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轮机原理精讲
寿命:工业轻型 2-10 万小时;
燃气轮机装置的优势:
1、装置轻小;投资仅为蒸汽动力厂的20-80%以下;重量和所占空间只
有蒸汽轮机或内燃机的几分之一或几百分之一;技术周 期短;
TMI
2、燃料适应性强,公害少-----最理想的清洁能源转换装置
3、节省厂用水、电、润滑油;
4、启动快、自动化程度高; 5、维修快,运行可靠
c p (T3 T4 ) c p (T2 T ) c p (T3 T2 )
Making use of the isentropic p-T relation,
T2 / T1 ( k 1)/ k T3 / T4
And pressure ratio
p2 / p1 p3 / p4
TMI
燃气轮机原理与性能 精讲
TMI
课程内容
第一章 概论 1-1 燃气轮机简介 1-3燃气轮机的应用 1-5 燃气轮机的分类 1-7 燃气轮机的设计过程 第二章 燃气轮机循环理论 2-1 燃气轮机循环主要性能指标 2-3 实际燃气轮机循环 第三章 燃气轮机热力计算 3-1 热力计算的目的 3-3 热力计算的步骤 第四章 相似理论 4-1 相似准则 4-2 相似参数与换算参数 3-2 燃烧室计算方法 3-4 热力计算的举例 2-2 理想燃气轮机循环 2-4 复合燃气轮机循环 1-2燃气轮机的发展 1-4 燃气轮机的未来 1-6 燃气轮机涉及的主要学科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北美 中国 非洲和中东 中南美洲 东西欧 远东和太平洋 台湾
系列1
0
TMI
燃气轮机的未来--燃气轮机+热交换技术(换热器)
TMI
涡轮入口温度的提高
TMI 1-4 燃气轮机的分类 简单循环: 开式循环: 单轴、分轴、双轴、多轴燃气轮机 单轴:负荷固定、转速固定;发电用;压气机固有的转动惯量,有利 于防止在甩负荷时产生飞车;加入热交换器可以使整机热效率提高,但这 要损失10%功率。 分轴:起动机仅满足燃气发生器即可;甩负荷时会带来涡轮的飞车, 所以控制系统要有保证。 多轴:如果不采用热交换器而获得高的热效率,就要有高压缩比。虽 然多级离心式压气机具有高的压比,但其效率要比轴流式的低,所以通常 都是采用轴流式压气机。而当压气机在低转速时,由于压气机后几级由于 出口面积减小,空气密度降低,气体轴向速度加大,叶片会出现阻塞。这 种不稳定区的出现,会发生在燃气轮机起动或低负荷情况。 所以只在一台压气机上取得8以上的压比是很困难的。但只要采取将 一台分为两台或更多台时,就可以克服上述困难。 在有些特殊的发动机上,由于流量小,多采用离心式;而轴流式则会 由于流量小使其叶片过短,难以保证其效率。
变工况性能
强度修改 控制系统设计
设计修改
工艺设计及制造
试验及研究 产品 售后服务
TMI
美国能源部21世纪先进燃气轮机系统研究(AGTSR)计划
高温和耐腐蚀材料科学 燃烧现象的深入了解 天然气或其他燃料燃烧时的污染物形成和减少 新型热力循环的基础理论 1992年-2003年向大学设立了74个项目,投资约$35,485,299.
• 1939-Hans von Ohain and Max Hahn 第一架喷气式飞机(HE-178)1100磅推力, 400MPH速度;采用离心压气机,后改用轴 流压气机
TMI
发电设备 发电设备
功率:50 MW 功率:5万千瓦 效率: 40%
效率: 40% 功率 /重量、功率/
体积最高的动力形 功率/重量、功 式-燃气轮机
2
opt ( k 1) / k
此时输出功为最大。
理想燃气轮机循环其最大效率是随压比的增加而 上升。
TMI
复杂循环—回热循环
T3
T T5 T4 T2 T6 T1
c p (T3 T4 ) c p (T2 T1 ) c p (T3 T5 )
With ideal heat-exchange
1’’’ 4
S
卡诺循环;1-2等熵加热;2-3 等温膨胀;3-4等熵放热;4-3等温压缩 Ericsson Cycle 斯特林循环 布雷顿(Brayton cycle) 四个循环表明了布雷顿循环的改 进方向——向Ericsson Cycle靠 近
TMI
The cycle efficiency is
TMI
1-5 燃气轮机涉及的主要学科
流体力学(气体动力学)
热力学与传热
自动控制 材料与强度
TMI
燃气轮机设计流程
市场调研 技术规格书 用户需求
循环方式选择研究
设计点的确定 压气机、涡轮、进、 排气等气动设计 部件试验 功率提高 与改型 轮盘、叶片、壳体 等结构强度设计
气动模 型修改
TMI
第一章 概论
1.1 燃气轮机的 组成及工作原理
C- compresser T- Turbine B – Combustion chamber
Simple gas turbine system
TMI
TMI
TMI
1-2
燃气轮机的发展
公元前150年 埃及哲学家Hero发明了一个玩
具--汽转球 (Aeolipile) 1629 - Giovanni Branca利用蒸汽驱动涡轮 旋转磨粉机 1687 Isaac Newton --蒸汽货车
TMI 第五章 燃气轮机部件特性 5-1 轴流压气机特性 5-3 燃烧室特性 第六章 燃气轮机变工况性能计算 6-1 燃气轮机部件特性的处理 6-3 变工况性能计算方法 第七章 燃气轮机过渡工况 7-1 燃气轮机起动过程 7-3 燃气轮机减速过程 7-2 燃气轮机加速过程 7-4 燃气轮机加减速过程参数控制 6-2 燃气轮机部件间的匹配 5-2 透平特性 5-4 径向压气机、向心涡轮特性
闭式循环:
优点:可以在整个循环中采用较高的压比---高的气体密度,这可以在给 定输出功率下减小机组尺寸;可以使发电功率只随闭路中的压力变化。 这种控制形式意味着在整个负荷范围内,最高循环温度不会改变,因此, 总体效率少有变化。 缺点:需要外部加热系统;这样加热器表面温度给主循环最高温度 设定了上限。
•装置的热效率
•装置的尺寸,重量 •对燃料的适应性
影响燃气轮机性能的两个因素:部件效率和涡轮初温;
1904年两个法国工程师Armengaud和Lemale,建造了一台燃气轮 机,部件效率60%,涡轮初温740K。 (只够自己运转)
整机的效率还和压比有关;
燃气轮机的发展和空气动力学的发展相关: 压比35,部件效率85-90,初温1650K.(86年的目标)
t 1 ( k 1) / k
1 T3 / T4 1
• 气体质量流量在整个循环中不变;
• 在热交换器中充分换热;
理想简单燃气轮机循环 此种循环的极限是什么? 此种循环的热效率
TMI
几种典型的热力循环比较
2 3 2’ 3’ 2’’ 3’’’ 3’’
T
v
2’’’
p
4’’’
1
TMI
多轴燃气轮机转子
TMI
最初双轴燃气轮机压比在10:1,而它适合于30:1这样的比值。 多轴的另一种形式:如果有几级导叶是可调的,那么就可在高压比
下采用一台压气机。GE已在一台压气机上实现了15:1。
复杂循环:
在给定压比下,压缩功只与入口空气温度有关。--- 进气进行冷却。
在许多情况下,机组的尺寸和重量要比热效率重要。
sfc
3000q f wqa
sfc
3600 t Hu
TMI 假设条件:
2-2
理想燃气轮机循环分析
• 压缩和膨胀过程是可逆的、绝热的即等熵的。 • 忽略部件进出口工质的动能变化; • 在进气管道、燃烧室、热交换器、间冷器、排气管和连接部件的管道均 不考虑压力损失; • 工质在整个中具有同样的组分,并且是比热不变的完全气体; 1 1 1
第八章 燃气轮机性能仿真
8-1 仿真方法 8-2参考书
1、燃气轮机装置
沈炳正
机械工业出版社
2、燃气轮机原理与性能 翁史烈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3、燃气轮机工作原理及性能 朱行健 王雪瑜 科学出版社 4、燃气轮机循环理论 佐滕豪 5、 Gas Turbine Theory H. Cohen, G. F. Rogers, H. I. H. Saravanamuttoo
TMI
现代燃气轮机的结构特点
重型结构 >15KG/PS
轻型结构<10KG/PS,
燃气轮机简图: 轻型结构: 航空机和航空改型舰用燃气轮机,工业轻型(重载轻型) 重型结构:工业燃气轮机 单位功率重量: 金属耐热极限---1100 ℃;涡轮进气温度:1460 ℃ 采用空气冷却叶片;--- 冷却技术 耐高温材料(单晶铸造,定向凝固等技术)
T5 T4
80 60 40 20 1 2 4 6 8
S
( k 1) / k 1
5 3
Specific work output is unchanged by the addition of a heat-exchanger
10
12
TMI
2-3 实际燃气轮机循环
1 ( )( k 1) / k
1
Then shown
The efficiency thus depends only on the pressure ratio and nature of the gas.
k 1.44(空气); =166 . (燃气)
W c p (T3 T4 ) c p (T2 T1 )
问题: 1. 实际燃气轮机与理想燃气轮机循环的差别? 2. 如何考虑实际的燃气热力性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