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应急指挥平台

城市应急指挥平台

城市应急指挥平台2014年11月目 录第1章 建设背景 4第2章 建设内容 42.1 建设目标 42.2 建设原则 42.3 主要任务 52.4 设计原则 52.4.1安全可靠性 52.4.2统一性 62.4.3稳定性 62.4.4可拓展性 72.4.5实用性 7第3章 系统架构 83.1 总体设计 83.2 平台基本构成 8第4章 指挥中心显示平台 94.1 指挥平台 94.1.1显示系统 94.1.2供电系统 104.1.3综合布线 104.1.4智能控制 104.2 通信系统 104.2.1有线调度系统 104.2.2无线调度系统 114.2.3多路传真系统 114.2.4短波通信 114.3 视频会议系统 124.4 图像接入系统 124.7 视频调度系统 12第1章 建设背景第2章 建设内容112.1 建设目标应急指挥平台依托先进、适用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以运营管理中心为载体,整合各类指挥平台、应急资源和信息系统,建设集通信调度、计算机网络、图像监控、视频会议、移动指挥、综合信息管理等为一体的应急指挥管理平台,形成纵向到横向互联互通的应急处置网络,实现通信联络畅通、指挥协调有力、处置快速及时、联合行动密切、应急处理高效的要求,有效地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

2.2 建设原则统筹规划、分级建设。

应急指挥平台建设涉及各有关单位,要进行统筹规划、总体设计和分级建设,实现应急平台体系及其业务系统和技术支撑系统的有机结合。

因地制宜,整合资源。

各有关单位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本着经济合理的原则,充分依托各专业现有业务系统,促进资源整合,放置重复建设。

新建平台要采用相关统一技术标准,已建成的平台要依据标准通过改造或采用转换等技术实现互联互通。

适度超前、安全可靠。

要依靠科技,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开展建设工作,注重系统设备的可靠性、实用性和先进性,采用符合当前发展趋势和先进技术,并充分考虑技术的成熟性。

加强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和成果应用,优先采用国产设备和系统,建立健全安全防护、容灾备份机制及相关管理制度,保障应急平台安全平稳运行。

分布实施、逐步完善。

应急平台体系建设要以需求为向导,以应用促发展,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分步实施,逐步完善,做到满足当前工作需要和适应未来应急管理工作的发展需求。

2.3 主要任务“平战结合”的功能设计。

应急指挥系统设施不止是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发挥作用,在平时也应加以利用,力求做到设施的平时共享使用。

机制建设和运行管理设计。

应急指挥系统建设要克服“重硬件、轻应用”的信息化建设中的通病。

完善的突发事件响应机制和预案运行管理,是保证真格系统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

标准化建设。

向上应遵循国家相关的建设标准,向下应指定和引导各专业子系统的标准化建设。

技术路线的指定要综合考虑本地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临场指挥的功能建设。

本方案要实现对各专业系统的实时访问,突出建设指挥系统的临场指挥系统的功能建设。

2.4 设计原则122.12.22.32.4122.1..1 安全可靠性安全可靠性可分为数据安全可靠性、设备运行安全可靠性两个方面。

数据安全可靠性要求系统中各项数据在传输过程中采用加密策略、数据支持VPDN虚拟网络传输、系统用户在登录过程中采用认证策略、各级用户具有鉴权策略。

设备运行安全可靠性要求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容错能力和自我恢复能力,同时在恶劣网络环境下保持优秀视频质量。

..2 统一性要求系统软硬件中每个子系统之间都按照国际或国内标准进行集成,并保持高度独立性;要求设备各种接口都按照国际或国内标准进行预留,方便对接以及维护;统一建设,统一管理,从而达到服务的规范化和管理的高效化。

..3 稳定性要求前端设备能适应高温、低温、高湿度、长期颠簸、电压变化较大的工作环境并能长期稳定运行。

..4 可拓展性系统软件的设计采用分层的模块化结构,以达到修改设置灵活、业务扩充迅速,各项功能可根据需求进行扩充,后台系统在车辆增加的情况下,不影响原业务运行可快速方便的进行扩容。

..5 实用性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和设备资源,根据用户需求定制有特色的监控平台;操作界面人性化,系统易于使用;系统维护尽量集中、简单,避免多系统、多方面的维护。

第3章 系统架构34525.123.1 总体设计系统实现模拟拓扑图3.2 平台基本构成应急指挥平台主要由指挥中心显示平台、数据库系统、应急管理系统、安全保障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等组成。

Image图1 应急平台基本构成示意图第4章 指挥中心显示平台应急平台包括应急指挥平台、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图像接入系统、综合应用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等。

344.1 指挥平台应急指挥平台包括应急指挥大厅、值班室等。

可以满足日常管理和同时处置多起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的需要,提供7×24小时值守应急和指挥会商的基本条件。

应急指挥平台包括显示系统、供电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灯光照明系统、音响系统、智能控制、安全保障系统等。

1.2.3.4.4.1.1.1.12.1.13.1.112344.14.1.1 显示系统应急指挥平台显示系统可以满足同时处理多起突发公共事件的显示要求。

可以将调度台的画面输出到指挥中心的大屏幕显示系统,以满足多人联合指挥调度的应用需求。

可以使用指挥中心现有的大屏幕显示系统,与视频监控系统共用该显示系统。

在应急指挥厅、值班室等应急指挥平台设置显示系统,接入计算机、图像监控、视频会议、电视等多种来源的信号,满足日常值班、指挥会商时的图像显示要求。

4.1.2 供电系统供电系统包括供配电、UPS、备用发电机、接地、防雷措施等。

4.1.3 综合布线综合布线包括数据线路、语音线路、音视频线、控制线等多种线缆。

4.1.4 智能控制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图像接入、计算机显示、视频会议等音视频信号的切换、灯光分组开关、音响等环境控制。

在指挥厅、值班室需要有单独的智能控制系统,值班室的智能控制系统同时作为应急指挥厅的备份系统,能够满足同时处置两起不同事件的要求。

4.2 通信系统根据需要建设有线、无线调度系统、IP电话调度系统、多路传真系统和数字录音系统等。

根据需要建设有线电话调度系统,应配置有线调度交换机、电话调度台和数字录音系统,。

4.24.312344.14.24.2.1 有线调度系统有线电话调度系统有线电话调度系统实现应急平台的电话调度,包括组呼和群呼、电话会议、数字录音、优先呼叫、强插强拆、绝密监听等功能。

IP电话调度系统应急IP电话调度系统作为有线电话调度系统的补充,具备热线电话、组呼和群呼、电话会议、数字录音、优先呼叫、强插强拆、绝密监听等功能。

4.2.2 无线调度系统数字集群系统用于区域范围内的无线指挥调度。

用户优先级定义、用户强插、调度台强插、绝密监听等集群补充型业务。

同时需要支持电话业务、短信业务、数据业务等等业务。

数字集群系统应支持呼叫处理、移动性管理、鉴权认证、虚拟专网、加密、故障弱化及直通工作等主要功能。

4.2.3 多路传真系统支持应急平台多路传真系统互联,满足应急值守和应急处置的需要。

支持多路传真同时收发:支持接收传真自动识别分发、传真到达自动提示,人工接收确认等功能:支持发送传真优先级设置,紧急传真优先发送:支持传真线路自动负载均衡,当有大量传真或群发传真时,自动排队,自动寻找空闲的线路发送,并均衡每条传真线的传真负载量;支持可定制的群发功能和定时发送功能;支持详细的日志功能、查询功能、统计功能和存储功能。

4.2.4 短波通信短波通信作为XX市应急平台与边远乡镇之间通信,以及现场应急通信的补充手段,实现远距离的点对点和点对多点语音通信业务。

4.3 视频会议系统视频会议技术实现了语音、图像、数据等信息综合在一起的远距离传输,人们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在进行远程协同工作时,既可以听到对方的声音,又可以看到对方的活动图像和胶片内容,大大增强了异地远程交流的亲切感和临场感,在节约宝贵的时间、精力的同时,也大幅度提高了单位的管理和决策效率,充分发挥出视频会议真实、高效、实时的特性,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简便而有效的协同工作手段。

4.4 图像接入系统可同时接入多路摄像机视频,为应急指挥平台提供可视化视频图像依据,基于大屏显示向指挥者提供资源,辅助决策分析及调度指挥。

4.7 视频调度系统“视频调度系统”是一套基于IP网络,集视频指挥调度、视频会议、图片分发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视频调度系统。

系统采用了H.264数字视频编码技术,实现有线/无线宽带上的的整体视频调度,配合专用视频手机,实现视频、图片的远程拍摄、分发、转发,为行业用户提供更丰富的视频调度信息。

视频回传、视频对讲多媒体视频手机支持视频呼叫对讲,可以实现手机与手机、手机与视频电话、 手机和调度台之间的视频对讲。

视频回传:利用运营商3G/4G/WIFI网络,实现高清视频实时回传调度台。

支持拍照、 录像上传,支持显示QCIF、CIF 图像,支持上传CIF、720P质量的图像;图像显示质量自适应调整,系统自动检测无线网络质量。

图片分发、转发调度台可完成图片的分发转发,达到信息共享,多部门协同作业的高效执行。

提供将各固定地点监控视频信号或COFDM单兵视频信号、视频会议信号传到移动手机上的服务PTT集群对讲多媒体对讲系统内部的多媒体视频手机和普通手机组(装有手机版视频调度客户端软件)可以通过3G/4G/WIFI等无线网络,可通过无线集群网关实现与数字/模拟对讲机组的集群对讲。

当管理人员离开工作区域后也可以通过3G/4G/WIFI等无线网络和对讲机组对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