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淞沪抗战纪念馆有感
在宝山区的临江公园中,坐落着一座淞沪抗战纪念馆。
在这座纪念馆中,珍藏着上个世纪30年代上海人民和国民党19路军并肩作战,和当时进犯上海的侵华日军进行的殊死抵抗的不平凡历史。
“一.二八事变”,“八.一三事变”那一张一张泛黄的历史史料,被静静地安放在这里,告诉人们在70多年前这里发生过的故事;一幅幅被悬挂起来的黑白照片,又似乎在诉说着上海人民在两场浩劫中的所受到的伤害与耻辱;而那些躺在玻璃柜中国民党第19路军用过物品貌似叙述着当时战斗的惨烈。
自1937年七·七事变、八·一三事件,中华民族遍遭蹂躏,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是中国共产党率先扛起民族抗日大旗,通过国共两党合作,以中国共产党为主导,全民族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民族解放运动。
党始终代表的是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即使在最危险的时刻,那份信念,那份信仰始终不渝。
以党为母体,那每一名党员便是每一个细胞,党的意志真切得体现在每一名党员身上。
他们冲在危险的最前面,他们扛的任务最繁重,他们杀敌最勇猛,不怕牺牲,不怕吃苦,他们是民族的脊梁。
他们不仅锤炼了自己,更辐射引导了周边,党的生命之树常青。
让我们回眸历史,轻轻走近那已远去的战争,让我们聆听回音,深深地缅怀那中华民族不屈的忠魂。
往事已逝,江山已改,人已非昨,历经沧桑,唯一不变的仍是那份执著与信仰。
还看今朝,在新的历史时期,已无须抛头颅撒热血,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那就是始终保持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在思想上始终与中央保持一致,在行动上始终走在人民群众的前列。
紧跟形势,从最本职的工作做起,不怕苦不怕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顾健) 七月的一个早晨,我们来到了位于长江出海口的临江公园,穿过一条林荫大道,来到了记录着上世纪30年代中国军民顽强抵抗日本侵略者历史的淞沪抗战纪念馆。
我们参观了淞沪抗战时期中国军民的历史图片及照片资料、实物资料,上面记载了日本侵略者的令人发指的残酷暴行和中国军民团结一致、奋勇抗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淞沪地区是中国首都南京的门户,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它位于长江下游黄浦、吴淞两江汇合处,扼守长江门户,其中上海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金融中心和最大的国际贸易港口。
日本统帅部认为,占领上海“使其丧失经济中心的机能”,“切断其对外联系”,能使中国“军队和国民丧失战斗意志”,同时直接威胁中国首都南京,以迫使中国政府尽快屈膝投降。
由于1932年《淞沪停战协定》的限制,中国军队不能在上海市区及周围驻防,市内仅有警察和保安团的微弱兵力。
而日本则设有驻沪海军陆战队司令部直属兵力3000余人,大批日本舰艇常年在长江、黄浦江沿岸巡弋。
但是,中国方面判断日军必将进攻上海,积极进行作战准备,做了一系列军事防御部署,部队开进上海及其附近预定阵地。
1937年8月13日,日军向中国军队阵地发动进攻,淞沪会战由此开始。
中国政府发出《自卫抗战声明书》,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被迫抗战的正义性和抗战决心。
由于中国军队的英勇作战,使日军迟迟不能取得进展,因而会战规模不断升级,日军不断从国内及华北、台湾抽调大量部队增援,进行登陆作战,同时不断扩大日军级别,由上海派遣军发展为华中派遣军。
日本海空军大量参战。
参战日军总计达到30余万人。
日本侵华的战略重心从华北发展到华中,形成华北华中两个战场。
日本国内的战时体制也迅速加强,成立了由天皇直属的大本营,战略上也将卢沟桥事变以来的侵华战争由“华北事变”改称“中国事变”,最后揭去虚伪的“不扩大”面纱,正式承认了全面侵华战争。
与此相应,中国在日益增强的敌人面前,也不断投入增援力量,从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抽调部队参战,并不断调整军事部署。
中国海空军力量也参加战斗。
中国先后共投入了70余万兵力。
中国军队经与日军反复较量、殊死搏斗,历经3个月。
整个会战中中国军队表现了英勇的牺牲精神,给日军造成重大打击。
表现了广大爱国官兵高昂的誓死抗击侵略者的英雄气概和爱国主义精神。
如团副谢晋元仅率所属一营死守四行仓库,面对优势敌人疯狂不断的进攻,坚守4昼夜,击退日军6次进攻,毙敌数百人,令敌胆寒,所部被中国人民誉为“八百壮士”,永远被中国人民铭记。
中国军队经长期激战,消耗很大。
同时在军事装备上又不占优势,日本又有海空军的协同作战,中国军队虽经英勇奋战,但处境渐渐不利。
11月5日,新增日军杭州湾登陆后,严重威胁中国军队侧翼,战局于中国极为不利,中国军队遂进行撤退,11月12日,上海沦入敌手。
这次会战,中国广大官兵同仇敌忾,斗志昂扬,以劣势装备同优势装备的日军顽强拼搏,毙伤日军4万多人,坚守上海3月之久,粉碎了日本侵略者“速战速决”的迷梦。
同时,这次会战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也为上海工厂内迁保存经济实力,以致掩护国家转入战时体制赢得了时间。
淞沪会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亦有重要地位和影响。
但是另一方面,中国国民政府在战略上也犯了严重错误,在滨海的不利地形下与优势敌人单靠拼消耗、拖时间,违背了持久战战略方针,也给随后的南京保卫战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70年过去了,今天的中国已经走在了民族复兴的路上,我想长眠于此的英烈看到今天的中国的繁荣富强应该感到欣慰,而矗立于此的淞沪抗战纪念馆也在提示国人,只有国家繁荣,民族强大,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100多年的屈辱史我们不能忘记,而为了国家和民族献出生命的英烈更应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这些图片和文字虽然无声无息,但已经强烈地震撼了我们每个人的心灵。
重温历史,让我们再次感受新生活的来之不易。
前人已经告诫过我们“忘记历史等于背叛!”作为一个苦难深重的东方大国的子民,我们不能忘记自己曾经多苦多难,倍受外族的侵略和蹂躏。
“落后就要挨打”,血腥的事实已经让我们不堪回首,而如何让历史悲剧不再重演,就要靠我们自己,不断完善自己、强大自己,同时时刻警醒子孙后代不要忘记历史,特别是这百年耻辱史。
作为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正确认识自己,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夜郎自大,摆正自己,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美好的明天一定等着我们。
0811034214 朱欢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