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文《最后一课》课件ppt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文《最后一课》课件ppt
作者简介
都德(1840~1897), 法国著名小说家。他的 早期代表作品有长篇自 传体小说《小东西》。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以 后,都德应征入伍,后 来曾以战争生活为题材, 创作了不少短篇作品, 有《柏林之围》(收在 现行的高中课本中)、 《最后一课》等。《最 后一课》是他的短篇小 说代表作。
• 这篇小说写于1873年,普法战争于1870 年爆发,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阿 尔萨斯、洛林等法国的三分之一的土地。 普鲁士政府为了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祖国, 好永远统治这些地方,下了一道命令:这 两个州的学校,只准教德语,不准再教法 语。《最后一课》就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背 景。
心理描写、语言描 写。 表现了他们热爱法语, 赞美法国语言的爱 国感情。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 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 大门的钥匙 。”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掌握祖国语言,可以激发人民的爱国热
情,从而团结起来,打击侵略者,求得 解放。 监狱:被比喻成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 治和封锁。 钥匙:被比喻成法国语言。
文中的环境描写有哪些?有什么作用?
• 自然环境: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 • 小弗郎士的天真幼稚,无忧无虑,不懂事。 • 社会环境:文中写普鲁士兵的操练,镇公 所的布告牌,普鲁士兵的号声。 • 揭示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普法战争
小弗郎士来到学校,发现今天上课和平日上课的情形大不 一样。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呢?
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 环境: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读一读 写一写:
gěng zhuàn duó
chéng
qí
w ǎn
chà
tiè
ào
认真读文、概述本文故事情节。
课前:(1-6)上学路上见闻感受 (开端)
课上:(7-23)最后一课情景 (发展)
课下:(24-29)最后一课结束(高潮结局)
从故事的开端看小弗朗士是一个什 么样的孩子?(从哪里看出?)
急( 忙还 向能 学管 校住 跑自 去己 。, ) 二 有 较 强 的 自 控 能 力 。 ( 普想 鲁逃 士学 兵去 操玩 练。 觉画 得眉 有唱 趣歌 。, ) 上一 学 迟不 到爱 ,学 分习 词, 不幼 会稚 念、 。贪 玩 。 ( ) ( )
“最使我吃惊的是,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 坐着些镇上的人,… …郝叟还带着一本书边破 了的初级课本”这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细节描写和心理描 写相结合。 烘托课堂气氛,暗 示最后一课的不平 常,揭示主题。
“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 头到尾说出来… …” “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最明白、最精确… …”,这两段话是什 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小弗朗士在最后一课上,思想感情 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1)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法语; (2)从怕老师到同情并尊敬老师; (3)从不懂事到热爱法语、热爱祖国。
课前:上学路上见闻感受
贪玩 不爱学习 不懂事
(开端)
气氛:喧闹
平时 学生:开关课桌,大声背书 老师:拿戒尺敲桌
热爱
法语
课上:最后一课情景
气氛:不平常的严肃 学生:安安静静认真听讲 今天 老师 态度温和 穿戴庄重 认真讲课 责备自己
“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 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这 个比喻句的本体、喻体、比喻词是什么? 有什么作用?
本体:字帖. 喻体:小国旗. 比喻词:好像. 表现出小弗郎士对 老师的爱国做法心 领神会.
下课时韩麦尔写两个 大字,为什么要使出 全身的力量?
因为他把对祖国
(发展)
课下:宣布最后一课结束(高潮
结局)
本文通过对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 言行、心理的描写,刻画了两个人物 的典型形象.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 区的人民对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 祖国的热爱,集中表现出法国人民崇 高的爱国感情。
一、听了韩麦尔先生说的话,你对自己的母语有什么 新的认识?
首先,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亡 了国的人民,如果还说着自己的语言, 保留着自己的文化。实际上就说明这个 民族没有彻底灭亡,还在以自己的方式 生存着。如果一个民族完完全全丧失了 自己的语言,那么,它就几乎失去了它 生存的土壤。
强烈的爱、对国 土沦亡的无比悲 愤都融进这两个 字,体现出韩麦 尔先生的爱国主 义精神,和他对 祖国必胜的信念。
大概四五十岁,平时穿着随便,对自己 要求不严。上最后一课时穿上了漂亮的绿 色礼服,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都教给学生, 而且很讲究教学方法,他带着深沉的爱国 情感,用最形象、最有说服力的语言激发 了学生的爱国情怀成为学生最难忘的一课。
二、“我的朋友们,我-------我-------”(补出 韩麦尔先生未说出的话。)
韩麦尔说: 法国语言是世 界上最美的语 言------最明白, 最精确.对此, 你是否赞同? 为什么?
1、熟读课文,用笔勾画并记住你印象 最深的或让你深受课 文中从上课到下课部分的内容。 3、搜集爱国故事和以爱国为主题的名 人名言,看谁找得最多。
今天 • 气氛
安安静静
平时
喧闹
• 学生
• 老师
都已在自己的座位上了
开关课桌
大声背书
胳膊底下夹着怕人的铁戒尺 穿上漂亮的礼服
拿着大铁戒尺在桌上紧敲 穿戴一般
韩麦尔先生为什么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 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 丝帽?
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是为了表示对就 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他在就要离开自己 服务了四十年的学校,他和自己的学生就 要对自己祖国的语言做最后的告别时,他 是万分悲痛的,但他在强大压力之下保持 着自己的镇定,维持着自己完美形象,表 现了他高贵的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