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融扶贫的理论与实践

金融扶贫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讲
• 金融扶贫的理论基础
1
金融为什么重要
21世纪社会需要懂技术的金融人才, 更需要懂金融的技术人才。
——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话
2
一、什么是金融?
3
收 益
A
B
低风险 高风险 高收益 高收益 低风险 高风险 C 低收益 低收益
D
您将作出何种选择?
风险
4
二、农村金融及其特点
• 农村货币资金的融通活动,是以农业为主 (包括农村中小企业等其他非农业生产经 营活动在内的领域),以信用手段筹集、 分配和管理农村货币资金的活动。
• 鼓励邮政储蓄银行拓 展农村金融业务
• 稳步培育发展村镇银 行,提高民营资本持 股比例
(二)丰富金融服务主 体
• 鼓励建立农业产业投 资基金、农业私募股 权投资基金和农业科 技创业投资基金
• 支持组建主要服务“ 三农”的金融租赁公 司
• 鼓励组建政府出资为 主、重点开展涉农担 保业务的县域融资性 担保机构或担保基金
扩大林权抵押贷款规模
15
五、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方式
• 大力发展农村电话银行、网上银行业务 • 创新和推广专营机构、信贷工厂等服务模
式 • 鼓励开展农业机械等方面的金融租赁业务 • 推广以农业机械设备、运输工具、水域滩
涂养殖权、承包土地收益权等为标的的新 型抵押担保方式 • 加强涉农信贷与涉农保险合作,拓宽涉农 保险保单质押范围
• 农作物保险、主要畜产品保险、重要“菜篮子”品种保险和森林 保险。
• 推广农房、农机具、设施农业、渔业、制种保险等业务。
创新农业保险产品
• 稳步开展主要粮食作物、生猪和蔬菜价格保险试点,鼓励各地 区因地制宜开展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试点。
• 创新研发天气指数、农村小额信贷保证保险等新型险种。
完善保费补贴政策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 见》国办发〔2013〕87号
• 农业部《关于推动金融支持和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通 知》2014.8.1
• 中国银监会《关于完善和创新小微企业贷款服务提高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的通知》 银监发[2014]36号
•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做好2015年农村金融服务工 作的通知》 银监办发〔2015)30号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18
➢ 支持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加大经营项目 信贷支持力度
• 耕地整理 • 农田水利 • 粮棉油糖高产创建 • 畜禽水产品标准化养

• 种养业良种生产
重点支持现代 农业项目和高 科技农业项目
• 农业科技进步 • 现代种业 • 农机装备制造 • 设施农业 • 农产品精深加工
19
➢ 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产业发展
进入21世纪后——新型农村金融模式
• 2006年世界银行《全民的机会:构建普惠金融体系》的影响
第二讲
• 金融扶贫的政策依据
9
信贷政策密集出台
• 中国银监会《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农村小额 贷款业务的指导意见》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 见》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 级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13〕67号
支持服务设施建设
农产品 产地批 发市场
零售市 场
仓储物 流设施
连锁零 售
20
➢ 支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大力发展绿色金融
促进节 水农业
循环农 业
生态友 好型农 业发展
21
➢ 探索支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有效方式
发挥政策性金 融作用
稳步拓宽城镇 建设融资渠道
22
七、农业保险的支持——广度与深度
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
• 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 司
(三)规范发展农村合 作金融
• 支持农民合作社开展 信用合作
• 在符合条件的农民合 作社和供销合作社基 础上培育发展农村合 作金融组织
• 有条件的地方,可探 索建立合作性的村级 融资担保基金
12
二、大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
优化县域金融机构网点布局 推动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 加大金融扶贫力度
10
我国农村金融政策概览
农村金融体制机 制改革
农村普惠金融
涉农资金投放
农村金融产品和 服务方式
农业重点领域的 金融支持
农业保险
培育发展农村资 Βιβλιοθήκη 市场“三农”金融服务 的政策支持
11
一、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机制改革
(一)分类推进金融机 构改革
• 组建农村商业银行 • 省联社要加快淡出行
政管理
• 鼓励大中型银行加强 对“三农”发展的金融 支持
• 涉及到:主体、客体、管理者、各种关系
5
我国的农村金融的层次关系
金融 农村金融
互联网 金融
农业 金融
产业链 金融
政策金融
6
三、农村金融的挑战
分散化的需求 较高的信息和交易成本 脆弱的制度能力 补贴和定向信贷导致的挤出效应 季节性:农作物种植 缺乏可用的抵押物
四、农村金融模式的演变
20世纪80年代以前——农业信贷补贴模式
• 农村居民缺乏储蓄能力,压制非正规金融,强调政府的干预来实现低息 贷款向农业部门或农民的转移。
20世纪80年代以后——农村金融市场模式
• 农村居民缺乏储蓄能力,放松农村利率管制,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 展。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不完全竞争市场模式
• 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无法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培育出 一个农村需要的金融市场,有必要采取诸如政府适度介入、借款人组织 化等措施。
• 提高中央、省级财政对主要粮食作物保险的保费补贴比例,逐 步减少或取消产粮大县的县级保费补贴。
23
八、稳步培育发展农村资本市场
大力发展农村直接融资
• 鼓励发行企业债、公司债和中小企业私募债 • 逐步扩大涉农企业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短期融资券等
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规模 • 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村金融机构发行优先股和二级资本工具
三、加大涉农资金投放
优化支农再贷 款投放机制
支持银行发行
“三农”专项金 融债
开展涉农资产 证券化试点
鼓励商业银行 单列涉农信贷
计划
四、创新农村金融产品
推行“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动态调整” 的农户信贷模式 加快在农村地区推广应用微贷技术
推广产业链金融模式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
16
六、对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
农业经营方式创新的支持 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支持 农业社会化服务产业发展的支持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支持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有效方式的支持
17
➢ 支持农业经营方式创新
支持农业规模化生产和 集约化经营
继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家庭农场
农民扩大再生产
专业大户
消费升级
农民合作社
自主创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