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分析摘要: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分析其消费观念、消费行为等特点,对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网络在线调查,借助matlab软件,对大学生在校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进行量化分析,再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将三类家庭的大学生分成高、中、低三类消费水平,最后结合相关分析提取影响大学生消费总支出的最重要两个支出项目,即食物(x1)和衣着支出(x2),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关键词: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多元线性回归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z).2012.05.48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5-106-03进入21世纪以来,高校不断地扩大招生,我国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已居世界第一位,2009年达2700多万人。
根据《中国青年研究》的调查,大学生年均支出均值约为10000元[1]。
大学生群体是特殊的消费群体,分析其消费观念、消费行为等的特点,对了解整个社会青年的消费趋势,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都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大学生消费问题做了不少探索性的工作。
如刘金勇运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方法,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消费特点等进行调研分析[2];乔均俭运用“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的方法,揭示城市和农村两类大学生消费群体之间存在的异同;陈小伍利用“统计分析、x2检验、交互分类”的方法,得出了大学生消费结构呈现特点[3];陈玉珍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的方法证实了家庭收入差别是引发学生消费差异的根本因素[4]。
国内外学者对大学生消费问题的研究主要停留在主观的、定性的认识上,缺少必要的数据支持。
往往是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局部描述多、关联分析少。
伴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群体在消费群体领域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一系列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群体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合理的消费结构,对大学生合理消费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或网上在线调查得到大学生消费情况,运用数学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大学生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分析的基本原理。
一、研究大学生消费情况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以福建农林大学学生在校消费情况调查为案例,重点考察:食品支出(不包括请客吃饭等)、穿着支出、娱乐支出 (包括旅游、看电影、运动健身等)、学习支出 (不包括电脑等大件的学习工具)、通讯支出这五个方面,另外还包括家庭经济收入、年级、性别等信息制作调查问卷,并根据统计学原理,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
调查问卷共设24项指标,可直接填写相应数据,亦可在提示的信息中选取。
共发放1200份调查表,收回1150份,收回率为95.8%。
从收回的调查问卷中筛选出数据质量较高的413份作为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大学生消费观的启示。
调查方式。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网络在线调查的形式,于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教室、宿舍、食堂、广场、路上和各学院楼层等路径,对不同性别、年级,家庭经济水平等区别进行层次抽样调查,收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借助excel工具进行资料的汇总、分类、筛选、分析和整理,综合大学生对各种消费问题的看法,以达到对研究项目的升华。
研究方法。
从定量和定性分析的角度上进行数学建模,通过问卷调查获得真实有效的数据支持,建立大学生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的分析模型。
对该样本数据作方差分析、模糊聚类、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得到三类分类结构。
二、建立大学生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分析模型1.大学生消费数据的挖掘和分析(1)大学生消费情况问卷调查分析根据福建农林大学学生月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抽样调查问卷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别求出不同情况的大学生每项消费支出的平均水平,如表1至表4所示,其中z、y、x1、x2、x3、x4、x5分别表示家庭月均收入、大学生每月消费总支出、食物支出、衣着支出、娱乐支出、学习支出和通讯支出。
针对不同家庭收入,可看出城市家庭的大学生平均每月消费总支出最高为812.58元。
农村家庭的大学生平均每月消费总支出最低为673.68。
但是相对家庭收入来说,农村家庭的大学生的消费负担最大,城市的最轻。
针对不同性别,男生平均每月消费总支出为740.02元,高于女生(686.18元)。
其中在食物方面的支出高达540.38元,比女生高很多。
另一方面,女生在衣着方面的支出高达90.31元,比男生高。
从不同年级看,大一新生要实现从高中生活向独立的大学生活的转变,其消费观念相对比较薄弱,特别在食物支出方面高达527.56元,因此对大一新生的消费观念应适当的加以引导。
大三的学生由于交际比较多,对自身的装扮投入较多(衣着支出高达92.20元)。
借助excle软件,根据表4中的数据,对整体大学生各项消费支出的平均水平绘制相应的图型。
由图1和问卷调查资料显示,大学生平均每人每月食物支出高达509.74元,占全部消费支出的71%;每人每月平均衣着支出达80.72元,占每月总支出的11%,这两项总和占总消费的82%,其他支出均占6%。
在校大学生的月总支出主要用于食物支出和衣着支出,其他方面的支出相对较少,这反应了当代大学生的消费仍然是以物质消费为基础,这是由在校大学生的非独立经济地位决定的。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大学生的食物支出是不可避免的,是必然性消费。
娱乐、衣着、通讯、学习等其它方面的消费支出是受个人的家庭背景、成员收入、月生活费、兴趣爱好、心理因素、生活环境、生活水平等方面影响的有选择性的消费,所以相对于食物支出所占的比例要小得多,甚至可有可无。
食物支出、衣着支出是大学生的必须支出,是基于物质方面必需品,其高低反应了生活质量的差别,而其他支出则是偏重于精神层面,必须在物质满足的基础上才能有更高要求。
(2)大学生消费情况网络在线调查分析根据网络在线调查结果统计分析得,有42%的学生的消费标准以经济实惠为佳, 61.20%的学生考虑商品的实用性,25.2%的学生考虑商品的价格;在是否参与勤工俭学或校外兼职的态度上,有一半的学生表示非常愿意,有30.40%的学生渴望通过此方式独立,28.40%的学生希望能够补贴家用,19.20%的学生为了增长社会经验,18.80%的学生闲着没事,打发时间;对于每月家里提供的生活费,大多数学生没有任何安排,想买什么就买什么,38.40%的学生每月生活费不够用,33.20%的学生刚刚好,28.40%的学生有结余。
一些家庭富裕的大学生大手大脚花钱,一些家庭贫困生则靠到处打工来维持生计。
很明显,当前大学生的消费层次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两极分化。
调查发现大学生每月消费在1000元左右的占10.5%,650元左右的占74.3%,400元左右的占11.2%,300元左右的占4%。
学生每月花费最多为2000元,最少的则为320元。
就大学生消费结构是否合理这一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多数人认为目前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不合理,普遍存在着高消费和浪费的严重问题。
表现在除正常的伙食费、书、文具和日用品外,大学生的其他开支比较大,所占比例较高。
如男生的烟酒消费,女生的衣服购买和化妆品开销等。
其中,男女生的月总支出没有明显的差异,但男生的食品支出明显高于女生,而女生的衣着支出明显高于男生。
这种消费结构明显背离了大学生应有的消费水平。
大学生消费最大的特点在于追求时尚的东西, 喜欢新奇的和浪漫的事物, 消费品追求个性的张扬。
大学生消费有一个趋势就是从实用化向时尚化过渡, 消费的大头已经不再是学习用品、书籍之类的东西, 已经转变成了电脑网络、手机、旅游等比较前卫的带有时尚气息的产品。
总体来说,大学生消费显现出非理性。
大学生旺盛的消费欲望和前卫的消费观念同非经济独立造成的承受能力不足之间存在矛盾, 这一矛盾还造成了一定的社会问题。
2.大学生各项消费支出方差分析大学生家庭收入生活水平分为城市、乡镇、农村三类(区域代码分别为1、2、3)。
借助matlab、excel软件,运用方差分析方法,研究这三个地区的大学生平均每月消费总支出的差异性(见表5)。
根据本校大学生的月消费总支出、食物支出、衣着支出、通讯支出、娱乐支出的统计数据,分别对城市、农村和乡镇的三类家庭生活水平的413名学生的消费水平进行了方差分析,并得出了相关结果。
限于篇幅,这里给出平均消费水平最高的城市家庭的大学生消费情况的方差分析结果。
由方差分析结果可知城市家庭生活水平的86个学生的消费支出存在高度显著差异。
3.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大学生消费水平进行分类由上面方差分析结果,可对城市家庭的86名大学生的消费支出进行模糊聚类。
[5]从图4的动态聚类图来看,城市家庭生活水平的86名大学生的消费支出情况分三类效果比较好。
第一类编号:{8,13,14,37} 第二类编号: {其他}第三类编号:{36,53}将图4的聚类分析结果结合86名城市家庭的大学生消费数据,分析得表7,其中第一、二、三类分别对应中、低、高消费水平。
由表7的结果可知,城市家庭经济收入的大学生在衣着方面的投入每月均超过100元,平均每月消费总支出最低消费为803.96元。
同理,通过绘制出乡镇(122名)和农村(205名)家庭的大学生消费支出情况的动态聚类图,分别得农村与乡镇家庭的大学生的三类消费水平。
4.大学生消费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影响大学生消费的各项支出的家庭总收入、食物支出、衣着支出、娱乐支出、学习支出、通讯支出等6个因素与月消费总支出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即大学生消费因素的相关系数矩阵:由系数矩阵r第二列可知r?叟0.45,说明大学生的5项支出与月消费总支出均成中度正相关,其中食物支出与衣着支出的|r|?叟0.7,相关性最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8327和0.7238。
而月消费总支出与通讯支出的相关性最低,为0.4577。
乡镇、农村家庭的大学生消费支出情况的相关分析结论极为类似。
综上可知,大学生平均每月的消费总支出主要影响指标是食物支出和衣着支出。
借助matlab软件针对食物支出和娱乐支出两个主要影响因素,建立大学生每月消费总支出(y)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城市消费水平:y=0.9741x1+1.5053x2+118.5989乡镇消费水平:y=1.0381x1+1.5087x2+62.1606农村消费水平:y=1.0715x1+1.5114x2+42.0577假设食物支出和衣着支出都为0元,即x1和x2为0,城市、乡镇和农村家庭的大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固定支出最低分别为118.60元、62.16和42.06元。
三、结论与评价1.结论(1)由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到不同家庭收入生活水平的大学生消费情况分布规律:城市、农村和乡镇家庭的大学生消费情况差异高度显著,城市家庭的大学生整体消费水平都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