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对农业经济的作用

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对农业经济的作用

农业生态经济学论文森林生态系统对涵养水土和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姓名:王峥学院: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年级:2010级专业班级:农村区域发展一班学号:222010326032008任课教师:杨瑞吉森林生态系统对涵养水土和农业生产的关系王峥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2010级区域发展一班学号:222010326032008摘要:森林生态系统因为其分布广的泛性,种质资源的丰富性,内部资源的可更新性而拥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它可以涵养水土,保持物种多样性,防沙固沙,这对推动当地农业经济的稳定向前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同时森林也因为其本身的优良经济效益,对促进当地的农业发展经济增收也是十分重要而有效的。

关键词:森林;农业;涵养水土;关系前言:森林是陆地上最大、最复杂的生态系统,在整个自然界中具有不可缺少和无法替代的总要作用,曾作为地球生命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以及动物和人类的摇篮而存在。

森林生态系统对涵养水土,调节气候都有积极贡献,对它的保护对于人类的生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全球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也对人类农业的发展、稳定以及繁荣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球总面积为五千一百万平方千米,陆地面积为一千四百九十万平方千米,其中森林面积为四百八十五万平方千米,森林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9.5%,占陆地总面积的32.6%。

据估算,陆地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约为一千八百三十亿吨,其中森林生物量就达到了一千六百四十八亿吨,占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生物总量的90%左右,整个陆地生态系统每年提供的净生产量约为一百零七亿吨,森林同的干物质就占65%左右。

可见,森林生态经济系统在制造有机物质,维持整个生物圈的生物多样行以及人类社会的繁衍和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森林是根据生命的外部形式来区分的一种基本的生物群落,它主要以木本植物为主。

但是如果从生态学中生态系统的水平上来看,则森林就是一乔木为主体,包括灌木以及其他林木、草被、动物、菌类等在内的生物群体,与非生物接的地质、地貌、土壤、气象、水文等因素构成一体的生态系统。

我们吧它称为森林生态系统。

一.森林生态系统的点独特之处:1.森林分布地域广泛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啥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它分布面广,占据空间大,与其他陆地升天系统相比,具有三个方面的优势。

①分布面积广。

就我国而言,北起大兴安岭,南到海南诸岛,东起台湾省,西到喜马拉雅山,在广阔的国土上均有森林分布。

②垂直分布高度大。

一般可以达到终年积雪的下线,在低纬度地区分布可以高达4200~4300.③森林群落的高度明显高于其他植物群落。

一般而言,生长稳定的神灵,数目的高度在30m左右,热带雨林中的针叶林,其高度可达70~80m。

④生物群落的生长年限长。

树木的生长期长,寿命延续时间长,大多树木的寿命都在100年以上,其中,松、柏的寿命可以超过1000年。

2.森林是物种宝库和物质能量的储存库森林的分布面广,捉拿居空间大,所以它为众多的生物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环境。

在广大的森林环境中繁衍着各种各样的生物。

有关资料表明,地球上的陆地植物有90%以上存在或起源于森林中,而且森林中的动物数量也远远大于其他陆地生物系统。

其次,由于森林生产力高,再加上树木的生长期又长,所以经过多年的积累,它有着比其他生态系统高得多的产量。

正是因为如此,人们称森林为物种宝库和物质能量的储存库。

3.森林是一种可更新资源森里是一种可更新资源,他可以通过滋生繁殖借助于自然循环进行天然更新,或者通过人工轮伐进行人工更新。

森林的繁殖能力很强,树林的种子或幼体能够依靠自然传播动力,如风力、重力、水力以及鸟兽传播等方式进行传播下种,在林下后林缘不断地生长出幼龄树木,形成下一代新林,只要没有人为或重大自然灾害的破坏,它们就能够世代延续演替下去。

森林同时还是天然的防风屏障,能够有效防止水土流失,防止土地沙漠化,增强土壤肥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粮食作物产量的提高和粮食储备的增加,使我国可以有计划的退耕还林、还草,就森林、草地的水文作用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人们过分夸大了森林的作用,认为在西部干旱地区应该大力植树造林,通过森林调节水量、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如此则能造出多少秀美山川和万顷良田;通过森林消减洪峰,可以提高河流堤防标准、降低维护费用;通过森林降低水土流失,也能彻底根治多泥沙河流。

针对此种片面的夸大作用,许多学者特别是西部干旱、高寒地区的学者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不要片面的夸大森林的作用。

二.森林生态系统对环境的影响①森林对降水的影响森林,特别是原始森林,成立体结构,高大树木、低矮灌木、地面草木、菌类植物共存,对水蒸气的捕获能力强,当这些水蒸气凝结后降水落到地面上时,就相当于降水。

在我国南部地区,林区烟雾缭绕,此种降水不容小觑。

由于水比热较大,云雾存在减少了地面的蒸发能力,单就云雾林所捕获的水分来说,超过了其蒸散量,即增加了降水。

但就整个流域来说,局部森林对降水的影响存在分歧。

一种观点认为植树造林能够增加降水,此观点的理论根据是森林吸收深层土壤水分供树木蒸腾,水蒸气随大气运动出森林之外,其中相当大一部分在林区附近凝结成雨,增加降水。

另一种观点认为此种降水的很大贡献来自林区的蒸散发,对流域来说水量未变,这种降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降水。

②森林对径流量的影响关于森林对径流的影响,主要有 3 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森林增加径流量,前苏联学者统计资料表明森林覆盖率每增加1%,年平均径流量增加1.1 mm。

第二种观点认为森林的存在减少年径流量,论点的支持为湿润地区的森林,林冠上的水汽容易被气流带走;在干旱地区,林木根系往往更深,比灌木和草本植物更容易获得深层土壤水分,蒸散发量也高;根据流域水量平衡,在降水量大致相同的条件下,蒸发量增加,径流量相应减少。

第三种观点认为森林存在对年径流量基本无影响。

流域内的枯水径流取决于林地蒸散发与土壤入渗率的综合作用。

在湿热带地区,植树根系使水分容易下渗,此种地下水可以补给河流,使枯水径流增加。

在干旱地区,森林植被的蒸散发较强,降低枯水径流,相反森林被砍伐后,蒸散发的作用被削弱,可能会使枯水径流增加。

因此,造林不一定增加枯水径流,而地区、林种等因素的影响可能更大。

由于媒体的广泛宣传,森林能拦蓄洪水,好像已经在人们的头脑里形成了定论。

特别是我国的1998 年大洪水之后,森林的这种作用更加引人注目。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森林可减少洪水总量、削弱洪峰流量及推迟延长洪水的汇集时间。

但是,也有学者认为,森林拦蓄洪水的作用是有限的。

在降雨强度较小的情况下,森林对洪水的影响较大,长时间的大雨,其影响逐渐减弱,甚至接近于零。

在林地,当暴雨强度大、历时短、量级小且前期流域干旱的情况下,森林能起到显著的削峰、减洪作用;但当暴雨量级大,前期流域已经蓄满后,其削减洪水的作用即行减弱且将起到增加产流量的作用。

当森林滞蓄出流而与新的暴雨洪水遭遇时,森林将导致洪峰流量增加。

森林本身的复杂性,不同的树种、森林类型、层次结构、生长状况及经营管理方式等对水文的影响是不同的。

对于原始森林来说,结构立体性好,截蓄能力高。

而对速生林和经济林来说,林木结构单一,对降水的调节作用较小。

③森林能够保持水土的原理构成森林的多为木本植物,其根系多为直根系,也就是地面上的树干倒转后再扩大的样子。

这样的根系可以抓住土壤,使土壤流失减少。

更多的水份积蓄在土壤中,就达到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当然,植物的蒸腾作用也使得森林及其附近的小环境水循环加速,气候湿润,降雨量多,这对涵养水源,也是十分有利的。

我们从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2010中截取了78年到09年的农林业发展图表,并对其进行横向比较,见下表:年份绝对数 (亿元) 指数 (上年=100) #农业#林业#农业#林业1978 1117.5 48.11980 1454.1 81.4 99.7 112.2 1985 2506.4 188.7 99.8 104.5 1990 4954.3 330.3 108 103.1 1991 5146.4 367.9 100.9 108 1992 5588 422.6 104.2 107.7 1993 6605.1 494 105.2 108 1994 9169.2 611.1 103.2 108.9 1995 11884.6 709.9 107.9 105 1996 13539.75 778.01 107.8 105.7 1997 13852.5 817.8 104.5 103.3 1998 14241.88 851.26 104.9 102.9 1999 14106.22 886.3 104.32 103.2 2000 13873.6 936.5 101.4 105.4 2001 14462.8 938.8 103.6 99.28331561 2002 14931.53903 1033.49943 103.9021148 107.0737196 2003 14870.1 1239.9 100.5 106.9 2004 18138.35545 1327.124916 108.4951398 102.0022744 2005 19613.37238 1425.539881 104.1466626 103.187**** **** 21522.27577 1610.811001 105.3916818 105.5811951 2007 24658.1 1861.637133 103.9756406 106.9038599 2008 28044.15223 2152.903988 104.7795185 108.0738199 2009 30611.07253 2359.4135 103.8221263 107.1478912表1地区绝对数 (亿元) 指数 (上年=100) #农业#林业#农业#林业北京140.44454 22.8968 103.386429 110.3227856 天津139.6977 2.2187 104.8479209 101.3053067 河北1927.7777 70.6795 103.2737077 111.7753512 山西556.33524 66.70468 102.9 109 内蒙古731.902017 78.245154 97.34748512 105.1327338 辽宁913.48166 69.97826 97.5 106.4999539 吉林777.4535 58.9103 98.08427682 110.8163128 黑龙江1206.79 85.1886 103.0897112 100.6680942 上海147.5289 8.9869 98.64792197 96.79132066 江苏1948.1952 70.7932 103.288775 105.2163599 浙江879.0498 117.6361 102.5625826 100.1800941 安徽1289.7937 125.0981 103.9801951 110.5891069 福建826.221273 162.199778 104.860237 106.7539175 江西729.7223 161.785 102.5934567 105.9217168 山东3223.9866 101.2651 102.7295135 109.8777822 河南2833.267212 134.0876588 103.1152273 107.4728536湖北1511.487 57.6663 103.7582268 107.578883 湖南1596.645644 174.1808082 105.9180221 104.530428 广东1551.034923 88.29686234 105.5693429 107.6660116 广西1134.9777 128.959 105.3067511 102.1273549 海南307.566988 79.618183 105.0355899 109.7987708 重庆522.8406522 34.13563126 106.7770576 106.6316907 四川1806.062 112.5171 104.6352372 105.5000953 贵州501.52297 36.92438 102.7698885 97.48975582 云南850.6547947 196.1264099 104.2380479 106.6407244 西藏39.057459 7.115562 87.38137253 249.1966235 陕西823.6 45.63 103.7999941 111.6999139 甘肃587.26785 24.236445 105.184863 116.2073871 青海61.308054 2.305095 106.0277903 112.5686372 宁夏146.7824508 8.382788404 108.5787596 112.1353257 新疆898.616706 26.645104 107.7999889 106.4991961表2图1图2通过图表的比较,我们能够大致看出,随着科学的进步,农业与林业的产值都有上升,不过如果从增长率来看,当我们发展林业资源,进行砍伐的时候,随着林业资源的消耗,虽然使得林业资源增长率提高,但同时也让农业的增长率下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