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三地理高考复习微专题盐精选试题盐按照原料来源可分为4类:海盐、湖盐、井盐和矿盐。
以海水为原料晒制而得的盐叫作海盐;从盐湖中直接采出的盐和以盐湖卤水为原料在盐田中晒制而成的盐叫作湖盐;通过打井的方式抽取地下卤水进而制成的盐叫作井盐;开采岩盐矿床制得的盐叫作矿盐。
由于岩盐矿床有时与天然卤水盐矿共存,加之开采岩盐矿床钻井水溶法的问世,故又有井盐和矿盐的合称——井矿盐,或泛称为矿盐。
读我国陆上主要大、中型盐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盐矿分布特征是A.东部产海盐,西部产湖盐,中部产井矿盐B.东部产海盐,西部产井矿盐,中部产湖盐C.东部产湖盐,西部产井矿盐,中部产海盐D.东部产井矿盐,西部产湖盐,中部产海盐2.我国的海盐产量居世界首位。
下列有关海盐的说法,正确的是A.淮河以北各海盐场,冬季为淡产季节,其他三季为高产季节B.东南沿海的海盐场,高产期基本上在春季C.南海及北部湾地区的海盐场,高产期为冬季D.我国南方海区蒸发旺盛,盐场规模比北方大盐度是衡量海水性质的一项重要指标。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的四条曲线中,能正确反映海洋表面盐度分布规律的是( )A.曲线①B.曲线②C.曲线③D.曲线④4.有关海水盐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纬度海区,暖流流经的海区盐度偏高B.赤道地区气温高,蒸发量大,盐度高于其他海区C.死海蒸发旺盛,为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区D.60°N海区的盐度比南半球同纬度海区高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海水质量,其大小取决于盐度、水温和压力。
读“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图”。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5.图中三条曲线代表的含义分别是A.①海水温度②海水盐度③海水密度B.①海水密度②海水盐度③海水温度C.①海水温度②海水密度③海水盐度D.①海水盐度②海水密度③海水温度6.由图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 )A.温度低、盐度较低、密度小B.温度高、盐度较低、密度大C.温度高、盐度较高、密度小D.温度低、盐度较高、密度大7.下列关于海水密度分布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表层海水的密度的分布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B.海水密度的垂直分布规律是从表层向深层逐渐增加C.海水最大密度出现在低纬地区的海面D.海水密度与洋流运动无关下图为某科学考察队路线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8.船只出发时,A处是冬季。
经过三个月后到达C处,此时C处为A.冬季B.春季C.夏季D.秋季9.图中①和②处相比A.①处盐度高、温度高B.②处盐度高、温度高C.①处温度高,②处盐度高D.①处盐度高,②处温度高伊塞克湖位于天山北麓,终年不结冰,风光独特,以“热湖”著称,湖水含盐量较高,故又称“盐湖”。
在湖中乘船,北岸的雪峰,在云雾中时隐时现,显得静谧和神奇。
下图为伊塞克湖位置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0.使伊塞克湖冬季不结冰的因素是( )A.纬度B.洋流C.大气环流D.地形11.下列关于伊塞克湖盐度的时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盐度高于西部B.表层盐度高于底部C.表层盐度冬季高于夏季D.表层盐度春季低于秋季12.伊塞克湖沿湖地区云雾缭绕,其主要原因正确的是( ) A.风力较大,从周围高山飘至此地B.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水汽遇冷凝结成云雾C.湖面终年不结冰,湖水蒸发量大,水汽充足D.受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影响,降水多,空气湿润二、综合题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盐场的形成需要有利的地形和天气条件,布袋盐场是我国著名的盐场。
左图为台湾海峡及其附近海区冬季海水表层盐度分布图,右图为台湾海峡及其附近海区夏季海水表层盐度分布图。
(1)说明台湾海峡冬、夏季表层盐度分布特征的异同点,并分析造成冬、夏季盐度差异的原因。
(2)与同纬度的太平洋相比,指出台湾海峡海水盐度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3)分析台湾布袋盐场形成的有利条件。
参考答案1.A2.C【解析】1.我国东部地区濒临海洋,所以东部沿海产海盐;西部地区气候干旱,多咸水湖,产湖盐;中部地区由于地壳运动,多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岩盐矿,即多井矿盐,故A正确。
2.淮河以北各海盐场,冬季气温低,蒸发较弱,为淡产季节;春、秋两季降水少,气温较高,蒸发较强,为高产季节;夏季雨量大且降水集中,为淡产季节,A错误;东南沿海的海盐场春季降雨频繁,蒸发量小,海盐产量低,B错误;我国南海及北部湾地区冬季气温较高,雨量少,为生产旺季,C正确;我国北方海区晴天日数较多,而南方海区降水较多,北方盐场规模一般较南方盐场大,D 错误。
故C正确。
3.A4.A【解析】3.根据盐度分布规律,海洋表面盐度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和高纬递减,呈马鞍型曲线。
只有曲线①符合题意。
故A正确。
4.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有:降水量和蒸发量,地表径流,气温高低,洋流等。
赤道地区降水多,所以盐度较低,红海盐度最高,60°N海区因陆地淡水注入多,其盐度比南半球同纬度海区低,故BCD错误;同纬度海区,暖流流经的海区盐度偏高,寒流流经海区盐度偏低,故A正确。
5.A6.C7.B【解析】5.①的数值随纬度的升高而降低,因此是海水温度;②的数值由副热带海区向两侧递减,因此是海水盐度;③的数值随纬度的升高而升高,因此是海水密度,故A对。
6.根据海水盐度副热带海区最高、依次向南北两侧递减,以及海水温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的规律,可判断图中①②③分别是温度、盐度和密度线。
进而可知,赤道地区温度高、盐度较低、密度小。
故C正确,ABD错误。
7.A. 海水密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增,说明密度与温度负相关,A错误;B. 而海水由表层到深层温度降低、密度增加,B正确;C. 由图可知,海水最大密度出现在高纬地区的海面,C错误;D. 由赤道到副热带的盐度与密度线关系还可看出,密度与盐度正相关,与洋流运动也有关系,D错误。
8.D9.D【解析】8.A处位于南半球,此时南半球为冬季,3个月后则进入南半球的春季,C位于北半球,则为北半球的秋季。
故选D。
9.②处位于赤道附近,降水量大,且受暖流影响,盐度低,纬度低,温度高,①处位于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且受寒流影响,盐度高,温度较低。
故选D。
【点睛】世界大洋表层的平均盐度分布规律: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各自南北两侧的高纬、低纬递减。
10.D11.C12.C【解析】本题考查湖泊水文特征的成因、湖泊盐度的时空分布规律和雾的形成10.据图可知,伊塞克湖大约位于北纬42.5°纬度较高;深居大陆内部,不受洋流影响;距大西洋较远,受西风影响小,但北部有高大山脉,能阻挡冷空气入侵,所以冬季不结冰。
D正确。
11.东部降水多且有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河流水量大,盐度小于西部,A项错误;由于盐类物质密度较大,下沉明显,所以深层盐度高于表层,B项错误;冬季降水量少,且气温低,流入湖泊的河流缺少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水量少,表层盐度冬季高于夏季,C 项正确;湖泊经过夏季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补给,秋季水位高于春季,表层盐度秋季低于春季,D项错误。
12.风力大不易形成雾,A项错误;盆地地形,气温较周围高,B 项错误;受地形影响,冬季气温较高,湖水不易结冰,夏季气温高,湖水蒸发量大,水汽充足,遇冷容易成雾,C项正确;该处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D项错误。
【点睛】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13.(1)相同点: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不同点:冬季盐度较低,南北盐度差异更大。
夏季盐度较高,等盐度线稀疏,南北差异较小。
原因:冬季气温低,海水蒸发量小,盐度低;夏季温度高,海水蒸发量大,盐度高。
冬季受冷空气和寒流影响大,沿岸海水降温幅度大,降低了沿岸的盐度;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南北温差小。
(2)低。
有大量河水注入,降低了盐度。
(3)降水较少,晴天较多;海水盐度较高;地形平坦开阔,利于晒盐。
【解析】本大题以台湾海峡及其附近海区冬季和夏季海水表层盐度分布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盐度分布特征及成因、盐场形成的有利条件等相内容,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1)冬、夏盐度分布特征应从整体数值大小、数值空间变化趋势和梯度等方面观察描述。
相同点主要表现在盐度空间变化趋势上,从等盐度线走向及值的变化可以看出大致都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不同点主要表现在整体上盐度的大小和盐度变化梯度上,图中显示,从盐度值的大小看,冬季小夏季大,从疏密程度看,冬季等值线密集且数值变化大,夏季等值线稀疏且数值变化小。
冬、夏盐度差异的原因应从蒸发量大小、温度变化梯度等方面进行分析。
冬季气温低,海水水温低,导致海水蒸发量小,盐度较低;而夏季气温高,海水水温高,海水蒸发量大,盐度较高。
冬季南北温差大,加上冬季受冷空气和沿岸寒流影响大,使得沿岸与外海之间温度梯度大,导致蒸发量差异大,导致盐度空间差异大,等值线密集;夏季南北温差小,沿岸与外海之间温度梯度小,导致蒸发量差异小,导致盐度空间差异小,等值线稀疏。
(2)图中显示,台湾岛以西的台湾海峡冬季和夏季盐度均较低,而台湾岛以东的太平洋盐度较高。
原因主要从河水注入量进行分析,台湾岛西侧的台湾海峡,两岸为有较多的河水注入,稀释海水,导致盐度较低。
(3)台湾布袋盐场形成的有利条件主要从天气、海水盐度、地形等方面作答。
台湾布袋盐场位于台湾岛西侧,为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相对较少,晴天较多,光照充足,利于晒盐;图中显示,布袋盐场附近的海水盐度较高,晒盐成本下降;布袋盐场地形平坦开阔,利于开辟盐田,利于晒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