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劳动模范事迹材料5篇

劳动模范事迹材料5篇

劳动模范事迹材料5篇劳动模范事迹材料5篇【篇一】说起xx,xx镇水西村附近的村民几乎无人不知。

“热心肠”、“养殖大户”、“切实为群众服务”是村民们对她的印象。

xx曾先后获得我市、xx市、xx省的劳动模范和“三八”红旗手等殊荣。

作为一名本地商界能人以及xx镇人大代表,xx在经营自家产业的同时,不忘回报家乡、帮助乡亲。

做养殖卖饲料供种苗开拓一站式经营xx告诉记者,她家整个家族都以经商为主,她曾向父亲借钱做生意,开档卖过水果、烧鸭等。

1991年,xx与丈夫在水西村承包了几个山塘养殖鸡、鸭、猪、鱼等,每个山塘一百多亩。

其中,养殖的塘鱼总产量上万斤,xx说,塘鱼养殖的利润很少,而且塘鱼不容易伺候,为此,她刻苦学习农业科技知识,不管严冬酷暑起早摸黑工作,经过艰苦努力,她逐步掌握一套有效的管理方法。

一年后,xx养鱼的年纯收益就有2万多元。

1996年,她出售的肉猪达105头,三鸟(鸡、鸭、鹅)13000多只等。

2007年,xx把在水西村承包的几个山塘转让出去,随后在棋杆乃至白云区钟落潭等地再次承包了几个山塘进行养殖,其中在钟落潭投资养鸭达800多亩。

xx说,当时她的养殖场算是xx地区最大的养殖场,几乎包揽了xx、佛冈等地客商的供货。

经营养殖场一段时间后,xx决定开拓一站式的养殖服务:开饲料店并且批发鱼苗、鸡苗等种苗。

xx的生意随之越做越大。

xx告诉记者,以前经营养殖场的时候都是由她和丈夫亲自管理,她坦言经营过程十分辛苦。

“天还没亮就开车到山上的鱼塘边,等收购商来打鱼,等他们打完鱼才下山开档,那时候真的做得很辛苦。

”xx回忆说。

如今,xx的饲料店已经整整开了20多年,经过20多年经营,xx的饲料店在xx镇小有名气,是xx镇最大的饲料店,每天销售出去的饲料达800吨,销往xx周边甚至外省。

说起生意成功的秘诀,xx说:“主要就是靠勤奋,肯吃苦,不怕吃亏。

以前有好多人都向我赊账,有些到现在已经追不回来了,就只能自己吃亏了。

”xx告诉记者,一直以来,她的生意都是以薄利多销为主,曾经在遇到经营困难的时候,资金周转不来,要靠客户给的周转金才能经营下去。

而且近年来,受禽流感影响,饲料店的生意也有所下降,幸好在20多年的经营期间结识了不少老客户,其中包括xx等外省客源,这才让店里的生意有所保证。

主动帮助贫困村民曾赊借物资60多万走上了致富之路的xx,并不像一般的生意人那样,只顾自己生意的发展,做事计较金钱利益的得失。

相反地,xx首先想到的是仍然生活在底层的其他贫苦家庭。

当初经营有起色后不久,xx就为当地部分贫困村民免费提供鸭苗600多只,饲料200多公斤,经常义务给他们进行技术指导,帮助他们解决生活难题。

每逢遇到暂时没钱买饲料的村民,她甚至会允许他们赊账。

xx向记者坦言,由于赊账太多,以前赊给别人的饲料如今很多货款都收不回。

当记者问及为何收不到钱还要继续赊账给他人时,她说:“当你看到他们的家庭情况不好,搞养殖也许就成了他们唯一的经济来源,如果我连他们的唯一经济来源都要断了,那他们还怎样生活啊?真的不忍心看到这样的情况。

”据了解,几年前,水西村有位姓汤的村民常年体弱多病,患有高血压,妻子的精神也有问题,造成其女儿上学所需的费用都无法缴交。

为了帮助他们家摆脱生活困境,xx主动借钱给他们养猪,给他养猪的饲料赊账和提供养殖方面的技术指导。

在她的帮助下,该村民基本解决了生活上的困难。

在棋杆有位农民向xx赊了价值1.5万元的饲料,并多次向她保证把钱赚回来之后就连本带利还清。

三四年过去了,那户农民总共才还了5千多元,而xx却很少催收货款。

她说,看到他们家连煮饭的铁锅都穿了个洞,小孩吃饭都成问题,自己也尝试过贫穷的滋味,又怎么忍心向对方追债呢。

正因为xx热心肠的性格,导致她反而为别人扛了不少债务,成了一名负债累累的劳动模范。

据xx计算,到目前为止,经她赊借出去的猪苗鸡苗和家禽饲料货款,合计不少于60万元。

她告诉记者,这几年已经为此而打过多场官司,有些尽管市法院下了判决书依然收不到货款。

对此,xx十分无奈。

然而即便如此,xx表示,一旦遇到有需要的人依然会给予帮助,她说:“收不到钱就慢慢收,经商靠的是讲信誉,信誉好了,我相信会吸引更多的顾客来光临。

”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关心群众利益xx告诉记者,现在已经把饲料店交由儿子打理,她只会偶然帮一下忙。

现在,虽然家里的生意不需要自己亲自打理,然而xx却闲不下来。

因为,xx的身份除了商人以外,还是xx镇连任四届的人大代表,同时她还是村民队长,时刻为村民群众谋福利。

作为镇人大代表,xx十分关心群众利益,处处为群众着想。

作为村民队长,在工作中,xx事事向村民群众交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xx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村民团结起来,为村里的建设共同努力。

据了解,自从xx被评为劳动模范以来,每年的“三八”妇女节,她都热心捐助,为村里赞助开展茶话座谈会等活动,给每个妇女送上节日慰问,她也乐于和妇女们促膝谈心,鼓励她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

在还未担任村民队长时,xx就一直对村里的困难户和五保老人等十分关心。

由于要打理店铺,xx一家早已搬到镇上居住,虽然工作繁忙,然而她却经常抽时间回村里看望老人,和老人聊天,逢年过节,她还会为村里的困难户和五保老人送上温暖,“老人家都不图什么,给他们送上一点心意,和他们聊聊天,他们就已经很开心。

”xx说,如果遇到有困难的老人生病,她还会把他们送到医院里看病,嘘寒问暖,并在生活上给予他们帮助。

现在的xx,虽然有时会慨叹生意难做,偶然感叹“负债累累”,但一谈到帮助群众的问题,她就特别来劲。

她说为人民服务是自己的职责,尽管自己的生意存在困难,也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其他人。

她相信,自己曾经帮助过的那些人,一定会像自己一样,在生活中乐于助人,把善心传递下去,共同过上富裕的日子。

【篇二】他,一直奋战在路桥建、养、管第一线,有着丰富而过硬的专业技术;他,将自己的智慧和才华奉献给了地方公路管理站,奉献给了xx的交通建设事业,同风雨、共成长。

他就是市交通局路桥高级工程师、市地方公路管理站站长xx,于2003年被评为“xx市劳动模范”。

刻苦学习理论结合实践1998年,刚大学毕业的xx进入市地方公路管理站工作,一干就是17年,从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成长为一名睿智、有担当的技术和行政管理者。

他告诉记者,作为一名路桥工程师,一定要坚持深入施工和养护第一线,与现场管理和施工人员学习交流工作经验。

有一次,他在统计道班材料消耗时,发现沥青的用量比较突出。

经过现场多次勘察后,他发现沥青主要消耗于填充路面伸缩缝和路面断缝。

因为旧的灌缝技术是用单一的标号的沥青乳化后灌注的,冬季气温低就会脆化碎裂,起不到防止路面的水渗漏到路基的作用;夏季气温高,沥青受热从裂缝里流出来,既造成路容路貌脏的现象,又不能有效防止渗水。

对此,xx和道班工人多次研究和实验,通过用不同标号的沥青按照不同的配比去搭配灌缝,最后发现用10号和70号沥青按1:9的比例混在一起后乳化灌注裂缝的方法是最适合xx气候条件的最佳施工工艺,并向全市地方公路推广。

以往每条公路用旧灌缝的方法至少一年灌缝2次,推广新的灌缝工艺后,大部分公路一年只要灌缝处理一次就能起到保护路基的作用,沥青的用量每年节约了30%左右。

另外,在xx运动谷自行车道建设过程中,他积极和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通过优化设计施工方案,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为国家节省了63万元的建设资金。

勇于创新齐抓建养管路桥不仅需要建,还要管,更要养。

因此,xx团结和带领全站干部职工坚持以“养好公路,保障畅通”为宗旨,不断建立和完善农村公路“建、养、管”工作机制,推动全市农村公路逐步实现“有路必养”,保持地方公路“畅、绿、净、美、安”。

在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中,他积极推广公路预防性养护,提出“有路必养”的养护管理概念,还建议市政府将村道纳入养护范畴,并制定了全市道路养护制度:在公路尚未发生破坏性或刚出现病害迹象时采取强制性保养措施,明确了各镇(街)为行政村道养护主体,核定养护范围和人员,各镇(街)设专职管理干部、养护队长,落实了村道的养护经费,将病害处理在萌芽状态,这既延长了公路的使用寿命,又提高了建设资金的最大利用效率。

2008年,我市实现了300人以上自然村通水泥路,为了使村道尽快纳入养护,xx和其他养护技术人员制定了《xx市村道养护细则》。

xx地处山区,山区道路占70%左右,弯多、坡多,路况十分复杂。

而随着农村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现有的道路交通设施已不能满足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需要。

为此,xx多次和交通部公路研究所的调研员、设计师一起深入山区的村道进行调查,并参考欧美乡村公路的特色对村道交通设施进行优化组合,既确保了能按“安全、合理、实用”的原则进行设计施工,又可以在不破坏整体生态园林环境的条件下,为我市建设美丽乡村奠定了优良的交通环境基础。

在不懈的努力下,他还争取到交通部和省公路局的资金支持,将锦一村和溪头村的村道改造为xx省通客运班车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示范路段,并计划将其成功经验全面推广。

全力以赴开展抢修工作道路的管养要防患于未然。

xx十分重视水毁预防和抢修工作,制定了水毁应急预案和成立了水毁抢险领导小组、抢险队伍,加大水毁预防的工作力度。

在雨季到来前,他带领养护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到易发生水毁的路段勘察,并做好记录,制定抢修方案,储备足够的抢险救援装备和物资。

在雨季期间,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巡查,及时处理水毁塌方险情,确保道路安全畅通。

2008年“6·26”灾情期间,他顶着倾盆暴雨,冒着山泥倾泻的危险连夜深入抢险救灾第一线,和道班工人一起清路障、疏导交通。

灾后,他和设计人员深入灾区测量制定修复方案,冒着随时塌方的危险爬进深达20多米的山沟底进行现场勘察,并连夜讨论确定最优的设计方案。

为了早日将公路灾害的影响减少到最低,他优化施工方案,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将工期缩到最短,顺利完成了12座水毁桥梁和161处塌方的修复工程。

xx还通过多方筹资,牵头完成了43座危险桥梁的改造。

同时,他大力改革桥梁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桥梁管理机构,严格要求工程技术部门坚持做到桥涵的定期检查、周期性养护和逐步改造加固工作,建立桥梁档案,做到一桥一档。

将全市330座桥梁分片包干到桥梁工程师,并签订桥梁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目标,落实责任,使桥梁安全更有保障。

拼命三郎顾大家舍小家为我市路桥建设默默奉献的xx认为:路桥建设行业很有挑战性,而在迎接和应对挑战的过程中也体现了个人的人生价值。

修好一条路、架好一座桥的满足感,足以让他忘记所有的困难和艰苦。

在人员少、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他举全站之力,率先完成了S355线增城交界至G105交会路口段沿线环境综合整治绿化及路缘石改造工程、G105迎宾大道至新穗油站环境整治及升级改造工程、xx亚运通道交通系统改善工程等,工程按时保质通过验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