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管理制度范本1公文管理制度范本公文管理制度(一)一、上级来文管理制度1、管理。
凡上级下发的文件,由办公室文书人员负责签收、登记、传阅和保管,并按发文机关的要求进行定期清点,按期清退。
部内人员出席会议带回的文件,要及时送交办公室进行文书处理。
各科室要指定专人兼管文件工作。
2、传阅。
文件登记后,文书人员要立即根据文件的密级、急缓程度进行分类整理,由办公室主任批办后,按照批办意见进行传阅。
传阅急件应立即阅批,缓件一般不超过三天。
3、借文。
因工作需要借阅文件者,要严格履行借阅手续,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周,用完后及时送还,严防丢失。
4、保密。
文件要严格按照传阅范围进行传阅,在传阅过程中,不得从阅夹中抽留文件,不得带回家中。
对国家秘密文件复印要注意以下保密事项:(1)复印国家秘密文件,必须建立严格的审批、登记制度,并指定专人负责;(2)“绝密”文件和中央领导同志的内部讲话记录,发文部门规定不准翻印的文件,未经原发文机关批准不得自行复印;(3)严禁复印中央各种文稿和中央领导同志的内部讲话稿;(4)严禁将国家秘密文件拿到社会上营业性的复印场所复印;(5)对复印的国家秘密文件要与原文件一样进行严格管理。
二、本部行文管理1、制发各类公文,坚持“从严、从实、从少”的原则,精简文件、简报,文件字数一般不超2500字。
2、文件种类。
“朔组报”主要用于向上级的请示、报告;“朔组发”主要用于下发有关政策性、指导性的工作意见;“朔组通”用于发布党内法规,传达上级机关的批示,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发布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共同执行或者周知的事项;“朔组干字”主要用于公布干部事宜的专门文件;“朔组内干字”主要用于部内公布科级以下干部事宜的专门文件;“朔组复”主要用于批复下级部门和有关单位的请示。
一些时间要求较紧迫的文件,可发传真电报。
根据工作需要,可增发会议纪要和通报两种文件。
3、审核、签发。
“朔组发”文件,须经部务会讨论研究,由分管部长把关,部长签发。
其他文件,须经部务会或部长办公会讨论研究,由有关科室和分管部长把关,部长签发。
4、文件编号。
“朔组发”、“朔组通”、“朔组报”、“朔组复”文号由办公室统一编号;“朔组干字”、“朔组内干字”文号由干部一科编号。
5、文件印制。
文件打印按《文件打印制度》办理。
所有文件和材料的校版、装订、发放由撰文科室负责。
三、文件存档制度1、立档范围。
本部的文件、请示、报告、计划、总结、统计资料、领导讲话和有保留价值的文稿,中组部、省组部的来文来电,同级和下级机关送本部的文件、资料等。
2、立档要求。
“朔组干字”、“朔组内干字”文件由干部一科立卷归档,其他文件的立卷归档工作由办公室负责,各科室应积极予以配合。
四、文件打印制度1、材料印刷。
文件材料数量大,需在外面印刷的,先向办公室提出申请并填写印刷通知单,经分管财务的副部长审批后,到指定印刷厂按审定份数印刷。
2、打印、复印的文稿,必须严格控制份数,杜绝浪费。
3、在打印、复印秘密级以上文件时,严禁无关人员在场,打印、复印完毕,废件要立即销毁。
公文管理制度(二)公文处理是指公文的办理、管理、立卷、归档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
公文处理应坚持实事求是、精简、高效、准确、及时、安全。
根据《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等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定。
一、公文处理应遵循的一般原则(一)使用法定的公文文种制发公文。
即以党的机关使用的14种公文种类和国家行政机关使用的13种公文种类制发公文。
(二)使用规定的公文格式制发公文,制发公文时,必须符合公文的文面格式、公文用纸格式和公文编排、打印与装订格式。
(三)遵守行文规则。
在行文时,要坚持注重实效、“少而精”、党政分工、根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行文关系、联合行文的机关必须是同级等规则。
特别在办理请示行文时,要坚持请示事项必须协调一致、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和一文一事的原则,不得在报告等其它非请示公文中夹带请示事项和直接向领导个人报送公文。
二、发文办理(一)发文办理的一般程序发文办理的程序包括:草拟、审核、签发、登记、复核、打印、分发、传递等工作。
(二)公文草拟的要求1、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及上级机关的指示,准确地体现本局工作意图,并同现行有关公文内容相衔接。
2、全面、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情况,提出的政策、措施等切实可行。
3、观点明确,情况属实,内容充实,条理清晰,结构严谨,表述准确,文字精炼。
4、人名、地名、时间、数字、引文准确。
时间应写具体的年月日,引用公文应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汉字和标点符号的用法符合国家发布的标准方案,计量单位和数字用法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5、开门见山,文字精练,用语准确,篇幅简短,用词规范,文风端正,文种格式正确,层次序数准确。
6、起草公文时,对涉及其它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应当主动协商,征求意见。
7、起草重要公文应当由局领导或部门负责同志亲自主持、指导,进行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征求有关部门意见。
8、代拟起草公文时,应严格代拟稿质量,严格控制文件篇幅,严格报送程序和完善报送材料。
(三)公文审核的要求1、凡以本局名义制发的文件,在送局领导正式签发前,必须填写公文稿审签单,经承办科、室分管领导核稿,送办公室主任审核文种、格式,并提出是否公开、保密审查初步意见和发文文号。
2、核稿重点:观点和内容是否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国家的法律、法规,是否完整、准确地体现中央、省、市、市质监局和区委、区政府以及本局的意图,是否符合实际,并同现行有关文件内容相衔接;拟定的措施和办法是否切实可行;涉及有关业务部门的事项是否经过协商并取得一致意见;关键用词是否规范;行文是否准确;文字是否精炼;逻辑是否严密;结构是否严谨;是否确需行文或联合行文。
3、由其它单位主办与我局联合发文,由有关科室审改后,按我局文件审核、签批程序办理。
(四)公文签发要求公文必须由局领导人或其授权的局领导签发,公文一经签发即成为定稿生效。
会签时,在送签过程中逐个送签,不要遗漏。
(五)公文登记要求拟发公文经签发后,需进行登记,包括填写公文标题、发文字号、签发人,按经领导审定的印发范围和存档要求确定公文印发份数等。
(六)复核、打印、分发、传递的要求办公室要对公文的审批手续、文种、格式、内容等进行再次复核,经复核如需对涉及内容的实质修改时,必须报请原签发领导复审。
打印要做到准确、及时、安全、保密,用印规范、正确。
分发、传递应做好登记,按分发、传递范围进行分发,传递密级文件时,严格执行密级公文传递办法。
办公室要按照公文存档要求及时存档。
三、收文办理收文办理一般程序包括:签收、登记、拟办、分发、传阅(传批)、承办和催办等工作。
公文管理制度—规章制度1公文管理制度—规章制度公文管理制度—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本公司的工作效率,有效减少公司文件在流转过程中的各种浪费,充分发挥文件在各项工作中的指导作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公司所有文件由行政部负责统一管理,本公司文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通知:要求各部门办理或者知悉的事项,用“通知”。
2、通报:表扬好人好事,批评错误行为,传达重要情况,用“通报”。
3、决定、决议:对某些问题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用“决定”,经过会议讨论通过,要求贯彻执行的事项,用“决议”。
4、规章制度:颁布重要的管理制度。
5、函:平行的或不相隶属的单位之间相互商洽工作,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询问和答复问题,用“函”。
6、会议纪要:传达重要会议议定事项和主要精神,要求大家共同遵守执行的,用“会议纪要”。
第二章收文管理第三条凡来公司的公启文件均由行政部登记签收后分别交各部门相关人员拆封。
在签收和拆封时,行政人员均须注意检查封口和邮戳。
发现开口或邮票被撕毁的函件应查明原因,对开口的密件和邮票被撕的国外信函应拒绝签收。
第四条一般函、电等公文,分别由前台直接分转处理。
第五条为加速文件运转,行政部门应在当天或第二天将文件送到承办部门。
如关系到两个以上有关业务部门,应按批示次序依次传阅,最迟不得超过两天。
第六条传阅文件应严格遵守传阅范围和保密规定,任何人不得将有密级的文件带回家、宿舍和公共场所,也不得将文件转借给其他人阅看。
对尚未传达的文件不得向外泄露其内容。
第七条阅读文件应抓紧时间,当天阅完后应在下班前将文件交行政部,阅批文件一般不得超过两天,阅完后应签名以示对其负责。
如有领导“批示”、“拟办意见”的,应责成有关部门和人员按文件所提要求和领导批示办理有关事宜。
第八条阅文时不得任意取走文件夹内任何文件及附件,如确系工作需要,要办理借阅手续,以防止丢失和泄密。
第三章发文管理第九条本公司上报、下发正式文件的工作集中在行政部,各部门一律不得自行向上、下发送正式文件。
第十条各部门需要反映汇报重要情况或向下安排布置重要工作要求发文的,应向行政部提出发文申请,并将文件底稿交行政部审核。
第十一条凡是以行政部名义发出的文件、通告、决定、决议、请示、报告、规章,编写的会议纪要和会议简报,均属发文范围。
第十二条行政部下发文件主要用于:1、公布全公司的规章制度,2、转发上级文件或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制定的本公司文件,3、公布公司体制机构变动或干部任免事项。
4、公布全公司性的重大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政治工作、生活福利等工作的决定,5、发布有关奖惩的决定和通报,6、其他有关全公司的重大事项。
第十三条发文程序1、各部门需要发文时,应事先向行政部提出申请。
2、行政部同意发文后,各部门要草拟文件初稿。
,1,草拟文稿必须从全公司角度出发,做到情况确实、观点鲜明、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文字简练、标点符号正确、书写工整、严禁使用铅笔、圆珠笔、红墨水笔和彩笔书写。
,2,文稿拟就后,拟稿人应详细写明发送范围、份数。
3、行政部对文稿要进行审查和修改。
,1,对涂改不清、文字严重错漏、内容不妥、格式不符的文稿应退回重新拟稿。
,2,经审查修改后的文稿,送部门负责人核稿。
4、会签与签发。
,1,需会签的文稿,应在交付打印前送会签部门会签。
,2,文稿审核会签后,按批准权限规定呈总经理审定批准签发。
5、印发,1,经领导批准、签发后的文稿由行政部统一编号、打印。
,2,文件由行政部按份数打印、分发。
第四章文件的归档与保存第十四条文书归档1、全部完结的文书,在结办后三天内,交行政部保存,按“完整、有序”原则对文件整理、检查,按类别、年代立卷,分别按所属部门、文件机密度、整理编号和文件保存年限进行整理与编辑,并在“文书保存簿”上做好登记,归档保存。
2、文件归档时,要求把文件的批复、正本、底稿、主件、附件收集齐全,保持文件、材料的完整性。
第五章文件借阅与销毁第十五条各部门人员因工作需要借阅一般文件时,经行政部长同意后方可借阅,对重要文件需总经理同意后方可借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