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图像校正
9
大气影响的粗略校正
大气影响的粗略校正:精确的校正公式需要找出每个 精确的校正公式需要找出每个 波段像元亮度值与地物反射率的关系。 波段像元亮度值与地物反射率的关系。为此需得到 卫星飞行时的大气参数,以求出透过率T 卫星飞行时的大气参数,以求出透过率Tθ、Tφ等因 子。如果不通过特别的观测,一般很难得到这些数 如果不通过特别的观测, 所以,常常采用一些简化的处理方法, 据,所以,常常采用一些简化的处理方法,只去掉 主要的大气影响(散射光直接进入传感器的那部分, 主要的大气影响(散射光直接进入传感器的那部分, 即程辐射),使影像质量满足基本要求。 ),使影像质量满足基本要求 即程辐射),使影像质量满足基本要求。 直方图最小值去除法 回归分析法
几何精校正: 几何精校正:利用地面控制点进行的几何校正称为几何精
校正。 校正。 也称图像纠正,其目的是改正原始影像的几何变形, 也称图像纠正,其目的是改正原始影像的几何变形, 产生一幅符合某种地图投影或图形表达要求的新图像。 符合某种地图投影或图形表达要求的新图像 产生一幅符合某种地图投影或图形表达要求的新图像。
7
遥感传感器系统误差校正
传感器定标 随机坏像元 行或列缺失 行或列条纹
8
大气校正
大气校正是消除遥感图像在大气传输中所引 起的质量退化的一种图像处理方法。 大气影响的定量分析 :大气的主要影响是减少了图 像的对比度,使原始信号和背景信号都增加了 因子,图像质量下降。 (1)无大气的亮度: (2)大气吸收影响; L1λ (3)大气散射后经过地物反射进入传感器; Lpλ (4)大气散射直接进入传感器; L2λ
Y = a1 + b1 X
Y
亮度均值; 为TM1亮度均值; 亮度均值
式中, 波段的亮度均值; 式中 X 为TM5波段的亮度均值; 波段的亮度均值
13
回归分析法
a1,b1计算如下:
b1
∑ [(T − T )(T − T ) = ∑ (T − T )
5 5 1 1 5 5
a1 = T1 − b1T5
T = T1 = a1
' 1
T1、T5表示TM1与TM5波段灰度值,
T1' 为TM1波段校正后的灰度值。
14
回归分析法
可以认为α就是 可以认为 就是 TM1波段的程辐 波段的程辐 射度。 射度。校正方法 就是讲TM1波段 就是讲 波段 中每个像元的亮 度值减去α, 度值减去 ,来 改善图像,去掉 改善图像, 程辐射。 程辐射。
22
地球曲率的变形
二是像元对应于地面宽度 的不等。由于传感器通过 扫描取得数据,在扫描过 程中每一次取样间隔是星 下视场角的等分间隔。如 果地面无弯曲,在地面瞬 时视场宽度不大的清况下, L1,L2,L3,…的差别不 大。但由于地球表面曲率 的存在,对应于地面的P1, P2 ,P3 ,…,显然P3-P1 > L3-L1 , 距 星 下 点 越 远 畸变越大,对应地面长度 越长。
遥感图像校正
1
遥感图像校正
主要内容 辐射畸变 为什么要进行校正? 1、为什么要进行校正? 几何畸变 怎样校正? 2、怎样校正? 辐射校正: 辐射校正:传感器系统误差校正
大气校正 太阳高度角误差校正 地形坡度误差校正
几何校正:基于ERDAS的几何精校正 几何校正:基于ERDAS的几何精校正 ERDAS
15
太阳高度角的辐射误差校正
任何地表获得的能量都随太阳的高度变化, 任何地表获得的能量都随太阳的高度变化,而不同 的时间和季节太阳高度是不同的。 的时间和季节太阳高度是不同的。
16
太阳高度角的辐射误差校正
太阳高度角引起的畸变校正是将太阳光线倾斜照射时 获取的图像校正为太阳光线垂直照射时获取的图像。 获取的图像校正为太阳光线垂直照射时获取的图像 。 可根据成像时刻的时间、 太阳的高度角 θ 可根据成像时刻的时间 、 季节和地理 位置来确定, 位置来确定,即: sinθ=sinϕ ·sinδ±cosϕ ·cosδ·cost 太阳高度角的校正是通过调整一幅图像内的平均灰度 来实现的。 来实现的。
18
二、几何校正(GEOMETRIC CORRECTION )
• 遥感图像几何畸变的原因 • 遥感图像几何校正 • 基于ERDAS的遥感图像几何精校正 基于ERDAS的遥感图像几何精校正 ERDAS
19
1.遥感图像几何畸变的原因
遥感影像变形的原因 (1) 遥感平台位置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影响: 航高、 遥感平台位置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影响:
27
遥感图像几何精校正
遥感图像几何精校正的一般过程
1)选取地面控制点(GCP),确定其空间坐 标; 2)利用控制点数据对图像进行空间变换
多项式近似法
合理选择校正方程的次数:2-3次。
3)图像重采样 为了使校正后的输出图像像元与输入 的未校正图像相对应,根据确定的校正公 式,对输入图像的数据重新排列。
4. 5.
从已经过几何配准的遥感图像上选取地面控 制点; 从电子地图中读取地面控制点的坐标; 从地形图读取地面控制点的坐标,数据可通 过键盘、数字化仪输入; 野外GPS定点数据采集; 其它
控制点的地理坐标与地图投影的要求必须一致。 控制点的地理坐标与地图投影的要求必须一致。
30
二次多项式间接法纠正变换公式为: 二次多项式间接法纠正变换公式为:
航速、俯仰、翻滚、偏航。 (2) 地形起伏的影响:产生像点位移。 地形起伏的影响: (3)地球表面曲率的影响:产生全景畸变。 地球表面曲率的影响: 地球表面曲率的影响
一是像点位置的移动; 二是像元对应于地面宽度不等
(4) 大气折射的影响:产生像点位移。 大气折射的影响: (5) 地球自转的影响:产生影像偏离。 地球自转的影响:
20
遥感影像变形的原因 遥感平台运动状态变化
航高变化的影响——地面分辨率不均匀 航速变化的影响——航向位移 俯仰变化的影响——旁向位移 翻滚变化的影响——扭曲变形 航偏变化的影响——倾斜畸变
21
遥感影像变形的原因 地球曲率的变形图示
一是像点位 置的移动, 当选择的地 图投影平面 是地球的切 平面时,使 地面点P0相 对于投影平 面点P有一高 差△h。
x = f x (u, v) = a00 + a10u + a01v + a11uv+ a20u2 + a02v2 y = f y (u, v) = b00 + b10u + b01v + b11uv+b20u2 + b02v2
x,y为校正前的 影像坐标; u,v为变换后对 应的坐标;
12
回归分析法
用长波数据来校正短波数据 作法:在不受大气影响的波段( TM5) 作法:在不受大气影响的波段(如TM5)和待校正的某 一波段( TM1)图像中, 一波段(如TM1)图像中,选择由最亮至最暗的一系 列目标,将每一目标的两个待比较的波段灰度值提 列目标, 取出来进行回归分析。 取出来进行回归分析。 例如: 例如:
28
控制点的选取
控制点选取的原则
数目: 2次项不少于6个点、3次项不少于10个 点,保证有多余观测点。 选择的原则
最大范围控制整幅图像 均匀布点 易分辨、易定位的特征点:道路的交叉口,水库 坝址,河流弯曲点等 特征变化大的地区应多选些 图像的边缘也要选取控制点,以避免外推
29
GCP选择途径
1.
2. 3.
17
地形坡度辐射误差校正
太阳光线和地表作用以后再反射到传感器的太阳光的 辐射亮度和地面倾斜度有关。 辐射亮度和地面倾斜度有关。 若处在坡度为α的倾斜面上的地物影像为g(x,y), 则校正后的图像f(x,y)为: g (x , y ) f (x , y ) = cos α 地形坡度引起的辐射校正方法需要有图像对应地区的 DEM数据 校正较为麻烦, 数据, DEM数据,校正较为麻烦,一般只在地形坡度起伏较 大的情况下做校正。 大的情况下做校正。
2
为什么要校正?
遥感成像过程
3
为什么要校正?
原因
传感器本身的因素 遥感平台的影响 大气的影响 地表起伏的影响 ……
产生图像畸变
4
图像畸变的分类
辐射畸变: 辐射畸变 : 指遥感传感器在接收来自地物的电磁波 辐射能时, 辐射能时 , 电磁波在大气层中传输和传感器测量中 受到遥感传感器本身 地物光照条件( 遥感传感器本身、 受到 遥感传感器本身 、 地物光照条件 ( 地形影响和 大气作用等影响 太阳高度角影响) 以及大气作用 等影响, 太阳高度角影响 ) 以及 大气作用 等影响 , 而导致的 遥感传感器测量值与地物实际的光谱辐射率的不一 致。 几何畸变:遥感图像的几何位置上发生变化, 几何畸变:遥感图像的几何位置上发生变化,产生 几何位置上发生变化 诸如行列不均匀,像元大小与地面大小对应不准确, 诸如行列不均匀,像元大小与地面大小对应不准确, 地物形状不规则变化等变形, 为几何畸变。 地物形状不规则变化等变形,称为几何畸变。
6
一、辐射校正(RADIOMETRIC CORRECTION )
影响辐射畸变的因素 ? 1.1引起辐射畸变的因素 引起辐射畸变的因素? 1.1引起辐射畸变的因素
传感器本身的影响:导致图像不均匀, 1.2如何进行辐射校正? 1.2如何进行辐射校正? 如何进行辐射校正 产生条纹和“噪音”。 大气的影响:反射、散射、吸收,主要 会影响图像的对比度。 地形影响和光照条件变化引起的辐射误 差
10
直度应为0的地区, 如山的阴影处。而事 实上并不等于0,说明 亮度最小值必定是这 一地区大气影响的程 辐射度增值。
11
直方图最小值去除法
校正方法:将每一波段中每个像元的亮度值都减
去本波段的最小值。使图像亮度动态范围得到 改善,对比度增强,从而提高了图像质量。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