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之商业和旅游业
中国地理 之
商业和旅游业
商业
一、商业中心形成的条件与分布
1、商业中心的形成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经济发达,有比较 稳定的商品来源区
交通便利,有利 于商品的集散
人口众多,有比 较稳定的销售区
商业中心
如:我国历史上的“四大 米市”无锡、芜湖、九江 长沙。在甘肃的天水则形 成了交换马匹的市场。
2、全国重要的商业中心
3、中国的五岳
(1)东岳泰山;(2)西岳华山;(3)北岳恒山; (4)南岳衡山;(5)中岳嵩山。
4、佛教四大名山
(1)山西五台山;(2)四川峨眉山; (3)安徽九华山;(4)浙江普陀山。
5、革命纪念地
(1)井冈山;(2)延安;(3)西柏坡;(4)遵义;
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意义
(1)旅游业是我国发展经济的重要部门之一,是我 国外汇收入的重要产业部门;
思考
什么是旅游? 18
旅游的意义是什么?
19
20
21
22
一、旅游资源概况 1、旅游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
旅游者 旅游资源 旅游业(交通,食宿等中间环节)
23
2、旅游资源的类型
自然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
24
地质地貌景观
25
地质地貌景观
26
气象气候景观
27
气象气候景观
28
水文地理景观
29
读下面“中国主要商业中心城市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的商业中心大多分布在经济
发达,人口稠密,_交__通__便___利___的东部
地区,在地形上以_平__原___和__盆___地___为主,
_(__2_)_或大_型__商__业__中沿心线大,多其分中布南在方_沿商__业海__中_、 心沿多江傍___铁___路,北方商业中心多靠 _______分水布。
术风土人情
37
三、中国的主要的旅游资源
1、1985年,评选 出的十大旅游 景点:
(1)万里长城 (2)桂林山水 (3)杭州西湖 (4)北京故宫 (5)苏州园林 (6)安徽黄山 (7)长江三峡 (8)台湾日月潭 (9)承德避暑山庄 (10)秦陵兵马俑
2、中国的六大古都
(1)西安;(2)洛阳;(3)开封;(4)杭州; (5)南京;(6)北京。
(铁3)路长江沿岸的全国性重要商业中心
有_____、_____、南京 和上海。
重庆 武汉
世界主要的金融中心
伦敦 巴黎
法兰克福
苏黎世
香港
东京
纽约
17
旅游业及其意义
❖ 外出旅行、观光、游览叫旅游 ❖ 旅游是人与自然和历史的交流,是一种享受人
生的品赏和体验。是一种现代人健康、高尚和 生活方式。 ❖ 通过旅游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欣赏自然 环境,陶冶情操,还可以增强体质,有益身心 健康。
由进口额大于出口额,转变为出口额大于进口额。
注意有哪些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
2、出口商品构成发生了巨大变化
原因是:
(1)我国建国以来,工农业生产发展迅速;
(2)我国国家政治地位的不断提高,我国可以根据 自己的资源优势和经济建设的需要,自主
制定 3、我国对外进贸出易口主商要品通的过种海类港和和数航量空。港口岸,但
旅游资源的质量高(优质、独特,具备较高的审美或历 史文化价值)、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旅游景点多)
丙
(4)东南亚华侨对中华文化心仪已久。一华侨 旅游团参加了某旅行社组织的历史文化七日游。 入境后,前往旅游热线区丙浏览,该旅游区有 “一山一城一圣人”的说法。据此说法并结合图 示分析丙区游览价值高的原因。
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可能会破坏旅游地的背景 环境;
过多游客及其不当行为可能会使当地正常的社 会秩序受到冲击。
措施:加强旅游区的规划和管理;注意旅游区 的环境监测和保护;增强游客的环保意识;适 当控制旅游开发的规模等。
(1)武汉位于江汉平原,农业发达; (2)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轻纺等工业基地为长江
沿岸工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较发达; (3)武汉为湖北省的省会城市,人口集中;
(4)武汉位于京广线和长江航道的交汇处,有便利 的水、陆交通。
可以分析上海和广州吗?
二、我国对外贸易的变化发展
1、我国对外贸易总额增长很快。
随着沿边地区的逐渐开发,我国内陆的边境 贸
易近年来也迅速发展,促进了内陆沿边地区 和 注意我国内古地代的的经“济丝发绸展之。路”和“海上丝路”的路
线
我国对外贸易方面
进口商品:主要有钢材、机电产品、交通工具、 化肥、木材、羊毛、铁矿石、小麦等。
对外贸易对象:欧盟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以下是美国、日本、韩国、东盟。另外,香港 和台湾同祖国大陆贸易也占重要地位。
1.当前全球经济成为一个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地球村经济”,中国要发展不能游离于这种 联系之外。
2.加入世贸,使中国在世贸组织中具有发言权, 有利于改革国际经济的旧秩序,提高中国在世 贸格局中的地位。
3.可以增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流,提高中 国企业现代化和管理水平,增强出口商品竞争, 改善出口商品构成等。
(1)宁武是一个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地区,但 游客却很稀少,试分析其原因。
宁武地处黄土高原深处,交通不便;该 地区经济欠发达,且距离经济发达地区 相对较远;当地对该资源的宣传力地可能会出现什么 问题?当地政府应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到访游客增多,可能会造 成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等污染;
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1)我国旅游资源丰富,应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旅游业,建设旅游区。
(2)应该保护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物质基础,旅游资源破坏了, 发展旅游就成为空谈。
我国旅游资源中的自然风光是地质时期形成,形成时间漫 长,一经破坏,就很难再次形成;
我国的古代建筑和艺术珍品、革命纪念地等是劳动人民劳 动的成果、用鲜血换来的民族精华和象征,我们应该很好地 爱护和珍惜;
全国和云南经济发展迅速,旅游需求大; 交通便利,与全国各地交通联系更加方便; 云南近年来旅游开发加强,旅游接待能力加强
练习题1:能确保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的措施有
①确保野生动植物有足够的生存空间 ②注意 保护旅游区的生态环境③旅游活动规模应与环 境承载量相一致④风景区应配备污染物的人工 处理系统
A.①② C.①③④
水文地理景观
30
贵州天星桥瀑布
生物景观
31
黄山迎客松
建筑景观
32
黄山迎客松
建筑景观
33
黄山迎客松
文化艺术景观
34
风 土 民 情
35
风土民情
36
地质地貌 ——核心
1、自然景观
气象气候 水文地理
对探险猎奇游乐 疗养等性质的
生物
旅游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 ——核心
2、人文景观 文化艺
教育性意义大
A
(2)图中A是所在河流上迄今争议最少的水利枢纽
工程,其名称是___小__浪___底__。该水利枢纽工程以下 河段径流量沿途变化的趋势是____逐__渐___减__少__,试
分析其原因。
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水资源丰富;河运发达。
(3)图中甲、乙两阴影区均是著名工业区。乙 工业区与甲工业区相比,工业发展的条件有何差 异?
√ C旅游资源的保护要坚持法治和德治并重的方 针 D.为了保护好我们居住的环境,旅游资源应
停止开发
练习题5:(2006四川文综)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 列问题。
冬春季节降水少;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强烈; 农作物需水量大。
(1)图示北部平原地区春季土壤旱情严重,试分 析其主要原因。
地上河,流域面积小,支流汇入少;沿途工农 业及生活取水量大。
上海(全国最大商业中心)、 北京(全国第二大商业中心)
我国重要商业中心 的分布东部多、西 部少的原因?
我国东部地区工业农业发达,产品各类多,产 量大,商品的来源条件好;东部地区人口稠密,商 品的需求量大、销售量大;东部水陆交通便利,有 利于商品的集散。
3、从工业、农业、人口、交通等方面分析武汉成为 商业中心的条件。
(2)增进了我国人民与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进一步 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3)为开辟旅游点的地区发展了服务行业(交通、邮 电、商业等),增加就业人数,增加地方收入, 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4)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促进景观的保护、宏扬景观文 化的内涵,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
产生一定规模的经济、社会、环境和教育效益。
主要外贸口岸:上海、广州、深圳、天津、大 连等。
边境贸易口岸: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 云南、广西的边境城镇,已成为进出口贸易的 开放口岸。
港台贸易
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的主要对象:美国、日本、韩国和西欧、 东南亚各国 主要外贸口岸:上海、广州、深圳、天津、大连等
中越边境的贸易
中国加入“世贸WTO”的主要意义
3.交通位置及通达性:直接影响游客的数量。
4.地区接待能力:旅游活动的配套设施。
5. 环境承载量:旅游活动容纳能力——容人量, 超过环境承载量会对旅游资源和背景环境产生破坏, 使旅游环境恶化,如果达不到承载量,会造成资源 浪费。
案例:云南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
自然条件独特,民族风情丰富多彩,旅游资源 丰富,游览价值高;
B.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练习题2:山西五台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有卓 越的历史文化价值,但常年游人不足,其原因是
A.集群状况不佳
√ B.经济距离远
C.地区接待能力低 D.交通不便
练习题3:关于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正确的说法是
A.旅游资源应先开发后保护,才能获取最大的 经济效益
B.保护旅游资源的根本途径是限制旅游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