10为关键组分由P=,t 平=38℃ 查得K 关= (P-T-K 图)(1)在最小液气比下 N=∞,A 关=中关=关关)(A K V L ⋅=min = ⨯=(2)min 1.1)(V L V L ==⨯99.056.05544.0===关关关V K L A 所以 理论板数为48.9199.0log 9.019.099.0log 1log 1log =---=---=)()(A A N ϕϕ(3)它组分吸收率公式 i iVK LA =,111--=++N i N i i A A A ϕ以CH4为例:i A =032.04.175544.0==i VK Liφ=32.01032.099.0032.0148.9148.9=--++V1(CH4)=(1-iφ)VN+1=⨯=923.05.7605.7411144===V V y CH CH )()((3) 塔内气体平均流率:10.902190.80100=+=v Kmol/h塔内液体平均流率:L=905.9281.19000+=++L L L )(由v l =∴0L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