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章 二阶系统的数学模型及单位阶跃响应..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章 二阶系统的数学模型及单位阶跃响应..


当 =0时,为零阻尼响应,具有频率为 n 的不衰减
(等幅)振荡。
阻尼比和超调量的关系曲线
d n 1 2
在 一定的情况下,n
越大,振荡频率 d也越
高,响应平稳性也越差。
结论:对于欠阻尼二阶系
统而言, 大, n 小,系 统响应的平稳性好。
• 快速性
从图中看出,对于5%误
1
1t
e T1
1
1t
e T2 , (t 0)
T2 / T1 1
T1 / T2 1
过阻尼系统单位阶 与一阶系统阶跃
跃响应
响应的比较
c(t)
一阶系统响应
1
c(t)
二阶过阻尼系统
0
t
t
0
过阻尼二阶系统分析
• 衰减项的幂指数的绝对值一个大,一个小。绝对 值大的离虚轴远,衰减速度快,绝对值小的离虚 轴近,衰减速度慢;(指数关系)
欠阻尼二阶系统单位响应系统的输出
c(s)

s2

n2 2ns
n2

1 s
1 s n
n
s (s n )2 d2 (s n )2 t
1 2
(sin dt)]
c(t) 1
s1,s2完全取决于 ,n两个参数。
当输入为阶跃信号时,则微分方程解的形式为:
c(t) A0 A1es1t A2es2t
式中A0 , A1, A2 为由r(t)和初始条件确定的待定的 系数。
➢典型二阶系统的暂态特性
①特征根分析— 0 1(欠阻尼)
s1,2 ns jn 1 2
此时s1,s2为 一对实部为 正的共轭复 根,位于复 平面的右半 部。
⑥特征根分析—(负阻尼) 1
s1,2 n n 2 1
此时s1,s2为 两个正实根, 且位于复平 面的正实轴 上。
➢二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
1. 过阻尼 ( 1)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C(s) R(s)
• 衰减项前的系数一个大,一个小;
• 二阶过阻尼系统的动态响应呈非周期性,没有振 荡和超调,但又不同于一阶系统;
• 离虚轴近的极点所决定的分量对响应产生的影响 大,离虚轴远的极点所决定的分量对响应产生的 影响小,有时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c(t)
h(t) 1
1
1t
e T1
1
1t
e T2 , (t 0)

s2

n2 2n s
n2

C(s)
n2
1
1
1
(s s1)(s s2) s (T1s 1)(T2s 1) s
s1 n n 2 1 1/ T1
s2 n n 2 1 1/ T2
取C(s)拉氏反变换得:
h(t) 1
此时s1,s2为 一对相等的 负实根。
s1=s2=-n
④特征根分析—(无阻尼) 0
s1,2 n n 2 1 jn
此时s1,s2为 一对纯虚根, 位于虚轴上。
S1,2= jn
⑤特征根分析—(负阻尼)1 0
s1,2 n jn 1 2
22 nn
ss((ss 22nn))
C(s)
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
开环传递函数:
G(s) n2 s(s 2n )
闭环传递函数:
C(s) R(s)

s2

n2 2n s
n2
二阶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s2 2ns n2 0
解方程求得特征根:
s1,2 n n 2 1
1
1 2
ent
sin(d t
arccos )
欠阻尼二阶系统输出分析
二阶欠阻尼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由稳态分 量和暂态分量组成。稳态分量值等于1, 暂态分量为衰减过程,振荡频率为ωd。
右图为 二阶系 统单位 阶跃响 应的通 用曲线
c(t) 1
1
1 2
ent
sin(d t
arccos )
根据右图分析系统的结
构参数 、n 对阶跃
响应的影响
• 平稳性(%)
暂态分量的振幅为:A ent
1 2
振荡角频率为:d n 1 2
结论: 越大,ωd越小,幅值也越小,响应的 振荡倾向越弱,超调越小,平稳性越好。反之,
越小, ωd 越大,振荡越严重,平稳性越差。
二、二阶系统的数学模型及单位阶跃响应
定义: 由二阶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称为二阶 系统。
➢二阶系统数学模型
二阶系统的微分方程一般式为:
d 2c(t) dt 2

2n
dc(t) dt
n2c(t)

n2 r (t )
(n 0)
阻尼比 n 无阻尼振荡频率
二阶系统的反馈结构图
R(s)
差带,当 0.707时,调
节时间最短,即快速性最 好。同时,其超调量<5%, 平稳性也较好,故称
0.707 为最佳阻尼比。
总结: n 越大,调节时
间 ts 越短;当 一定时,n
越大,快速性越好。
• 稳态精度
h(t) 1
T2 / T1 1
T1 / T2 1
t
0
c(t)
过阻尼二阶系统阶 跃响应指标分析
t
1.误差ess

lim[r (t )
t

c(t)]
0
0
2.响应没有振荡% 0
对于过阻尼二阶系统的响应指标,只着重讨论 ts,
它反映了系统响应过渡过程的长短,是系统响应快
速性的一个方面,但确定 ts 的表达式是很困难的,
一般取相对量 ts / T1 及T1 / T2 经计算机计算后制成曲线 或表格。
2.欠阻尼 (0 1)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C(s) R(s)

s2

n2 2ns
n2
s1,2 n jn 1 2
jd
n为根的实部的模值;
d n 1 2为阻尼振荡角频率
此时s1,s2为 一对共轭复 根,且位于 复平面的左 半部。
②特征根分析—(过阻尼) 1
s1,2 n n 2 1
此时s1,s2 为两个负 实根,且 位于复平 面的负实 轴上。
③特征根分析—(临界阻尼) 1
s1,2 n n 2 1 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