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基于语篇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讲座稿)
溧阳市昆仑小学阮文秀
阅读是儿童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之一,听说读写,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离不开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又是扩大这种语言输入的重要有效途径。
有趣的阅读材料还能够使学生带来乐趣,能够激发他们的继续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小学的语篇阅读教学中,我们一般分为pre-reading阅读前阶段While-reading阅读阶段post reading 阅读后阶段这三个阶段来进行。
每个阶段可以培养学生不同的阅读技能与技巧。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鼓励孩子们多说多读,尽量用英语表达自己。
但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存在的误区,主要有:
误区1:有人认为小学英语不必花时间、花精力去研究教法,特别是语篇教学,也不重视发挥学生主动性,认为只要教完单词,对课文或语段适当加以翻译再进行朗读或表演即可。
误区2:在目前英语教学过程中,有人把语篇教学只作为用来传授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等)的一种形式,教师过多地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忽略了语篇所带来的信息和它所具有的内涵,死抠语法,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课堂气氛十分沉闷、单调、枯燥、乏味,而且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得不到培养。
那么,怎样提高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阅读的有效性呢?
在本次教学研究活动中,我执教的是牛津小学英语5B unit7 A busy day的语篇教学。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方向是“词句结合,语篇感悟”。
在尝试语篇教学的过程中,我结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的能力和解决英语问题的能力。
1、阅读前——充分预习,新旧知识衔接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如果语篇的内容是学生所熟悉的主题,那么学生会很容易理解文章的内容,相反,学生往往会出现认知障碍。
另外,如果学生在丝毫没有什么准备的情况下教师直接进行课文的理解,对于优等学生来说理解上基本没有什么障碍,而对于班级中学习基础一般的学生来说,却是难以适应,势必会大大增加学习难度,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在上课前我布置学生复习三年级所学时间的表达方式——顺读法,并初步了解新的时间表达方式——逆读法。
并且初读课文了解David忙碌的一天在忙些什么,使学生有所了解、有所准备地进行语篇学习。
当然,教师可根据教材语篇的特点,让学生听录音、跟读语篇、适当翻译中文意思,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组与句子。
同时也可以设置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去预习。
例如:谁?什么关系?什么话题?在哪里?什么场合等等。
而对于一些有趣味性、文化性较强的语篇,教师可先让学生先了解相关文化。
如:教学Halloween, Christmas 之前,可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文化背景。
2、阅读中——把握阅读策略,提高阅读实效
语篇教学的核心环节是阅读过程中的活动。
阅读过程中的活动主要是让学生顺利阅读和理解所提供的材料,这就要求教师采用多种活动形式。
语篇教学是一个以教材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索未知的过程,也是一个温故知新的过程,但教师不能照本宣科,把课文教死了。
而应该运用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通过略读(填写表格)、精读(短文填空)、活读(复述短文)等多种方式,引领学生整体感知语篇,了解文本大意,获取具体信息,培养阅读技巧,提高阅读实效。
略读
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去和藏在文中的答案“捉迷藏”,这样既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又有助于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如:5B“Unit 7 A busy day”时,我先出示一张时间表,让学生对David忙碌的一天进行大致了解并进行填空练习。
让学生通过观看VCD以略读的形式快速地说出答案。
这样,既培养其快速捕捉关键信息能力,同时产生的正确答案使其增强阅读的自信心,不断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精读
Smith 和Elley 曾指出:“儿童只有在被给予难度与其能力和水平相当的任务时,才会学得最好。
”这说明设计的任务必须要适度。
精读课文是一节课最关键的一个环节,要求学生不仅要读通课文,还要读懂课文;不仅要理清课文的主要脉络,还要对语言、句式、篇章结构进行系统的学习。
在看完5A“Unit 7 A busy day”动画后,我让学生精读对话,带着任务,完成对David 的信息采集,并顺利完成填空练习。
事实证明,“精读”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培养学生抓住关键词理解文章的能力。
活读
在精读课文后,可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篇章的理解,采用分小组表演、关键词提示或板书复述课文的方式再次深入课文,把课文读活,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如5B “Unit7 Abusy day ”一课的A部分学完之后,给学生一些关键词的提示,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进行小组对话和课文的复述,虽然学生复述得不是很完整到位,但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去训练的学会运用语言的能力,将课文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相信通过长时间的语言训练,学生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本课我用3个练习将整个语篇串联起来,第一个练习侧重快速倾听抓关键词并巩固时间表达方式;第二个练习侧重句子信息的判断和阅读理解;第三个练习侧重口语和句子表达。
3、阅读后——拓展文本,提升文本内涵
读后活动是对语篇阅读教学效果的检查评估,也是对课文内容的拓展延伸和运用。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任务或者活动来内化语言,完成从知识汲取到能力发展的过渡。
教师还应有意识地提炼课文的情感目标,体现英语课程不仅要让学生获取语言知识和发展技能,还要关注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领的理念。
如:5B“A busy day”,由于这篇课文的主题就是忙碌的一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没有问题。
在熟练掌握本课重点句型What time is it?和时间表达方式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篇写作练习:A busy 让学生叙述自己和家人忙碌的一天。
对学生而言,不仅让他们尝试了英语写作的乐趣,提升了他们的阅读理解的能力,同时也为培养他们英语书面表达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教师可根据教材中语篇内容鼓励学生订阅英语报刊(如《时代英语报》),有选择地进行阅读,或通过介绍相关的英语故事网站(如小精灵儿童网站,三齐儿童网),让学生网上阅读小故事,通过课外拓展阅读,在自由阅读中积累知识,丰富经验,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
总之,语篇教学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读懂语篇内容,还要让学生对语篇阅读产生兴趣,在阅读中丰富文化知识,提高阅读能力,享受阅读的快乐,让学生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它不仅在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学生进入中学后,进一步学好英语的一个关键“阶梯”。
我们教师应认真地分析、把握教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让我们的语篇教学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