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器电气试验技术要求

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器电气试验技术要求

上汽商用车技术中心企业标准CVTC 38002-201124V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器电气试验技术要求24V VCU Electrical Test Requirements for New Energy Vehicle2011—12—30发布2011—12—30实施上汽商用车技术中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前言本标准按照 CVTC 15003-2010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商用车技术中心新能源技术部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商用车技术中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部门: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商用车技术中心新能源技术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正礼、杜建福。

本标准于 2011年 12月首次发布引言对整车控制器进行电气、环境、EMC 测试是保证零部件质量的重要环节。

本标准和《24V新能源整车控制器环境试验技术要求》、《24V新能源整车控制器 EMC试验技术要求》一起构成 24V新能源整车控制器的测试技术要求。

为了规范测试工程师在进行测试要求和测试方法的制定,提高工程师制定测试项目和测试方法的工作效率。

我们引用现行有效的国际标准和行业的相关内容编制了本标准。

需要说明的是,本标准所规定的内容,仅是对整车控制器常规、通用、普适的内容。

各测试工程师在参照本标准制定测试要求和方法时,宜结合控制器的实际情况,对具体测试内容进行补充和选择。

24V新能源整车控制器电气试验技术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新能源整车控制器所有验证试验的操作模式、负载的曲线图及测试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24V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器并包括售后件。

针对每一个安装区域,本标准还是整车控制器产品设计规范、质量规范和试验规范的基础。

在获得任何工程签署前,供应商必须提交一份符合所有验证或有偏差许可的最终验证报告。

任何与本标准的偏差,都必须完全地得到上海汽车商用车技术中心新能源技术部的批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QC/T 413-2002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ISO 16750-1-2006 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第 1部分:一般规定ISO 16750-2-2006 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第 2部分:电气负荷3 术语和定义QC/T 413-2002和 ISO 16750-1-2006给出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标称电压 UN nominal voltage用于描述车辆电气系统的电压值。

3.2供电电压 Us supply voltage随系统负荷和发电机的运行条件而变化的车辆电气系统电压。

3.3最低供电电压 Usmin supply voltage minimum在规定的供电电压范围内被测样件达到 A级功能状态的最小供电电压。

3.4最高供电电压 Usmax supply voltage maximum在规定的供电电压范围内被测样件达到 A级功能状态的最高供电电压。

3.5试验电压test voltage在试验期间施加到被测样件上的电压。

3.6工作模式 3试验电压UA supply voltage operating mode 3发电机供电时的试验电压。

3.7工作模式 2试验电压UB supply voltage operating mode 2蓄电池供电时的试验电压。

3.8最低工作温度Tmin minimum operating temperature系统/组件能够工作的周围环境温度的最低值。

3.9最高工作温度Tmax maximum operating temperature系统/组件能够工作的周围环境温度的最高值。

3.10热浸透温度TmaxHS hot-soak temperature在车辆停止且发动机关闭后,发动机舱内可能短时出现的环境温度最高值。

3.11峰-峰电压Upp peak to peak voltage叠加的交流电压。

4 工作模式采用 ISO 16750-1-2006 中定义的工作模式。

4.1 工作模式 1不向被测样件供电工作模式 1.1:被测样件未连接到线束;工作模式 1.2:被测样件模拟在车辆上的安装位置,连接到线束;4.2 工作模式 2所有电气连接完好,被测样件以电压 UB 带电运行。

工作模式 2.1:系统\组件功能不被激活(如休眠模式);工作模式 2.2:系统\组件带电运行并控制在典型运行模式;4.3 工作模式 3所有电气连接完好,被测样件以电压 U A 带电运行。

工作模式 3.1:系统\组件功能不被激活;工作模式 3.2:系统\组件带电运行并控制在典型运行模式;5 功能状态分级采用 ISO 16750-1-2006 中定义的功能状态分级:5.1 一般规定描述被测样件在试验期间及试验后所处的功能状态。

对每个试验应给出最低功能状态,附加试验要求由上汽商用车技术中心 CVTC 和供应商商定。

在以下级别确认期间,不应对被测样件进行额外操作。

5.2 A级试验中和试验后,装置/系统所有的功能满足设计要求。

5.3 B级试验中装置/系统所有的功能满足设计要求,但允许有一个或多个超出规定允差。

试验后所有功能应自动恢复到规定值。

存储器功能应符合 A 级。

5.4 C级试验中装置/系统一个或多个功能不能满足设计要求,但试验后所有功能应自动恢复到规定值。

5.5 D级试验中装置/系统一个或多个功能不能满足设计要求且试验后不能自动恢复到正常运行。

需要对装置/系统通过简单操作重新激活。

5.5 E级试验中装置/系统一个或多个功能不能满足设计要求且试验后不能自动恢复到正常运行。

需要对装置/系统进行修理或更换。

6 试验和要求6.1 一般规定按照规定的试验项目进行测试。

安装位置应和被测样件在车上的实际安装位置一致,如有几个安装位置,应采用最严格的要求进行试验。

6.2 通用试验条件除非另有规定,所有的试验应在 23℃±5℃和相对湿度 25%~75%的室温条件下进行。

除非在其他部分另有规定,试验电压应按照表 1 的规定。

如供应商采用采用其他试验电压,须经上汽商用车技术中心CVTC 同意,并记录在试验报告。

表 1 试验电压试验电压U N=24V电系U A 28±0.2U B 24±0.26.3 试验顺序试验前,应制定合适的试验顺序方案,确定类型、数量、组合及单独试验顺序,并经上汽商用车技术中心 CVTC 的同意。

7 总体信息和缩略语本标准可能出现的变动不影响已批产的零部件。

此标准的最新版本应该用于新开发的整车控制器的验证,并包括现有改进的整车控制器。

试验结果,连同试验的文档和被测件一并提交给新能源技术部。

另外,试验报告应保存10 年(从试验报告发布之日起),同样对于已经做过试验(包括初始的样品检测和与批量产品等同的检测)的被测件也应该保存同样长的时间。

所有的文档都应该确保对试验样品的可追溯性。

本标准中的缩略语详见表2。

不论被测件的试验次序如何,它都应该通过任意的单一测试项目。

如果有失效记录,须咨询上汽商用车技术中心新能源技术部的相关工程师。

使用的仪器应有有效标定标识,该标定应遵循国家标准。

表 2 缩略语简写含义C in 输入电容C out 输出电容C L 负载电容EMC 电磁兼容Frel 相对湿度I in 输入电流I IH 高端输入电流I IL 低端输入电流I K 持续短路电流I NS 保险丝额定电流I OH 高端输出电流I OL 低端输出电流I out 输出电流I R 静态电流R in 输入电阻R ISO 绝缘电阻T O 上限温度T R 室温T SW 溅水温度T U 下限温度Tf 下降时间t PB 工作时间t PS 休眠时间模拟Tr 上升时间Tw 脉冲宽度U B 工作电压U Batt 蓄电池电压U Bmax 最大工作电压表 2 缩略语(续)简写含义Uin 输入电压U N 额定电压U IH 高端输入电压U IL 低端输入电压U OH 高端输出电压U OL 低端输出电压U out 输出电压U P 测试电压Z out 输出阻抗除非有特殊申明,仪器的偏差限于如下所示:电压:±1.5 %电流:±1.0 %电阻:±2.0 %温度(稳态):±2.0 ℃温度(波动):±5.0 ℃时间:±2.0 %相对湿度:±5.0 % RH8 文档要求开发所需的全部相关文件(11.2节所述的相关文件)要准备完备。

这些将被作为一整套文件进行归档,并利用图号可以进行查阅。

8.1 验证文档为了能在开发过程中进行历史查询,试验程序、试验内容、被测件以及试验结果都应该进行归档。

被测件还应该有标签。

8.2 零部件的历史每一个零部件都必须有一个受控的零部件历史记录,该记录必须提供给上汽商用车技术中心CVTC。

8.3 验证报告对于提供的每一个样品或每一批样品(从A样品到C样品,见第9章),必须附有完整的验证报告,没有验证报告的样品将被拒收。

应该确定供应商提交最终验证报告的日期,而且它必须证明是完全符合该标准的。

9 样品分级及用途9.1 “A”样品“A”级样品为有条件的使用于开发阶段车辆上的样品,其限制条件主要有温度范围、电压范围、尺寸大小、材料、功能及可视化外形等。

主要适用于初步的开发工作。

如有必要,可以应用模拟方案。

这些零部件将被用于上汽商用车技术中心CVTC的台架或Mule车上。

9.2 “B”样品“B”级样品为使用于开发阶段车辆上,由软模工具制造的样品。

“B”级样品涵盖了所有功能。

插针位置以及外部尺寸应是为了验证其生产状态的。

这些零部件也将被用于上汽商用车技术中心CVTC 的实验车上。

注:“B”级样品可以有不同的存在等级(B1, B2及B3 等),这取决于可能增加的产品开发阶段。

限度:“B”级样品允许快闪可编程(在线刷新),这些零部件可应用于某些环境测试。

9.3 “C”样品“C”级样品是按照批量生产条件,利用标准生产工具制造出来的样品。

“C”级样品适用于(工程师)签署认证阶段测试(结果测试),测试过程按照此标准以及车辆电磁兼容性工程标准所给出的要求进行。

9.4 初始批产样品起始生产样品是按照批量生产条件,利用生产工具制造出来的样品。

起始生产样品主要被用于在销售车辆上验证其生产过程。

该样品为非开发阶段零部件,需要与所实现目的完全吻合,并将相应地进行标注。

该样品必须满足此标准以及车辆电磁兼容性工程标准所给出的所有要求。

10工作范围10.1 正常工作范围正如产品设计规范中所规定的,在整个工作范围内应该满足下列要求:–整车控制器的正确操作和功能–对于整车控制器,符合输入和输出的规范–符合质量要求–符合法规要求10.2 非破坏性的电器工作范围非破坏性电器工作范围超出了正常整车控制器的工作范围,其在相关章节里有更加详细的说明(参考11.4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