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区域地理1.1 地球与地球仪

高中区域地理1.1 地球与地球仪


1.定位置 (1)方格状经纬网图


图1-6
(2)极地经纬网图


图1-7
球面上对称点位置的确定
已知A点(40°N,20°W): 关于赤道对称
(40°S,20°W) 关于地轴对称
(40°N,160°E) 关于地心(对跖点)对称
(40°S,160°E)
图1-11
▪ 2、定方向
例1:
甲地在乙地的 什么方向? 丙地在丁地的 什么方向?
⑰ ___2_0_°__W_~_0__°_~__1_6_0_°E 以⑱___赤__道___为界, 为东半球,160°E~ 以北为北半球,以南 180°~20°W为西半 为南半球 球
第一部分 地理基础知识
1.以下有关地球上纬线和经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任何地方,纬度差1°的经线长度都相等 B.经度差1°的纬线长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 C.0°纬线的长度是0°经线的两倍多 D.任何纬线圈都长于任何经线圈
2.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如图
示中的④N_、___S____分别表示北极点和南极点)。
经线和纬线
形状 长度
经线 ⑤___半__圆___
相等,约2万千米
纬线 圆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 ⑥___变_短__,赤道最长
相互关 系
间隔 指示方

所有经线都相交于 ⑦_南__、__北_两__极点
20°W
西半球 东半球
160°E
东半球 西半球
东半球
160°E 北极
西半球
20°W
90°
75° 60°
45°
向北增大 为北纬,
30°
15°

向南增大 15° 为南纬,
30°
90°
45°
60° 75°
纬线的应用:划分南、北半球;五带;中低纬度
北寒带


北温带

0º 热带


南温带

南寒带
北半球
西北 东北
例2:
90°W

120°E
°
B
30°N 10°N
A在B 的 东北 方向
弧线式经纬网 例3:
东北
N
甲地在乙地什
么方向
丙地在丁地的
什么方向。
西 南
西北
例4: W
甲地在乙地什 么方向
东北
丙地在丁地的 什么方向。
东南
W
W
例5: 西南
东南
B点在A点什么方向, B在C点什么方向?
C B A
例6:
规律: 地球表面两点间最近的球面距离为大圆的劣弧, 1、若两点在同一大圆上,则沿大圆走劣弧。
A A到B的最短距
离走向是向 正南
方向 B
最短距离:两地的经度相差180度
例1:
A B
上图所示:从A到B的最短距离是: 先向 北 方向再向 南 方向
5、两地间最短距离的走法
规律: 地球表面两点间最近的球面距离为大圆的劣弧, 2、若不在同一经线圈上则走弯曲向极点的劣弧。
南北半球划分
南半球
北半球 赤道 南半球
经度和纬度
划分 方法
分布 规律
半球 划分
经度
纬度
由⑫ ___本__初__子__午__线_(0°经线) 向东、向西各划分
180°
向由南⑬、向_赤_北_道_各__划(0°分纬线) 90°
东经的度数越向东 北纬的度数越向⑯ ⑭___越__大___,西经的 _______北_越大;南纬 度数越向东__越__小____ 的度数越向南越大
[答案] D
高考总复习地理
第一部分 地理基础知识
2、地球上的某点,其南侧是中纬度,北侧
是低纬度,西侧为东半球,东侧为西半球,
该点是( D )
A、300N,1600E B、300N,200W
C、300S,200W
D、300S,1600E
3、与1200E经线共同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
线的经度是( B )
任意相邻两条经线 间的间隔在⑧ _____赤__道_上最大 ⑩____南_北___方向
所有纬线都相互平 行
间的任间意隔相⑨邻_两处__条处_纬_相_线_等_ ⑪___东__西___方向
本初子午线
经度的划分
西经 向西增大 东经 向东增大
90°60°45°30° 15° 0° 15° 30°45°60°90°
行,若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8小时后到达
乙地,则乙地为( B )
A.40°N,64°W
B.60°N,64°W
C.40°N,64°E
D.60°N,116°E
40°N 甲
60°N 乙
4.定范围 (1)相同纬度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
积相等。 (2)跨经纬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
A、600E
B、600W
C、1200W
D、00。
高考总复习地理
第一部分 地理基础知识
4.关于下图中A点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A点的纬度是20°,经度是15° B.A点的纬度是20°N,经度是15°E C.根据东、西半球的划分,A点位于东半球 D.根据南、北半球的划分,A点位于南半球
高考总复习地理
南半球向东走:先向 东南 ,再向 东北 走。 南半球向西走:先向 西南 ,再向 西北 走。
5、两地间最短航线的方向 读下图判断: (1)A点在C点的 东北 方向,在B点的 正东方向 (2)A到B的最短航线方向是 先西北再西南 。
C B
A N
例3[05高考题]2004年7月28日,我国第一个北 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78°55′N,11°56′E) 建成。据此回答:
1.黄河站至北极点的距离约为( C )
A、600千米
B、900千米
C、1200千米
D、1500千米
[例3]一架飞机从甲地(40°N,116°E)出发,
以1110千米/小时的速度向北方向绕经线圈飞
第一篇 区域地理读图基础
第一章:地球知识—经纬网
一、地球形状、大小
极半径: 6357千米

赤道半径: 6378千米

平均半径: 6371千米

赤道周长: 4万千米

地球形状:

地球并非正圆球,而是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

不规则球体。
► 地球仪
1.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如图示中的②
____P__),其倾斜方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③____北__极__星。
本 初 子 午 线
经线圈
东经
西经
90°105°120°145°160°180°160°145°120°105°90°
❖经线的应用:划分东西半球 20°W和160°E的经线圈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西半球
东半球
160°E
20°W
160°E
东、西半球的划分 划分标准:西经20度、东经160度
东西半球划分
Hale Waihona Puke 220•B 260
20°N,15°W
1020
1080
24°S,108°E
A点在B点的什么方向? 西北
根据经纬线长度特点 纬线:赤道最长,往两极纬线圈越来越短。
经线:长度都相等。
AC 小于 BD
AB 等于 CD
北极 C D
A B
第一部分 地理基础知识 3.定距离 在经纬网图上可以根据经纬度量算两点之间的距离。 (1)在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1°的经线长度大约是111
(1)若某人从 M 点出发,依次向正东、正南、正西和正北方向分
别前进 200 千米,则其最终位置( B )
A.回到 M 点
B.在 M 点正东方
C.在 M 点正西方
D.在 M 点东南方
C (2)M 和 N 两点的实地距离约是( )
A.4 444 千米 B.3 333 千米
C.2 222 千米 D.1 823 千米
越小。 (3)图幅相同的两幅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
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如世界地图和 中国地图)
5、两地间最短距离的走法
规律: 地球表面两点间最近的球面距离为大圆的劣弧, 1、若两点在同一大圆上,则沿大圆走劣弧。 2、若不在同一经线圈上则走弯曲向极点的劣弧。
B
A
C
5、两地间最短距离的走法
千米。 (2)在同一条纬线上,(假设此纬线的纬度为α)经度相差
1°的纬线长度大约为111·cosα千米。 ①赤道上,经度相差1°对应的纬线长大约是111千米。 ②南北纬60°纬线上经度相差1°对应的纬线长约为赤
道上的一半。 ③在不同纬线上经度差1°的弧长不相等,从赤道向两
极递减。
高考总复习地理
例 1.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1)~(4)题。
B
A
C
5、两地间最短距离的走法
规律: 2、若不在同一经线圈上则走弯曲向极点的劣弧。
A、B两点都位于北半球
A
B 且位于同一条纬线上。
A点到B的最短距离是:
先东北,再东南
A、B两点都位于南半球 且位于同一条纬线上
A点到B的最短距离
是:先东南,再东北
A
B
5、两地间最短航线的方向 ⑵若两地经度之差不等于180度 北半球向东走:先向 东北 ,再向 东南 走。 北半球向西走:先向 西北 ,再向 西南 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