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价值

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价值


•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体系与企业中的地位
•帝

•经

• 经营决策中心


•经营人才、经营团队;经营客户、经营人脉。
力 资
• 战略谋划中心
源 管
•战略发展规划---企业的“谋略家和顾问”、高绩效团队 与组织流程设计---企业的“伯乐、建筑师”、
-企业价值观体系、精神传播---企业形象和
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了过去30年成功的经验和方法已 经不能适应目前大环境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升级转型 。企业需要尽快的找到和建立新的核心竞争力,而且这 种竞争力朝向专业化、多元化、立体化进行发展,无论 是市场、研发、供应链、信息技术还是管理服务,本质 上都是依靠优质的人力资源来获得成功。
未来30年世界各国经济成功的根本是发展知识经济,知 识经济的载体就是人力资源。而中国经济未来三十年发 展最大的优势就是充足的人力资源,可以说企业的人力 资源管理水平将极大的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发展。如何建 立企业人力资源核心竞争力的主题已经提上日程。。。 在目前新的发展时期,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认识到了人力 资源的重要性,对人力资源的投入越来越加大。
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 的价值
2020年5月31日星期日
一、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如何定位
1、看老板的志向:商鞅三见秦孝公
商鞅见到秦孝公,是宠臣景监引荐的。 第一次见面,商鞅还弄不清秦孝公的想法。他试探性地从
三皇五帝讲起,还没说完,秦孝公已经打起了瞌睡。事后 ,秦孝公怒斥景监:“你推荐的什么朋友,就知道夸夸其 谈。” 见到秦孝公的这个反应,商鞅明白了:“原来秦公的志向 不在帝道。”第二次见面,他又从王道仁义讲起,秦孝公 的兴致比前一次好点了,但还是觉得不着边际,哈欠连天 。商鞅更明白了:“秦公志不在王道。” 于是,第三次见面,商鞅劈头就问:“当今天下四分五裂 ,您难道不想开疆拓土,成就霸业么?” 秦孝公立刻精神了,他要的就是霸道!听着听着,他不由 自主地向商鞅靠拢。最后,秦孝公不再矜持,激动地握住 商鞅的手:“请先生教我。”
对外经营客户、经营人脉,对内经 营人才、经营团队
•企业的可持 续性发展
• 经营客户
•顾客忠 诚
•顾客满意
•为顾客 创造价值 带来利益
•优异的 产品与服 务
• 企业经营价值链
• 业务流程体系
•企业人力 •资源开发 •与管理系 统
•企业文化
•高绩效团队
• 经营人才
•员工 满意
•制度化 •管理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依据——经营客户与经营人才
成长期
•大多数民营企业 目前处所的阶段
•“我们不仅要埋头拉车,而且还要抬头看路;不仅是个人 拉车,而是团队拉车”。家族化管理向职业化管理转型,信 息化、流程化、制度化、高效化、团队化运营
成熟期
•实现现代化企业管理,高效的系统化机制和高绩效 团队化是企业成功的根本
3、看老板对发展环境的认识:商业 模式和核心竞争力
案例:海尔变革
➢ 2010年是海尔多年流程再造后富有标志性的一年 ,张瑞敏将其评价为转折点和分水岭。海尔集团 流程再造始于1999年,11年来,海尔的流程再造 经历了怎样的成功与挫折?
➢ “11年来,我们总结,公司在战略方向上始终没 有变,当然,期间也走过不少弯路,有几次几乎 做不下去了。例如投资几千万的ERP在海尔就是不 灵,那几个月就像瘫痪了一样,光销售这一块就 损失了几十个亿不止,因为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 体系没变,拿出一个新的流程来,这两者根本对 不起来。流程做得再精密如果没有充足的人力资
源执行到位,也是没有用的。”
思路倒过来---经营人才

实际上,海尔一直在进行各种管理变革的尝试,试 图通过改善管理链条,来提高利润率。 不过,企业
发展累积的流程问题以及对员工的高压导致的组织凝
聚力弱,各级员工频繁离职,成为海尔的深层危机和
文化的缺憾。海尔光鲜业绩背后,正潜伏着这样的阴
影。
➢ 2010年3月20日,集团高级经理人会议上,海尔通信 本部长宋春光正在汇报其组织推进的一个重点工程进 展情况。宋春光把自己的工作进展做成损益表,按照 惯例进行汇报。他说,他的损益表中,“益”就是做好 该工程带来的市场收入,“损”就是预算目标与这一收 入之间的差距。在从前,这种提法没有任何问题,让 宋没有想到的是,他的汇报却马上受到集团领导不客 气的点评。集团副总裁谭丽霞直言:“你的提法不正 确。本部长的目标是‘经营人’,而不是哪一个项目。 本部长的目标首先是经营出最有竞争力的A类员工, 通过这些员工创造的价值,才是本部长损益表中的‘益 ’”。

价值观、法治建设---制度化管理、员工关系管理等

• 卓越绩效中心
源 管 •任职资格和胜任能力、绩效评价和激励计划 理 、职业发展和培训开发等
•人
•劳动人事管理中心



•劳动关系、社会保险、薪酬考勤、人事管理等

•王

•霸

2、看企业所处的成长周期:在不同的成长 周期中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过去20年大多数企业成功的模式:
勇气+运气+关系=成功
低廉劳动力成本+规模生产=成功
在这些商业模式下,人对于企业来说更是 成本(劳动力成本),而不是资源(人力 资源)
但是,2007年以后。。。。
中国人口红利时代的结束,这种优势正在 迅速丧失中。。。
中国经济结构需要升级、经济发展模式需 要转变,产业需要升级,这是个不可阻挡 的趋势!
•稳定期
•大多数规模型企业(销售额 突破亿元,员工人数突破200
人)目前所处位置
•盛年期 •青春期
•贵族期 •官僚化早期
•2000-2009年的中国民营企业
•少年期 •1992-2000年前的中国民营企业 •婴/幼儿期
•?•发展的选 择?
•官僚期
•中国大多数规模型民营企业正处于青年期向盛年期发展的阶段
➢ 21世纪进入了新经济时代发展时期, 海尔集团CEO张瑞敏、阿里巴巴集团CEO马 云等国内著名的企业家都认为企业间的竞 争,不再是产业某一点的竞争,而是商业 模式的竞争,商业模式竞争的背后是团队 的竞争,团队的背后是人力资源的竞争。 张瑞敏说,“说到底,就是商业模式和人力 资源。
过去的成功因素,可能成为未来成功的障 碍因素
•企业是百年老店还是昙花一现,经营者是老板还是企 业家的区别正是从这个阶段开始区别。企业发展面临质变
机遇和成长瓶颈。正如人从懵懂青年发展到成熟大人一样,无论 是物理方面的身材、外貌、面孔还是心理方面的心态、性格、思 想等都要求巨变。尤其是创业者角色的转变。
创业期
•企业家踏实苦干,艰苦奋斗,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
相关主题