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Confidential)编号(No.):(2011-2012-2)-210152
试题(Test)
课程名称(Subject):室内设计赏析考核类别(Type of test):考查
课程类别(Type of course) : 选修课考试形式(Test type) : 论文
使用范围(Target group):08、09、10级全校学生
一、试题题目:交换空间学习心得
二、试题要求:
1、主题明确,语言流畅,能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不同户型室内空间设计案例
阐述自己的观点。
2、要独立自行完成论文写作,不得抄袭他人文章,违纪考生的论文成绩为零。
3、内容包括:室内空间设计的文化背景和人文内涵,空间的类型、布局、材
料、结构和装饰等特点,要阐述个人的独到观点和感受。
4、论文字数:2000字左右,图文并茂,文章格式要规范。
三、评分标准:
60~69分:整体上对本课程要求能够掌握,但论文阐述不够深入,只停留在浅显的表面认识阶段。
70~79分:能按规定认真完成论文,格式规范,但内容涵盖量不够,没有全面谈出室内设计的不同特色及差异。
80~89分:论文总体附合要求,层次清楚,能准确概括出房间的类型、结构等特点,但并没有谈到自己独到的观点与感受。
90~99分:论文内容完整,总体上附合要求,论点明确,图文并茂地运用所学知识阐述观点,并有自己的独到的观点与感受。
交换空间学习心得
在课堂上看了老师播放的《交换空间》,发现收获真不是一般的多,感觉室内设计真的很神奇,可以把房子变换出不同的风格和感觉。
《交换空间》倡导自主动手、节俭装修为理念的服务类节目。
精彩之处是设计师运用它许多精妙的设计理念往往使业主惊喜连连,业主在看到装修后喜欢的神情,设计师付出的成果得到肯定的欣慰感可能是这个节目最大的亮点之一。
以“实用”为前提,把重心放在“点亮空间、制造娱乐、提升感情”上,48小时、8000元装修预算金、随意挥洒个人创意对业主的房子进行二次装修。
不少人花了大半辈子甚至一生的积蓄在买房上,能营造出温馨舒适的家的氛围成为了很多人们最大的理想。
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要求住的方便实用而又有品位。
人们在外忙碌打拼,家就是温馨的港湾,惬意的小窝,而面对几年甚至几十年一尘不变的格局,人们不免心中有些倦意。
但是美好的设想和现实情况大相径庭,面对鱼龙混杂的建材市场,人们常常感到手足无措,能有这样一档家装类节目做指导实在是及时雨。
《交换空间》中不仅仅是两户人家的表演,从节目中处处透露出的最新生活资讯和理念,请保留此标记影响了社会上相当一部分人的装修观念。
在节目中,它会适时的告诉你当下流行的时尚元素,比如原本的吊顶和墙裙早已过时,目前正流行的墙基布、电视背景魔方等更为时尚环保的材料。
在不同的户型上,以真实家居为原型,很好的指导建议装修中的亮点和不足,不管是客厅还是卧室。
在千篇一律的钢筋混泥土中,充分发挥了人们的想象力,展示了个性化家居,也正展示了人们内心深处渴望自然和谐、追求安逸温馨的现代情怀。
每期的装修都有一个主题,参加的选手家庭都是有故事的人,温馨的家庭故事使单调的装修过程充满情趣。
甜蜜的恋人想把他们的爱情故事和浪漫的回忆留在房间里;大学时亲密的兄弟在工作中有了隔阂,通过装修过程来重拾记忆,弥合情感;当飞行员的爸爸终于退休可以安享晚年,儿女想营造出特殊的房间来记录爸爸光辉的岁月……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交换空间》主持人王小骞的家。
走进王小骞的家,你不由得佩服和感叹她的聪明与用心,这个恋家爱家的美丽女子,将众多元素融入到自己的家中,在不露声色中讲述着属于自己的美丽故事。
旧物改造和收纳的乐趣
在小骞的家中有很多设计别有趣味。
餐厅中的一个角落,未装修前曾经有一根很粗的管道,通常人们都会把它隐藏在墙体中,但小骞觉得多出来一个直角并不理想。
于是她先把墙角隔成一个立方锥,并巧妙地做出一扇落地的黑色橱门,考虑到家中还有一台25寸的老电视,就又做了与电视屏幕大小相等的镂空处理,装上大理石台面后正好把电视放上去,下面的空间就用几层玻璃板做成收纳功能强大的储物空间,既实用又美观。
问起小骞如何评价自己家的装修风格,她想了想说:“应该算做混搭吧。
”没错,这个家的混搭风格不得不让人佩服女主人对事物的掌控力。
客厅里红色的真皮沙发与金丝楠木的中式茶几和谐共处,一只旧式的樟木箱子成了实用的边桌,桌面上的装饰却是由一条旧皮裙改造而成,信手拈来的灵感无处不体现出女主人的巧妙心思。
浓墨重彩的餐厅与客厅相连,藏蓝色的墙面高调却不失沉静,厚重的实木餐桌与通向露台的中式雕花木门相互呼应,搭配上一款晶莹剔透的彩色水晶吊灯,餐厅被烘托得华美而不失古朴。
正如小骞自己所说,如果以语言来形容她的家,或许会让很多人感到迷茫。
而只有亲眼看见了才会发现,这些不同材质和色彩在她的精心布置下,可以如此和谐统一。
与餐厅整体串联起来,让这个家
多了一份硬朗,也为来访的客人
减少了换鞋带来的局促感。
这些
看似随性的搭配其实花费了主
人很多的心思。
小骞自己坦言
道:“装扮自己的家就如同化妆
一般,如果哪个女子被人看出精
心打扮过,那么妆容一定是失败
的。
所谓美丽,应该是融在最为
自然和亲切的状态里,不着痕迹
才是上乘的美。
”
这间让人充满惊喜的房子,
小骞住进来已有五年了,而它也
随着时日的增加而不断更新变
化。
现在的面貌是她入住一年后又重新装修的,因为随着居住,她慢慢发现家中的一些不足,于是又拿出40天的时间来做了一番大的改动。
也正是因为这一年的生活,让她对这个家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知道自己想要一个怎样的房子。
整个家的设计如同主人的标签,体现出女主人随性而包容的鲜明个性。
在她看来,家与人应该是一起成长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了解到不足就应该及时修缮补充。
而她也会不停地从外面带来一些新鲜的元素,又或者拿掉家中那些不适宜的
物件。
“家是排他性的,要依照主人的性情喜好、生活习惯来布置,并不是千人一面的样板间,要让家来讲述属于你自己的故
事。
”女主人这样解释对家的理解。
当提到这些家的故事,小骞欣然地
讲给我们听,“家里有些故事是隐
性的,有些故事是显性的。
”她指
着进门处左手边的一面墙壁说道,
“比如这两张人民日报,就是我和
我先生出生当天的报纸,是非常有
纪念意义的。
”除此之外,在入门
处正对面的墙面上,小骞还放置了
长长的一组照片,由两边到中间分
别是她和爱人从儿时到现在的照
片,记录了两个人成长的经历,有
些穿梭时光夫妻俩注定相遇的味
道。
比如客厅沙发旁摆放了一只老旧的柳条箱,她说这箱子的年岁比我先生的年龄还要大。
小骞边笑边打开箱子给我们看,里面收藏着男主人小时候看过的小人书和画册,尽管书页泛黄,柳条箱也显露沧桑,但却多了一种岁月沉淀下来的美。
小骞说像这样的老家具家里还有很多,经历了时间的淘洗,气质也沉静如同嫣然的花朵,自有一份骄傲在里面,任是年轻夸张的物件再绚丽,也无法超越和比拟。
而沙发旁的手绘小几,也是旧物改造而来。
曾经是父母用过的东西,虽然接手时已斑驳不堪,但因为质地优良不舍得丢弃,于是将它送到工厂修复,抛光手绘过后,成了客厅中漂亮的小电脑桌。
小骞说:“在装新房子的过程中会有很多东西看似无用,但巧妙处理后也许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重新焕发出光彩。
”谈到收纳,没法不佩服女主人的前瞻性。
设计之初,小骞就为家里预留了今后的收纳储物空间。
由于工作需要,夫妇俩的衣物很多,于是她重新划分空间,让自己和爱人各自拥有自己的衣帽间;并将卧室旁挑高的空间设计成收纳平台。
“如果不做出合理的规划和预留,就算有一万平米的房间,最后也会被堆得满满当当。
”这就是小骞的“杂物半间说”,仔细想想,的确十分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