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山东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2013年2月28日2012年,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全面贯彻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紧紧围绕主题主线,坚定不移以富民强省为目标,积极作为、科学务实,全省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物价水平总体稳定,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状况进一步改善。

一、综合经济保持平稳发展。

初步核算,全省实现生产总值(GDP)50013.2亿元,比上年增长9.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81.7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25735.7亿元,增长10.5%;第三产业增加值19995.8亿元,增长9.8%。

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8.8:52.9:38.3调整为8.6:51.4:40.0。

人均生产总值51768元,增长9.2%,按年均汇率折算为8201美元。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城镇新增就业119.9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7.4万人。

失业人员再就业55.6万人,其中困难群体再就业12.0万人,零就业家庭全部实现动态消零。

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3%,低于4%的全年控制目标。

物价水平总体平稳。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1%。

其中,城市上涨2.1%,农村上涨2.0%;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1%,消费品价格上涨2.1%;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全部上涨。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5.9%。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6%。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0.8%。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0.8%。

表1 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指标全省城市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102.1 102.1 102.0 食品103.5 103.6 103.1 #粮食102.5 102.4 102.9 油脂107.5 108.2 106.6肉禽及其制品101.6 103.0 99.3蛋95.9 96.1 95.7鲜菜112.9 112.2 114.6 烟酒102.8 102.9 102.6 衣着103.3 103.0 104.6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101.2 101.3 101.1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102.1 102.3 101.6 交通和通信100.2 99.8 101.0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00.3 100.2 100.8 居住101.8 102.0 101.1区域县域经济发展良好。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实现生产总值23645.8亿元,比上年增长10.7%。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实现生产总值7274.0亿元,增长11.8%。

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壮大。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过10亿元的县(市、区)达到94个,比上年增加12个;其中过30亿元、40亿元、50亿元的县(市、区)分别达到31个、19个和10个。

市场主体平稳较快发展。

年末实有各类市场主体367.9万户,比上年增长8.1%;注册资本(金)41379.1亿元,增长16.3%;户均注册资本(金)112.5万元。

其中,年末实有各类企业81.3万户,增长8.3%;注册资本(金)39168.2亿元,增长15.5%;户均注册资本(金)481.7万元。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外需紧缩的局面仍在持续,进一步扩大内需难度加大,稳定物价的任务依然艰巨,节能减排压力不容忽视,城乡居民增收长效机制尚需完善。

二、农林牧渔业农林牧渔业平稳发展。

农业增加值2329.9亿元,比上年增长2.8%;林业增加值75.5亿元,增长4.1%;牧业增加值946.7亿元,增长7.7%;渔业增加值771.2亿元,增长4.9%。

主要农产品质优量增。

粮食总产量4511.4万吨,比上年增长1.9%,连续10年增产。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

果、菜、茶标准化基地总面积219.3万公顷;无公害产地认定面积121.5万公顷,增长10.0%;绿色食品原料产地环境监测面积62.5万公顷,增长8.0%。

“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5740个,新认证登记1615个。

表2 2012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产品名称单位产量比上年增长(%)粮食万吨4511.4 1.9 夏粮万吨2179.9 3.6 秋粮万吨2331.5 0.4 棉花万吨69.8 -11.0 油料万吨351.0 2.9 蔬菜万吨9386.0 2.2 园林水果万吨1523.8 2.4 林业生态建设进展顺利。

木材产量551.6万立方米,新增造林面积19.8万公顷。

森林和湿地保护力度加大。

国家级森林公园39处,新建1处;省级森林公园72处,新建4处;国家级湿地公园14处;省级湿地公园61处,新建24处。

畜牧业生产保持稳定。

猪牛羊禽肉产量752.5万吨,比上年增长7.5%;禽蛋产量402.0万吨,增长0.2%;牛奶产量283.9万吨,增长5.6%。

渔业生产健康发展。

水产品总产量841.9万吨,比上年增长3.4%。

其中,海水产品产量686.1万吨,增长3.2%;淡水产品产量155.8万吨,增长4.5%。

渔业资源修复养护力度加大。

投放苗种58.1亿单位,建设人工鱼礁区15处,新建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6处,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0处。

新改造开发老旧鱼塘0.4万公顷。

远洋渔业发展较快。

从事远洋作业的渔船达654艘,总功率28.1万千瓦。

农田水利建设扎实推进。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99.7万公顷,增长0.2%,其中,节水灌溉面积252.6万公顷,增长5.5%。

开工建设平原水库8座,建成3座。

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62.0平方公里,整治河道3829.0公里。

国家级和省级水利风景区177处,新增30处。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

农机总值748.0亿元,农机总动力1.2亿千瓦,农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8.2%。

生活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2.0%,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12.3万户。

三、工业工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6858家,比上年增加1296家。

其中,年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1401家,增加213家;过100亿元的企业123家,增加21家。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

全部工业增加值22789.3亿元,比上年增长11.1%。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4%。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增长11.2%,重工业增长11.5%;非公有企业增长14.1%,私营企业增长16.7%。

表3 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比上年增长(%)规模以上工业总计11.4 #轻工业11.2 重工业11.5 #国有企业 6.1 集体企业10.5 股份合作企业10.7 股份制企业12.3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7.8 其他经济类型企业14.3 多数工业行业实现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41个大类行业中有39个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实现增长,占95.1%。

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7.3%,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1.6%,纺织业增长14.8%,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2.4%,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1.3%,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2.7%,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长13.4%,金属制品业增长15.0%。

工业企业效益保持稳定。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6222.0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实现利润7443.3亿元,增长10.9%;实现利税12090.7亿元,增长12.1%;亏损工业企业亏损额328.8亿元。

重点工业产品产销良好。

在国家重点调度的120种工业产品中,产量增长的有92种,占76.7%。

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8%。

出口交货值7833.4亿元,比上年增长3.4%。

表4 2012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产品名称单位产量比上年增长(%)原煤万吨17667.6 1.3 天然原油万吨2774.7 0.3 发电量亿千瓦时3195.2 1.4 水泥万吨15386.0 1.3 平板玻璃万重量箱9199.4 -0.7 粗钢万吨5957.0 2.0 钢材万吨7817.9 8.9 纱万吨832.5 16.7 布亿米143.4 20.0机制纸及纸板万吨2025.0 7.0 塑料制品万吨453.1 18.4 合成氨万吨764.4 7.7 啤酒万千升665.1 6.1 橡胶轮胎外胎万条38123.6 21.5 数控金属切削机床万台 2.6 4.0 金属成形机床万台 2.6 18.2 动车组辆1017.0 -12.6 汽车万辆132.0 10.6 摩托车整车万辆68.8 -13.1 手机万台4111.5 -5.5 彩色电视机万台1504.6 22.0 家用电冰箱万台575.0 -20.0 家用洗衣机万台624.0 0.3 化学药品原药万吨58.2 20.5 微型计算机设备万台254.0 -37.2 #笔记本计算机万台233.6 -21.3 环境污染防治专用设备万台(套) 6.2 15.7 工业锅炉蒸发量吨39884.9 11.0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256.0亿元,比上年增长20.2%。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0319.8亿元,增长20.5%。

新开工项目28612个,增长29.3%;其中,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4230个,增长71.9%。

投资结构调整优化。

三次产业投资结构由上年的2.1:47.9:50.0调整为2.2:47.6:50.2。

重点领域投资力度加大。

服务业投资15207.1亿元,比上年增长20.1%;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7721.9亿元,增长23.9%;高新技术产业投资4617.0亿元;文化及文化创意相关产业投资2782.0亿元。

民间投资完成投资24285.6亿元,增长23.3%,占固定资产投资的80.1%。

房地产调控效果明显。

房地产开发投资4708.3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增速比上年回落11.8个百分点。

从商品房建设用途看,住宅投资3473.2亿元,增长8.6%,占全部房地产开发投资的73.8%;商业营业用房投资576.3亿元,增长20.8%,占12.2%。

房屋施工面积42958.9万平方米,增长18.2%;房屋竣工面积7325.0万平方米,增长15.2%;商品房销售面积8632.8万平方米,下降9.9%。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快实施。

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34.3万套,开工任务完成率为116.1%。

竣工保障性安居工程20.5万套,竣工任务完成率为173.9%。

建筑业平稳发展。

资质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5809家,比上年增加62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203.7亿元,增长11.1%;实现利税553.1亿元,增长11.0%。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802.0亿元,增长7.2%,实现利税110.0亿元,增长12.1%;非国有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401.7亿元,增长12.5%,实现利税443.1亿元,增长10.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