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车身表面油漆检验指导书

车身表面油漆检验指导书

车身表面油漆检验指导书
更改记录
说明
本检验指导书参考我公司《涂装操作工艺》,结合我部现场作业情况制定,检验员在对其涂装车身目视检查中,标有“★”表示关键掌握项目或部位。

涂装车身进行检查,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 2.
3. 4.
1. 2. 3.
4. 5.车身符合焊装总成过检工序检验标准,涂装修饰自检完工;
在与日间晴天屋外的日光同等程度的亮度环境下进行,过检工位周围环
境容易反射;
被检查部位无妨碍目视检查的保护蜡,灰尘,水滴,粘胶等附着物;检查者在250~1000mm的距离用肉眼能看出缺陷,视力两眼在0.8 以上(包括矫正视力),无色盲。

检验员在对涂装车身检查时,应注意:
涂装现场要求干净整洁,进入涂装车间已注意卫生。

涂装腐蚀性药品多,及时准确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

涂装生产设备多、自动化程度较高,在生产检验现场要注意防止打滑,防止手与车身接触中划破双手,防止车身碰到脑袋,防止气动工具、喷枪和气管道等喷气伤人。

车身停止在作业区方可安全作业,车身在前行运动中禁止接近车身。

涂装部低挥发点、易燃、易爆、化学品多,注意防火安全。

第一章、车身表面油漆区位划分指导
区位划分有关用语:
车体外面:
指车门及引擎盖关闭状态时从车外能看的见的面(简称外面)。

车室内面:
指车门及引擎盖关闭状态时从车内能看的见的面(简称室内)。

车体内面:
指打开车门及引擎盖时,第一眼能看得见的面(简称内面)。

区位划分:
区位划分是根据显眼程度将车体各部份进行区分,设定A、B、C、D共
4 个区段。

分区部位见表1-1。

详情如图示1—4所示。


4 页共12 页
C 区1. B区以下的
面。

2. 车身高1800mm
以上的顶篷中间部
分。

B 区以下的面。

打开门可以看得到的车身门框周边
及内面安全带部以上的涂装面。

行李箱及尾门打开状态下能看得见
的开口部周边及内面部。

打开引擎盖可以看得见的叶子板装
配部及引擎盖内面。

加油口箱的开口部及内面。

D
区无。

无。

发动机室内面。

门内侧夹层部前面的立柱相对的面
及下面。

行李箱底板。

图示1(车高为1600mm以上,1800mm以下的车)
图示2(车高为1800mm以上的车)
图示3 (车高为1600mm以下的车)
图示4部分区位
第二章、缺陷等级和种类:
第三章、缺陷等级判定标准
部份缺陷大小的等级判定
颗粒,异物,缩孔,针眼,碰伤及檫伤等缺陷大小的等级判定,下表将分成圆形、线状两种情况作出说明。

圆形缺陷:
线状缺陷:
直径表示如下图:
允许缺陷的相距个数和相距距离
见下表
备注:
1.在某个部件中,如果该部件有多个油漆部位区,则将各个部位
区定为一个部位区计算。

2.在同一个部位区中,如果有多个部件,则将各个部件根据情况
(如门开口、后围等)分开多个部位区计算。

3.个数为各部位区中允许等级以下的缺陷合计。

例:B区的部件/在部位区中按以下判定
①1级的颗粒8个,2级的碰伤1个时为不合格;
②1级的颗粒1个,2级的碰伤为1个,2级的颗粒2个,
并且各颗粒间距在300mm以上时为合格。

判定注意要点
1.伤痕缺陷在底漆、中途涂层为满足不了出厂基准。

1.在D区眼睛看得见的部位不允许有特别明显的涂装缺陷。

2.遮盖不严、粘胶附着、焊道外观不良等在A、B区位不允许有
一级以上(包括一级)缺陷;C区位外面也不能有此现象,内
部(室内、门内)参照样本。

4.露底、涂膜开裂、剥落、生锈、鼓泡、铁粉附着、焊渣等在
A、B、C区位不允许有一级以上(包括一级)缺陷。

5.对于线状、颗粒修补后,其部位若有变色,可允许在基准判定
范围之内,但其修补数目不能过多。

允许缺陷等级
将缺陷等级纳入缺陷种类及缺陷存在的部位区进行判定,下表标出了
允许的缺陷等级。

第四章、车身涂装过检工作流程
车身涂装过检工作流程:
中涂打磨
修饰自检
车身进入过检工位
检验员登记车身号码及颜色
检验并记录现场修饰
过检合格贴涂装合格证过检不合格
驶入返工区
返回
驶入涂装储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