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鱼类增养殖学PPT(王武版)==资料

鱼类增养殖学PPT(王武版)==资料

一般来说,除了食鱼的鳜鱼外,其他鱼类对人 工投喂的配合饲料及等均能驯化,这就为人工饲养 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一、草鱼的食性
草鱼是典型的草食性鱼类。在自然状态下,稚鱼以浮 游动物为食;幼鱼喜食芜萍、小浮萍、紫背浮萍,轮叶 黑藻等;成鱼喜食苦草、眼子菜、菹草等。
在人工投喂的条件下,草鱼除摄食水生植物外,它们 喜食禾本科、豆科等陆生植物;也喜食人工饵料,如饼、 糠、麸类。在饥饿的情况下,它能吞入小鱼。
草鱼的摄食器官主要是它具有发达的咽喉齿,呈锯齿 状,左右咽齿交错相间排列。草类在咽喉齿与角质垫之 间被切割和压磨,成草屑后,进入消化道。
草鱼虽喜食草类,但它与其它草食性动物不同, 1、没有一套食草动物专用的消化系统。 2、草鱼无胃、肠道也不很长。 3、在消化系统中至今还未发现消化纤维素的酶。 4、草鱼粪便内含有大量未被消化的植物碎片。
状遗传给后代;
(4)必须有一定的数量群体。
品种包括:
自然品种——原始品种,地方品种,是育种的 原始材料。如龙池鲫鱼、东北银鲫、淇河鲫、江西 红鲤、黄河鲤、镜鲤、团头鲂等。
人工品种——通过人工有意识的人工选育或杂 交、筛先而成。如建鲤、荷沅鲤、湘云鲤、颍鲤、 异育银鲫、浦江一号(团头鲂)等。
我国水产养殖品种少得可怜,与水产养殖大国 的地位很不相称。
5、食 性——广,饲料容易解决(如草鱼、团 头鲂、鲢、鲤、鲫鱼);
6、苗 种——容易获得,人工繁殖已解(如家 鱼;而鳗鲡至今未解决,黄鳝、石斑鱼批量大繁殖 困难);
7、习 性——对环境适应性(抗逆、抗病)强 (如家鱼;而虹鳟、牙鲆要求高);
8、群体性——可高密度混养,实行工业化养殖 (如家鱼等混养,有互补作用,生态效益高)。
从理论上阐明了草鱼单食草食就有如此快的生长, 也进一步阐明了草鱼在传统的鱼类养殖生产中有不 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它们在混养中的关系可见: 教材P93页
从局部看,草鱼对草类的利用率很低,但草类从草 屑变为腐屑,从大型至小型、从沉性至悬浮,经细菌反 复多次利用,便把草屑中的能量逐步转换到鱼体中。
草屑在此起基质和培养基的作用,细菌等腐生生物则 起能量传递和提高能量利用率的作用。
草鱼能反复、多次利用其粪便(腐屑),这不 仅弥补了草鱼消化系统的缺陷,而且也为其它草食 性鱼类、滤食性鱼类和杂食性鱼类提供了大量的优 质饵料。
(一)种与品种的概念
种是相互之间可以繁殖的一群生物体。两个物 种采用人工方法进行杂交,其后代没有繁殖力。
亚种是在同一物种内,由于地理分布的不同, 在形态上有一定差异的类群。亚种之间能互相配育, 其后代有繁殖力。
品种是由同一祖先,通过人工选育,具有一定 形态特征和生产性状的群体。
品种有四个特点: (1)必须有相似的群体形态特征; (2)必须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包括品质、产量、产 值或药用或观赏价值); (3)必须有稳定的遗传性状,通过繁殖能将优良性
•鱼类增养殖学
王武版
第一节、养殖鱼类的选择
确定养殖鱼类应根据如下标准: 1、市 场——价格高(如鳜、大菱鲆、石斑鱼), 需求量大(如家鱼);
2、品 质——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 3、生 长——快,个体大,养殖周期短(如鳜鱼、 罗非鱼);
4 、 食 物 链 —— 短 , 能 量 利 用 率 高 ( 如 鲢 鱼 、 草 鱼);
尽管草鱼的摄食量很大(食量可达体重40%~ 70%),但它仅能消化利用被其咽喉齿和角质垫所 磨碎的植物细胞内的原生质。
单从上述现象孤立地分析,很难解释草鱼单食草 类,就有如此快的生长率?
草鱼粪便测定表明:草鱼粪便内的粗蛋白含量明 显下降。其粪便呈绿色,草屑的纤维清晰可见,其 中细胞组织含有的叶绿素十分明显。草鱼粪便排入 水中后,就大量附生细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 其细胞中的叶绿素随即被破坏,呈黄色,碎屑变成 了腐屑。腐屑中收于包括了大量的菌体蛋白和浮游 动物,其粗蛋白含量反而比草碎和苦草高得多。
表1-1-1 草鱼摄食苦草后草粪碎屑变成 腐屑后蛋白质变化
性质
有机 物
碎 屑


状态
苦 草
草鱼 2 天后 4 天后 6 天后 8 天后 粪便 粪便 粪便 粪便 粪便
粗蛋白 13.41 10.39 16.70
含量 %
%
%
21.50%
20.7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1.24 %
试验表明,草鱼能大量摄食腐屑(即草鱼粪便转变 成的腐屑),并能正常生长。
异育银鲫是东北方正县双凤水库的方正鲫 (3n)与兴国红鲤的“杂交”品种。
方正鲫♀×兴国红鲤♂= 异育银鲫 虽是杂交,但精卵不结合,是异精雌核发育, 其子代遗传性状不分离,仍保持母本性状。 这种异精雌核发育的鲫鱼称异育银鲫。 异育银鲫生长比银鲫快1.35倍,比普通鲫鱼快 2-3倍。
第三节 主要养殖鱼类的食性
食性指成鱼的食物组成。 鱼苗阶段食性都相似 ;仔鱼开始分化;到稚鱼 期食性差异明显,幼鱼阶段食性往往接近成鱼。 不同的鱼类由于其取食器管构造不同,食性有明显差 异。鱼类食性主要可划分以下几种类型: 1、滤食性鱼类:如鲢、鳙等。 它们的口一般较大,鳃耙细长密集,其作用好比 一个浮游生物筛网,用来滤取水中的浮游生物。
2.草食性鱼类:如草鱼、团头鲂、
长春鳊等。它们均摄食大量水草或幼嫩陆草。
3.杂食性鱼类:如鲤、鲫鱼、鲮鱼、
尼罗罗非鱼等。
其食谱范围广而杂,有植物性成分也有动物性成 分。它们除了摄食螺蛳、河蚬、摇蚊幼虫等底栖动 物和水生昆虫外,也摄食水草、丝状藻类、水蚤、 腐屑等。
4.肉食性鱼类
在天然水域中,有凶猛捕食其他鱼类为食的鱼 类,如鳜鱼、鳡鱼、红鳍鲌、乌鳢、鳗鲡、石斑鱼、 真鲷、牙鲆等;也有性格温和,以无脊椎动物为食 物的鱼类,如青鱼以螺蚬类为食,黄颡鱼、江黄颡 鱼、鲇鱼、长吻鮠摄食大量水生昆虫、虾类、小杂 鱼和其他底栖动物。
我国被选择作为养殖鱼类已达80多种,但真正 被广泛养殖的仅20多种。
第二节 我国的主要养殖鱼类
我国养殖历史悠久,经长期养殖实践,从中选 择出符合人们要求的养殖鱼类,主要有:
淡水方面:青鱼、草鱼、鲢、鳙、鲤鱼、鲫鱼、 团头鲂、三角鲂、长春鳊、鲮鱼、罗非鱼等。
海水方面:目前养殖面积还较少,其中牙鲆、大 菱鲆、真鲷、黑鲷、黄鳍鲷、大黄鱼、石斑鱼等均 属特种水产养殖范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