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法律典型案例及答案

经济法律典型案例及答案

案例一:某建筑公司,因施工急需100吨水泥。

建筑公司同时向某市“新武”水泥厂和某县“白云”水泥厂发函。

函件中称:如贵厂有300号矿渣水泥现货(袋装),吨价不超过500元,请于接到信10天内发货100吨。

货到付款,运费由供方承担。

“新武”水泥厂接信当天回信表示愿以吨价500元发货100吨。

建筑公司回电同意。

“白云”水泥厂接到要货的函件后,积极准备货源。

于接函后第7天,将100吨袋装水泥装车,直接送至建筑公司,建筑公司拒收“白云”水泥厂送来的货物。

理由是:本建筑公司需要100吨水泥,已与“新武”水泥厂建立了合同关系,给“白云”水泥厂发函只是协商,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白云”水泥厂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请问:(1)“白云”水泥厂与某建筑公司之间的合同是否成立?(2)某建筑公司拒收“白云”水泥厂水泥是否符合法律规定?(3)人民法院应如何处理?参考答案:(1)合同已成立。

理由:建筑公司同时向某市“新武”水泥厂和某县“白云”水泥厂发的函件是要约。

白云水泥厂是以行动对建筑公司的要约进行承诺;(2)拒收水泥没有法律依据,是违约行为;(3)法院应判决建筑公司收下水泥,并付清货款,同时还要赔偿违约给白云厂带来的损失。

案例二:宏达商贸公司与中间商友谊贸易公司订立一钢材买卖合同,标的金额为300万元。

合同约定宏达商贸公司应于2004年10月10 日将货交至友谊贸易公司指定的仓库。

其后,友谊贸易公司与志和批发部订立一买卖合同,将宏达商贸公司交来的货物转卖给志和批发部,可获利润40万元。

另外,友谊贸易公司还与心仪仓储有限公司仓库签订仓储合同,约定于10月10日至11月8日(共计30天)将宏达商贸公司交来的货物储存在心仪仓储有限公司的仓库中,仓储费为每日2000元,共计6万元,友谊贸易公司有权提前解除合同。

但是,宏达商贸公司未于10月10日交货,并于10月14 日向友谊贸易公司发一传真,称因设备故障,无法交货,愿意解除合同,并赔偿友谊贸易公司的损失。

友谊贸易公司只好向另一钢材销售商购买同等数量的货物,多花费用15万元,从而履行了与志和批发部之间的合同。

现友谊贸易公司诉至法院,要求宏达商贸公司赔偿损失。

请问:(1)宏达商贸公司是否具有法定的免责事由,依据何在?(2)友谊贸易公司是否可要求宏达商贸公司赔偿40万元的市场利润,为什么?(3)宏达商贸公司应当赔偿的仓储费数额是多少?依据何在?(4)友谊贸易公司因向另一钢材销售商购买替代货物多支付的15万元,是否可要求宏达商贸公司赔偿?依据何在?参考答案:(1)不存在。

法定的免责事由是不可抗力:所谓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如台风、地震、水灾、火灾、战争、动乱等。

设备故障虽属于宏达商贸公司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事情,但应在宏达商贸公司的预见之内,且是可以克服的,因此不属于不可抗力;(2)不可以。

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或者赔偿损失的计算方法的,赔偿损失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

因友谊贸易公司已履行与志和批发部之间的合同。

没有损失40万元的市场利润。

(3)1万元。

因宏达商贸公司于10月14日向友谊贸易公司发出的传真,表明其违约的态度。

友谊贸易公司应于当日解除与仓储公司之间的仓储合同,以减少损失,对友谊贸易公司没有积极采取措施而扩大的损失部分不能要求宏达商贸公司赔偿。

(4)可以。

赔偿损失以赔偿全部损失为原则,友谊贸易公司向其他销售商购买钢材多支付的15万元是因宏达商贸公司违约导致的损失,故应由宏达商贸公司赔偿。

案例三:甲是一家建材公司的老板,其于2003年6月与建材经销商乙,签订了一份合同,合同中约定,乙从甲处购入某厂生产的瓷砖500箱,分5次交付,每次交付100箱,每箱200元,总价10万元,并约定于甲交付最后一批货物后乙付清余款。

合同订立后,乙向甲先预付了2万元。

甲在向乙交付了400箱瓷砖时,发现乙经营状况严重恶化,遂停止向其运送货物,但乙仍一直要求甲交付剩余的100箱货物。

于是甲要求乙:或者先交付剩余款项,或者乙提供担保,否则就解除合同。

最终双方达成协议,由丙以其公司的一批木材(价值8万元)作为抵押。

甲将剩余的100箱瓷砖运送至乙处。

后经甲多次催要货款,乙均以甲交付货物中的50箱存在质量问题为由拒绝支付剩下的货款。

后甲得知乙的一个客户丁某至今仍拖欠乙10万元货款,遂要求丁某代为还款。

根据上述案例,请回答以下问题:(1)如果甲交付的货物中有50箱果真存在质量问题,乙是否可以此作为其拒付货款的理由?为什么?(2)如果丙为某公司分支机构的负责人,其担保行为效力及后果如何?为什么?(3)甲要求乙提前支付货款或者提供担保的作法正确吗?为什么?(4)甲可否以乙的名义要求丁偿还乙10万元货款?为什么?参考答案:(1)如果甲交付的货物中有50箱不符合质量,乙可就这50箱拒绝付款。

因为甲乙之间订立的为分批交货合同,且该合同标的具有可分性,一部分履行不符不影响合同目的的实现,因此,乙不能拒付全部货款。

(2)丙为乙提供担保的行为是否有效应具体分析。

原则上分支机构无权为他人提供担保,但如果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有法人书面授权的,则可以在授权范围内提供担保。

因此如果丙未经其公司书面授权或者超出授权范围与甲订立担保合同的,该合同无效或者超出授权部分无效。

甲和丙所在的公司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甲如果无过错,则由丙所在的公司承担民事责任。

(3)正确。

合同法规定,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经营状况严重恶化,可以中止履行,有权要求对方先为履行或者提供担保(不安抗辩权)。

(4)甲不能以乙的名义直接要求丁偿还乙10万元货款。

因为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代位权是债权人以自己名义代替债务人直接向第三人行使权利的权利,代位权是债权人享有的权利,因此,应当以自己的名义去行使,并且甲只能就乙欠付的货款8万元行使代位权。

甲行使代位权必须通过法院进行。

案例四:甲公司与乙工厂洽商成立一个新公司,双方草签了合同,甲公司要将合同带回来加盖公章,临行前,甲公司法定代表人提出,乙工厂须先征用工地并培训工人后甲公司方能在合同上盖章,乙工厂出资1000万元征用土地、培训工人,征地和培训工人将近完成时,甲公司提出因市场行情变化,无力出资设立新公司,要求终止与乙工厂的合作。

乙工厂遂起诉到法院。

请问:(1)甲公司与乙工厂之间的合同是否成立,为什么?(2)甲公司应承担什么责任,为什么?(3)乙工厂能否要求甲公司赔偿1000万元的损失?为什么?参考答案:(1)双方的合同还没有成立,因为双方没有签字。

当事人采取合同书包括合同确认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

签字或者盖章不在同一时间的,最后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法律或合同对合同成立有其他特别规定或约定的,完成规定或约定的手续,合同成立。

(2)甲公司应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因为过错给对方当事人造成损失时所应承担的责任。

缔约过失责任是以民法的诚实信用原则为基础的民事责任。

缔约过失责任保护的是一种信赖利益。

即一方因违背其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所应承担的义务,而致使另一方的信赖利益的损失,并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责任。

甲应承担缔约过失责任;(3)乙的损失可以要求甲承担。

诚实信用原则是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在缔约过程中违反该原则,且给对方当事人造成损害的,应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关于拾得遗失物的民法案例分析案情:2007年1月,甲不慎遗失其手袋,内有其名贵玉镯一只。

乙拾得后,按照手袋内的名片所示积极寻找失主,与甲取得了联系,将玉镯归还给了甲。

2007年5月,甲与丙结婚。

甲、丙合计开设一家茶馆,茶馆办理工商登记注明的开办人为甲。

因急需资金,甲持玉镯到信达典当行典当,经商议,玉镯出典,获资金8万元,约定3个月后赎回。

因缺乏经验,茶馆惨淡经营,终致难以为继,2008年8月甲、丙决定关闭茶馆。

此时茶馆对外负债2万元。

同年9月,甲、丙自觉缘分已尽,协议离婚。

问题:1.设,在乙向甲交还玉镯之前,乙不慎将玉镯摔裂,乙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为什么?2.设,甲在丢失玉镯后焦急万分,遂在遗失场所张贴数份启事,称若有人能够找到玉镯并送还,愿以现金5000元酬谢。

乙依此启事要求甲支付5000元时,甲提出,由于此玉是祖传,丢失之际一时心急才张贴启事,实非内心真实意愿,故请乙给予谅解,不能支付该笔酬金。

在此情况下,乙的请求应否得到支持?为什么?3.设,甲并未张贴上述启事,乙寻找到甲,将玉镯奉还,但要求甲承担其为寻找失主所花费的电话费、车费、工时费320元。

在此情况下,乙的行为性质应如何认定?为什么?其请求应否得到支持?4.设,乙拾得玉镯后将其以5万元卖给不知情的第三人丁,甲三年后得知此事,可否请求丁返还?为什么?丁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1.【答案】乙不承担赔偿责任。

依《物权法》第111条:“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前,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领取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

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本题中,拾得人乙仅系一般过失,故不负赔偿责任。

2.【答案】乙的请求应当得到支持。

依《物权法》第112条:“权利人悬赏寻找遗失物的,领取遗失物时应当按照承诺履行义务。

”甲张贴启事的行为属于悬赏广告,具有约束力,故乙有权要求甲支付悬赏广告的赏金。

3.【答案】乙的行为属于无因管理。

其请求应当得到支持,因其属于实施无因管理行为所发生的合理或必要费用。

4. 【答案】可以。

依《物权法》第107条:“所有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

该遗失物通过转让被他人占有的,权利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或者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起二年内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原物” 遗失物不适用善意取得,故只要失主在知道受让人之日起两年内要求受让人返还,此权利即可实现,故本题中,甲刚刚得知此事,得要求受让人返还。

丁可以向乙费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