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艺术形态分析
ANALYSIS OF MUSIC AND ARTISTIC FORM
音乐及艺术形态分析
2014-12-31
1
课程主要内容
• 音乐的基本要素
• 曲式结构
• 音乐作品的体裁 • 音乐风格与流派
2014-12-31
2
第一部分 音乐基本要素
内容提要
• 旋律 • 节奏 • 调式 • 和声 • 织体
2014-12-31 3
2014-12-31
69
2、三种终止形式 A 正格终止:D-T B 变格终止:S-T
C 完全终止:S-D-T
2014-12-31
70
第二节 和 弦
2014-12-31
71
一、正三和弦与副三和弦 1、 正:I、IV、V
2、 副:II、III、VI、VII
二、和弦的种类 三、七、九、十一
2014-12-31
14
2、旋律发展
A 原样重复
2014-12-31
15
B 句尾变化
2014-12-31
16
C 模进:将之前陈述的音乐片段移高或
移低。
2014-12-31
17
D 音程扩张:
E 音程压缩 F 节奏重复
2014-12-31 18
第二章
节 奏
本章精华
• 概念
• 节奏型
• 常见典型节奏
2014-12-31
72
三、和弦的形式 1、三和弦:
原位、六和弦、四六和弦
2、七和弦: 原位、五六和弦、三四和弦、二和弦
2014-12-31 73
四、四部和声
1、在音乐作品中,用四个声部来陈述三和弦, “四部和声”是最常见的形式。
2、四声部与人声四种类型相联系: 高声部(女高、旋律声部) 中声部(女低音)
次中音声部(男高音)
2014-12-31 35
二、主音:
1、旋律围绕的中心音,其余音都倾向于此 音,一般都结束于该音。 2、一个八度中的十二个音都可作为主音。 三、调: 1、中心音 2、中心和弦 3、音阶
2014-12-31 36
四、大调音阶
1、结构:两全一半、三全一半
2014-12-31
37
• 依此关系,可在一个八度的12个音上构建类似调
六、旋律位置
1、和弦中某个音所处的最高位置。 2、三和弦的三种旋律位置:
A 根音旋律位置
B 三音旋律位置
C 五音旋律位置
2014-12-31 76
2014-12-31
77
七、三和弦的排列法(重复根音):
1、密集排列法:
上方三声部相邻两声部之间不能再填进该和弦 的音,或者上方三声部相邻两声部之间的音程不 超过三或四度。
1、多利亚调式
2、弗里几亚调式
3、利第亚调式 4、混合利第亚调式
2014-12-31 47
二、全音阶调式
• 格林卡和德彪西音乐中运用较多。
2014-12-31
48
三、合成调式 1、中古合成调式
2014-12-31
49
2、大小调式
3、增调式
2014-12-31
50
4、减调式
5、音程调式
2014-12-31
建立于调式音阶五级音之上的七和弦; 具有复合功能,属不协和和弦。 2、属七和弦的结构:
2014-12-31
90
3、属七和弦的应用 A 可使用完全的与不完全的,不完全的 属七和弦通常省略五音重复根音; B 应尽量避免使用七音旋律位置的原位
属七和弦;
C 原位属七和弦是重要终止和弦之一:
2014-12-31 91
E 摇滚乐:带切分的4/4 (09)
F 伦巴:源于黑人舞蹈,活泼轻快,连
续切分的4/4 (10)
2014-12-31 33
第三章
调 式
本章精华
• 大小调式
• 五声及其他调式
• 转调
2014-12-31
34
第一节 大小调式
一、概述
1、17世纪晚期至20世纪处,西方音乐基本使用 大小调式。
2、两种调式由7个音组成,分为自然调式、 和声调式和旋律调式。 3、音阶是调式最基本的表述。
80
!
• 不论哪种排列法,低声部与次中音声部间
的音程距离都不受限制,可以是从同度直
至两个八度或更远。
• 为避免声部交错,各声部必须按次序排列。
2014-12-31
81
八、和弦连接 1、和声连接法:和弦连接时,将共同音保 持在同一声部。
2014-12-31
82
2、旋律连接法:和弦连接时,即使有共同 音也没有一个声部保持不动。
87
C 当高声部作五、六度进行,中声部作 同向进行,次中音声部保持:
2014-12-31
88
3、和弦转换的意义:
在不变换和弦的情况下保持旋律与节奏 的运动,避免由于过多地变换和弦而形成
的杂乱,对旋律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4-12-31
89
十、属七和弦、导七和弦与六级三和弦
1、属七和弦概念:
2014-12-31
92
4、导七和弦
A 概念:建立于导音之上的七和弦; B 标记: C 各种形式: 小导七(自然大调)
减导七(和声大小调)
D 准备与解决:
准备:S组和弦
解决:主和弦(重复三音)
2014-12-31 93
2014-12-31
94
5、六级三和弦(TSVI) A 功能特点: 副三和弦中除II级三和弦及其六和弦外 使用最多的和弦,复合功能; B 阻碍(终止)进行:
2014-12-31 10
3、乐句:
曲调有明显的间歇或结束感,和声上有 明确的终止。
4、乐段:
曲式中具有完整结构的最小单位。
2014-12-31
11
二、旋律的结构及发展
1、乐句: A 方整结构(一句式)
2014-12-31
12
方整结构(2+2式)
2014-12-31
13
B 非方整结构
2014-12-31
41
2、自然小调
2014-12-31
42
3、和声小调
2014-12-31
43
4、旋律小调
• 一般只用于上行旋律
2014-12-31 44
第二节 五声及其他调式
一、五声调式
1、五声:宫、商、角、徴、羽
2014-12-31
45
2、五种五声调式
2014-12-31
46
第三节 其他调式
一、中古调式
3、离开具体调式,孤立的和弦不具备明确 的功能意义。
2014-12-31 60
4、功能圈
2014-12-31
61
5、调式音阶上的和弦
2014-12-31
62
6、各功能包括的和弦
2014-12-31
63
2014-12-31
64
三、和弦的进行
1、概念:根据和弦功能的稳定与不稳定关
系,形成和弦在调式和声中的运动。
例1—旋律的特性
2014-12-31
6
例2—旋律的特性
2014-12-31
7
例3—旋律的特性
2014-12-31
8
第二节 旋律的结构及发展
2014-12-31
9
一、旋律的结构:
1、乐思(动机)(音响-2): 围绕主要音形成的曲调或旋律片段。 2、乐节: 一般由两个动机组成,曲调与节奏形成
相对独立的片段。
第一章
• 概念
旋 律
本章精华
• 特征
• 结构及发展
2014-12-31
4
第一节 旋律的概念
一、音乐的线条(音响-1) 二、旋律的概念: 单个音或音高作为一个整体的连续进行。 三、旋律的特性: 1、 音域:狭窄,中等,宽广 2、形态:波浪型,下行,上行 3、运动方式:连续进行,非连续进行
2014-12-31 5
4、拍号:表示拍子的记号
A 用分数形式标记
B 记写于谱号和调号之后 5、小节: A 一个完整的强弱关系的组合单位 B 不完全小节(弱起小节)
6、节奏:
A 概念:组织起来的音之间的时值关系。
B 常规节奏与非常规节奏
2014-12-31 25
常规节奏
2014-12-31
26
非常规节奏
2014-12-31
2014-12-31
22
E 变换拍子: 单位拍的数量在整个乐曲内或乐曲的某
一部分发生改变;
节拍有规律地循环变换,即每隔相同的 时间距离变换单位拍的数量。
2014-12-31
23
F 交错拍子: 各种不同的节拍同时结合;
节拍不规律地变换,即单位拍的数量变
化随不同的时间间隔改变。
2014-12-31
24
51
四、有限移位调式
1、梅西安创立的一种调式体系 2、按一定音程型反复组合而成 3、音程移位不超过六次
2014-12-31
52
2014-12-31
53
2014-12-31
54
五、特殊的民间调式
1、吉普赛大调
2、西班牙八声调式
2014-12-31
55
六、特殊五声调式
• 希腊、近代日本音乐使用
2014-12-31 30
2014-12-31
31
三、节奏型
1、概念: 音乐中具有典型意义、占据重要地位的 音值组合方式,是音乐的表现手段之一。 2、常见的典型节奏类型
05
2014-12-31
06
07
08
09
10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