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劳动合同解除经济补偿金研究..

劳动合同解除经济补偿金研究..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引言 (1)

一、劳动合同解除经济补偿金的概念及性质 (1)

(一)劳动合同解除经济补偿金的概念及特征 (2)

(二)经济补偿金的性质 (2)

二我国关于劳动合同解除经济补偿金缺陷 (5)

(一)劳动合同解除经济补偿金立法上的不足 (5)

(二)劳动合同解除经济补偿金实际中的困境 (7)

三、我国劳动合同解除经济补偿金的完善 (8)

(一)劳动合同解除经济补偿金立法上的完善 (8)

(二)加强劳动合同解除经济补偿金的司法实践 (11)

结束语 (11)

参考文献 (11)

英文翻译 (12)

致谢 (13)

承诺书

毕业论文任务书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指导记录表

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指导教师用)

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评阅教师用)

毕业论文答辩成绩评定表及总成绩表

劳动合同解除经济补偿金研究

法律系本0902班周银霞

指导教师赖文添[摘要]《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使得目前经济生活中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问题日渐明了,尤其是关于劳动合同解除经济补偿金问题。《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对劳动力资源的市场配置,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实现劳动法对弱者倾斜保护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实践中,由于对解除劳动合同支付经济补偿金理解上的不一致,出现了诸多问题,直接影响到《劳动合同法》的正确实施。从经济补偿金性质的争议问题入手本文着重探讨经济补偿金研究现状及存在的缺陷和缺陷完善来对劳动合同解除经济补偿金进行探讨。

[关键词]劳动合同解除经济补偿经济补偿金

引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就是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法》吸收了我国近十年来劳动法学研究的理论成果,借鉴了国外先进的立法经验,是我国劳动法制建设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应当说,《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对于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向选择的劳动用工制度,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的规定,充分体现了《劳动合同法》追求劳动关系实质公平和倾斜保护劳动者这的宗旨,对于用人单位滥用解除权起到规范作用,充分保护了弱势群体劳动者的权益,为和谐稳定用人关系作出了贡献。但在实践中,由于对解除劳动合同支付经济补偿金理解上的不一致,导致在实务中出现了许多问题,直接影响到了《劳动合同法》的正确实施。本文以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为目标,首先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劳动法学界关于经济补偿金法律性质的理论争鸣,对这些理论观点进行适当评析,然后分析了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完善措施,籍此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期促进劳动合同理论的进一步完善。

一、劳动合同解除经济补偿金的概念及性质

(一)劳动合同解除经济补偿金的概念及特征

劳动合同解除是指劳动合同订立后,尚未履行完毕前,由于某种因素导致双方当事人提前终止合同效力的法律行为。它分为法定解除和协商解除两种。劳动合同解除是劳动合同终止的一种重要方式,但由于劳动合同解除涉及到合同事人单方解除情形的认定,所以劳动合同解除比劳动合同终止更为复杂和重要①。

经济补偿金,是劳动者没有过错的情况下,劳动合同发生解除或终止,用人单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从失业到再就业过渡期间的经济补助②。从概念中我们可以发现经济补偿金的特征:

第一,单向性。即经济补偿金的支付并不是在合同解除后双方依据某个标准来支付,而是不论用人单位有无过失只按照法律规定来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而劳动者则不论在何种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都不需要向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单向性充分体现了劳动法作为社会法对弱者的倾斜保护,因为在劳动合同中处于弱者地位的劳动者与实力强大的用人单位相比,劳动者更需要法律的保护。

第二,法定性。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是有法律规定的,当发生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时候用人单位就必须依照规定支付而不能不支付或是少支付。这是劳动法作为社会法对处于弱者地位的劳动者倾斜保护所必须的。在实践中劳动者获得经济补偿金若是没有法律强制性作保障,用人单位就会利用自己的强势而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因此,经济补偿金必然是具有法定性的。

第三,有限性。虽然劳动法对经济补偿金的规定是为了保护劳动者,但补偿也不是没有任何限制的,保护弱者也要兼顾到用人单位的利益,因此经济补偿金支付的情形和数额都是有限的,会受到经济水平、相关政策的影响。因此,劳动法对经济补偿金的规定必然是有限定的。

(二)经济补偿金的性质

经济补偿金的性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只有我们弄清了它的本质,才能够对现行的法律规定进行分析评价。对于经济补偿金的性质理论分歧比较大,我国法学界存在不同看法。目前主要有四种观点。

①关怀.劳动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47.

②郭凤丽.略论我国劳动合同法经济补偿金制度之完善[J].民主与法制,2012,(8):11.

第一种,法定违约金说。该说认为,经济补偿金是国家为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强行干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合同的结果,是企业未能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所承担的责任①。根据该说可推知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是以用人单位违约为前提,但我们通过劳动法规定可知经济补偿金的支付前提是用人单位有过失,但有过失并不等于违约。况且根据民法中对违约的相关规定和法理学中违约的理解可知违约是存在于当事人双方的,那么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既可能是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也可能是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支付,这显然是与劳动法倾斜保护弱者的主旨是不相符的;再者说违约金是来源于合同的约定,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加上之前对经济补偿金的性质的规定可知劳动合同解除经济补偿金是法定的并非约定。并且若界定为违约金则是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约束,而经济补偿金的规定仅是对用人单位的约束。综上,笔者不赞成将经济补偿金的性质界定为法定违约。

第二种,劳动贡献补偿说。该说认为经济补偿金是劳动者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为用人单位所作贡献积累给予的补偿,是对劳动者过去劳动内容和成果的肯定②。也有学者进一步提出:劳动贡献积累补偿是对劳动者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为用人单位已作贡献的积累补偿,其数额一般应当与本单位工龄挂钩,除了劳动者因为有过错而被辞退以外,在合同终止时也应当支付这种补偿③。根据该说,很显然是将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和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贡献大小相关联,工作年限长、贡献大则得到的补偿就多,相反则少。这看似合理。其实对于工作期限短的劳动者是不公平的。而且在按劳分配的分配体制下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劳动贡献已经得到相应回报,那么再补偿原则上就该是平等对待。这样界定明显存在矛盾。

第三种,社会保障说。该说认为,基于宪法、劳动法对公民生存权保护的需要,国家要求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必须支付给劳动者一定的经济补偿,以帮助劳动者渡过失业和生活消耗、医疗费用无来源的阶段,保障劳动者得权益④。这样界定似乎也符合劳动法的主旨,但劳动合同解除经济补偿金不能等同于社会保障,因为经济补偿金与社会保障金还是存在本质区别的。第一,经济补偿并不

①傅静坤.劳动合同中的解约金问题研究[J].现代法学,2000,(5):23.

②贾占荣.经济补偿金: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律问题[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1,

(6):61.

③王全兴.劳动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153-154.

④刘京州.浅议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J].甘肃科技,2004,(4):169.

是适用于全部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仅是无过失情况下被用人单位解除合同的情形。而社会保障金是对全体劳动者失业之后的保障。第二,《经济补偿办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四十三条规定: 劳动合同解除后, 用人单位对符合规定的劳动者应支付经济补偿金即用人单位不能因劳动者领取了失业保险金而拒付或克扣经济补偿金,失业保险经办机构也不能因劳动者领取了经济补偿金而停发或者减发失业保险金①。第三,社会保障金是由用人单位、社会和个人三方共同筹资,由法定的社会保障部门统一管理、发放,而经济补偿金不同,其资金的筹集、管理和发放都是由用人单位一方负责,劳动者个人事先无须支出,只有取得②。所以这样定义经济补偿金的性质是明显不合理的。

第四种,用人单位帮助义务说。该说强调经济补偿金是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帮助,当劳动者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对劳动者而言会使其生存利益受到很大威胁,是其最需要得到帮助的时候,这个时候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金可以起到对劳动者很好的帮助作用,其是国家分配给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是用人单位帮助的义务化或法定化③。根据该学说,经济补偿金是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帮助并且这种帮助具有法定性,这样劳动合同解除后用人单位应该依照法律的规定负担起应负的责任,这样既保护了劳动者的权益也能限制用人单位滥用解除权从而对劳动关系的稳定作出贡献。

尽管前面三种学说都各有理由,但笔者赞成第四种学说的观点,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处于失业状态,基本的生活需要得到保障才能安心的投入到新的就业生活中,此时的劳动者最需要用人单位的帮助。用人单位帮助说不同于前面三种学说的观点,首先将经济补偿金界定为是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帮助,区别于劳动贡献说,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经济补偿金的支付不仅仅依靠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的贡献大小来界定而是基于“帮助”义务,因此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应一视同仁,这样不论劳动者基于何种理由与用人单位解除合同用人单位都会对其进行帮助。其次将经济补偿金界定为义务说,这样用人单位在解除合同后的经济补偿就变成一种应尽的义务,可以对用人单位的人事变动起到适当的限制,这样就符合了经济补偿金法定性的特征而区别于法定违约说。再次,“确定

①《经济补偿办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3 条规定

②刘京州.浅议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J].甘肃科技,2004,(6):170.

③董保华.劳动合同研究[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2005:267-279.

经济补偿的数额时, 要考虑用人单位经营风险注意的因素”①。总之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帮助不仅可以缓解劳动者再就业前生活上的困境而且可以让劳动者意

识到自己的就业、择业的自由权利得到尊重,有助于劳动者更好的融入到下一次工作之中。

二我国关于劳动合同解除经济补偿金的缺陷

(一)劳动合同解除经济补偿金立法上的不足

1、经济补偿金的上限规定伤害了高工资劳动者的积极性。

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劳动合同法对经济补偿金作出限制,目的是保护用人单位,减轻其在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时的负担。但这样的限制仅仅是考虑到了用人单位的利益而忽视了本就是高收入的劳动者的利益,高收入者之所以有较高的回报是因为在目前按劳分配制度下辛勤劳动的结果,付出的劳动成果多就应该有较高的回报,相对在劳动合同解除后也就应该获得较高的经济补偿。但是,在本法条中对高收入者的经济补偿金的计算作出了“向其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数额支付”、“向其支付最多不超过十二月”的规定这明显就是对高收入者的不公平对待。如果说劳动法是社会法是对劳动者的保护,那这条法条更让我们觉得是在保护用人单位,这与社会法倾向保护弱者的主旨也是不相符的。高收入者的劳动者的前提还是劳动者,是劳动者就应该受到公平的对待。

2、经济补偿金没有下限规定。

我国劳动合同法对经济补偿金是没有下限规定的,目前我国劳动者的法治观念淡薄,维权意识不强,同时有一些用人单位唯利是图企图钻法律的空子,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下限就会使很多劳动者的权益受到损害。而且,若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连续忠实服务若干年,按一般情况他按工龄算也可以领取一笔可观的经济补偿金,但如果在劳动合同解除前十二个月该劳动者领取的是病假工资,则根据现行规定,其病假工资就有可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按照该标准计算出来的劳动者的经济补偿金,就无法实现对弱者帮助的目的,这违背了经济补偿金的立法初衷。

①董保华.劳动合同法中经济补偿金的定性及其制度构建[J].河北法学,2008,(5):24.

3、经济补偿金征税缺乏依据且有违常理①。

劳动法上设立经济补偿金是处于对解除劳动合同后的劳动者的保护,解除劳动合同后劳动者的生活已经步入拮据情形,此时经济补偿金对他们来说就是维持最低生活保障的,帮助其渡过从失业到再就业期间的生活困境,如此说来就不应该对这部分进行征税。但是根据税务总局的决定对经济补偿金是要征税的,这是明显不合理的。再说尽管目前对于劳动合同解除经济补偿金的性质仍存在争议但是并没将其界定为是劳动者的收入,而征税的对象是劳动者的收入,税务部门将劳动法中的经济补偿金视为劳动收入并要求其纳税的法条规定是明显冲突的。依据法理学的法条竞合的解决原则也是应该依据劳动法来作为依据的。

4、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区分由谁提出的规定不合理

我国相关劳动法中对于劳动合同协商一致解除到底有无区分是由谁主动提出、主动提出后用人单位在何种情形下应该给与经济补偿金的问题也做出了相关规定。从《劳动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可知,经过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并且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与经济补偿。通过该法条我们可以看出并没有区分解除劳动合同具体是由谁提出来,只要是双方主体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就必须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部的《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五条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金。”该规定也支持了不区分到底由谁提出,并且对经济补偿金的计算还做出了进一步的区分以方便经济补偿金的计算。而在《关于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计发经济补偿金有关问题的请示>的复函》中又明确提出:“用人单位依据《劳动法》第二十四条向职工提出并经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由劳动者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并且最新颁布使用的《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二款则规定:“用人单位依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据此我们按照最新的法律依据来处理纠纷则会要求区分协商解除合同的提出主体,若是由劳动者①姚雨辰.浅谈劳动合同法中的经济补偿金问题[J].民风,2008,(12):34.

提起而非用人单位提出那么劳动者就能不能获得经济补偿金变得模糊难以操作。毕竟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有强弱之分,处于强势的用人单位完全可以借此而变相让劳动者主动提出,这样用人单位就可规避应承担的责任。这显然是给了不法用人单位可乘之机,而且也与劳动法保护弱者的主旨背离,显然是不妥的。

5、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规定实际操作困难

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可提前30 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其中之一是“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另一是“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通过该法条我们可知如果劳动者出现上述的情形用人单位只要提前30日书面通知劳动者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我们细读该条款项可发现“不能胜任工作”、“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在实际中是很难界定的,而且用人单位也会借此模糊规定来滥用自己的解除权,随便任意解除和劳动者的合同,并且将过错问题归咎于劳动者。而处于弱势的劳动者却对此无能为力,就算有部分劳动者选择维权可是因为该条的模糊,只能是以无统一标准而作罢。这样受损的依然是劳动者。

6、经济补偿金计算不够合理。《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计算经济补偿金是参照劳动者之前在用人单位工作前十二月平均工资,依此规定,若是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期限满足十二个月那么劳动者可以依据本条规定来计算经济

补偿金;若是劳动者工作不足十二个月则不能依据本条来计算,而法条中也再没有相关的规定,劳动者找不到相应的计算依据,那么应该获得的经济补偿金就可能会被用人单位因无法律规定而拒绝支付。《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了在七种情形下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给付经济补偿金,但是对于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则没有做出规定,对于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则是在第八十七条中作了两倍补偿的规定,这会导致在某些情况下,劳动者被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比合法解除劳动合同得到的补偿要少,这显然也是不合理的。

(二)劳动合同解除经济补偿金实际中的困境

1、劳动者缺乏法律维权意识。在实际中,当劳动合同被解除后,大多的劳动者都是选择忍气吞声、自认倒霉;只有少数人选择去查证,更别说是要求用人

单位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接受不到应有的法制宣传教育,并且实际上在问题发生后劳动者往往是考虑到无论仲裁还是诉讼都会浪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财力,且胜算不大。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专门利用这种情况逃避责任。因此劳动者往往是很难真正得到应有的经济补偿金的。

2、实践中救济机构救济力度不足。针对劳动合同解除补偿金的问题救济机构有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基层人民法院,还有工会提供的帮助。但是对于普通的劳动者来说首先是不知该先找谁、不知该准备什么基本的材料证据。其次实际中又会有很多官商勾结的情况,导致很多劳动者求而无门,有门难进。另外,针对不主动或不按法律规定对劳动者给付经济补偿金的单位并没有做出相关更为严厉的惩罚措施,同时也没有专门的执法机构对此进行监督和查处。

三、我国劳动合同解除经济补偿金的完善

(一)劳动合同解除经济补偿金立法上的完善

1、经济补偿金上限规定应该作更为详细的划分

我国《劳动法》和《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对经济补偿金的支付都规定了12 个月的计算上限,《劳动合同法》仅对劳动者工资过高者规定了上限。立法上的这一变化是更多的保护了劳动者,但是对高收入者作出限制其实是对用人单位的保护,保护用人单位避免遭受更多损失。这种规定完全没有任何适用前提条件,若是高收入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那么是可以对其作出相关限定的,毕竟劳动者的离开对用人单位也是一种损失,用人单位也需要时间来找到合适的新的劳动者并且短期内相关业务也会受到影响;若是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则是不应该对高收入者作出这样的规定,因为高收入者虽然有很高的能力但是从失业到就业也是需要时日的,而且需要的时间可能会多于普通劳动者,加之平时的生活水平相对要高,失业后如果不给于相应的经济补偿金则可能会使生活出现麻烦。因此,笔者认为,对于经济补偿金的最高规定可以有,但是必须是对由谁提出进行区分,并且要有相关部门或是工会的证明。只有这样,才会对高收入者公平对待,也才能体现对劳动者弱者的倾斜保护。

2、明确经济补偿金的下限

我国相关法律中并没有规定经济补偿金的下限,但是这样其实是不妥当的,劳动合同解除后对于劳动者的经济补偿本是应该做出下限规定的。目前劳动者的法律意识不是很强,维权意识也欠缺,而用人单位又是想要尽量避免麻烦甚至有

些单位借此漏洞而大做文章,不给或是少给劳动者经济补偿金。而且存在特殊规定即劳动者如果在失业前领取的是病假工资,则在病假期间领取的工资可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那么他领取的经济补偿金就不能再保障其基本的生活。这样的话这些本就是生活拮据、疾病缠身的劳动者群体就不能得到保护,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生活都不能保障。若长期置这些问题不顾,这部分人群将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与我国目前构建和谐社会是不协调的,而且违背了劳动法对弱者保护的初衷,因而有必要对经济补偿金的下限作出明确规定。

3、将经济补偿金不实行征税法定化

经济补偿金的设立就是为了保障劳动者失业后到再就业期间的生活保障,是对劳动者的帮助,这些帮助不是劳动收入,不属于征税对象的,但是我国实际中确实是将经济补偿金视为劳动收入并对其进行征税。我国对于经济补偿金征税源于国家税务总局的两个通知。一是1999 年《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中指出:对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而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应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①。同时也考虑到个人取得的一次经济补偿收入数额较大,而且被解聘的人员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固定收入,因此,对于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可视为一次取得数月的工资、薪金收入,允许在一定期限内进行平均。一是2001 年《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指出: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其收到在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 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②。很明显,这两个通知是将经济补偿金算作了劳动收入,并且还规定了免征点。从保护劳动者的角度来说是不应该对这部分进行征税的,因为不应该将经济补偿金和劳动收入混为一谈。再说,征税制度的设立目的是为了平衡个人的收入,而劳动者的经济补偿金本来就仅仅是维持最基本的生存生活的,劳动者获得经济补偿金并不会使得劳动者的收入过高。因此,不应该对劳动者的经济补偿金进行征税。

4、统一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均应支付经济补偿金

①《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1999.

②《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2001.

我国对于协商一致解除经济补偿金在《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中做出了不同的规定,前者对于协商一致解除的提出主体并未作出规定,只要是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则不区分是用人单位还是劳动者提出用人单位都应该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但是在后者中则是仅规定由用人单位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才对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若是由劳动者提出则是不需要支付。这样的规定其实对劳动者来说是没有保障的。具体区分劳动合同的解除是由谁出这在实际中本来就是很难操作的,在纠纷产生后,并不会有什么证据能够说明具体是由谁提出。而且就算是有劳动者向单位递出的辞呈,但是我们又有谁能够保证就一定是劳动者自己主动提出来的?劳动者是弱者,很多情况下并不是自愿主动想要离开用人单位,除非是有了新的更好的工作,但是这种情况是微乎其微的,大多是因为单位的一些变动或是政策使得劳动者不得不离开,并且好多单位还要求劳动者必须要递辞呈才可以。这样就会严重的伤害劳动者的权益,本应该得到经济补偿金却是因为一纸辞呈而没有了,这显然是不公平。因此,笔者认为是不应该区分由谁提出解除合同而区别用人单位是否要支付经济补偿金,而应在法律中规定不论是何种情形只要是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就应该对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5、防止用人单位滥用预告性解除劳动合同

我国《劳动合同法》中关于“不能胜任工作”、“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规定,用人单位有用人单位的理解而劳动者有劳动者的看法。这就会使得在实际操作中出现诸多不便。因为这些规定关系着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因此在法律当中必须将这些规定具体化。对于“不能胜任工作”的规定其实可以将其细化,例如不能胜任工作是基于用人单位的恶意逼迫还是劳动者自身的问题并对此可以要求相关工作部门的介入来确定。对于“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也可以细化为诸如爆发战争或是巨大的自然灾害来进一步来确定。这样就可以使得不论是用人单位还是劳动者都可以在行使解除权时不再随意而是有法可依。可以进一步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更能彰显劳动法的立法宗旨。

6、补充月平均工资的计算

我国劳动法中对于月平均工资的计算在法条中规定为劳动合同解除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这种计算对于长期工作的劳动者就是一年以上工龄的合同来说

不会存在问题,但是在我国短期合同现象是很多的,甚至还有不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形,这样对于这部分劳动作者来说是很难计算的。法律条文没有明确规定在实际中就会产生很多问题,比如:该不该计算?怎么计算?这些都会影响到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使得其本应该得到的经济补偿金得不到。因此,为确保对弱势劳动者的保护,应该对月平均工资的计算作出分类,区别劳动工龄是大于一年的则是按本法条计算;若是工龄小于一年则应该是按照劳动者的实际工龄来计算。这样就能够对劳动者公平保护。

(二)加强劳动合同解除经济补偿金的司法实践

1、加大宣传力度,对劳动者进行普法宣传教育,组织法制宣传活动和专门的讲座,将最基本的解决争议的途径让劳动者熟知,如: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通过用人单位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解决、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解决或是在劳动争议仲裁解决不满时向人民法院起诉。在发生争议时敢于并善于用法律来维护自身权益。

2、加大执法力度使惩罚力度与违法责任相适应。对于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应该加大惩罚力度,不仅要支付两倍的赔偿金还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3、给予工会或劳动行政部门更大的权利。在实际生活中因为工会、劳动行政部门没有实权而形同虚设,在劳动争议产生之时并不能像其他国家一样发挥该有的作用来保护劳动者。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劳动合同法》及其相关法律的颁布实施,对劳动法相关内容规定取得很大进步,但是从立法水平来看,依然存在不足。劳动合同解除经济补偿金是劳动合同法中一项特殊的制度,在于保护弱势的劳动者,保障其再就业期间的生活,分担其失业风险,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创建。因此,我们必须在认识到经济补偿金制度不足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努力完善劳动合同解除经济补偿金制度,在倾斜保护劳动者利益的同时兼顾用人单位的利益,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轶.民法原理与民法学方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2]韩世远.合同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3]王全兴.劳动合同法精解[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

[4]关怀.劳动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5]董文军.我国《劳动合同法》中的倾斜保护与利益平衡[J].当代法学,2008,(3).

[6]徐方红.论劳动合同的终止和解除[J].学习与实践,2008,(7).

[7]罗栋.我国劳动合同解除制度中存在的不足及完善建议[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2,

(7).

[8]郭凤丽.略论我国劳动合同法经济补偿金制度之完善[J].民主与法制,2012,(8).

[9]张国兴,李威.论我国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性质[J].经济与法,2009,(7).

[10]单仕东,王新晖.如何认定劳动合同中的经济补偿金约定[J].《CHINALABOR》,2009,(6).

[11]陈宜宁.《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劳动合同解除问题的浅论[J].法制与社会,2011,(21).

[12]董文军.劳动合同经济补偿的制度嬗变与功能解析[J].当代法学,2011,(6).

[13]Albert A.Blum.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s and Research ,Aldwych Press ,London 1981.

Labor contracts to lift economic compensation research Undergraduate Zhou Yin-xia, Class 2, LawDepartment

Supervisor Lai Wen-tian Abstract:The problem between laborer and corporation are more brighter as 《Labor Law》and 《Labor Contract Law》published, especially the Contract of Labor dismissing compensate to pay for. With Labor Contract Act taken ,which does good to the arrangement of Labor market; what's more it protects weaker employees so as to stabilize Labor relationships. Yet more questions are coming in fact, such as disagreement of comprehension to removing compensate to payment ,thus affecting 《Labor Contract Act》's applying properly . In the view of the nature of compensating to payment, we study its situation and defect to perfect the act as follows.

Key words:economic compensation;labor contracts to lift economic compensation;

致谢

在本次论文设计过程中,感谢我的学校,给了我学习的机会,在学习中,老师从选题指导、论文框架到细节修改,都给予了细致的指导,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与建议,老师以其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高度的敬业精神、兢兢业业、孜孜以求的工作作风和大胆创新的进取精神对我产生重要影响。他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给了我深深的启迪。这篇论文是在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才完成的

感谢所有授我以业的老师,没有这些年知识的积淀,我没有这么大的动力和信心完成这篇论文。感恩之余,诚恳地请各位老师对我的论文多加批评指正,使我及时完善论文的不足之处。

谨以此致谢最后,我要向百忙之中抽时间对本文进行审阅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法律系本科0902班

周银霞

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模板

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模板 Template of economic compensation for termination of labor contract 合同编号:XX-2020-01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 年 ____ 月 ____ 日

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模板 前言: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本文档根据劳动合同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1、《劳动合同法》规定,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况外,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满终止的,用人单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1)是否换言之,劳动合同到期后,用人单位不续签劳动合同或者提出的续签条件低于原劳动合同约定的条件导致劳动者不续签的,用人单位均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2)劳动合同到期后,用人单位要求与劳动者续签劳动合同,但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续签,那这种情况用人单位是否仍要按这个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充金在合同期间,用人单位或劳动者提前一个月向对方提出解除劳动合同,那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是如何 (3)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一般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而在终止劳动合同时,一般不需要

2020年最新解除劳动合同经典范本

合同编号: 解除劳动合同范本大全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方: 乙方: 甲乙双方于*年*月日*签订为期*年的劳动合同,现甲乙双方同意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协议如下: 1、自*年*月*日起,解除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随之终止; 2、乙方工资结算至离职之日,支付时间为甲方正常发放工资时间。乙方奖金为元,差旅费、交通费、手机费等费用合计*元,以上费用均需扣除所得税,甲方同意在乙方办理完工作移交手续后三日内一次性支付给乙方。 3、甲方同意向乙方支付经济补偿金共计人民币*元。(税前)甲方同意在乙方办理完工作移交手续后三日内一次性支付给乙方。 4、甲方为乙方缴纳基本养老保险金、基本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工伤保险金、生育保险金、住房公积金至*年*月*日止。 5、甲方根据相关劳动法规和规定,向乙方提供劳动合同解除的证明并办理相关退工手续; 6、乙方应当于本协议签订后3日内妥善办理所有工作移交手续,离职后不得作出有损公司名誉或利益之行为。 7、乙方应为所掌握的甲方之任何商业秘密(包括本协议内容)进行保密,不得泄露给任何第三方,否则应向甲方支付违约金*元。

8、甲乙双方之间无任何竞业限制协议,合同解除后,乙方无需履行任何竞业限制义务。 9、本协议是解决双方之间劳动争议的所有安排和规定,双方之间不再存在其他任何劳动争议。 此协议书一式三份,各份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甲乙双方各持一份,另一份留存乙方本人档案。自双方签署之日起成立并生效。 甲方(盖章):乙方(签字或盖章):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委托人 (签字或签章): 年月日年月日

解除劳动合同书(标准版)范本

Both parties jointly acknowledge and abide by their responsibilities and obligations and reach an agreed result.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解除劳动合同书

编号:FS-DY-20740 解除劳动合同书 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包括企业、事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组织)同劳动者之间确定劳动关系,明确相互权利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是确立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订立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一件十分重要的法律行为,必须严肃认真并履行一定的手续。 订立劳动合同的条件 (1)劳动合同的主体由特定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构成。劳动合同当事人一方是企业、事业、机关、团体等用人单位,另一方是劳动者本人; (2)签订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必须具备合同的主体资格。用人单位必须具有法人资格,私营企业主要必须具有公民资格;劳动者一方必须具备劳动行为能力和劳动权利能力。劳动者必须年满16周岁,且身体健康,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现实表现好;

(3)国营企业招收职工,必须是在国家下达的劳动用工计划指标内,并向当地劳动部门办理录用职工手续。 劳动合同的内容 (1)用工单位的名称(全称)、所有制性质、法人资格、注册证件号码;劳动者的姓名、劳动手册及身份证号码; (2)双方在履行劳动合同中应遵守的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及劳动纪律。包括考勤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安全文明生产制度、厂规厂纪,以及奖励惩处办法等; (3)劳动者在生产或工作上应该达到的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或者应当完成的生产、工作任务; (4)合同期限、试用期限; (5)企业的生产或工作条件。包括对劳动者的政治思想、职业道德、业务技术、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劳动防护用品、工作必须的劳动工具、工作环境等; (6)劳动报酬和保险福利待遇。包括劳动者在合同期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养者、工伤、医疗等保险待遇等;(7)劳动者的工种、职务或职称; (8)变更、解除、续订劳动合同的条件和手续;

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操作指引

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操作指引 1、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23种情形 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在23种情形下,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一)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有11种情形: 1、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2、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3、用人单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4、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5、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6、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7、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致使劳动合同无效,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8、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致使劳动合同无效,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9、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10、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11、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有12情形: 1、用人单位提出,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 2、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3、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4、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容达成协议,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5、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依法裁减人员的; 6、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依法裁减人员的; 7、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用人单位依法定程序裁减人员的; 8、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用人单位依法定程序裁减人员的。 9、劳动合同期满,劳动者同意续订劳动合同而用人单位不同意续订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10、因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而终止劳动合同的; 11、因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而终止劳动合同的; 12、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操作指引】用人单位在实践中需注意,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的前提条件是解除劳动合同的动议系用人单位首先提出,如果是劳动者主动提出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即劳动者主动要求辞职,此种情况下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可不支付经济补

《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金的20种情形

《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金 的20种情形 导读:本文是关于《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金的20种情形,希望能帮助到您! 《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金的20种情形以下内容是笔者根据最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等法律规定整理而成,供大家参考学习: 一、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18种情形 (一)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8种情形: 1、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2、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3、用人单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4、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5、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6、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

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7、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8、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9、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12情形: 10、用人单位提出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而解除劳动合同的; 1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用人单位提前30日通知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的; 1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提前30日通知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的; 1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用人单位提前30日通知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的; 14、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依法裁减人员的; 15、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依法裁减人员的;

解除劳动合同范本

合同订立原则 平等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条:“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的规定,平等原则是指地位平等的合同当事人,在充分协商达成一致意思表示的前提下订立合同的原则。这一原则包括三方面内容:①合同当事人 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不论所有制性质,也不问单位大小和经济实力的强弱,其地位都 是平等的。②合同中的权利义务对等。当事人所取得财产、劳务或工作成果与其履行的 义务大体相当;要求一方不得无偿占有另一方的财产,侵犯他人权益;要求禁止平调和 无偿调拨。③合同当事人必须就合同条款充分协商,取得一致,合同才能成立。任何一 方都不得凌驾于另一方之上,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更不得以强迫命令、胁 迫等手段签订合同。 自愿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条:“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禾I」,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的规定,民事活动除法律强制性的规定外,由当事人自愿约定。包括:第一,订不订立合同自愿;第二,与谁订合同自愿,;第三,合同内容 由当事人在不违法的情况下自愿约定;第四,当事人可以协议补充、变更有关内容;第五,双方也可以协议解除合同;第六,可以自由约定违约责任,在发生争议时,当事人 可以自愿选择解决争议的方式。 公平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条:“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公平原则要求合同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要公平合理具体包括:第一,在订立合同时,要根据公平原则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第二,根据公平原则确 定风险的合理分配;第三,根据公平原则确定违约责任。诚实信用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条:“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的规定,诚实信用原则要求当事人在订立合同的全过程中,都要诚实,讲信用,不得有欺诈或其他违背诚实信用的行为。 善良风俗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七条:“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规定,“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指的 就是善良风俗原则。包括以下内涵:第一,合同的内容要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精 神和原则。第二,合同的内容要符合社会上被普遍认可的道德行为准则。

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详细计算过程】(完整版)

合同编号:YT-FS-8725-23 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详细计算过程】(完整 版) Clarify Each Clause Under The Cooperation Framework, And Formulate It According To The Agreement Reached By The Parties Through Consensus, Which Is Legally Binding On The Partie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详细计 算过程】(完整版) 备注:该合同书文本主要阐明合作框架下每个条款,并根据当事人一致协商达成协议,同时也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而制定。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24种情形 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在22种情形下,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一)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有10种情形: 1、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式第(一)项) 2、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式第(二)项)

3、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式第(三)项) 4、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式第(四)项) 5、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式第(五)项即第二十六条第(一)项) 6、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致使劳动合同无效,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式第(五)项即第二十六条第(二)项) 7、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致使劳动合同无效,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式第(五)项、

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范本

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 兹有本单位职工,性别,年龄,身份证号, 住址。劳动合同期限为年月日至年月日。 因,根据《劳动法》第条第款第项规定,本单位解除与该职工的劳动合同。经双方协商,我单位支付其经济补偿共计元人民币,工资发至年月份,特此证明。 员工签名: (用人单位盖章) 年月日

附:《劳动合同法》条款规定: 第三十六条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 第三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的或者乘人之危)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的或者乘人之危)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 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 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第四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占企业职 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 行的。 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即行终止: (一)劳动合同期限届满的; (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另:其他原因(如:辞职、辞退、开除等)。

2020年最新解除劳动合同书范本(标准版)

合同编号: 解除劳动合同书范本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甲方:________ 乙方:________性别:________ 由于甲乙双方的劳动合同尚未期满,现乙方因个人原因于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经双方平等自愿协商,共同就解除劳动合同事宜达成以下协议:1、双方同意于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解除劳动合同,工薪及福利同时截止。 2、乙方保证在本协议书签订之日起一周之内,按照甲方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办理完毕全部的交接手续,包括但不限于:项目的移交,资产的回收,工作的汇报,转单的签返,付清对甲方的应付款项,提供客户信息等,与此同时,双方办理完毕全部的离职手续。 3、因乙方在职期间曾担任二级公司的总经理,为保障甲方的权益,乙方保证在离职后遵守如下约定: (1)继续遵守和甲方签订的保密协议,不外泄在职期间从甲方获悉的任何商业秘密;(2)自解除劳动合同之日起一年内,不得参与二级公司主营业务相冲突的商业活动。 (3)不得以任何方式做出有损于甲方与客户的合作关系的行为。 4、为弥补乙方因上述约定而有可能出现的损失,甲方同意支付给乙方补偿金_____元人民币(大写:_____)(税后)

5、乙方按照本协议书的约定办理完毕全部的离职手续后,甲方将在劳动合同解除后的第一个发薪日,将50%的补偿金直接划到乙方的工资卡上。 6、如果乙方严格遵守第3条中的约定,甲方将在解除劳动合同之日起一年后将剩余的50%的补偿金支付给乙方;如果乙方出现了违反约定的行为,甲方可以不支付该50%的补偿金。 7、乙方承诺将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在劳动合同终止或解除后乙方应继续承担的其他义务。 8、甲乙双方一致同意,除本协议内容以外,不再向对方提出任何要求。 9、甲乙任何一方违反本协议的约定,应向对方支付违约金_____元。 10、本协议书壹式贰份,甲乙双方各执壹份,于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 甲方:______________ 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 乙方:______________ 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

解除劳动合同书范本

解除劳动合同书范本 最新解除劳动合同书范本 兹有本单位职工_______________,性别________ ,年龄_______,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 , 住址________________ 。劳动合同期限为 ________年 ________月 ________日至 ________年 ________月 ________日。 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劳动法》第 ________条第________款第________项规定,本单位解除与该职工的劳动合同。经双方协商,我单位支付其经济补偿共计________元人民币,工资发至 ________年________月份,特此证明。 员工签名: (用人单位盖章)________ 年 ________月 ________日 附:《劳动合同法》条款规定: 第一条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 第二条有下列情形之;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的或者乘人之危)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第三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

2021新版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计算

YOUR LOGO 2021新版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 金计算 When concluding a contract, the parties of the contract purpose should be determined. The conclusion and performance of contracts are also human behavior.

专业合同系列,下载即可用 2021新版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 计算 导语:合同目的具有确定性。一般情况下,在订立合同时,当事人的合同目的应该是确定的。从严格意义而言,任何人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合同的订立和履行也属于人的行为,而且是比较正式的行为,所以更应该具有一定的具体目的。因此,对于特定的合同当事人,其合同目的是确定的。 【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计算】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赔偿金工资标准计算及依据 (一)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1、协商解除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超过12年的,按12年算) 2、因病或非因工伤解除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医疗补助费(不低于6个月工资,重病加50%,绝症加100%) 3、不能胜任解除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超过12年的,按12年算) 4、客观变化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 5、经济裁员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 6、逾期给付经济补偿金=原经济补偿金+额外经济补偿金(原经济补偿金的50%) (二)用人单位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赔偿金 赔偿金=经济补偿金总和×n=工作年限×月工资×(1+50%)

×n(1 (三)因用人单位不订合同或合同无效赔偿金,违法解除合同赔偿金1= 应得工资收入×25%赔偿金2= 医疗费用×25%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赔偿金工资标准计算及依据 (一)违法解除赔偿金=录用费用+培训费用+直接经济损失+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二)劳动者违反保密条款赔偿金=被侵害的经营者的损失(或侵权人因侵权获得的利润)+合理的调查费用 连带赔偿责任 赔偿金总额=直接经济损失+因获取商业秘密给原用人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用人单位承担70%以上) (一)用人单位拖欠或克扣劳动者工资以及拒不支付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的计算方法与依据。 1、经济补偿金计算方法:应发劳动者工资x 25% 2、此种情形下可以主张的权利数额:应发劳动者工资+应发劳动者工资x 25% 3、计算依据:用人单位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以及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报酬,用人单位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二)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经济补偿金计算方法及依据。

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协议范本最新版

编号:_______________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协议范本最新版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本合同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 义务,同时阐述确定的时间内达成约定的承诺结果。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 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 —日 ____________ U定 签订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方(用人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劳动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公司依法解除此前您与公司订立的劳动合同(合同期限:年月日至年月日)。 解除您的理由是: 1、过失性解除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公司的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员工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公司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因《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您的劳动合同于年月日解除。 您需要结算以下薪资和补偿金事项: 1、您薪资结算至年月日;计元; 您薪资结算至年月日;计元; 2、经济补偿金计元。 以上事宜完成后,按照公司离职规定办理离职手续。 通知方(签名或盖章) 年月日 被通知方(签名或盖章): 年月曰

正规解除劳动合同范本

正规解除劳动合同范本 甲、乙双方在此确认:劳动合同履行期间,双方已依法签订了书面的劳动合同,甲方依法履行了义务,包括乙方应享有的社会保险、劳动保护等。双方无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解除劳动合同之日前的劳动报酬(含加班工资、奖金、补贴等)已结清。乙方不再因为原劳动合同的履行、解除,向甲方要求支付其他任何费用、补偿或赔偿; 解除劳动合同范本(一) (劳动者被迫解除适用) 某某有限责任公司: 因贵公司有下列第**项之情形,严重侵犯了本人的合法权益,现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迫使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乙方工资结算至离职之日,支付时间为甲方正常发放工资时间。乙方奖金为元,差旅费、交通费、手机费等费用合计*元,以上费用均需扣除所得税,甲方同意在乙方办理完工作移交手续后三日内一次性支付给乙方。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 乙方按照本协议书的约定办理完毕全部的离职手续后,甲方将在劳动合同解除后的第一个发薪日,将50%的补偿金直接划到乙方的工资卡上。 劳动合同自本通知书送达之日起解除。 特此通知! 通知方(签字): 20xx年x月日

解除劳动合同范本(二) 甲方(用人单位):____________ 乙方(劳动者):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 甲、乙双方于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签订[为期______年][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现乙方向甲方提出申请,要求提前解除双方之间的劳动合同,甲方同意与乙方解除劳 动合同。经双方充分协商,就解除劳动合同的有关事项达成如下合同。 1、双方一致同意于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解除劳动合同,双方的劳动权利义务 终止; 2、因是乙方提出与甲方解除劳动合同,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甲方不需要向乙 方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赔偿金等。乙方知悉<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不要求甲 方支付经济补偿金、赔偿金等费用; 3、甲方为乙方缴纳社会保险费至本合同签订之日起终止; 4、甲、乙双方在此确认:劳动合同履行期间,双方已依法签订了书面的劳动合同,甲 方依法履行了义务,包括乙方应享有的社会保险、劳动保护等。解除劳动合同书范本。双 方无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解除劳动合同之日前的劳动报酬(含加班工资、奖金、 补贴等)已结清。乙方不再因为原劳动合同的履行、解除,向甲方要求支付其他任何费用、补偿或赔偿; 5、乙方应在本合同签字后七日内与甲方有关部门(原所在部门、劳资、财务、后勤等)办理完工作交接、物品归还、账务交接、偿还财务借款等事项。如有乙方负责办理的对外 业务没有清算完毕,乙方应负责将往来账目核对清楚,并将由对方盖章、签字确认的对账 单(或欠款证明)交甲方财务部门。否则,由此给甲方造成损失的,由乙方负责赔偿; 6、劳动合同解除后,乙方仍负有保守所知悉的甲方商业秘密(包括本合同内容)的义务,不得泄露给任何第三方,否则应向甲方支付违约金______元。乙方在解除劳动合同之 前与甲方签订了<保密合同>、<竞业禁止合同>的,仍应遵守原合同的约定; 7、乙方办理完各项交接之后5日内,甲方向乙方提供包括解除劳动合同在内的相关 证明。乙方应于劳动合同解除后xx日内到甲方办理相关转移手续,逾期不办责任自负; 8、甲、乙双方解除劳动合同后,乙方不得以任何方式对甲方进行诋毁、诽谤、恶意 中伤、及任何有损甲方形象或利益的行为,否则甲方有权追究乙方相应的法律责任;

劳动合同法经济补偿金的规定

劳动合同法经济补偿金 的规定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劳动合同法》关于“经济补偿金”的规定 《劳动合同法》是调整劳动者和用工单位之间关系的法律,这部法律是解决劳动关系纠纷的依据。从维护劳动者权益的角度出发,这部重要的法律对于解除合同之后经济补偿金问题做了极详细又留有空间的规定。这些规定,对劳动者和用工单位都非常重要。但是这些规定在《劳动合同法》中是以“互引”的行文方式体现在文本中,这种表现方式是由法律语言的概括性简洁性所决定的。但是也造成了阅读和整体了解的障碍,为此笔者将这些“互引”的相关条文进行内容还原,希望读者可以一目了然明白在解除劳动合同时有哪些情况适用“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数额如何确定这些问题。 概括而言,劳动合同的解除有下列情形: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协商解除、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期满、劳动合同终止等 一、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有6种情况下,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并且有权取得经济补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五)因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第六种情况是如果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二、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 三、3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之后,解除劳动合同支付经济补偿金: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员工解除劳动合同范本

员工解除劳动合同范本 甲方:_________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_________(以下简称乙方) 甲乙双方于年月日签订为期年的劳动合同,现甲乙双方同意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最新解除劳动合同书样本如下: 1.自年月日起,解除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随之终止; 2.甲方同意在乙方妥善办理所有工作移交手续后支付乙方包括但不限于经济补偿金、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相应比例的年终奖等共计人民币元(大写)扣除乙方尚欠甲方备用金人民币元(大写),甲方将于乙方妥善办理所有工作移交手续后实际支付乙方人民币元(大写) 3.甲方为乙方缴纳四金(包括基本养老保险金、基本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至年月日止。 4.甲方根据相关劳动法规和规定,向乙方提供劳动合同解除的证明并办理相关退工手续; 5.乙方应当于本协议签订后3日内妥善办理所有工作移交手续,离职后不得作出有损公司名誉或利益之行为,否则将承担相应的

法律责任及所造成的全部损失。 6.乙方自愿放弃其它所有诉求。 本最新解除劳动合同书样本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并加盖甲方劳动合同专用章后生效; 甲方(盖章)_________有限公司 乙方(签字或盖章)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委托人 (签字或签章) 合同是当事人或当事双方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广义合同指所有法律部门中确定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狭义合同指一切民事合同。还有最狭义合同仅指民事合同中的债权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85条: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条: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2] 合同(Contract),又称为契约、协议,是平等的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作为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是当事人协商一致的产物,是两个以上的意思表示相一致的协议。只有当事人所作出的意思表示合法,合同才具有国家法律约束力。依法成立的合同从成立之日起生效,具有国家法律约束力[1]

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工资标准计算及依据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实践中,一些用人单位在计算离职经济补偿时,以劳动者的实发工资或者基本工资作为计算基数,从而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就必须理解“工资的”含义。按照《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五十三条规定,劳动法中的“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的时间的工作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实践中劳动者的工资一般有基本工资、应发工资、实发工资之分。基本工资通常是用人单位给劳动者设定的底薪,一般未包括加班工资、津贴、补贴、福利待遇等。应发工资是指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按照法律规定应当获得的全部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加班工资、奖金、津贴等。实发工资是劳动者每月实际拿到的工资,通常会被扣减一些费用,比如代扣代缴社会保险费、所得税等,劳动者实际拿到手的金额通常会比应发工资少。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金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显然,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是以劳动者的应发工资作为基数。 根据《财企[2009]242号财政部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二、企业为职工提供的交通、住房、通讯待遇,已经实行货币化改革的,按月按标准发放或支付的住房补贴、交通补贴或者车改补贴、通讯补贴,应当纳入职工工资总额,不在纳入职工福利费管理;尚未实行货币化改革的,企业发生的相关支出作为职工福利费管理,但根

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模板(最新版)

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模板(最新版) Template of economic compensation for labor contract (latest edition) 合同编号:XX-2020-01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 年 ____ 月 ____ 日

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模板(最新版) 前言: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 协议。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 规定的义务。本文档根据劳动合同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一、邮件可作为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然需证明该邮 件为公司邮件非私人邮件,交接原件只能作为离职交接事项二、可以要求经济补偿金或双倍赔偿金,二选一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 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第四十八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条例》第二十五条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或 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支付了赔偿金的,不再支付经济补偿。赔偿金的计算年限自用工之日起计算。 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 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 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 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解除劳动合同书范本

解除劳动合同书范本 篇一: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的范本 想学法律?找律师?请上 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范本 甲方(用人单位): 乙方(劳动者):身份证号码: 甲、乙双方于xxxx年xx月x日签订了【为期年】【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现乙方向 甲方自愿申请,要求解除双方之间的劳动合同。经双方平等协商,甲方同意与乙方解除劳动合同,并就解除双方劳动合同的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双方一致同意于xxxx年xx月x日解除双方劳动合同,双方的劳动权利义务终止。 二、因乙方主动提出与甲方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之规定,甲方无需向乙方 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及赔偿金等。乙方已知悉《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不要求甲 方支付经济补偿金及赔偿金等费用。 三、甲方为乙方缴纳社会保险费至xxxx年xx月x日止。 四、甲、乙双方在此确认:劳动合同履行期间,双方已依法签订了书面的劳动合同,甲方 依法履行了相应义务。双方无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解除劳动合同之日前的劳动报 酬(含加班工资、奖金、补贴等)双方已全部结清。乙方不再因为原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解除向甲方要求支付其他任何费用、补偿或赔偿。 五、乙方应在本协议签字后七日内与甲方有关部门(原所在部门、劳资、财务、后勤等)办理完工作交接手续。如有乙方负责办理的对外业务没有清算完毕,乙方应负责将往来账目核对清楚,并将由对方盖章、签字确认的对账单(或欠款证明)交甲方财务部门。否则,由此给甲方造成损失的,由乙方负责赔偿。 六、劳动合同解除后,乙方仍负有保守所知悉的甲方商业秘密(包括本协议内容)的义务,不得泄露给任何第三方,否则应向甲方支付违约金元。乙方在解除劳动合同之前与甲方签订了《保密协议》、《竞业禁止协议》的,仍应遵守原协议的约定。 有法律问题,上法律快车 /retype/zoom/43a33ca504a1b0717fd5ddae?pn=2&x=0&y=1275&raww=168&rawh=44&o =png_6_0_0_135_1148_126_36_892.979_1262.879&type=pic&aimh=44&md5sum=b47a787 060b100b49c3cbe9b4463c39d&sign=8dd48de96c&zoom=&png=10944-&jpg=0-0" target="_blank">点此查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