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等数学说课稿PPT

高等数学说课稿PPT

❖ 第四,理清脉络。要对所学的知识有个整体 的把握,及时总结知识体系,这样不仅可以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会对进一步的学习有 所帮助。
六、高职高等数学学情及教学理念
❖ 学情分析: 学生参加过高考,具备一定初等数学基 础知识,但学生学高等数学的基础不扎实。
❖ 教学理念:淡化严格的数学论证,把学生从烦琐的 数学推导和不具一般性的数学技巧中解脱出来,根 据专业需要调整教学内容,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有用 并力争开发、运用多媒体教学,形象展示数学的魅 力,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 “用数学” 的能力,数学知识的掌握以 “必需,够用”为原则, 才能符合“够用为度”的全新高职教学理念。
《高等数学》 说课稿
曹启光
一、高等数学课程的性质、目标
❖ 性质:本课程是理工科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 目标:高等数学在高职(专)院校的教学计划中是
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理论课,是各专业学生一门必修 的重要课程,它是为培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 需要的高质量专门技术人才服务的。通过本课程的 学习,使学生获得够用的微积分、向量代数及空间解 析几何的基本知识、必要的基础理论和常用的运算 方法并注意培养学生比较熟练的运算能力、抽象思 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能力, 从而使学生学会数学分析法,能熟练解决几何﹑力 学和物理等实际问题。
二、高等数学在专业理论课程体系中的作用
❖ 一必须明确高等数学课程在高职教育中的基础性地 位和基础性作用。
❖ 二要从应用的角度或者说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出发, 从各专业后继课程的需要和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 来考虑和确定教学内容体系。
❖ 三是要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角度来更新教学内容和 改革教学体系,高等数学课程不仅要教给学生一些 实用的数学工具,它更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 学素质,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
四、课程内容的设置及课时安排
课程内容
根据学生的基础和专业需要,我们将高等数学课程的内容进行了 合理切割,并针对学生的特点加以优化处理和整合,形成三个模块。
分模块教学
基础模块
应用模块
提高模块
课时安排
❖ 函数、极限与连续
14学时
❖ 一元函数导数
8学时
❖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2学时
❖ 一元函数微分学及应用 18学时
❖ 不定积分
8学时
❖ 定积分及应用
10学时
❖ 第一学期共60学时
❖ 向量与空间解析几何
6学时
❖ 级数
10学时
❖ 矩阵的概念、运算
2学时
❖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2学时
❖ 矩阵变换初等变化,解线性方程组 4学时
❖ 随机事件、随机变量及分布
4学时
❖ 第二学期期末复习
2学时
❖ 第二学期共30学时
❖ 两学期合计90学时
应用模块
❖ 应用模块内容的设定是由各专业课教师和数学教师 共同研讨确定,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专业课程对 数学知识的需求设置。它的主要特点是体现专业性, 所有内容都要体现 “必需,够用” ,让学生感受 “数学就在我身边”。
❖ 应用模块主要内容: 空间解析几何 :空间直角坐标系, 向量,空间曲面及 其方程,空间直线及其方程;级数的概念和性质,数 项级数收敛性的判定,幂级数,富里埃级数;矩阵 的概念,矩阵的运算,矩阵的初等变换,解线性方程 组;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教学方法
启发式
讲授式
谈话式
教学方法
演示法
练习法
实验法
教学方法
高职高专
2问题驱动法 3讨论法
1案例教学法 5直观性教学
4对比法
❖ 教学手段:采用传统教学与课件演示教学相结合的 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加深学生 对难以在黑板上表现的内容的理解。
❖ 学法: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上课作笔 记,课前课后预习复习,课堂上适当给学生自我学 习的机会(给学生学习的内容及问题提纲,让学生 依据学习内容及问题,阅读教材,然后教师提问问 题,内容重点、难点,指导学习并介绍相关的学习 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练习使学生学 会相关知识。
❖ 熟练运用所学的重点知识进行运算、应用。
八、高等数学教学策略
❖ 教法:数学课程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往往困难很大,教学时 力求从学生已有知识和学生学习情况的实际出发引入新课, 启发、诱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适当采用自学辅导法(阅读教材)、通过以上方法的 运用,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举例练习加深理解知识,突破 难点,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特别地要做到: (1)在介绍 数学概念的时候,力争以实例引入,使概念尽可能不以严格 “定义”的形式出现,而是结合自然的叙述,辅以各种背景 材料,顺势引入减少数学形式的抽象感。 (2)在介绍基本 定理的时候,尽可能地在通俗易懂的叙述中渐入主题,既交 代了来龙去脉,又冲淡了抽象成分,让学生有一种“水到渠 成”之感。(3)在讲解运算规则和规律时,用一些精简易 记的文字语言解读数学公式,加强学生对数学公式涵义的理 解。
五、高等数学教学目的
❖ 首先,理解概念。数学中有很多概念。概念 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弄清楚了它是如何定义 的、有什么性质,才能真正地理解一个概念。
❖ 其次,掌握定理。定理是一个正确的命题, 分为条件和结论两部分。对于定理除了要掌 握它的条件和结论以外,还要搞清它的适用 范围,做到有的放矢。
❖ 第三,在弄懂例题的基础上作适量的习题。 要特别提醒学习者的是,课本上的例题都是 很典型的,有助于理解概念和掌握定理,要 注意不同例题的特点和解法在理解例题的基 础上作适量的习题。作题时要善于总结,不 仅总结方法,也要总结错误。这样,作完之 后才会有所收获,才能举一反三。
❖ 空间解析几何 :空间直角坐标系, 向量的概念及其 表示,平面及其方程,空间直线及其方程。
❖ 无穷级数 :级数的概念和性质,数项级数收敛性的 判定,幂级数,富里埃级数。
❖ 矩阵论 :掌握矩阵的概念,矩阵的运算,矩阵的初等 变换,解线性方程组。
❖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随机事件,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 难点
七、高等数学课程的重、难点
❖ 重点 ❖ 极限与连续:熟练灵活应用极限的运算方法求函数极限。 ❖ 一元函数微分学 :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复合函数的求导法,
隐函数和参数式所确定的函数的导数,拉格朗日定理及其应用, 洛必达法则,函数的极值概念,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函 数图形的凹凸与拐点和求极值的方法及函数图形的描绘。 ❖ 一元函数积分学 :不定积分的概念、积分基本公式性质、法 则,不定积分、定积分的直接积分法、换元法和分步积分法, 变上培养目标
高等数学的 基本概念、
基本理论 基本运算。
能力培养目标
运算能力、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逻辑推理能 力。
理解数学思想、 明晰数学方法、建 立数学思维。
自主学习的能力、 交流协作能力,全 面提升职业核心能 力。
思想培养目标
主动探索、勇于 发现的科学精神, 创新意识和创新精 神。
提高模块
❖ 提高模块内容的设定是为学生将来运用数学 来确定的,在这一部分中主要适当介绍一些 现代数学的思想、方法或一些研究内容,使 学生对目前最新的数学工具及其发展趋势有 所了解,以便他们日后进一步自学和运用数 学服务。
❖ 提高模块主要内容:多元函数微积分,微分 方程,Mathematical软件的使用,简单的数 学建模等(由学生自学)。
九、教学环节和课程考核方式
❖ 1、教学环节 ❖ 复习提问 ❖ 新课引入 提出问题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 讲授新课 (师生互动) ❖ 巩固小结 ❖ 布置作业 ❖ 2、考核方式 ❖ 平时考核: 作业、考勤、课堂提问等(20%) ❖ 期中考查: 各班采用较灵活的方式(30%) ❖ 期末考试: 统一考试(50%)
基础模块
❖ 基础模块教学内容的设定是以保证满足各专 业对数学的要求为依据,它是高等数学中的 一些最基本的内容,对所有学生都是必修课, 教师必须精讲细讲,使学生彻底弄懂。
❖ 基础模块的主要内容:极限与连续、一元函 数微分学及应用、一元函数积分学及应用、 曲率及曲率半径,重点是概念、性质及求法, 等内容各专业学生都必须掌握。
踏实细致、严谨 科学的学习习惯, 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相互合作、相互 配合的集体主义精 神。
课程教学目标
制定教学 目标的依据
① 高职教育的培
养目标:一定理论 知识和较强实践能 力,面向基层、面 向生产、服务和管 理第一线职业岗位 的实用型、技能型 专门人才
② 学生未来发展
的要求:如何使我 们的毕业生更好地 适应社会的发展, 顺利完成“从学校 到工作的过渡”, 职业道德教育与职 业素质教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