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级财务会计第十章长期负债-PPT文档资料

中级财务会计第十章长期负债-PPT文档资料


甲股份有限公司(本题下称“甲公司”)为上市公司, 其相关交易或事项如下:
(1)经相关部门批准,甲公司于2008年1月1日按 面值发行分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的可转换公司债 券2 000万份,每份面值为l00元。可转换公司债券 发行价格总额为200 000万元,发行费用为3 200万 元,实际募集资金已存入银行专户。
(5)其他资料如下:
①甲公司将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负债成份划分为以 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
②甲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无债券发行人赎回和债券 持有人回售条款以及变更初始转股价格的条款,发行时二 级市场上与之类似的没有附带转换权的债券市场利率为6 %。
已知:(P/S,6%,1)=0.9434; (P/S,6%,2)=0.8900; (P/S,6%,3)=0.8396。
借:应付利息——××银行3 600 000
贷:银行存款
3 600 000
(8)2×14年12月31日,计算利息费用时
借:财务费用(或在建工程)3 055 696.30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544 303.70 贷:应付利息——××银行 3 600 000
(9)2×14年12月31日,支付利息时
根据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的约定,可转换 公司债券的期限为3年,自2008年1月1日起至2010 年l2月31日止;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票面年利率为: 第一年l.5%,第二年2%,第三年2.5%;可转换公 司债券的利息自发行之日起每年支付一次,起息日 为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之日即2008年1月1日,付息 日为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之日起每满一年的当日, 即每年的l月1日;可转换公司债券在发行1年后可转 换为甲公司普通股股票,初始转股价格为每股10元, 每份债券可转换为l0股普通股股票(每股面值l元); 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生产用厂 房的建设。
(4)履约成本的会计处理 履约成本在实际发生时,通常计入当期损益。
(5)或有租金的会计处理 或有租金应当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销
售费用等)。
(6)租赁期届满时的会计处理
①返还租赁资产
如果存在承租人担保余值
借:长期应付款(担保余值)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如果不存在承租人担保余值
借:在建工程
11 575.47
贷:应付利息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2009年1月1日
3000 8575.47
借:应付利息
3 000
贷:银行存款
3 000
200000- 24 347.93+8575.47=184 227.54
(5)2009年6月30日
借:财务费用
6 070.30
应计入财务费用的利息=(1 500 000×9%÷12) ×4=45 000(元)
借:财务费用——××借款
45 000
贷:应付利息
45 000
(8)2×10年12月31日,支付利息时
借:应付利息
135 000
贷:银行存款
135 000
(9)2×11年1月1日,到期还本时
借:长期借款——本金 1 500 000
借:应付利息——××银行3 600 000
贷:银行存款
3 600 000
(10)2×15年12月31日,
借:财务费用(或在建工程)3 030 377.67
应付债券——面值
60 000 000
——利息调整 569 622.33
贷:银行存款
63 600 000
(二)可转换公司债券
企业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将其 包含的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进行分拆,将负债成份确 认为应付债券,将权益成份确认为资本公积。在进行 分拆时,应当先对负债成份的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 确定负债成份的初始确认金额,再按发行价格总额扣 除负债成份初始确认金额后的金额确定权益成份的初 始确认金额。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发生的交易费用, 应当在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之间按照各自的相对公允 价值进行分摊。
元)
权益成份应分摊的发行费用
=3 200-2 856.13=343.87(万元)。
(3)
借:银行存款
196 80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24 347.93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200 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1 147.93
(4)2008年l2月31日
③在当期付息前转股的,不考虑利息的影响,按债券面 值及初始转股价格计算转股数量。
④不考虑所得税影响。
⑤考虑发行费用后的实际利率为6.59%。
要求:
(1)计算甲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负债成份和权益 成份的公允价值。
(2)计算甲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应 分摊的发行费用。
(3)编制甲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的会计分录。
贷:应付利息
2 00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4 070.30
184 227.54 + 4 070.30=188 297.84
(6)
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200 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1 147.93
应付利息
2 000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11 702.16
借:应付利息——××银行3 600 000
贷:银行存款
3 600 000
(6)2×13年12月31日,计算利息费用时
借:财务费用(或在建工程) 3 081 615.53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518 384.47 贷:应付利息——××银行 3 600 000
(7)2×13年12月31日,支付利息时
甲公司该批债券实际发行价格为:
60 000 000×(P/S,5%,5)+60 000 000×6%×(P/A,5%,5)=60 000 000×0.7835+60 000 000×6%×4.3295=62 596 200(元)
(1)2×11年1月1日,发行债券时
借:银行存款
62 596 200
借:应付利息——××银行3 600 000
贷:银行存款
3 600 000
(4)2×12年12月31日,计算利息费用时 借:财务费用(或在建工程) 3 106300.5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493699.5 贷:应付利息——××银行 3 600 000
(5)2×12年12月31日,支付利息时
每期计入“在建工程”、“制造费用”、“财 务费用”等科目的利息费用=期初摊余成本× 实际利率;每期确认的“应付利息”或“应付 债券——应计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3.到期归还本金
借:应付债券——面值
贷:银行存款
2×11年1月1日,甲公司经批准发行5年期一 次还本、分期付息的公司债券60 000 000元, 债券利息在每年12月31日支付,票面利率为年 利率6%。假定债券发行时的市场利率为5%。
贷:银行存款
1 500 000
二、应付债券
(一)一般公司债券
1.发行债券
借:银行存款
贷:应付债券——面值(债券面值)
——利息调整(差额)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的发生额也可能在借 方。发行债券的发行费用应计入发行债券的初始成本, 反映在“应付债券——利息调整”明细科目中。
2.期末计提利息
(2)甲公司将募集资金陆续投入生产用厂房的 建设,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全部募集资金 已使用完毕。生产用厂房于2008年12月31日 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3)2009年1月1日,甲公司支付2008年度可 转换公司债券利息3 000万元。
(4)2009年7月1日,由于甲公司股票价格涨 幅较大,全体债券持有人将其持有的可转换 公司债券全部转换为甲公司普通股股票。
该期应计入工程成本的利息=(1 500 000×9%÷12) ×8=90 000(元)
借:在建工程——××厂房
90 000
贷:应付利息
90 000
同时:
借:固定资产——××厂房 1 725 000
贷:在建工程——××厂房
1 725 000
(7)2×10年12月31日,计算2×10年9~12月的利 息费用时
未确认融资费用
贷:长期应付款(最低租赁付款额)
银行存款(初始直接费用)
(2)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
未确认融资费用应当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进行 分摊。承租人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确认当 期的融资费用。会计分录为:
借:财务费用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3)租赁资产折旧的计提 ①折旧政策 承租人应当采用与自有固定资产相一致的折旧政策计提租赁资产
借:在建工程——××厂房
13520×9年12月31日,支付借款利息时
借:应付利息
135 000
贷:银行存款
135 000
(5)2×10年初,支付工程款时
借:在建工程——××厂房 600 000
贷:银行存款
600 000
(6)2×10年8月31日,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
折旧。如果承租人或与其有关的第三方对租赁资产余值提供了担 保,则应计提的折旧总额为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扣除担 保余值后的余额;如果承租人或与其有关的第三方未对租赁资产 余值提供担保,则应提的折旧总额为租赁开始日固定资产的入账 价值。 注: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应扣除承租人担保余值。 ②折旧期间 如果能够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应当在 租赁资产使用寿命内计提折旧。无法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能够 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应当在租赁期与租赁资产使用寿命两者 中较短的期间内计提折旧。
(1)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
=200 000×1.5%×0.9434+20 0000×2%×0.8900+200 000×(1+2.5%)×0.8396=178 508.2(万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