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如何在中国开展临床试验(一)——一个临床研究者的经验分享
如何在中国开展临床试验(一)——一个临床研究者的经验分享
无论试验的种类如何,有一个共同的原则必须遵 守: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这是临床试验的精髓。 国际上实行临床试验的GCP管理已经数十年。我国也在 上世纪90年代颁布了自己的规范,目前实施的是2003年 的版本。GCP内容十分丰富,但归结起来就是两个基本 点:保证试验的科学性;保证受试者的权益和安全。一 切措施和规定都要从这两个“保证”出发。既往一些试 验受到批评,除了在学术上存在问题外,多数与没有完 全遵从GCP有关。特别是试验涉及新药或新器械批准上 市的问题,国内外各级药监当局都十分重视试验进程中 是否遵循GCP,这也成为稽查的主要内容。
试验在进行任何工作前,必须得到伦理委员会的批 准。此点任何人体试验都没有例外。在我国,目前有两 种伦理委员会批准方式:一种是中心伦理委员会批准 (指牵头单位或NCO的伦理委员会),各参加单位接受 中心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不再自行审定,只需要中心伦 理委员会的批件;另一种是必须通过本单位的伦理委员 会批准,但也需要中心伦理委员会的批件。各中心研究 者应根据本单位的要求来确定批准方式。伦理审查可以 包括试验的各个方面,但重点是受试者的权益和安全。 虽然有些试验由国际总部或申办者提供申请伦理委员会 批准的文件,但各中心的PI要直接参与申请伦理委员会 批准的工作,特别是要亲自过目知情同意书并根据GCP 和本院的要求进行修改。在知情同意书和协议中最好直 接引用我国GCP第43条的原文。注意知情同意书要用受 试者看得懂的中文,不要用洋泾浜中文。要向伦理委员 会提供足够的支持材料,包括补偿的保险单复印件。在 拿到伦理委员会的批件后要仔细阅读,避免发生错误。
各试验单位一定要成立组织明确的试验小组。试验 小组的成员要有分工,相关情况记录在案。PI要指导试 验小组的工作,不能当“甩手掌柜”。建议每个试验 要设立一个临床协调员(CRC),CRC是试验的实际操作 者,在试验中起到关键的作用。试验在本单位进行得好 坏往往取决于CRC。CRC负责课题的日常工作,组织课题 的具体实施,并负责与NCO或监查员联系。要根据试验 的工作量确定其他工作人员,如参加试验的医生、试验 药品管理人员、试验护士、数据管理员等。各类人员的 职责和任务一定要明确。试验小组要建立工作制度,按 照试验的SOP确定日常工作的程序和方法,保质保量。 在入选、随访病例时,要各司其职,互相协作。
10 中国处方药 2010.09 No.102
申办者所提供的与临床试验有关的资料与文献;有权支 配参与该项试验的人员和使用该项试验所需的设备。
有关试验的申办者、研究者和监查者的职责,在 我国GCP中都有明确的规定。作为参加试验的各个医院 (也称试验中心,英文称center或site),应该了解试 验的整体组织结构,包括指导委员会、执行委员会、数 据安全监查委员会(DSMB)和事件核查委员会的职责和功 能。对国内牵头的试验,国家协调中心(NCO)是课题 的执行单位,行使工作委员会的职责。对国际多中心课 题,NCO是国家层面的指导单位。国家协调中心的任务 是上联(国际总部)下达(各中心),并与课题有关的 单位,如合同研究机构(CRO)密切合作。根据不同的 课题,设立不同的结构,各中心也要根据不同课题的运 作方式来确定与国家协调中心的关系。
试验药品是整个试验的用药来源,一定要有明确的 人员和制度对之进行严格管理。试验药品有两种管理方 式:由药剂科管理;由试验小组管理。无论采取哪种 方法,都要由经过GCP培训的人员管理,不能发生低级 错误(如自行销毁药品、将药品用于非试验人员等)。 要按照方案规定的SOP管理药品,包括药品的接受、保 存、使用、登记、销毁等,并要接受监查。试验使用的 相关物品,如取血设备、血压计等,都要按照规定准备 齐全。注意药品和物品的有效期。试验使用的仪器一般 都有规定,由各中心提供的仪器设备和实验室检查,需 要有质控证明。
议记录。这些是整个试验期间及其后要长期保存的,在监 查和稽查中都要随时接受检查。试验文件应该集中妥善保 存,不同试验的文件不能混杂放在一起。
试验的启动
各项审批手续齐备后,试验就可以启动了。各中 心在试验启动时都要召开第一次研究者会。这个会议 要有全体试验人员参加,可能还有试验的监查员甚至 国家协调中心的人员参加。启动会一般在试验单位召 开,但有时也可以由上级试验单位召开。会议主要是 学习方案和试验的操作管理。在会上,要对试验的方 案进行充分的讨论,同时对如何在本单位开展试验提 出具体方案。
试验的组织工作是试验前准备的一个关键。单中心 试验,只在本单位组织课题组即可。多中心试验,试验 中心的选择是国家协调中心的任务,所以凡是有志于参 加临床试验的各中心,应该与国家协调中心保持经常性 联系,以便在适合的课题中能够被选中。各中心的主要 研究者(PI)一般由国家协调中心建议。根据我国GCP的 要求,PI人选应该具备以下条件:在医疗机构中具有相 应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和行医资格;具有试验方案中所要 求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临床试验方法具有丰富经验或 者能得到本单位有经验的研究者在学术上的指导;熟悉
在我国,临床试验可以是国家项目,包括政府部门 和学术组织发起的项目。也可以是医药器械厂家、研究 单位自行或联合开展的项目。所谓研究者发起的科研 项目应该挂靠在一个研究单位进行。近年来随着国际学 术交往的增加,国际多中心大规模临床试验不断进入我 国,使我们有了参与国际合作和介入世界顶级临床科研 项目的机会。
临床试验协议是近年来受到重视的一个文件,各单 位现在都有不同的审查制度。主要是审查协议中是否体 现了GCP的内容,同时也要审查有关知识产权、法律保护 和经费的情况。现在出现协议审定时间过长而影响了试验 准时进行的情况,需要研究者努力与单位领导沟通,及时 批准。试验前还必须进行完整的文件准备。除了批准文件 和上级试验单位下发的各种文件(如试验方案、病历报告 表、研究者手册等),还要有本单位试验组织的各项文 件,如参加试验人员的名单、职责、研究者的简历和试验 协议等。在试验进行中,还会增加很多文件,包括各种会
方案确定后,下一项工作就是试验的准备。这一工 作十分繁杂。根据试验性质不同,需要得到不同级别管 理部门的批准。我国的纵向课题临床试验,一般由研 究者根据国家不同课题计划申报(招标),若涉及药物 试验且为新适应证,应该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SFDA)的批准。国际或国内非纵向课题的临床试验, 若为药物试验,涉及到新药或新的适应证,一般也要取 得SFDA批准,由申办单位负责申报。凡要取得批准的项 目,必须得到审批批件。这一批件要一直保存在试验中 心(多中心试验可为复印件)。若非新药或新适应证的 药物试验及非药物试验不需此步骤,但应在试验单位进 行科研立项。
力量 Column
如何在中国开展临床试验(一)
—— 的临床试验在我国 开展。如何高质量地完成临床试验,成为有志于临床科 研的医生的重要课题。
临床科研种类繁多。凡涉及人群研究的大凡有两 种:一种是临床调查,如某种疾病的临床特点观察、注 册研究等,一般对治疗不予干预;另一种是对新的诊断 方法和新的治疗手段的评价(包括药物、器械、治疗手 段等),一般称为临床试验。作为药物试验,可以分为 Ⅰ~Ⅳ期,每一期都有不同的目的、试验人群和试验方 法。目前我国参加的大规模临床试验多为Ⅲ期或Ⅳ期试 验,以临床疗效或安全性为主要试验目的。本文重点介 绍临床试验。
试验前的准备
一项临床试验在实施之前最重要的是确定试验的目 的、方法和方案。如果是多中心试验,由牵头单位(国 际或国内)提出试验设想和初步方案,由试验指导委员 会会议进行全面讨论,确定方案。在试验准备阶段,可 以对方案提出修改意见,包括各中心的课题负责人。但 一旦经伦理委员会批准确定后,任何人和单位都无权自 行修改。此点在各中心申请立题,伦理讨论和以后的具 体实施过程中都必须遵守。
试验启动后,就应该立刻开始试验。不要因主观或 客观的原因延迟试验的实际开始时间。
(未完待续,作者系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急重症中心 顾问专家)
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2010.09 No.102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