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介绍在众多互联网的CEO中,刘强东属于很擅长利用微博营销和造势的大佬。
2012年8月13日晚11点多,刘强东发了条微博称“今晚,莫名其妙的兴奋”,但就是故弄玄虚不说兴奋的原因,引发了众多微博网友的猜测和评论。
“今天,我再次做出一个决定:京东大家电三年内零毛利!如果三年内,任何采销人员在大家电加上哪怕一元的毛利,都将立即遭到辞退!从今天起,京东所有大家电保证比国美、苏宁连锁店便宜至少10%以上,公司很快公布实现方法!”14日上午,刘强东终于公布了他前晚“莫名其妙的兴奋”的谜底。
除了三年内零毛利外,刘强东随后还放出京东大家电发力的“第二弹”:8月底前,京东商城大家电配送在全国20个城市实现211限时达服务,即上午11点前下订单,当日下午送达;夜里11点前下订单,第二天上午送达。
事实上,这不是刘强东第一次以微博发难的形式启动价格战。
去年3月17日,他为了和当当打图书价格战,发布微博称“第一次向我的团队发出威胁!我告诉图书音像部门:如果你们三年内给公司赚了一分钱的毛利,或者五年内赚了一分钱的净利,我都会把你们整个部门人员全部开除!要打就要来狠的!”针对刘强东昨天在微薄上的发难,苏宁易购执行副总裁李斌也在微薄上回应称,“保持价格优势是我们对消费者最基本的承诺,我重申:苏宁易购包括家电在内的所有产品价格必然低于京东,任何网友发现苏宁易购价格高于京东,我们都会即时调价,并给予已经购买反馈者两倍差价赔付。
明天9:00开始,苏宁易购将启动史上最强力度的促销,我一定能够帮刘总(刘强东)提前、超额完成减员增效目标。
”李斌还表示:“价格竞争是市场竞争永恒的主题,持续性的价格优势取决于采购规模、供应链效率、运营成本、资金实力。
正是基于上述综合优势,苏宁易购保持合理利润,仍然可以确保绝对价格优势,这才是商业规律的真正体现。
只有那些没有底气的企业才会在嘴上炒作低价,亏本赚吆喝先考虑自己能否活下去”。
针对“8·15”电商价格大战,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有关人士昨天表示,初步查明上述三方及其旗下网上商城涉嫌价格欺诈。
调查发现,上述参与价格战的三家厂商主要在三方面涉嫌价格欺诈:促销价高于原价、未完全履行价格承诺、用独家销售的产品进行比价等。
而一淘网也存在部分数据失实的问题。
问:1、电商价格大战最终获益的是电商还是消费者?2、京东为什么要发起价格大战?这反映了近些年来在这种国际经济环境下,零售业出现了什么问题?案例评析1、电商价格大战最终获益的是电商还是消费者?电商价格大战最终获益的是电商。
分析如下:1、京东发起价格战的目的有四(1)借大家电冲销售额2012年几大电商平台销售额完成情况都不好,甚至去年还在风头上的知名电商平台,今年也只能完成去年一半的销售额。
同样,京东商城也有这方面的压力,按照京东商城此前被媒体披露的数据显示,其2011年收入为212亿元,并预计2012年收入为450亿元,同比增长212%。
但根据此前刘强东微博上公开的数据,京东上半年销售额同比增长仅为120%,即便算上POP平台的整体交易额也仅为去年的161%。
即使是如此不好看的销售数据,李国庆还公开质疑京东商城销售额兑水。
毫无疑问,事实说明京东要完成450亿的既定目标,压力难以想象。
为了完成450亿销售额,刘强东首先想到的就是冲刺客单价极高的大家电。
“今年京东除了促销,就干了两件事儿,一件事情是POP扩张,另一件事就是大家电厂商的签约。
”一位零售业资深人士对亿邦动力网表示,大卖场常用抢客户的方法就是拿自己的弱品类攻击对手的强品类,刘强东要用最大的嗓门对全天下喊,京东也卖大家电,卖得比苏宁国美都便宜。
他敢卖1元,我就敢0元。
“要么干掉别人,要么被别人干掉。
随着京东体量的日渐庞大,刘强东必须要与苏宁国美争夺线下用户,通过抨击苏宁大家电“暴利”,用“0元大家电”和“价格情报员”的概念吸引线下用户眼球,为自己省下几十亿的广告开支。
“刘强东几条微博直取苏宁要害,营销费用可值几十亿。
”(2)夸大故事吸引新投资人除了完成销售额之外,刘强东还想忽悠投资人口袋里的钱。
由于5月份曾试图IPO冲刺但被分析师压低估值后,京东财政紧张的消息就一直不断,曾有消息称,包括BlackStone、TemasekHold-ings淡马锡、Providence、中信产业CITICPE 等20多家基金陆续出现在被京东邀请的名单上。
甚至价格战开打当天,《南华早报》就爆料称,京东商城正在试图通过机构投资者融资逾10亿美元。
对此,外界评论人士认为,在上市无法尽快实现的前提下,必须由外部输血完成物流布局和规模扩张。
但此时京东三轮融资过后估值高达100亿美元,单纯依靠早期投资方再次输血的难度已经相当大。
京东若想在IPO之前解决好资本问题,唯一的出路就是完成既定的销售额,打价格战,扩大影响力,获取更多的UV,以获得新投资方的认可。
(3)反弱为强,把持久战变成闪电战刘强东说早在3年前就知道到与苏宁必有一战。
从京东商城与苏宁易购双方的实力比拼上看,京东的资金实力和对供应链的控制远远不如苏宁。
当张近东凶猛地把所有家当压在苏宁易购上,几乎所有人都为京东捏一把汗——苏宁有的是钱,可以打持久战。
而京东是数着钱过日子,投资人已同热锅上的蚂蚁,只要有破绽被对手抓住就死无葬身之地。
8月13日晚双方矛盾到了极点,苏宁电器高调发布公告,拟面向社会公众发行80亿元的公司债券。
这笔巨资用于缩短与供应商的结算周期、加快非电器供应商合作、加快云服务平台建设、实现物流的机械化作业、精准配送等。
苏宁的做法令刘强东恐惧,因为苏宁是要准备钱粮要打持久战。
而刘强东绝不是被压着打的角色,哪怕是面对比自己强壮很多的对手。
13日晚上当苏宁这头大象奋力跳入电商时,刘强东接着这个舆论高点站上出了一个奇招:几条微博直捣苏宁痛处,策划一场电商领域内的“珍珠港事件”,打乱苏宁持久战的节奏,把战局变成刘强东擅长的闪电战。
(4)借机销售滞销货,加快资金回笼。
2012年中国很多企业都感到力不从心,上半年的任务大半未完成,下半年必须把差额补上,所以会全力整合资源,电商企业也不例外,完成全年目标需要全方位的努力,其中现金流的充足自然必不可少,而且很快将进入黄金消费时段,对滞销商品进行较大幅度的价格优惠是一个很好的计策。
另外有专家指出商家心里比谁都清楚,价格战不可能持久,也不会是真正意义上的制胜法宝,只会两败俱伤,而且商家也不会真的做亏本生意。
价格大降是噱头,清理库存,实现现金回笼,增加收益才是实质。
2、京东苏宁价格大战的真相——存在虚张声势对于此次价格战的发起者京东,根据某比价网站的统计显示,京东涨价商品120余个,平均涨幅15.82%;降价商品440个,平均降幅9.75%。
价格实际上涨1.2%左右。
许多消费者表示,虽然看上去降价的商品很多,但在实际购买中却发现一半商品缺货,并没有多少实惠。
18日,记者在位于南京的苏宁、国美几家门店走访时发现,苏宁、国美等门店借助价格战的“噱头”,大打营销牌。
许多商场门口的宣称大幅降价的宣传语令人激动,各商家的官方微博也贴出现场火爆场面的照片。
实际上,只有部分商品的价格做了一定调整。
在南京苏宁山西路店TCL电视机卖场中,营业员向记者介绍,此次降价的只有少数几个主流型号,而且有部分降价商品与网站商品区别开,也就是线下降价的商品线上不一定有。
记者实时查看一淘网“比价擂台排行榜”发现,在许多商家标榜“最低价”的商品数据中,竟然超过半数都处于无货状态。
一淘网列出的缺货率表格显示,昨天京东的缺货率高达29.63%,当当为18.80%,国美为2.76%,苏宁为11.12%。
消费者反映,苏宁易购网页加载速度缓慢,而京东很多打折热销品则显示无货。
对消费者来说,从表面看是在享受一场低价盛宴,但实际上促销力度远远不会达到消费者预期,导致成交量也不会很高。
并且消费者在频繁价格战中,提前预支了消费需求,也会造成下半年的价格战效果会持续下降。
“无论如何,电商价格战为众商家做了一次免费广告。
”南京国美一家门店的营业员对记者说,“即便是没有这次价格战,国美也会在17日起进行一次促销活动,这是早就计划好的。
”南京苏宁一家门店的负责人表示,这次电商价格战对于几家参与者是一次非常好的宣传。
商场客流量比以往增加了4、5倍。
3、京东苏宁价格战的结果(1)价格战最终吃亏的是消费者大家有个误区,觉得价格战对消费者是巨大好处的。
但事实上恶性价格战会严重伤害消费者的利益。
假如生产厂家在价格战中没有利润,甚至是亏损经营,冲当炮灰,厂商们是不可能提供后续服务的,更不可能对消费者有持续创新。
所有厂家只有保证足够利润,才能认真做好研发和售后服务,一旦利润被恶性价格战挤走,最有弹性的服务首先会丧失,其次是生产商会降低对元器件的采购要求与品质,最后是企业无法延续科技研发。
这种多米诺效应阻断的是整个行业甚至是市场消费与创新环境,对民族工业的健康成长也不利。
(2)价格战最终获益的是电商经纬创投分析师张胤表示,价格战目前仍是电商最有效的营销方式,通过此举吸引眼球、增加销售,从这个角度上讲,几大电商都将从这场价格战中受益。
所谓的低价并未比之前的价格低多少。
“一些产品的价格都是先升再降,看到的几款低价产品也都是买不到,结算时都显示‘无货’。
“对消费者来说,从表面看是在享受一场低价盛宴,但实际上促销力度远远不会达到消费者预期”“此次价格战炒作的因素居多。
其一贯的作风是高调炒作,广告推广。
”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合伙人艾宏图也认为,目前B2C平台企业都在积极打价格战,目的是获得足够多的客户、挤出没有实力的竞争对手。
事实证明,通过这场营销战,电商们收益颇多。
据京东内部人士透露,仅8月15日半日,京东商城的访问量已经突破“6·18京东店庆”当日的水平。
刘强东在沟通会上也坦言,京东商城并没有为这场价格战花费额外的营销费用,且这次价格战成本2/3来自于供货商。
2、发起价格战缘由:1、背景:1)全球经济下滑,家电厂家经过多年发展,现在已经实现了规模化生产,现在国外人不买家电了,亚洲经济增长还是很高的,所以他们也会向这边倾销。
2)中国家电市场,中国本来就是一个内需不振的国家,家电产业主要还是出口,现在外国人不买你的电器,当然也是朝内地倾销。
所以家电价格在后期必然大降价。
如果你现在不清除库存,后期你的资金会出现大麻烦。
本次价格战不论是阴谋还是阳谋,我仅从品牌传播的角度来谈谈我们组的观点。
1、洞悉京东发动价格战的小故事--消费者不买便宜只卖占便宜早年有一个小镇,小镇居民一般都是去离镇里5公里远的去集市购买日常生活用品,集市每周一次,每次大家都采购很多东西,来满足日常生活所需。
后来一商人看到了商机,这些居民有需求,购买产品又不方面,城里面都开商超,生意火爆,为什么我不能在镇里开一个商超呢?于是他率先在镇里开了一家商超,开张当日,人们出于好奇都来观摩,购物者寥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