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区域经济区的等级分类及其点评目前全国获批的区域经济区越来越多,已经达到了让人眼花缭乱的地步,几乎每个省都在说拥有自己的“特区”,然而现在面临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很多所谓的“特区”已经不“特”了,下面我从我自己了解和查到的情况来把全国的获批及即将获批的区域经济区的等级分下类,并且适当地排下名次,也让大家知道现在我们的“特区”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有什么样的政策。
第一梯队:国家级新区1.天津滨海新区(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2008年常住人口202万人。
2008年3月17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方案>获得了国务院的正式批复。
在金融企业、金融业务、金融市场和金融开放等方面的重大改革,原则上可安排在天津滨海新区先行先试。
本着科学、审慎、风险可控的原则,可在产业投资基金、创业风险投资、金融业综合经营、多种所有制金融企业、外汇管理政策、离岸金融业务等方面进行改革试验。
在有利于土地节约利用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前提下,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创新土地管理方式,加大土地管理改革力度。
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及土地收益分配、增强ZF对土地供应调控能力等方面的改革试验。
2.上海浦东新区(占地面积520平方公里[另外一种资料上写的是面积约为1700平方公里,可能是包括南汇区的],人口268.60万,2005年6月21日,国务院批准上海浦东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给予的支持政策是在制度创新方面先行先试的优先权。
2009年8月12日,批复在外高桥保税区建立上海外高桥国际贸易示范区,并明确做大做强国际贸易,成为国家和上海有关政策的先行先试区域,今年外高桥将在外汇管理政策方面先行先试,推进跨国公司外汇收付汇结算集中管理,开展国际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探索开展离岸金融、以保税仓单质押为主的物流银行和航运保险等业务点评:浦东新区是国家批准的第一个国家级新区,之所以我把滨海新区放在第一位是因为就目前来看,滨海新区得到的政策比浦东的还强一些,滨海新区最大的优势就是金融先行,积极申请OTC市场的城市不在少数,深圳、北京、上海、重庆等地都递交了相关申请,竞争非常激烈,而OTC市场落户滨海新区也就说明了中央对滨海新区的重视程度是最大的,滨海新区的发展潜力也是有目共睹的,目前全国经济增长的两面旗帜就是天津和鄂尔多斯,自从北京改变自身定位,把北方经济中心让给天津后,天津就迎来了建国后史上最大的发展机遇。
环渤海经济圈将很可能会走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前面。
虽然天津曾经因为毗邻北京而在某些方面发展受限,但现在它已经摆脱了曾经的束缚,可以预见的是天津在未来5到10年都将引领全国的发展速度。
而上海浦东新区得到的是制度创新先行先试和国家贸易先行先试权,可以说它排名第二毫无疑问。
自从浦东新区向国家要的不是具体的经济奖励而是先行先试权后,全国各地都在往这个方向努力,浦东新区的成功也为其他地区做出了示范作用和引发其他地区的跟进。
而其他土地,行政改革先行在这两个新区都只能算是附带的先行权,就不一一叙述了。
第二梯队:国家级新区3.横琴新区(横琴新区主要包括面积达106.46平方公里的横琴岛,岛内人口约7600人,其中常住人口4203人。
2009年8月1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横琴总体发展规划》,将横琴岛纳入珠海经济特区范围,要逐步把横琴建设成为“一国两制”下探索粤港澳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区。
深化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的先行区和促进珠江口西岸地区产业升级的新平台。
大力推进通关制度创新、科学技术创新、管理体制创新和发展模式创新,在改革开放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取得突破,为珠三角“科学发展、先行先试”创造经验。
澳门特别行政区对横琴岛澳门大学新校区实施管辖。
《横琴总体发展规划》政策中最大的亮点是提出实施“分线管理创新通关”,突破了内地现有通关制度。
2009年12月16日挂牌,预见未来五年投入2000亿。
)4.重庆两江新区(总占地面积约960平方公里、约有550平方公里的建设区域。
待批。
据规划,“两江新区”的战略定位是立足重庆市、服务大西南、依托长江经济带、面向国内外,形成“一门两中心三基地”。
即:西部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长江上游地区现代商贸物流中心、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内陆国际贸易大通道和出口商品加工基地、长江上游的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
在政策设计上,重庆希望“两江新区”能获得中央大力支持,比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享受国家给予的有关政策,并在土地、金融、财税、投资、对外贸易、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管理体制等领域赋予先行先试权,允许和支持试验一些重大的、更具突破性的改革措施。
点评:之所以把横琴新区和重庆两江新区放在第二梯队,是因为这两个区定位和支持力度不及浦东和滨海,但依然是国家级新区。
因为重庆两江新区还未获批,具体政策还没出台,所以不好和横琴新区比较,把横琴排在第三是因为它先获批。
可以肯定的是重庆两江新区得到的先行先试权会比滨海新区和浦东新区低一点。
横琴新区获批明显是为给庆祝澳门回归十周年献礼,而毗邻澳门的优势让横琴脱颖而出,深圳给出的答卷让我对横琴新区充满信心。
横琴岛在2000年左右在发展旅游业和工业之间徘徊,可以说整个珠海没有获得像深圳样的成功,很大原因就是早前定位不明确,发展目标忽左忽右,但珠海因为经济特区的牌子也成为了最宜居和最漂亮的大陆城市之一,厦门也如此。
2004年后横琴的发展方向不再由珠海市决定,而是由广东省来规划,此次新区获批也给出了横琴的明确定位,投资的2000亿也相对来说比较靠谱。
重庆两江新区本来是说会成为第三个获批的国家级新区,据我猜测,重庆打黑进入收尾阶段后两江新区就会正式获批。
重庆2001年4月获批的北部新区发展遭遇瓶颈,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才会推出两江新区。
由于国家对西部大开发的重视,再加上要在西部建设几个示范区域,重庆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但重庆两江新区的发展本人仍持观望和谨慎乐观的态度,毕竟重庆虽然近些年发展不错,但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从重庆外出的务工人员就能得到答案。
另外早几年的郑州郑东新区和沈阳沈北新区也号称是国家级新区,但是横琴新区出来后媒体都说的是第三个新区,也就是说那两个现在没有获得广泛的承认,从另一个方面来讲,那两个是没有做出什么很大的成绩来,只是暂时繁荣了下当地的房地产行业,所以这两个新区在此不位列其中了。
第三梯队: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5.深圳。
(《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于2009年5月6日获批。
按照国家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做到"四个先行先试":一是对国家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先行先试;二是对符合国际惯例和通行规则,符合我国未来发展方向,需要试点探索的制度设计先行先试;三是对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对全国具有重大示范带动作用的体制创新先行先试;四是对国家加强内地与香港经济合作的重要事项先行先试。
力争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突破,在全国率先形成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新鲜经验。
另外,深圳还要在行政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社会领域改革、完善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全面创新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的体制机制以及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体制机制等六方面实现重点突破。
)6. 成渝城乡统筹试验区。
(2007年6月7日获批但无具体方案出台。
而成渝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国家重要增长极、我国内陆开放示范区、国家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国家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国家生态安全保障区。
成渝经济区将于明年获批。
),7.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改试验区。
(2007年12月7日获批。
所谓“两型社会”,是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长株潭城市群”综改方案于2008年12月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
国家积极支持长株潭城市群先行试验一些重大的改革开放措施。
要求湖南要以创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产业优化升级、科技和人才管理、土地管理的体制机制为重点,配套推进投融资、对外经济、财税、统筹城乡及行政管理等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2008—2020》亦获准实施。
2009年11月10日,国家工商总局根据“两型”社会建设实际需要,制定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支持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意见》。
2009年10月22日,国家发改委日前正式批复了铁道部和我省联合申报的《长株潭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2009-2020年)》。
规划范围为长沙、株洲、湘潭3市行政辖区,同时与益阳、娄底、岳阳、常德、衡阳5市的主要地区进行衔接和协调。
规划建设7条城际轨道线,合计里程760公里。
)8.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改试验区。
(2007年12月7日获批。
武汉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中心,以100公里为半径的城市群落,它包括了武汉及湖北省内的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8个周边城市。
2008年武汉城市圈实现GDP 6972.11亿元。
“武汉城市圈”综改方案于2008年9月10日。
2008年10月武汉城市圈获批除了财税、金融、土地三个领域的改革试验需按程序报批外,其他方面均允许湖北先行先试。
明确要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城乡发展、节约集约用地等九大领域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先行先试。
)点评:第三梯队是以是否是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来分类的。
因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张王牌意味着中央先行先试的授权。
“新特区”的吸引力正在于以“试验”的名义向地方让渡了中央的部分职权,使地方能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中拥有更大的自主权。
这也是中央政策支持的最重要的一点。
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有别于改革开放初期设立的经济特区,它是中国最新的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是以综合配套改革代替单纯的政策优惠,调动各种创造性因素,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对于试验区国家没有给出既定的优惠政策,也不会有中央财政上的倾斜。
但正因为没有政策框架限制,试验区拥有关键的“先试权”:在改革中遇到任何具体问题,可以自行进行摸索试点,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申报国家相关政策支持。
而且发改委已经发文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不会再批复国家综改区了,也就意味着此轮综改区蛋糕的划分基本结束(当然目前还有个西安北城正在申报国家综改区,主要集中在“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和“军民结合”三个方面的先行先试的申报上,由于发改委的发文,这个综改区获批与否还是不确定的,因此西安北城不在此帖的讨论范围之内)。
而上述国家综改区中,深圳获得的先行先试权最多,而且亮点在行政体制改革,这也为深圳关内和关外的融合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因此我把深圳放在综改区的第一位,目前也对深圳最为看好,毕竟深圳这个经济特区是站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本身就各种优惠措施集于一身,但是深圳作为全国第一个申报国家综改区的城市,却落后于浦东和滨海新区的获批(另外也可能与许宗衡落马有关),可以从侧面看出,随着南方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北方的各种条件的不断改善,北方已经开始达到了承接下一轮快速增长的条件,国家的经济重心有慢慢向北转移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