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灸穴位图
标签:天灸穴位图日期:2011-7-15 14:50:54 关注:10 咨询在线医生
天灸疗法最早文字记载见于南北朝,即公元420-589年间,它是不用火,不用艾,系用几种中草药研成粉末贴于穴位上,而达到灸治效果的一种方法。
明代李时珍于公元1518-1593
年编《本草纲目》也介绍了天灸疗法可以截疟。
天灸疗法,又称药物灸、发泡灸,是采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穴位或患处,使局部皮肤自然充血、潮红或起泡的治疗方法。
因天灸的药物是自动渗透到人体皮肤或腧穴中,所以又称“自然灸”或“自灸”。
又因天灸是不用任何热源而进行灸治的方法,又称“无热灸”或“冷灸”。
天灸包括三伏天天灸和三九天天灸,但是常见的为三伏天天灸。
三伏天天灸,即在是在三伏天时进行天灸治病的方法,是中医时间医学、针灸学与中药外治相结合的一种疗法。
具体做法是,根据所要预防的疾病,在对应部位贴上中药,以达到灸治效果的。
那么天灸穴位一般是有哪些穴位呢?下面看一下天灸穴位图
利用“三伏”天炎热气候,敷以辛温,逐痰、走窜、通经平喘药物,可以提高药物效能,达到温阳利气,驱散内伏寒邪,使肺气升降正常,温补脾肾,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
哮喘、过敏性鼻炎是目前难治之症,病程短则几年,长则几十年,且易反复发作,正气虚时易诱发,所以,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因此,病员要有耐心坚持治疗。
各地天灸经验认为贴药年限长,次数多,则其疗效高,效果就好,因此要坚持多年“三伏”天贴药。
相关阅读:三伏天炙:未病先防既病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