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 PPT课件
高中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 PPT课件
解析 答案
解析 不利影响主要从该地负地形广布,高差大,地表崎岖,交通不 便,游览难度大,存在多种旅游安全问题等方面分析。措施主要从游 客数量调控、电梯等设备建设及增加多种安全保障等方面分析。
素养三
区域认知
图解说明
考查形式 1.试题材料呈现图文结合 地图及其他各种地理图像承载着丰富的地理信息,是认识区域的重要 载体。近几年高考地理以图像作为区域认知素养考查的材料,且每幅 图均配有隐含解答问题的重要地理信息的文字材料。2017年全国Ⅱ卷 出现“无图考图”新形式,有一组客观题以单一文字材料为载体考查 非洲气候分布。至此,试题材料呈现以图文结合为主,这对学生提取 并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要求较高,为充分考查学生区域认知素养水平 提供更多背景信息。
某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熊,推测他在甲地选择拍摄点的理由。 答案 河流附近,熊出没的几率大;山地地形且有森林,便于隐蔽; 降水较少,晴天较多,利于拍摄。 解析 根据等高线的弯曲特征和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可 知,甲地位于河流附近,熊出没的几率大;根据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 苔原、南部生长森林可知,位于半岛南部的甲地有森林,且地形较为 复杂,便于隐蔽,避免熊的威胁;地处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山地背风 坡,降水少,晴天多,便于拍摄。素源自一地理实践力图解说明
考查形式
1.地理实践力素养落脚选考题 尽管早在2003年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就提出“开展地理观测、 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的课程 理念,各地也广泛实施地理综合实践活动,但难以通过纸笔测验的形 式在有限时间内考查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因而在高考地理中,与其 他三大素养相比,实践力分值较低,但通过对近几年高考地理全国卷 考查地理实践力素养试题统计分析可知,该素养已提升至每年必考地 位,考查比重较为稳定,逐步受到师生的广泛重视。
√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
解析 由于长江的阻隔作用,造成苏南、苏北地域联系不便,自然和 人文地理分异明显。
解析 答案
3.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 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 B.技术 C.资金
√D.交通
解析 由于苏南和苏北地区以长江为界,以前陆路交通联系不密切, 不便于两区域经济联系;进入21世纪,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方 式的便捷程度提高,促使苏南和苏北地区经济合作更加广泛。
10套以上送《选择题精炼300道》电子版,100套以上,免费送《解题思维》和《选 择题精炼300道》的电子版(可以自己印刷, 永久使用)。有需要的老师,请加我的 微信号“wx19981910369”咨询。如有打扰,敬请谅解!
资料截图
资料寒假加印了,资料现在足够哦。
资 料 截 图
资 料 截 图
素养训练 (2016·全国文综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科考队于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
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 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 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 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 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 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下图示意堪 察加半岛的地形。
素养训练 (2017·全 国 文 综 Ⅱ)19 世 纪 50 年 代 ,
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 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 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 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 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 部分(下图)。据此完成1~3题。
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 淮河线 A.无划分指标依据 B.与自然河道一致
素养训练 (2017·全国文综Ⅲ)负地形是指从地面向下发育的地形,发育程度
越高,高差越大。重庆武隆地处乌江下游,其喀斯特景观以负地形(峡 谷、溶洞、竖井等)高度发育著称,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 界自然遗产名录。 指出武隆喀斯特景观特点对旅游活动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答案 不利影响:负地形发育,旅游线路高差大,交通困难,安全隐 患多。 措施:控制人、车流量;增设电梯等设备;增加安全防护设施;设置 安全警示牌;增加安全疏导人员。
√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解析 历史上黄河夺淮入海,后黄河改由山东入海,淮河故道淤塞, 因此作为南北方分界的标志,在洪泽湖以东部分缺少明显的自然地物 标志。
解析 答案
2.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 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 C.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
1-4套课件赠送展示
5-9套课件赠送展示
10套以上课件赠送展示
购买流程
1.加微信号“wx19981910369”或者扫描屏幕下方二维码,添加好友。 2.发送红包或转账(一套35, 5套以上每套25,10套以上每套20),联
系地址、联系人和联系电话即可。 3.收款后,“复习课件”、“选择题精炼300道配套解析课件”、“高考真题
4.紧密结合区域认知素养 区域性与综合性是地理学的两大显著特点,在高考地理中,综合思维素 养多与区域认知素养结合共同考查。在综合分析地理事象之前,常需要 结合地图与文字材料,对区域地理位置及区域地理特征有基本认知。
素养训练
(2017·全国文综Ⅱ)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
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
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据
此完成1~3题。
1.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
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
A.用水便利
B.土壤肥沃 C.地势平坦
√D.植被缺失
解析 刀耕火种是热带地区较为原始的耕作方式,主要方法是将地上的
解析 答案
素养二
人地协调观
图解说明
考查形式
人地协调观素养考查已形成以必考主观题为主、“环境保护”或“旅 游地理”选考题为辅的较为稳定的考查形式,通过对主观题的解答可更真实 地反映学生对人地关系所持的看法以及解决问题时的态度,以更好检测学生 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养成。
近几年高考地理全国卷对其考查集中体现于可持续发展观,同时兼顾 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与人口观。高考试题要求能够理解并评价区域可持续 发展措施,结合情景材料中的各种地理问题,分析人地关系协调与失调的内 在原因,提出协调人地关系的对策与措施,理解个人、社会和国家应承担的 责任,从而改善自身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日常行为,诸如应做到适度包装快 递、回收利用包装盒、旅游观光中爱护野生动物及栖息地等。
3.综合维度逐步立体化 综合思维素养表现为三个维度的综合,即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和区域综 合。试题主要考查两个维度——要素综合与区域综合,要求学生能综合 不同尺度的地域特征,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出发,分析地理现象;有 的试题除以上两个维度之外,新增时空综合,要求学生能够从时间和空 间两个角度,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发生与发展过程,进行地理因果联 系逻辑推理。至此,三个维度得以全面考查,对学生的思维要求更加立 体多元,体现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能从多个维度对地理事象 进行分析,全面认识地理环境特点,辩证看待地理问题。
解析 答案
3.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
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
A.热带雨林气候区 C.热带草原气候区
√B.地中海气候区
D.热带季风气候区
解析 尼罗河泛滥区主要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终年炎热干燥。地中
海气候区植物的耕种期在夏季,此时的气候特点是炎热干燥,适合在
解析 答案
素养四
综合思维
图解说明
考查形式
1.近几年高考地理全国卷侧重考查综合思维素养的试题分值逐步提高, 重要性日渐突出。考查题型有客观题和主观题,不同试题情景材料与 知识载体,更有利于高频次、多维度、多层次地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 素养水平,并且解答主观题,能更清晰地展现学生的思维方式与水平 层次。 2.试题多以原因分析为命题角度,要求学生能综合分析各要素及其相互 之间的联系与作用,理清知识间的逻辑联系,同时还需充分考虑地方 性因素,解释区域地理事象的形成原因,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尼罗河泛滥区种植。
解析 答案
高考地理学习资料推荐
推荐一套高考地理学习资料:《高考地理核心知识与解题思维(88页)和选择题精 炼300道(37页)》,在一、二轮复习及试题评讲中使用效果比较好, 特别适合3070分数段学生。单购是35一套(免费送精编高考复习课件和选择题精炼300道配套解 析课件),团购(5套以上每套25,10套以上每套20)优惠,也送课件,都包邮!!!
2.知识内容密切联系社会生活 近几年高考地理全国卷均以密切联系生活的现实问题考查学生的素养 水平。 3.突出学以致用能力考查 纵观近几年高考地理全国卷考查地理实践力素养的试题,全部集中考 查学生学以致用,即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地理知识与地理技能迁移运 用到现实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纠正生活中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日常 行为,户外活动中能灵活应对环境及其变化,具备积极适应环境的户 外生存能力。而对地理观察观测、模拟实验演示、考察调查方案设计 等能力目前尚未涉及。
树木或草烧完,然后耕种。而尼罗河泛滥区植被缺失可直接耕种。
解析 答案
2.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A.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
B.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 C.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 解析 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泥沙主要来自于上游热带草原气候区,那里 全年高温,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降水季节变化大。
2.自然与人文地理高度融合 近几年高考地理全国Ⅱ卷考查区域认知素养的试题涉及知识内容既有 自然地理,又有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知识包含:非洲经纬度位置判定、 区域气候特征和地势特征的判断、河流水文特征比较、地理事物空间 分布特征、重要地理界线、高纬地区陆面特征、洪积扇特点等;人文 地理知识包含:交通运输网的布局特点及作用、热带雨林地区铁路修 建应防范的问题、产业转移、工业区位、中国家电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影响区域联系的因素等。区域是人类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场所,融 合考查区域自然与人文地理,有利于综合考查学生全面分析与解释区 域特征或区域发展问题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