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申奥公关工作案例分析

北京申奥公关工作案例分析

北京申奥公关工作案例分析
北京奥运会已于2008年成功举办。

而在申办过程中,中国面对来自大阪、巴黎、多伦多、伊斯坦布尔等四个强劲对手的竞争,最终取得成功,不仅有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和不断增强的经济实力作为坚实基础,也和有关人士出色的公关工作密切相关。

因此可以说北京申奥的胜利也是中国政府公关的胜利。

从公关观念方面进行分析
公关观念一种自觉用公共关系理论和原则指导自己思维和行动的观念,又称“公关意识”,是某些公众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把公共关系的理论和原则融化为自己的思想,融化为自己内在的习惯和行为规范。

它包括形象观念、公众观念、协调观念和共赢观念。

1中国此次申奥成功离不开中国政府公关意识的不断提高。

2中国的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的协调合作,共同努力。

首先是国内95%的民众支持率,还有中国外部公众的支持。

国内外各种活动遥相呼应。

”““全球华人心连心,齐心协力申奥运”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北京奥运·炎黄之光”海峡两岸长跑活动。

奥运龙——大地艺术作品展示”活动。

中西合璧,紫禁城飘荡起世界三大男高音帕瓦罗蒂、多明戈和卡雷拉斯激昂高亢的歌声··
3通过加强沟通与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支持中国,我们主张实现共赢,我们有我们的承诺,选择北京,你们将把奥运会第一次带到世界上拥有1/5人口的国家,让十几亿人民的创造力和奉献精神为奥林匹克服务。

”这是北京申奥的理由和目标,也是北京申奥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4在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的同时也赢得世界尤其是亚非拉人民的支持支持,取得申奥的成功,这是我们政府成功公关的典范
从公共关系基本原则方面进行分析
1、求真务实原则,坚持两点:公关工作的求真务实,即客观性、全面性、公正性;公关工作计划制订的求真务实。

1)2001年2月21日,以海因·维尔布鲁根为主席的国际奥委会评估团一行17人,对北京进行了为期4天的考察。

维尔布鲁根说:“评估团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北京,北京申办奥运会得到了政府和民众的大力支持,北京奥申委的工作是积极有效的。

”7月13日北京申奥团陈述报告一结束,立刻就有各国奥委会委员轮番提问,涉及环境、场地、语言、运动设施、反兴奋剂、资金盈余等问题。

真实的北京欢迎奥运
2)政府为宣传北京,制订了一系列的活动,这些活动都是有计划、有组织的,有条不紊的进行,并最终申奥成功
2、公众利益第一原则,并不是组织完全牺牲自我,而是要始终把公众利益放在首位。

(1)、认真听取公众意见。

(2)、提够优质服务。

中国本次申奥成功离不开人民的支持,95% 的民众支持率,选择北京,你们将把奥运会第一次带到世界上拥有1/5人口的国家,让十几亿人民的创造力和奉献精神为奥林匹克服务。

另外,北京的条件达到申奥标准,我们愿意也很乐意为奥运服务
3、互惠互利原则2001年7月13日,李岚清副总理代表北京申奥代表团陈述时庄严承诺:“如果此次奥运会发生盈余,我们将用它来建立一个奥林匹克友谊基金,来帮助发展中国家的体育事业。

如果发生赤字,将由中国政府承担。

”如果中国申奥成功,奥运为中国带来效益的同时,中国也积极与世界分享
4、全员公关原则,就是一切公关人员,对公关工作无论对内对外,都要立足于全员动手,紧密合作。

中国此次申奥成功就是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的协调合作,共同努力的结果。

可以说是全体总动员了。

首先是国内95%的民众支持率,还有中国外部公众的支持。

国内外各种活动遥相呼应。

”““全球华人心连心,齐心协力申奥运”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北京奥运·炎黄之光”海峡两岸长跑活动。

奥运龙——大地艺术作品展示”活动。

中西合璧,紫禁城飘荡起世界三大男高音帕瓦罗蒂、多明戈和卡雷拉斯激昂高亢的歌声··
5、沟通为本原则。

借助西方媒体进行宣传,“不要光自己说,还要让人家看”。

邀请外国记者采访,不禁宣传了中国形象,更体现了中国开放的大国心态。

从组织形象角度分析这是一次成功的组织形象塑造,成功向国际社会塑造了一个蓬勃向上充满活力有极富实力的新中国形象,从而赢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

1. 这是一次积极的宣传型公关。

宣传型公关:主要是运用印刷媒介、电子媒介等宣传性手段,传递组织的信息,影响公众舆论,迅速扩大组织的社会影响。

其特点是主导性强,时效性强,传递面广,推广组织形象的效果快,特别有利于提高组织的知名度。

2. 符合组织形象塑造的几大原则(1)有效性。

北京申奥不仅大打公众牌,还积极动用舆论的力量,为北京申奥宣传造势。

各种活动的举行,使得国际奥委会感受到北京申办的诚意、信心和实力。

(2)总体性。

精心策划,从公众环境入手,加强内部公关,走访国外,加强外部公关。

并积极承诺盈亏问题,进而赢得更广泛的支持。

(3)统一性,知名度与美誉度的统一。

高民众支持率,国外媒体的广泛赞誉,亚非拉国家的积极投票支持,都使得(4)生动性。

多样化手段,有声有色的活动,长跑、作品展、中西合璧的三高音合唱,极富中华文化特色,又融合西方文化特点,生动形象,又有趣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