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体解剖生理.ppt
包埋于牙槽骨中
稳固功能
牙根形态与功能相关
外形观察 3.牙颈(dental cervix) 牙冠与牙根交界
弧形曲线
颈缘
颈线 ( cervical line )
(二)剖面观察 1.牙釉质(enamel) 牙冠,半透明白色,最硬 2.牙骨质(cementum) 牙根,较黄 3.牙本质(dentin) 内层,牙体主质,髓腔 4.牙髓(dental pulp)
(2)点隙
3条或3条以上发育沟 汇合处所成的点状凹 陷,该处牙釉质若钙 化不 全,则成为点隙 裂。裂沟和点隙裂均 是龋的好发部位。
(3)窝(fossa)
牙冠舌面及 合面上不规则的凹陷,称 牙 为 窝;如前牙舌面的舌窝,后牙 合面的中央 窝 等。
牙
3.斜面
组成牙尖的各面,称为斜 面(inclined surface)。 两斜面相交成嵴。 四斜面相交则组成牙尖的 顶,各斜面依其在牙尖的 位置而命名,如尖牙牙尖 的斜面有近唇斜面、远唇 斜面、近舌斜面和远舌斜 面。
例:#14 左上颌第一磨牙
通用编号系统 乳牙:1d-20d
1d 2d 3d 4d 17 d 5d 16 d 6d 15 d 7d 14 d 8d 13 d 9d 12 d 10 d 11 d
20d 19 18 d d 例:#14d
左下颌乳侧切牙
(三)国际牙科联合会系统(FDI) 1.恒牙: 1 4 2 3
牙体长轴:为经过牙冠 与牙根中心的一条假 想直线
(3)接触区(contact area)
相邻两牙邻面的接触 部位,称接触区或邻 接区
(4)外形高点(height of contour)
牙体各轴面上最突出 的部分为外形高点。
(5)线角 ( line angle)与 点角
线角:牙冠上两面相交处 成一线,所成的角称线角; 如前牙的近中面与唇面的 交角称为近唇线角,后牙 的近中面与颊面的交角称 近颊线角。 点角:三面相交处成一点所 牙 成的角。磨牙的远中面、 颊面与 合面相交处称为远 牙 颊 合点角,前牙的近中面、 唇面与切嵴所成的角称近 唇切点角。
例如:#14 右上颌第一前磨牙 2.乳牙: 5 6
8 7 例如:#54 右上颌第一乳磨牙
牙体一般应用名词及 表面解剖标志
(一)牙体一般应用名词
1.应用术语:
(1)中线(medlan line)
将颅面部平分为左 右两等份的一条假 想垂直线,该直线 位于面部正中矢状 面,正常左右两侧 对称。
(2)牙体长轴
二、临床牙位记录法
(一)部位记录法
(二)通用编号系统
(三)国际牙科联合会系统(FDI)
(一)部位记录法
1.牙弓分区: 右上 A C 右下 左上 B D 左下
右上 A C 右下
左上 B D 左下
部位记录法
2.乳牙的临床牙位 罗马数字:I,II,III,IV,V
例:左下颌第一乳磨牙
D区IV, 右上 左上 B D 左下
四个轴面
唇颊、舌面
近远中邻面
牙冠形态的生理意义 1.切缘和牙合面形态的生理意义 切嵴
牙合面Leabharlann 切缘和牙合面 (1)切嵴切缘和牙合面 (2)牙合面 1)牙尖
功能尖
上颌磨牙的舌尖与下颌磨牙的颊尖
非功能尖
上颌磨牙的颊尖与下颌磨牙的舌尖
切缘和牙合面 牙尖 牙尖—牙窝
牙尖—边缘嵴
切缘和牙合面 牙合面 2)牙合面窝
蜂窝组织,髓腔
二、牙的分类
(一)根据牙形态特点和功能特性分类
(二)根据牙在口腔存在时间的暂久分类
(一)根据牙形态特点和功能特性分类 1.切牙(incisor teeth) 2.尖牙(cuspid teeth) 前牙--切牙 尖牙 后牙--前磨牙 磨牙
犬齿
3.前磨牙(premolars)
(双尖牙 bicuspid teeth)
b.稳定
牙冠形态的生理意义 2.轴面凸度的生理意义 四个轴面
唇颊、舌面
近远中邻面
轴面凸度 (1)唇颊舌面的凸度 1)唇颊、舌面外形高点
前牙:唇舌面均在颈1/3
唇颊舌面的凸度 后牙:颊面在颈1/3 舌面在中1/3
第三磨牙颊舌面在中1/3
唇颊舌面的凸度 2)唇颊舌面的凸度生理意义 a.正常凸度使排溢的食物—牙龈生 理性刺激 凸度过小—创伤牙龈 凸度过大—废用性牙龈萎缩 牙颈部龋
第一部分 牙体解剖生理
第一节 牙的演化
第二节 牙的组成、分类及功能 第三节 牙的萌出及临床牙位记录法 第四节 牙体一般应用名词及表面标志
第一节 牙的演化
分类 鱼纲 形态 同形牙 数目 极多 多 多 替换次数 牙根 多牙列 多牙列 多牙列 无 无 有 退化 附着方式 端生牙 端生牙 槽生牙 分布 上下颌骨,其 它骨,舌咽等 上下颌骨,其 它骨 上下颌骨
IV
A C 右下
部位记录法
3.恒牙的临床牙位 阿拉伯数字:1,2,3,4,5,6,7,8
例:右上颌第一磨牙
A区6, 6 右上 A C 右下 左上 B D 左下
(二)通用编号系统
恒牙:1-3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32 3 1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6)牙体三等分(division into thirds)
远 中 中 1/3
近 中
1/3
1/3
垂直方向:切1/3、中1/3、颈1/3 牙 冠 近远中: 近中1/3、中1/3、 远中1/3 邻面: 唇(颊)1/3、中1/3、舌1/3
牙 合1/3 中1/3 颈1/3
根颈1/3
根中/3
牙 根
颈1/3 中1/3 根尖1/3;
(一)外形观察 1. 牙冠(dental crown) 2. 牙根(root of tooth)
3. 牙颈(dental cervix)
外形观察 1. 牙冠(dental crown) 牙釉质
大部分显露于口腔
咀嚼功能 牙冠形态与功能相关 临床牙冠解剖牙冠-
外形观察 2.牙根(root of tooth) 牙骨质
牙冠唇、颊面沿颈缘 部,微显突起的细长 形的牙釉质隆起,称 为颈嵴。在唇面称为 唇颈嵴;在颊面称为 颊颈嵴。
2.牙冠的凹陷部分
(1)沟:位于牙冠的轴面及
合面,介于牙尖和嵴之间, 或窝的底部的细长凹陷部 分,略似山间的溪流。 1)发育沟:为牙生长发育时, 两生长叶相连 所形成的明 显而有 规则的浅沟, 2)副沟:除发育沟以外的任 何沟都叫副沟,其形态不 规则。 3)裂:钙化不全的沟称为裂, 常为龋病的好发部位。
(2)切缘结节(mamelon)
初萌切牙切缘上圆形 的隆突称切缘结节, (切牙乳突状切缘) 随着牙的切磨耗逐渐 消失
(3)舌面隆突(cingulum)
前牙舌面近颈缘部的半月形隆突起,称 舌面隆突,系前牙的解剖特征之一。
(4)嵴(ridge)
牙冠上细长形的牙釉质隆起,均称为嵴, 根据嵴的位置、形状和方向,可分为切 嵴、轴嵴、边缘嵴、三角嵴、牙尖嵴、 横嵴、斜嵴和颈嵴。
近舌斜面
远舌斜面
牙发育的钙化中心称 为生长叶,其交界处 为发育沟,多数牙是 由4个生长叶发育 而 成,部分牙是由5个生 长叶发育而成。 融合 发育叶 发育沟、切 牙乳突状切缘
4.生长叶
Back
三、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
牙冠形态的生理意义
牙根形态的生理意义
(一)牙冠形态的生理意义
5个面 切嵴及牙合面
(4)三角嵴(triangular ridge)
合 为牙 面牙尖两斜面 汇合成的细长形的牙 釉质隆 起。每条三 角嵴均由近中和远中 两斜面汇合而成。
(5)牙尖嵴(cusp ridge)
近中牙尖嵴
从牙尖顶分别斜向近、 远中的嵴,称为牙尖 嵴。 尖牙的近、远中牙 尖嵴组成切嵴; 后牙 颊尖和舌尖的 近、远中牙尖嵴,分 牙 别组成颊 合边缘嵴 牙 和舌 合边缘嵴。
根尖1/3
2.牙冠各面的名称
(1)每个牙均有与牙 体长轴大致平行的四 个轴面,分别称为: 唇(颊)面、 舌(腭)面 近中面 远中面 (2)与牙体长轴垂直 的面:合面和切嵴
(二)牙冠表面解剖标志
1.牙冠的突起部分 (1) 牙尖(dental cusp) 牙冠上近似锥体形、 突出成尖的部分称牙 尖。位于尖牙的切端, 前磨牙和磨牙的 合 面上。 牙
远中牙尖嵴
(6)横嵴(transverse ridge)
为牙 合面相对牙尖两 三角嵴相连、横过 合面的细长形牙釉质 牙 隆起为下颌第一前磨 牙牙 合面的重要解剖特 征。
(7)斜嵴(Oblique ridge )
牙 合面斜形相对的两 牙尖三角嵴相连,称 为斜嵴。为上颌第一 磨牙重要的解剖标志
(8)颈嵴
容纳食物
3)边缘嵴
限制食物在牙合面窝
切缘和牙合面 牙合面 4)发育沟
颊舌沟
牙合面发育沟
5)牙尖三角嵴
斜嵴
切缘和牙合面 (3)切缘和牙合面形态的生理意义 1)初萌切缘与牙合面是曲线、曲面--点线接触
生理意义:
a.咀嚼食物
b.牙移位
切缘和牙合面 2)经功能性磨耗---小斜面接触 生理意义:
a.咀嚼食物
4.磨牙(molars)
根据牙形态特点和功能特性分类
分类 数目 功能 牙冠 牙根
唇颊舌面 观
切牙 尖牙 前磨牙 磨牙 8 4 8 8-12 切割 穿刺 撕裂 撕裂 捣碎 捣碎 磨细 梯形 四边形 五边形 五边形 梯形 四边形
邻面观
楔形 三角形 楔形 三角形 四边形 四边形
切牙合面 观
切嵴 1牙尖 咬合面 2-3牙尖 咬合面大 4-5牙尖 单根 长而粗大,单根 扁,可有分叉 上:颊舌向3根 下:近远中向2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