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术后护理
气管切开后的护理
• 10、清洗消毒内套管,每6-8小时1次。分 泌物稠厚又多时,可随时清洗消毒内套管。 清洗方法:取出的内套管用清水及纱布将 其管内的痰液清洗干净后,煮沸消毒,煮 沸时用蒸馏水,不可用自来水或生理盐水。
气管切开后的护理
• 11、分泌物粘结成痂阻塞,如突然发生呼 吸困难、发绀、病人烦躁不安,应立即将 套管内管取出检查。及时清除结痂。若分 泌物多时,为防止管腔阻塞,可用同一型号的 消毒内管交替使用.
气管切开后的护理
• 2、病人体位颅内压增高患者低枕以利 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喉部手术及鼻 饲病人取半卧位,根据病情也可给予 侧卧位,经常转动体位,防止褥疮并 使肺各部分呼吸运动不致停滞,要经 常叩背。
气管切开后的护理
• 3、护士了解气管套管的结构,一面危急时 因慌忙而造成错误。
• 4、气管套管以布带固定于颈部。 • 5、套管口盖2-4层湿纱布,以免干燥空气
直接进入套管内。 • 6、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及时吸出呼
吸道分泌物,观察套管是否通畅。
气管切开后的护理
•7、充分湿化:气道湿化是所有人工气道护理的关 键,气管切开的病人失去湿化功能,容易产气道阻 塞、肺不张和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常采用持续湿 化法,将湿化液通过微量泵以每小时5-15ml慢滴入 气管内,(临床上可根据痰液得的黏稠度来调整每小 时湿化量)湿化液中可根据病情或遵医嘱需要加入 抗生素或其他药物)。
善或术后病人剧烈咳嗽,静脉压升高使已封闭 的小血管再度扩张出血。
继发性出血:较少见。其原因为,伤口感
染扩散至颈深部而致大血管糜烂;个别病人颈胸 部血管畸形,手术容易伤及;用人工呼吸机时 间较长患者,套管气囊长时间压迫气管壁,造 成气管壁坏死,感染,并累及颈部血管;气管 切口过低,偏斜或套管不合适,长期刺激血管 等。
4、随时了解气管导管的位置
通过听诊双肺呼吸音或X线了解导管位 置和深度,若发现一侧呼吸音消失,可能是 气管插入一侧肺,需及时调整。
5、气囊松紧适宜,每4h放气5—10分钟一次, 放气前吸尽口咽部及气管内分泌物。气管 导管保留72h后应考虑气管切开,防止气囊 长时间压迫气管黏膜,引气黏膜缺血、坏 死。
7、拔管后护理:
(1)观察病人有无鼻扇、呼吸浅促、 唇甲发绀、心率加快等缺氧及呼吸困难 的临床表现。
(2)床旁备气管切开包。严重喉头水 肿者,雾化吸入20分钟或静滴滴塞米松 5mg仍无缓解者,则立即行气管切开。
气管切开术
是切开气管颈段前壁(甲状软骨上), 插入特制的套管,从而解除窒息,保持呼 吸道通畅的急救手术。多用于喉梗阻、昏 迷、脑水肿等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道梗阻 或经气管内插管无效的病人。
气管切开拔管护理
呼吸道梗阻解除后病人可经喉正常呼吸时,可 试堵内套管,如病人呼吸平稳,咳嗽排痰功能 佳,痰液可经喉自口内咳出,安睡正常,一般 24-48小时可拔管,拔管一般在白天,以便于 观察病情.
如堵管后,仍有呼吸道梗阻现象存在.(患者胸闷, 大汗,从新出现呼吸困难,应立即拔出堵塞,过 几天在考虑重新堵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感染
手术切口感染主要原因是痰液污染,其次是手 术消毒不严,机体抵抗力下降。切口感染最大的 危险是大量细菌自感染伤口入侵肺部引起下呼吸 道感染,尤其是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 菌或其它耐药菌可能导致严重肺炎,造成死亡。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术后护理及并发症
张锋
概念
气管插管是指将一特 制的气管内导管经声 门置入气管的技术称 为气管插管,这一技 术能为气道通畅、通 气供氧、呼吸道吸引 和防止误吸等提供最 佳条件。
气管插管术后护理
1、气管插定管的固定
质地柔软的气管插管要与硬牙垫一 起固定,可用胶布、寸带双固定,防止 移位或脱出。寸带固定 不宜过紧,以防 管腔变形,定时测量气管插管与在门齿 前的刻度,并记录。同时用约束带束缚 双手,防止病人初醒或并发精神症状时 自行拔管而损伤咽喉部。每日更换牙垫 及胶布,并行口腔护理。
气管切开拔管护理
• 拔管后颈部创口不必缝合(因甲状软骨愈合 较快,缝合后反是肉芽向内生入气管)可用油 纱布或消毒纱布遮盖,及用蝶形胶布固定。 一般一周左右,创口可自行愈合.
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
1、气肿
皮下气肿为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与气管前软组织
分离过多,气管切口外短内长或皮肤切口缝合过紧有关。 自气管套管周围逸处的气体可沿切口进入皮下组织间隙, 沿皮下组织蔓延,气肿可达头面、胸腹,但一般多限于 颈部,多于数日后自行吸收,不需作特殊处理。
2、保持气管导管通畅
及时吸出口腔及气管内分泌物,吸痰时 注意无菌操作,口腔、气管吸痰管要 严格分开。吸痰管与吸氧管不宜超过 气管导管内径的½ ,以免堵塞气道。 每次吸痰做到一次一管一手套,吸痰 管在气道内停留少于15秒。
3、保持气道内湿润
吸氧浓度不可过大,一般以1—2升/ 分为宜,吸氧针头插入气管导管内一半。 痰液粘稠时,每4小时雾化吸入一次,或 向气管内滴入湿化液,每次2—5ml,24h 不超过250ml。
气管切开后的护理
• 8、及时吸痰:吸痰时间是病情而定,吸痰 时向患者说明吸痰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良 好的沟通可消除患者的恐惧与不安增进护 患关系。气管切开的病人,咳嗽排痰困难, 应随时清除气道中的痰液,吸痰时要严格 遵守操作规程及无菌观念。
气管切开后的护理
• 9、保持切口清洁干燥,外套管下垫纱布, 经常更换,保持清洁,每日更换纱布2-4次。 (一般情况早晚各一次,如雾化吸入时致 纱布潮湿、或吸痰时污染,应及时更换)。
纵隔气肿是手术中过多分离气管前筋膜,气体沿气管
前筋膜进入纵隔,形成纵隔气肿。对纵隔积气较多者, 可于胸骨上方沿气管壁向下分离,使空气向上逸处。
气胸是最严重的,是在暴露气管时,向下分离过多、
过深,损伤胸膜引起。右侧胸膜顶位置较高,儿童尤甚, 故损伤机会较左侧多。
2、出血
原发性出血:较常见,为术中止血不完
6、拔管程序:
(1)拔管指征:病人神志清楚,生命 体征平稳,呛咳反射恢复,咳痰有力,肌 张力好即可拔出气管导管。
(2)拔管前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备 好吸氧面罩或鼻导管。
(3)吸出口腔分泌物,气管内充分吸 痰,并用呼吸囊加压给氧一分钟。
(4)解除固定气管导管的寸带与胶布, 置吸痰管于气管导管最深处,边拔管边吸 痰,拔管后立即面罩给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