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A b s t r a c t (1)K e y w o r d s (1)引言 (1)一、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 (2)(一)国外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 (2)(二)国内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 (2)(三)社会责任金字塔模型 (3)二、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 (3)(一)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产生阶段 (3)(二)企业社会责任的辩论阶段 (4)(三)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新阶段 (4)三、民营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的不足 (4)(一)万科集团案例 (5)(二)杭州娃哈哈集团案例 (5)四、民营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的经验 (6)(一)阿里巴巴案例 (6)(二)华锋集团案例 (6)五、民营企业社会责任面临的挑战及最新的发展 (6)(一)民营企业社会责任面临的挑战 (6)(一)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最新发展 (7)六、建立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组织的措施 (7)七、小结 (8)参考文献 (9)致谢 (9)浅析我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摘要:随着民营企业在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已成为事关我国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因此,本文就我国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来理解一下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以及其发展历程,并通过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企业的长久发展。
关键词:民营企业、企业社会责任、经验与不足、措施Analysis of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Private Enterprisein ChinaAbatract:With an increasing prominence of private enterprise in China's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private enterpris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related to our social harmon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is article on China's private enterprises to fulfill their social responsibility to understand the concept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s well as its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by private enterprise, social responsibility experience and existing issues to explore, to create a set of effective measures to promot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Keys:Private enterprise、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Experience and shortage、Measure 引言:伴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的社会问题。
在此背景下,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也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
按照社会组织理论,构建和谐社会主要涉及以下几个社会组织的责任,包括执政党和政府组织的社会责任、企业组织的社会责任、事业组织的社会责任、民间社团的社会责任和城乡基层社区的社会责任等。
因此,企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着无可取代的作用,如果企业只是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责任的话,必然会在大量获得企业利益的同时破坏社会效应,阻碍社会发展,这与为社会创造财富的最终目的背道而驰,对社会来说企业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从2011年中国企业500强的年度排行结果来看,入围的民营企业的数量占281家,超过50%,比重较大。
而2011召开的中国(重庆)民营经济发展论坛上,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指出,我国民营经济总量已占到GDP的50%以上。
从以上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民营企业要充分重视和发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明确构建和谐社会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大力强化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
民营企业在日常的经营与管理活动中,也要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于其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获取企业利益的同时,尽力为社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社会的积极发展也会反作用于企业本身,使企业拥有更好的外部环境并从中收益。
民营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中作用重大,那么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在不同阶段的发展,在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和得到的教训,以及应该如何建立一个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组织,为更好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在探讨民营企业社会责任之前,先来认识一下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
在接连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中,让许多企业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不只是一个“被倡导”的概念,而是一个实实在在必须履行的责任。
虽然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并被各个企业所了解和接受,但是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到目前为止依然是众说纷纭,各有特色,也各有道理,我们从中外两个角度来进行理解。
(一)国外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其中比较典型的概念有两种:(1)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负责的同时,还应承担起对劳动者、消费者、环境、社区等利益相关方的责任,其核心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广泛包括不歧视、不使用童工,不使用强迫性劳动,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和制度等。
(2)欧盟目前对企业社会责任(CRS)的官方定义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将对社会和环境的关注融入其商业运作以及企业与其利益相关方的相互关系中”。
伯尔(Bowen),企业社会责任之父,也曾在1953年将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商人按照社会的目标和价值,向有关政策靠拢、作出相应的对策、采取理想的具体行动的义务。
”这应该是对企业提出的较高要求。
(二)国内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我国学者卢代富在《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和法学分析》中指出,“企业社会责任是创设于企业经济责任之外、独立于企业经济责任并与经济责任相对应的另一类企业责任,是企业在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之外所应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
周祖成在《企业道德学》中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应该承担的,以利益相关者为对象,包含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在内的一种综合责任。
”2006年3月国家电网公司率先发布我国内地企业首份社会责任报告,把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对所有者、员工、客户、供应商、社区等利益相关者以及自然环境承担责任,以实现企业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统一。
”该定义特别强调了企业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主流思想。
根据以上在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发展的不同阶段所提出的概念,进行分析,发现了其中所共有的特点。
首先,企业社会责任的主体是企业,包含两个层次的性质,第一个层次是法律实体,是人们因社会契约而缔结起来的法人组织;第二个层次是自由意志和行为选择的道德主体。
其次,企业社会责任的客体是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股东、员工、消费者、竞争对手、供应商、政府、社区等。
第三,企业社会责任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责任关系,概括为企业对自身的责任包括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企业对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包括法律责任、经济责任、道德责任和公益责任。
(三)社会责任金字塔模型国外学者美国佐治亚大学的阿奇·B.卡罗尔(ArcheiB.Carroll)教授在其《公司绩效的三维概念模型》中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构成学说,将企业社会责任分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同时把这四种社会责任从低到高排列成所谓的“社会责任金字塔”模型(图一)。
(1)经济责任:盈利。
几乎所有的活动都建立在盈利的基础上。
(2)法律责任:守法。
法律是社会关于对错的法规集成。
(3)伦理责任:行事合乎伦理,有责任做正确、正义、公平的事情,避免损害利益相关者的事情。
(4)慈善责任:成为一个好的企业公民,给社区捐献资源,改善生活质量。
图一:卡罗尔的社会责任金字塔模型因此,从以上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将CRS定义为: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遵循法律和道德,自愿的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利益相关者负责,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最大化的行为。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我国经历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个时期,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同样也大致经历了这两个时期。
计划经济时期,企业承担了本应该由政府或社会所承担的一些责任,企业办社会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表现;进行市场经济体质改革以后,企业的经济责任得到强化,但由于过度强调经济责任,使得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被忽视。
如今,中国已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现代企业的社会责任理念也由西方传入中国,同时党中央倡导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这些战略的提出使得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在法律环境、道德环境、学术研究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等方面得以提升,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纵观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产生阶段、以关心劳工为关注点和中心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全面辩论阶段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新阶段。
(一)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产生阶段(1985—1999年)在政策与法律环境方面,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形成《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我国开始走向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在这一时期基本上形成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法律环境。
在学术环境方面,1982年发表了第一篇以企业责任为题的文章《新时期商业工作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责任》。
第一部以企业社会责任为主要内容的专著《企业社会责任》也于1990年出版,书中主要从法律的角度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了定义和探讨,堪称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奠基之作。
在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产生阶段,企业的法人地位和企业的法律环境处于形成过程中,企业主要是履行以法律责任为基础的经济责任。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辩论阶段(2000—2005年)在政策与法律环境方面,以劳工为关注点和中心。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政府通过制定外资企业法、合资企业法来引导外资企业履行必要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