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药药理学的现代研究与展望20120531
中药药理学的现代研究与展望20120531
1
中医药现在存在的问题
中医药在防治慢性疾病中接受度高,有市场前景 疗效不确切 鱼腥草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抗 感染 丹参注射液——冠心病,抗心律失常 丹参片——活血化瘀,冠心病 丹参酮IIA磺酸钠——活血化瘀,冠 心病,心绞痛 丹参素——活血化瘀,冠心病,心绞 痛 黄芩片——护肝 上火? 机制不明了
532 271 323 43 219 333 379
424 230 459 968 379 061 711
关于植物药的研究
• • • • • 银杏的研究项目最多,共9项; 金丝桃属(贯叶连翘)及大豆的研究各有5项; 有关人参及山植的研究各3项; 有关紫锥花属及锯齿棕的研究各2项; 有关大蒜、竹笋、松果菊、山金车花、水飞蓟、卡瓦胡椒、樱叶 英莲的研究各l项。 临床研究39项,共涉及22种疾病。 药理学研究18项; 有关药物生产制各的研究2项; 药物化学成分研究、药物剂量效应关系的研究、药物相互作用的 研究、药材资源研究、药物标准研究及有关会议项目、有关课程 项目各1项
黄连 连翘
发现 Discovery
中药药理学是支柱学科
中药药理学研究目的及内容
合理用药、开发新药
中药药效学 pharmacodynamics 主观描述 客观数据表示
中药药动学 pharmacokinetics 成分复杂 药物相互作用
中药药理学研究的成功案例及目前 尚未解决的热点问题
循环 经济
麻黄碱具有肾上腺素 样作用
一、以方药探理,阐明中医药理论的现代科学实质
• 研究中药及复方药理,国内较多,如 四君子汤、玉屏风散、桂枝汤、麻黄 汤、桑菊饮、人参败毒散、大黄、甘 草、远志、板蓝根、刺五加等。 四君子汤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 方》,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药 组成,具有益气补中,健脾养胃的作用。 作为调补正气的基础方,临床运用范围 较广。
•
• 现代药理研究:四君子汤具有促 进消化吸收,调节胃肠活动和胃肠 激素、抗胃肠粘膜损伤、改善肠 道粘膜免疫功能的药理作用.
西医:促胃肠动力药、抗溃疡药、粘膜保护剂、消化酶片 检测指标:离体胃肠平滑肌的作用、抗溃疡损伤作用
促消化,增强食欲 疗效易显现!!
二、以方药探证候
• 1. 通过代表方药的药理研究,探讨中医证的实质,例如通过滋阴方 药研究“肾阴虚证”; • 2. 通过活血化瘀方药研究“血瘀证”; • 3. 通过解表方药研究“表证”等已成为阐明“证”实质的重要途径 之一。 • 4. 通过温热药的研究制造“热证”模型
中药药性的现代认识 四性、五味、升降沉浮、归经、有毒无毒
4
Pharma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PICM
1
中医药的现代争论及其现代意义
1. 著名文人胡适曾经提过对中医药的见 1.胡适被诊断为“糖尿病”,经西医治疗 解:“中医药能治好病,但不知道是 一段时间未见起色。后由当时上海的 什么病,因而中医药是不科学 名医陆仲安的一番诊治,竟得治愈。 的。” 鲁迅、梁启超为首的历史人物 许广平女士曾患阴道炎症,四处医治 掀起了一股“废医热潮” 无效后经服乌鸡白凤丸而愈。 2. 张功耀教授的一篇《告别中医中药》, 2. 中药降糖并不占优势,但对并发症有 中医药的理论体系是不科学的,是伪 很好的疗效;中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 科学,它所谓的能治好病,是恰巧病 竭,主要是能明显延缓慢性肾衰的进 到这个时候就是不治也应该好了,叫 程;而治疗肿瘤则是从整体提高人体 自愈、安慰剂。 的综合抗病能力与机能恢复能力上进 行调理,以减少病痛,延长存活期, 3. 很多人对传统中药的作用带着问 减少毒副作用。而且,一些被西医药 号?——没有统一标准 学判定的‘不治之症’,一些经西医 4. 中药是巫医继承下来的,从来没有科 化验、透视、拍片无法诊断的疾病, 学依据。西药其实就是现代药,西药 如头晕目眩、疲倦无力、心悸、失眠、 这个词本身就是中医有意误导的,就 健忘、无名发热等,采用中医治疗往 是下意识的在民族心理上深层次的制 往能有满意的效果。” 造对它的排斥感。根本就不存在什么 中药西药,只有现代药和巫医假药。 抗生素+止血药
中医药理研究与展望
基于中医药理论及现代药理学研究的 产品开发及市场营销策略
——用科学理念导入产品,建立“标杆式”产品市场
1.市场细分思路——消费心理学;科学线索(症候) (非礼品、非奢侈品——生活必需品)
2.养生(保养)、保健、治疗——科学概念上的差异及建立稳定 客户群 3. 鉴于中药的复杂性、多样性,通过理论、工艺创新,开发新 品种
4.基于中药四性五味的启示进行工艺调整
5.基于中药“君、臣、佐、使”的现代药理解释进行产品开发与 市场科普型导入
目录
1
中医药的现代争论及其现代意义
2
3
1 2
中药药理学研究内容及美国对传统医学的研究现状
中药药理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以方药探理,阐明中医药理论的现代科学实质
以方药探证候
3
以复方配伍关系研究组方规律
血液循环
•
•
• 肾阳虚证与机体内分泌功能衰退, 免疫功能低下有密切关系。 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素
胰岛素,性激素,骨代谢, 脂肪代谢
检测指标:
器官水平:胸腺、肾上腺、脾、肝、睾丸、子宫 生化水平:血液(白细胞、淋巴细胞),激素 功能反应:体温,耐力、耐缺氧、攻击性
一、以方药探理,阐明中医药理论的现代科学实质
• • • 18.樱叶荚莲(1)治疗经前期综合征; 19.地耳草(1)对下丘脑的影响; 20.绿茶(1)对肿瘤的作用;
中药药理研究思路
• 1. 一种是将中药当成植物或普通天然药物,按传统经典式的方 法进行研究。 • 分离化学成分,提取其活性部位,定结构,乃至人工合成,然 后进行药效学、药动学、毒理学的研究,最后过渡到临床试验研 究。
1993年起,美国政府通过国立卫生研究院替代医学办公室(现为国家补充及替代 医学中心)发放科研经费,经费总额已达1.135亿美元。
1993—2000年美国政府用于资助传统医学研究的项目
• • • • • • • • • •
植物药71(26%) 针炙58(23.6%) 脊柱按摩9(3.6%) 按摩7(5.6%) 印度传统医学5(2%) 瑜伽4(1.6%) 营养 5(2%) 饮食疗法4(1.6%) 催眠3(1.2%) 顺势疗法3(1.2%)
功效:? 副作用:?
中医药优势及我国政府的政策导向
1. 中医药理论的前瞻性和指导性:现代医学 模式已渐渐由原先的“生物模式”转移成 “生物-社会-心理”模式,说明现代医学 已经逐渐重视环境和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 过程中的作用,这正证明了中医“天人合 一”的前瞻性和正确性。只有人体气血调 和,才能保持“平人”无病的状态。反之, 则天地之间风雨如晦,人体气血逆乱、百 病丛 生。因此中医的治疗,不是为了影响或者 改变脏腑的内部结构,而是为了恢复其所 储蓄的精微物质,恢复脏腑之间阴阳气血 的平衡。 2. 中医治疗重视整体。它既是黑箱理论的灵 活运用,又包含着许多信息论、系统论、 控制论等科学的思想萌芽,形成了独具特 色的辨证风格。 3. 提倡以人为本,对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的 整体关注以及“治未病”,预防为主的观 念,被循证医学再一次证明是医学发展的 方向和目标。 保健品的立项依据!
痒:过敏、感染、干燥、化疗、湿疹 胆汁排泄不畅
• • • • • •
中医将之归属于“风”,有“风盛则痒” 之说:凡风热客于皮肤,作痒起粟者治 宜疏风。若风热内淫,血虚作痒者,又 当凉血润燥。由风、湿、燥、热及血 虚等因素引起 清热去湿茶: 银花15克,板兰根15克, 土牛膝15克,岗梅根30克,桔梗10克,连 翘15克,淡竹叶10克,鱼腥草30克,薄荷 5克。 适合用于肠胃湿热证:疲倦乏力,昏昏 欲睡,胃口不好,腹胀或痛,口臭,口腔 溃疡,牙肉肿痛,或有湿疹,皮肤瘙痒
• 5.通过寒凉药的研究制造“寒证”
• 6.通过泻下药大黄研究造“脾虚证”模型等。
慢性肝病中医“证”的分子基础研究
• 中医药现代化的研究,首先要重视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尤其是“证” 的研究。中医学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其核心离不开辨证论治。 • 关于“证”,它是中医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又是中医生命力之所 在,但另一方面它又阻碍了中医学与现代科技的融合,中医药现代化 与“证”的现代化密切相关。 • 以往几十年,“证”的研究已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也使临床治疗效果 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有关“证”的标准化、特异性以及“证”的动 物模型仍难以为中医界所广泛接受,主要是因为,“证”是几千年来 经验的总结,不少内容较为模糊,尚无恰当的定量指标。 • 如果用现代的科技手段,选择经典“证”去研究,从中获取一些特异 性的信息,则“证”的研究就向前迈了一大步,中医药现代化的研究 也会有所凭借。
• 四逆汤(附子、干姜、甘草)具有回阳 救逆的功效,主治亡阳证。经现代药 理研究发现 1.它有明显的强心、抗休克、改善微 循环等作用。
•
• 这些结果反过来提示:
• 回阳救逆和亡阳证的现代科学实质,
• 亡阳证与休克、心力衰竭、微循 环障碍等有关。
西医:地高辛-强心、肾上腺素-心脏骤停,过敏性休克、休克-多巴胺,补充血容量 检测指标:心脏收缩力,心率、血压,酶学指标(LDH,CK)
40 32 12 1 3
751 913 529 833 246 277 261 3 391 90 247
095 045 441 127 517 458 157 828 000 964
1993—2000年美国政府用于资助传统医学研究的项目
• • • • • • •
护理3(1.2%) 磁疗法3(1.2%) 运动疗法3(1.2%) 音乐疗法2(0.8%) 气功2(0.8%) 神经生理学 2(0.8%) 太极拳2(0.8%)
• • • •
项目内容
• • • • 10.玄参:神经保护作用; 11.隔山牛皮消:神经保护作用; 12.红苜蓿:治疗更年期综合征 ; 13.山金车花:神经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