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构筑拒腐思想道德防线摘要:廉政文化在企业构建惩防体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反腐败必须建立在社会形成广泛的廉政价值共识和文化的认同上,为企业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构筑起重要的思想基础、群众基础和舆论基础,充分发挥廉政文化的导向力、约束力、凝聚力、渗透力。
大力加强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不断彰显廉政文化的魅力,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浓厚氛围,将从根本出发点上筑牢企业领导干部思想道德防线,使自己在经受时代的考验和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永葆政治本色,立于不败之地,确保企业各项目标的实现。
廉政文化是以廉政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
其以先进的廉政制度为基础,以先进的廉政理论为基础,以先进的廉政思想为核心,通过文化形式得以广泛传播,其影响和效果日益被社会所认同。
近年来,政府在加快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中,大力加强廉政建设,努力探索廉政文化的开展形式、有效载体和实施措施,廉政文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企业的廉政文化建设在探索中前进,取得了丰硕的成效。
以曲江文化旅游集团为例。
廉政,是曲江领导人对从事经济工作人员的第一要求。
在廉政学习和建设中,曲江文化旅游集团以倡导建设“阳光、公平、节约”曲江为中心,在管委会机关和曲江文化产业集团大领导下,开展了作风纪律整顿,收到较好的成效,也确保了在大开发、大发展中,整个工作团队廉政高效,没有发生违规违纪和腐败案件。
虽然如此,在一系列的廉政建设成果面前,突出廉政文化在企业构建惩防体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与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和反腐倡廉的形势要求相比,廉政文化建设仍然有着很长的路要走,任重道远。
一、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开幕式上说:“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他还使用了“廉政文化”的表述。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需要廉政文化的支持。
廉政文化包含在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共同文化之中,包含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中,体现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之中。
中国古代先贤倡导为政清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立身准则见诸于经史子集,士大夫讲究礼义廉耻、清廉自守、重义轻利的故事史不绝书,老百姓渴盼清官、歌颂包公的社会心理渗透在民间传说和戏曲里面。
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是追求公平正义和人的自身解放的过程,也是追求廉洁的社会治理秩序的过程。
一部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解放的斗争历史,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都是为了消除剥削阶级的腐败统治所带来的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历史。
当前腐败现象高发、多发、易发,反思其原因有很多,但主要是“两大缺失”。
一是“制度缺失”,即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监督机制、监管制度还很不完善,使得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仍然存有较大的空间;二是“文化缺失”,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和现代传媒的迅速发展,腐朽思想乘隙而入,一些封建残余沉渣泛起,对人们正确的理想、信念、道德等产生的冲击越来越大,导致部分党员干部思想滑坡,道德丧失,以致腐化堕落,以身试法。
在这“两大缺失”中,文化是制度建立和执行的基础,任何制度的建立最初来源于文化,任何制度的执行需要靠文化来支撑。
因此,抓“文化反腐”与抓“制度反腐”同样重要,“文化反腐”与“制度反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文化在深层次上影响和决定着人们的行为。
廉政文化,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腐朽文化,带来消极、颓废、堕落的社会风气。
在不良文化营造的社会风气下,腐败就有滋生的土壤和温室。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反腐败不仅是一场政治斗争,更是一场文化争夺。
在反腐败的过程中,从个体看,干部自律是个基础,无论执法如何严厉,抗拒腐败诱惑的最后防线,始终系于个人能否把持道德操守和正确的价值取向;从整体看,腐败现象并不可怕,只要一个社会具有良知,腐败终究可以克服和抑制,真正可怕的是一个社会文化心态的变异,丧失了对腐败的判断力,漠视、纵容甚至羡慕腐败,腐败就会在整个社会不断蔓延。
因此,反腐败必须建立在社会形成广泛的廉政价值共识和文化的认同上,这是一个庞大而艰巨的工程,没有这个,反腐败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愈加明显,其地位和作用十分突出。
二、企业廉政文化作用的体现近年来,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企业在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中,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廉政文化的魅力也不断彰显出来,企业风气进一步好转,廉洁导向进一步树立,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浓厚氛围,廉政文化在构建惩防体系中发挥出越来越为重要的作用。
一是体现在它的导向力上。
文化反映的是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一旦形成具有廉政特色的文化,将廉洁理念渗透到人们的心灵,凝聚于人们的观念,演化为社会的风尚,就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这种文化力量,自觉不自觉地把从事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党员干部引导到廉政建设所确定的目标上来,使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追求与廉政目标相一致,明确权力必须接受监督,经营必须依法,自身必须廉洁,从而实现其导向功能。
二是体现在它的约束力上。
约束人的行为一是有形的制度,二是无形的文化。
文化其实也是一种无形的制度,同样重要甚至更为深刻地约束着人们的行为,指导人们该做什么与不该做什么。
如果说法网恢恢难免疏漏,那么道德自省则无处不在,廉政文化从思想政治、情操修养、行为规范等各个方面,无形地控制和调整人们的态度、行为和意志,使人们远离腐败。
三是体现在它的凝聚力上。
廉政文化的凝聚力对实现反腐败目标的作用不可低估。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讲,在社会各个系统中,凝聚力的产生主要是心理因素,物质因素则次之。
当企业全体成员从廉政文化中得到了相同的价值观念,就会使整个队伍为同一的文化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如果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反腐败斗争、监督权力的运行,无疑将开创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十分可喜的新局面。
四是体现在它的渗透力上。
文化来源于社会生活,又融入于社会生活,文化无处不在,对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日常生活具有异常强大的渗透作用。
廉政文化不仅通过党课、报告会、警示教育等传统形式渗透于日常工作,而且通过文艺演出、知识竞赛、书籍、网站、短信、报刊、橱窗等文化形式渗透于日常生活。
近年来,企业在发挥廉政文化的渗透作用上作了大量的文章,让职工时刻受到廉政文化的熏陶,达到了“润物无声,物自风华”的效果。
在党风廉政责任制的贯彻落实方面,曲江按照省市和曲江新区管理委员会的廉政建设的要求,遵循“一把手负总责”、“谁分管,谁负责”、“一级抓一级”的原则,明确各项廉政工作任务的分管领导和部门,做到了目标明确,责任到人。
能够利用各种场合,对下属进行廉政提醒,做到警钟长鸣。
在曲江文化旅游集团领导班子决策中,一直坚持“集体领导,民主决策,集体决定,一票否决”的廉政工作原则,对重大决策事项都采取民主决策,积极讨论,充分协商,坚持一票否决,从根本上杜绝不廉政行为的发生。
三、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是长期的系统的文化工程,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要在企业员工中筑起反腐倡廉的思想道德堤坝,必须要用相当长的时间,必须动员和依靠全企业的力量,进行周密的思考和战略性的推进。
就企业的廉政文化建设实践来看,需要着重抓住以下几个方面,并力求突破。
首先,企业廉政文化建设要在党员干部特别是企业领导人员中形成共识。
领导人员既是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者,又是组织者,其认识的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廉政文化建设的开展成效。
特别是在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生活和文化观念都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人们的文化观和价值观都需要重新构建,必须警惕和防止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与影响。
在这样一个形势下,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重视文化意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识到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思想支撑。
其次,廉政文化建设要做长远的规划和具体的部署。
廉政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既需要坚持常抓不懈,又需要扎扎实实地推进,切实防止空对空。
要有规划,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制定廉政文化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纳入企业精神文明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既有长期性的战略部署,又有阶段性的工作重点,保证廉政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有计划、有系统、有步骤地深入开展。
要有平台,要将开展廉政文化“四进”活动经常化、制度化,持之以恒、不断创新,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第三,廉政文化建设要成为齐抓共管的工程。
廉政文化建设不是个别人或少数人的事情,而是企业全体员工的事情。
只有一部分人或一大部分人接受廉政文化,是没有意义的。
廉政文化建设是一个覆盖企业各项工作的大工程,时时处处都有廉政要求。
近年来,企业高度重视廉政文化建设,定期组织开展廉政宣传教育,廉政文化建设的机制初步形成。
就目前而言,一定要以建立健全“大宣教”工作格局为抓手,着力加强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组织人事、思想宣传、群众工会、信息网络等的职能作用,在完善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方面形成突破,二是有效整合企业廉政文化资源,探索与企业实际相结合的廉政文化建设思路,创新廉政文化建设形式,在规划建设廉政文化宣传基地方面形成突破,三是在建立以纪检监察专项宣传经费的廉政文化建设保障机制方面形成突破。
第四,廉政文化建设要坚持因地制宜、与时俱进。
廉政文化具有历史性、先进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必须立足现实,立足企业实际,不断增强时代气息,体现企业特色,廉政文化建设才能受到干部群众的欢迎,才有生命力。
因此,开展廉政文化建设一定要做到“四个坚持”,坚持用现代的眼光去审视廉政文化,坚持用创新的理念去研究廉政文化,坚持用丰富的载体去展示廉政文化,坚持用实践的标准去检验廉政文化。
第五,廉政文化建设要跳出文化抓文化。
构建惩防体系建设的教育、制度、监督之间是互相关联、相互支撑的关系,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证、监督是关键。
建设廉政文化,仅仅依靠思想道德教育,仅仅依靠人的自觉性,是远远不够的,要注重文化的规范化。
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监督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对于领导人员来说,能不能正确地接受监督,能不能正确地对待监督,是衡量其政治上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也是检验党员、干部原则性强不强的试金石。
只有发挥文化的引导性,让党员干部自觉地接受监督,自觉地执行制度,严于律己,廉政文化建设的目的才能实现。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企业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一项战略举措,将为企业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构筑起重要的思想基础、群众基础和舆论基础,其根本出发点是在筑牢党员干部思想道德防线、切实防腐于未然上发挥重要作用,这充分体现了党风廉政建设的“标本兼治、预防为主”方针,也充分体现了的“以人为本、爱护干部”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