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1日正确使用键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键盘的分区,掌握字母键、数字键以及几个常用的控制键的功能及使用;(2)掌握标准的键盘手指分工以及击键要领,养成良好的键盘录入习惯。
2、过程与方法:在教师、同学及现代媒体的帮助下,感受学习正确使用键盘的过程。
学会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键盘,掌握盲打技能,感受成功,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计算机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键盘的常用键,掌握标准的键盘指法。
教学难点:1、双字符键、Shift键的使用;2、键盘手指分工以及击键要领。
教学方法:讲授演示结合法、启发教学法。
教学准备:1、硬件:网络机房、键盘挂图2、软件:极域广播软件、教学使用的幻灯片以及实验演示的相关文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老师演示按顺序输入26个英文字母的盲打技能(激趣),并告知掌握盲打技巧所需的途径(键盘记忆+正确指法),引出本课主题。
二.新课教学:(一)认识键盘键盘是计算机必备的一种输入设备,用于输入英文字母、中文汉字、数字和一些特殊符号等。
键盘通常有四个区:功能键区、主键区、编辑键区、小键盘区。
师用PPT演示介绍这四个分区的常用按键的功能及使用 1、功能键区:F1、F2、F3、F5、F8 2、主键区:数字、字母、标点符号、CapsLock、Shift(该键请同学上来操作)、Backspace、Enter、Ctrl、Alt、Windows快捷图标键、带箭头的快捷图标键、空格键 3、编辑键区:Delete、←↑→↓ 4、小键盘区:Num Lock 学生练习:42页“试一试”,师巡视辅导。
(二)打字姿势师利用PPT里的文字和图片告知同学正确的打字姿势,并强调其重要性。
(三)键盘指法为了提高文字输入效率,人们经过长期实践,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键盘手指分工及击键要领,我们称之为键盘指法。
师利用PPT里的文字和图片告知打字时的手指分工和指法练习的技巧。
(详见PPT)以录入“张坂中学”这四个字为例,在键盘挂图上进行演示,并请同学上来操作。
(四)学生实践师:金山打字通是一款很优秀的文字录入练习软件,请同学们打开这款软件,按照标准的键盘指法规则开始练习,并告知该软件内有附带打字教程。
(五)教师总结正确指法+键盘记忆+集中精力+准确输入=打字高手2016年10月12日旋转和复制粘贴熊猫庆生日——旋转和复制、粘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利用多种工具画图,学会对图画进行旋转、复制和粘贴的处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讨论、实践,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
教学重点:学会粘贴的两种方式:透明粘贴,不透明粘贴。
教学难点:学会粘贴的两种方式:透明粘贴,不透明粘贴。
教学方法:任务分解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教学设计:一、情景设置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它外形奇特,憨态可掬,大家都很喜欢他,见图 1,今天我们为她戴上生日帽,给她过生日啦!图 1 熊猫过生日二、新课内容(一)调整图片大小和底色 1.教师演示,操作步骤如下:第一步:打开“画图”程序,单击“重新调整大小”按钮,在弹出的“调整大小和扭曲”对话框中,设置图片大小,如图 2 所示。
第二步:将图片填充成绿色,如图 3 所示。
图 2 调整图片大小 2.学生操作练习,教师指导。
(二)画熊猫 1.教师演示,操作步骤如下:图 3 设置图片底色第一步:选择“画图”工具,设置没有轮廓线和用“纯色”填充,如图 4 所示。
图 4 设置轮廓线和填充方式的耳朵和身体图 5 画熊猫第二步:选择颜色 2 为黑色画一个椭圆,然后选择颜色 2 为白色,画一个椭圆,叠放在黑色椭圆之上,最后再画一个白色的椭圆,如图 5 所示。
第三步:同样,再画两个椭圆,如图 6 所示。
图 6 画熊猫的手和脚图 7 画熊猫的眼睛、鼻子和嘴第四步:画熊猫的眼睛,鼻子和嘴,如图 7 所示。
第五步:选择“三角形”工具和“椭圆”工具,画生日帽,如图 8 所示。
第六步:选中画好的左半部,如图 9 所示。
图 8 画生日帽图 9 选择左半部图 10 复制图形第七步:执行“复制”、“粘贴”命令,复制左半部图形,如图 10 所示。
第八步:执行“旋转”、“水平翻转”命令,将图形水平翻转,如图 11 所示。
图 11 水平翻转图 12 拼合图形第九步:拖动翻转的图形,和左半部拼合,如图 12 所示。
第十步:在画图中单击,取消选择框,完成的图片如图 13 所示。
图 13 效果图 2.学生操作练习,教师指导。
三、课堂巩固请你说一说操作过程中你遇到的难题,组内交流一下大家都是怎么解决的2016年11月2日汉字输入教材分析《汉字输入》一课是信息技术教材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使学生通过对“智能ABC输入法”的学习,掌握在计算机输入汉字的步骤与方法。
教材把“记事本”作为汉字呈现的工具,而设计本课时,基于教学需要把“记事本”换成了“画图”。
因为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记事本”的用法,但对于“画图”的文字工具还不曾学习。
另外,放弃教材中的汉字输入素材不用,而选用学生刚学过的一首古诗作为素材,希望通过本课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为本课程与语文课整合打下坚实的基础。
于是,本节课教学就实现了汉字输入法的学习,“画图”软件中文字工具的学习以及古诗词学习效果的巩固与检测的三重功效。
学情分析在学本课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画图”软件的很多功能。
另外,部分学生对“全拼输入法”、“智能ABC输入法”以及“微软拼音输入法”有了一定的了解,有些学生已经会用输入法进行汉字输入。
但是,他们还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对输入法还没有完全掌握。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画图”软件中文字输入方法与步骤;学会使用“智能ABC输入法”进行汉字输入;检测与巩固学生的古诗词知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掌握文字输入方法,巩固古诗词知识,并在此过程中提升小组的凝聚力;通过对“智能ABC输入法”的学习,掌握汉字的拼音输入法,体会文字输入的乐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之间的竞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通过诵读与默写古诗词名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传承与保护古诗词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利用“智能ABC输入法”进行汉字拼音输入。
难点:利用“智能ABC输入法”进行汉字拼音输入;在“画图”中进行文字输入的步骤与方法。
教学思路与教学策略1.教学思路古诗引入(开幕)→探索工具(序曲)→尝试操作(辅戏)→名句输入(主戏)→作品配画(高潮)→作品展示(尾声)→作业布置(结局)。
信息技术课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思路:古诗背诵(古诗引入)→名句默写(名句输入)→名句赏析(作品展示)→作业布置。
2.教学策略针对小学生集体荣誉感及易争胜的心理特点,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组内协作、组间竞争的教学策略,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针对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的情况,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采用了分层要求,要求基础好的学生完成名句配画,要求其他学生完成名句输入。
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今天晨读课时,老师路过你们班听见大家正在朗读古诗。
不知大家学了哪首古诗呢生:《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师;那么大家会背诵了吗生:(异口同声)会。
师:好,那么大家一起来背诵一遍。
学生齐诵,教师引导学生大声朗读。
背诵完毕后,教师根据背诵情况进行点评,对于好的小组予以表扬。
师:大家背诵得很好。
那么,大家知不知道这首诗哪几句是名句呢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大家对这首诗掌握得很好,我相信大家一定也会默写了。
那么,大家能不能在咱们的“画图”中写字呢学生一脸茫然,都在用期盼的眼光看着老师。
师:不会没关系,现在咱们就来学怎样在“画图”中写字。
2.运用旧知,开始新课(1)运用所学,寻找工具。
师:同学们先把“画图”打开,移动鼠标看看左边的工具栏中哪一个工具是用来进行文字输入的呢师:你们来说说,哪个可能是文字工具呢生1:工具栏中那个大写的“A”。
师:你怎么知道它是文字工具呢生1:因为我把鼠标移到它上面时就看到“文字”两个字显示,所以我就知道它是文字工具了。
师:他说得生:(异口同声)好。
师:那么我们把第一面“红旗”奖给他们组。
看来同学们《生活中的推理》这节课学得不错,可以根据咱们学过的工具特点推理出文字工具所在,大家真是太棒了。
不知道大家敢不敢用一用文字工具呢以小组为单位,给大家3分钟,来试着操作一下。
(2)尝试操作,上台演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文字工具的用法,教师巡视。
师:哪一组完成了任务我们一起来看看。
很好,请**组组长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
师:在演示时,老师希望你一边操作,一边讲解。
其他同学要注意聆听,听一听他有没有讲得不正确的地方。
师:好,他讲完了,有没有发现他讲得不正确的地方,或者有没有要补充的呢看来同学们都他的回答没有异议,那么咱们把今天的第二面“红旗”奖励给他们组。
(3)教师示范,学生操作师:还有一些操作同学们没有发现,现在认真看老师的操作。
教师根据学生先前的展示,把没有涉及的操作进行示范与讲解,学生可能漏掉的操作是“文字工具栏”中的“字体”、“大小”、“语言”的设置。
如果没有遗漏,教师也要给出一个简洁有序的示范操作。
师:现在给大家2分钟,来熟练一下操作。
师(学生操作完成后):看来大家走掌握了文字工具的使用,接下来咱们来学习如何把古诗名句输入到“画图”中。
老师知道有一部分同学已经会用输入法了,但还有一部分同学不会,老师希望大家都能认真听讲。
教师讲解“智能ABC输入法”的应用,具体内容为选择输入法、输入拼音、出现汉字、选择汉字、翻页找字、确定汉字等。
师:现在同学们尝试着把这两句名句输入到画布中吧。
老师给大家10分钟,希望完成的同学帮助一下本组的其他同学,看哪组的同学先完成,这可是有“红旗”奖励的呀!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发现问题统一解决。
师:时间到,请各个小组长数一下你们组有几名同学完成了。
教师根据每个组的完成个数给予一定数量的“红旗”奖励。
师:大部分同学已经完成了,还有少数同学没有完成。
现在再给大家5分钟,完成的同学根据诗句所描写的景色,利用手中的“画笔”来美化一下画布,没有完成的同学继续输入。
师:5分钟过去了,请同学们把你们的作品提交给老师。
3.作品展示,总结评价师:同学们都做得很好,现在咱们来欣赏一下这几位同学的作品。
在展示作品的时候,请相应的作者先用一两句话说一说你这样配画。
教师挑选几幅比较好的作品进行展示,并让相应的作者说一下配画的理由,最后教师加以总结,并号召其他学生向这几幅优秀作品的作者学习。
师:咱们奖励给这几位同学每人一面“红旗”。
现在咱们来看看本节课过后每个小组的红旗面数,面前Y组和Z组分列前两位,希望其他组能奋力拼搏、迎头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